【第1句】:河伯娶親——坑害民女
【第2句】:【鴨子死了嘴還硬】嘴硬,兼指嘴上不認輸。成語:強詞奪 理。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鴨子死了嘴也硬。妹妹,不 管什么事,你若不占上風,你是不肯甘休的。”
【第3句】:同學家的水龍頭安在屋外,鄰居有時就擰開洗手,洗菜,涮拖把。他媽媽礙于情面,不好意思說。沒想到月底一抄水表,交水費不少!他媽媽私下對我媽媽說:“這些人,真像是抱別人的孩子下油鍋——不知心疼!”(安徽·寧國)
【第4句】:你吹喇叭我吹號一各吹各的調(diào)
【第5句】:【人來投主,鳥來投林】見“鳥來投林,人來投主”。
【第6句】:三十晚上熬年(守歲)——送舊迎新
【第7句】:【東扯葫蘆西扯瓢】借喻說話漫無邊際,閑聊天。成語:東 拉西扯。馬烽《劉胡蘭傳》:“二寡婦見胡蘭不給她開收條, 只好坐在板凳上,和那些等著交鞋的婦女,東扯葫蘆西扯瓢 地扯起閑話來了。”
【第8句】:【作幌子】(慣)幌子:舊時店鋪門外懸掛的所賣商品的標志。比喻假借某種名義。
【第9句】:【 七十二行,莊稼為強】農(nóng)業(yè)是根本。歐陽山《高干大》:“可 是七十二行,還是莊稼為王!土里長出來的東西,比什么都 值錢!”
【第10句】:【中圈套】見“落在圈套里”。
【第11句】:閻王爺死了——鬼哭神嚎
【第12句】:喝著鹽水慢聊天——盡講咸(閑)話
【第13句】:【窩里狗,往里咬】借指內(nèi)哄。西戎《兩澗之間》:“你就是 窩子里的狗,專會往里咬!”
【第14句】:【捂著耳朵捅鈴鐺】見“堵著耳朵搖鈴鐺”。
【第15句】:【不識路能走千里,不識人寸步難行】(諺)不認識路可以向人打聽,分不清好人壞人就得上當受騙。 指在社會生活中識人最重要。 也作不識字也有飯吃,不識人卻無生路。 不怕不識字,就怕不識人。
【第16句】:我做作業(yè)時,總是粗心做錯題。媽媽提醒我好多次,就是改不掉。媽媽批評我說:“牛教三次都知道打轉(zhuǎn)。”(四川·達川)
【第17句】:【臨橋須下馬,過渡莫爭船】見“逢橋須下馬,過渡莫爭先”。
【第18句】:背后藏茄子一有外心;生了外心
【第19句】:【賠了夫人又折兵】(慣)《三國演義》描寫,東吳為了要回荊州,設下一計,假借提親,把劉備騙到東吳逼他歸還荊州;劉備按諸葛亮計謀,成婚后帶著孫夫人逃走,周瑜帶兵追趕又遭埋伏,結果大敗而歸。比喻本想暗算別人,結果自己反受打擊,損失慘重。
【第20句】:【亂世出英雄】(諺)戰(zhàn)亂的年代,往往會涌現(xiàn)出收拾局面的英雄人物。
【第21句】:【鐘在寺院聲在外】釋義:比喻名聲在外,人人都知道。“聲”又作“音”。例句:你還不知道我這個人是錢到手飯到口,鐘在寺院聲在外,開費大著哩。
【第22句】:【菩提樹】“菩提樹”是經(jīng)常碰到的一個名詞,特別是影視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菩提樹是佛教中的圣樹。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唐朝初年,禪宗六祖慧能寫了這么一首關于菩提樹的偈子,流傳甚廣。那么,菩提樹到底存在不存在呢?菩提樹不僅存在,而且又名“覺樹”、“道樹”、“思惟樹”、“佛樹”,屬于桑科,原產(chǎn)于東印度,為常綠喬木。其葉呈心形而末端尖長,花隱于球形花囊中,花為囊熟時呈暗橙色,內(nèi)藏小果。 “菩提”為古印度語(梵文)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菩提樹與佛教淵淵頗深,據(jù)傳說,兩千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的王子喬答摩·悉達多,他年輕時為擺脫生老病死輪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經(jīng)過多年的修煉,終于有一次在菩提樹下靜坐了七天七夜,戰(zhàn)勝了各種邪惡誘惑,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升起的時候,獲得大徹大悟,終成佛佗。所以,后來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圣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
【第23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莫及
【第24句】:【 讓龍頭擺起來】舊俗春節(jié)要耍龍燈,龍頭擺動,龍身隨著 舞動,比喻關鍵事情要首先做好。《北京日報》(1986,2,3): “讓龍頭擺起來。耍龍燈,龍頭擺起來,龍身龍尾也就動起 來了。規(guī)劃、設計和勘測,是城市建設的龍頭。對開創(chuàng)首都 建設新局面至關重要。”
【第25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話的本意是桃樹李樹不會說話,從不自我宣傳,但開出的花艷麗動人,結出的果實甘甜可口,所以大家就會經(jīng)常來欣賞,時間久了,樹下自然就會踏出一條小路來。它的寓意是比喻為人真誠,踏實自律,成就突出而不炫耀,自然就會贏得別人的尊敬,朋友和學生就會多起來。此語典出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西漢名將李廣,為人謙恭謹慎但不善言辭,以驍勇善射、智謀超群著稱。因在一次戰(zhàn)斗中飛身奪得敵人馬匹,射殺追騎無數(shù),被匈奴人稱為“漢之飛將軍”。李廣一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幾次仗,戰(zhàn)功卓著,雖然身居高位,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始終和士兵同甘苦,深受廣大官兵和百姓的愛戴。他的事跡,有詩為證:“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前是唐代詩人盧綸的《塞下曲》,后是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的《出塞》,都描寫了李廣將軍的傳奇故事。大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稱贊道:“諺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此典就來源于此。李廣雖然戰(zhàn)功赫赫,但命運多舛,始終未能封侯,有一成語日:李廣難封。盡管如此,他能忍辱負重,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盛贊他,非常貼切。不是嗎?朝廷不封,后人自有公論。
【第26句】:【叫化子打狗——邊走邊打】(歇)本指邊打邊脫身,轉(zhuǎn)指在走動或運動中打擊敵人。
【第27句】:【何以服恨,莫若聽之】(諺)服:制服,平息。恨:怨恨。指平復那些心懷怨怒者的情緒,最有效的辦法是聽從他們的意見。
【第28句】:【家中百事興,全靠主人命】釋義:家庭興旺,全憑主人的命運。例句:自古道:“家中百事興,全靠主人命。”十個婦人,敵不得一個男子。自從宋敦故后,盧氏掌家,連遭荒歉,又里中欺他孤寡,科派戶役,盧氏撐持不定,只得將田房漸次賣了,賃屋而居。
【第29句】:【撂在脖子后頭】意即不管了,早忘記了。撂,也說:扔、 忘。成語:置之腦后、置之度外。清代《紅樓夢》:“這會子說 著好聽,到了有錢的時節(jié),你就撂在脖子后頭了。”
【第30句】:【油梭子發(fā)白——短煉】(歇)油梭子:油渣。短:缺少。煉:本指煉油,轉(zhuǎn)指磨煉。指人缺乏實際鍛煉。
【第31句】:【四六不懂】是一個俗語,在百姓當中比較流行。它是形容一個人不懂事理,形同“二百五”。 “四六不懂”源自駢文體。駢體文詞語,四字和六字相間,是為基本句式,俗名“四六文”,曾是撰文造句的經(jīng)典參照。故此,說某人“四六”,指的是有文化素養(yǎng),是對其行為規(guī)范的褒獎。如果在“四六”后面加上“不懂”二字,形成“四六不懂”句式,就是貶斥。“四六不懂”如同“不三不四”一樣,“三四”為好,三、四前面加上“不”字就是貶義。
【第32句】:【剝蔥剝蒜別剝?nèi)恕酷屃x:剝蔥皮剝蒜皮,別剝?nèi)说钠ぁ1扔鞑唤覄e人的短處。例句:“剝蔥剝蒜別剝?nèi)耍愽U刺總是剝?nèi)耍 甭効龤鈶嵉卣f。
【第33句】:糖漿里加毒藥——陰險毒辣
【第34句】:【一肥遮百丑】(諺)指人的身體肥實就能遮掩生理上的其他缺點。 也借指有財有勢的人,憑著財勢就可掩蓋自身行為的種種劣跡。
【第35句】:星期天上午,媽媽叫弟弟去干活。我正為媽媽沒叫我而高興呢,不料媽媽開腔了:“你還愣著干什么?是想叫我數(shù)著算盤珠子挨個點嗎?”奶奶也在一旁說:“你快干活去,你媽是殺雞給猴看呢!”(河南·正陽)
【第36句】:【是禍躲不脫,躲脫不是禍】見“躲脫不是禍,是禍躲不脫”。
【第37句】:【母豬賽貂蟬,駱駝容長臉兒】釋義:貂蟬:《三國演義》中人物,司徒王允的歌女,貌美出眾。比喻貪戀女、色,再丑的女人也覺得美麗可愛。例句:“沖她那走路的神氣,就不像個大家閨秀。”說著,指著奎老爺?shù)哪X門子,“你看哪個女人都是好的,真是母豬賽貂嬋(蟬),駱駝容長臉兒。”
【第38句】:【兵家勝負,自古無常】(諺)兵家:帶兵打仗的軍事家。指行軍打仗,自古以來勝敗沒有定準。也泛指做事受挫折、遭失敗總是在所難免。 也作勝敗是兵家之常。 輸贏勝敗,兵家常事。
【第39句】:【 鯉魚跳龍門】比喻人地位高升。海外梁容若《故鄉(xiāng)集》: “你要當學生,暑假可不是休息的時候,正像傳說里鯉魚跳 龍門一樣,是過關前進的時機。”
【第40句】:期中考試快到了,李老師說:“同學們,現(xiàn)在是火燒眉毛水淹鼻子的時候了,可得抓緊時間復習啊!”(江西·進賢)
【第41句】:【眾人拾柴火焰高】見“大家拾柴火焰高”。
【第42句】:搖著腦袋吃梅子———副酸相
【第43句】:【 盼星星,盼月亮急】切盼望。類似的:早也盼,晚也盼。 成語:望眼欲穿。老舍《神拳》:“你可回來啦!大伙兒盼了 星星盼月亮地盼你回來!”
【第44句】:管鮑之交——各為其主
【第45句】:【一人向隅,滿座不樂】(諺)隅:墻角。指有一人面向墻角悲傷,滿屋的人都不得快樂。
【第46句】:【扳開竹子看梅花】釋義:比喻看個究竟。例句:“小伙啊,我們嘴說無用,到地頭再說,貨到地頭死!”“好!我們扳開竹子來看梅花。”
【第47句】:靜而少動,眼花耳聾;有靜有動,無病無痛。
【第48句】:【豹子跑山巔,野豬山腰轉(zhuǎn)】釋義:豹子經(jīng)常在山頂活動,野豬經(jīng)常在山腰活動。這是獵人總結出的經(jīng)驗。例句:我的好獵手,你的神槍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什么豹子跑山巔,野豬山腰轉(zhuǎn),這些打獵經(jīng)驗使我心服。
【第49句】:王遷家死了一只狗,他的母親很傷心。來串門兒的鄰居勸她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河北·廊坊)
【第50句】:【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子】(諺)比喻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下,或惡劣的國際環(huán)境中,總是強凌弱,大欺小。 也作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青泥。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稀泥。
【第51句】:六月的暴雨——陣兒
【第52句】:【地靠糞養(yǎng),人靠飯長】(諺)土地經(jīng)常施肥,才能肥沃,長好莊稼;人每天吃飯食,才能維持生命,使身體健壯。指人要有健康的體魄,必須注意飲食。
【第53句】:放學回家,我看見哥哥把餅干、肉都擺在地上,喚小狗快吃,但不知是誰家的狗。哥哥招招手說:‘你看,小狗喜歡吃肉,不吃餅干,奶奶讓我喂好東西給它。”奶奶說:“雞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今天,我們把狗留住。”(江蘇·泰興)
【第54句】:忍渴上床,起身健康。
【第55句】:【聰明人好惹,糊涂人難纏】(諺)指聰明人通情達理,縱然惹了他,也容易講說明白;糊涂人不通情理,不分是非,難以應付。
【第56句】:【喝不喝先掂給你一壺】強令為難。《小說月報》(1980,2): “很明顯,這是在給隊長出難題。喝不喝先掂給你一壺。”
【第57句】:【就地起爐灶】(慣)比喻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辦事。
【第58句】:【沒本錢買賣——賺起賠不起】(歇)比喻事情不能失敗,只有努力取得成功。
【第59句】:【親家】孩子們結婚后,小夫妻雙方父親之間的稱呼,雙方母親則稱為“親家母”。深受國人喜愛的豫劇《朝陽溝》有句著名的唱段“親家母,你坐下,咱倆拉拉知心話……”“親家”之稱最早始于唐代。《新唐書·蕭嵩傳》載:“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謁,帝(玄宗)呼為親家。”最初這一稱呼只流行于皇親國戚的聯(lián)姻上,唐玄宗直呼龍婿生母為親家母,足見其關系的親密。因此,唐代詩人盧綸作《王駙馬花燭詩》云:“人主人臣是親家。”后來,“親家”這個稱呼通行到了民間,一般老百姓也開始使用這一稱呼,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60句】:媽媽常在我們面前說嬸嬸的壞話,爸爸說:“你這人,真是一個王八背著兩面鼓,守著這人說那人,守著那人說這人;人前一面,人后一面。”(山東·章丘)
【第61句】:【迅雷不及掩耳】(慣)迅猛的炸雷突然響起,使人來不及捂住耳朵。 比喻動作或事件突然發(fā)生,使人猝不及防。 也作“疾雷不及掩耳”。
【第62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心為公,沒有私心。宋代范仲淹 《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孫犁《風 云初記》:“既然干了這個,就得好性干,不要跟壞人學,要跟 好人學,吃苦在前,享受靠后,出心要正,做事要穩(wěn),不眼饞, 不話多,不愛沾小便宜,不欺侮老百姓。”
【第63句】:上樹逮麻雀——連窩端
【第64句】:【急驚風遇見慢郎中】謂情況緊急,而行動遲緩。高云覽 《小城春秋》:“現(xiàn)在劍平巴眼等著燈滅了。老姚還不來,正 是急驚風遇著慢郎中。”
【第65句】:老狗跳樓梯——不得勢
【第66句】:【狼腿拉到狗腿上】(慣)比喻把不相干的事情扯在了一起。
【第67句】:樹上的爛杏——數(shù)它壞
【第68句】:【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釋義:誰敢干誰就得利。多指壞人得便宜,好人吃虧。例句:懶蟲說:“你用不著害怕。這年頭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第69句】:【不到黃河心不死】不碰得頭破血流,不會回心轉(zhuǎn)意。又 指決心大,非干到底不可。沈從文《長河》:“大爺你不用怕, 讓他們?nèi)ピ囋嚳矗坏近S河心不死,這些人能辦什么事!”
【第70句】:泥牛入海——杳無音信,一去不復返;永無信息;有去無回
【第71句】:【捆綁不成夫妻】(諺)指婚姻是要男女兩相情愿的,不能使用強迫的手段。
【第72句】:【水灣里照影子——倒過來】(歇)指把事物顛倒過來。
【第73句】:【無債一身輕】(諺)不欠人的債務,自然就一身輕松。指債務帶給人的負擔是沉重的,還清債務,就不再有負擔。 也作“無賬一身輕”。
【第74句】:【有志者事競成】指有堅強意志的人事業(yè)終究能夠成功。典出《后漢書·耿弁傳》。東漢初年,山東豪強張步占據(jù)青州十二郡,勢力強大而且氣焰十分囂張,光武帝劉秀派大將耿弁前去討伐。耿弁頑強作戰(zhàn),接連獲勝。在戰(zhàn)斗中,耿弁被箭射中大腿,他強忍劇痛,悄悄拔刀把箭截斷后繼續(xù)戰(zhàn)斗,耿終擊潰張步。劉秀大喜,親自到臨淄慰勞軍隊,并夸贊耿弁說:“將軍從前在南陽時曾主動請戰(zhàn),當時我擔心難以成功,便沒答應。現(xiàn)在看來,將軍是有志者事競成啊!”從此留下這句BBB。
【第75句】:【多求不如省費】(諺)多求:多方尋求開發(fā)財源。省費:節(jié)省一切開支。財物的耗費是個無底洞,財源再廣,也供不了無休無止的耗費。 指增加收入,不如節(jié)省開支。
【第76句】:【上有婆婆,下有兒女】謂上面需要服從,下面需要照顧。 傳記圖書:“余現(xiàn)在所處之境,上有婆婆,下有兒女,其在之 間者實感困難。”
【第77句】:【開空頭支票】(慣)空頭支票:不能兌現(xiàn)的支票。常比喻許不能實現(xiàn)之諾。 也作給空頭支票。 發(fā)空頭支票。
【第78句】:我的學習成績一般,可媽媽總要我每次考試拿第一名。爸爸寬慰媽媽說:“別那么勉強孩子,什么樣的腳穿什么樣的鞋,打腫了臉去充胖子,會害了孩子的呀!”(湖南·桂陽)
【第79句】:【墻上畫的餅——好看不中吃】(歇)指空有好看的外表而無實際作用。
【第80句】:【不得魚也要得蝦】多少總要有點收獲。類似的:摘不下 月亮,也得抓住個星星。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依我 看,瞎子害眼,也就是這回事啦,怎么安排的就怎么執(zhí)行;抓 不住大魚,撈他把小蝦米子。”
【第81句】:【登山觀虎斗,坐橋看水流/坐山觀虎斗】采取旁觀態(tài)度,伺 機得利。浩然《艷陽天》:“這樣一來,鄉(xiāng)里立刻就會來人解 決問題,蕭長春在上邊下邊都別想再站住腳了。只有請馬 之悅出來重整旗鼓。他越想越美,手都發(fā)癢了。真是登上 高山觀虎斗,坐在橋頭看水流。”
【第82句】:【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見“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
【第83句】:【 偷來的鑼鼓打不得】敲起來就被發(fā)現(xiàn)。借指不合法,見不 得人。清代《紅樓夢》:“如今把我姐姐拐了來做二房,偷來 的鑼鼓兒打不得。”
【第84句】:【人急造反,狗急跳墻】人被逼得過分,就會不顧一切地反 抗。清代《紅樓夢》:“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鉆古怪 的丫頭,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人急造反,狗急跳墻!不但 生事,而且我還沒趣。”
【第85句】:爸爸炒肉時,忘了媽媽說過已經(jīng)放過鹽,就又放了一遍,結果咸得沒法吃。媽媽埋怨爸爸說:“我說的話你總是左耳進入,右耳漏出。胡椒都夠辣了還放姜。”(廣東·吳川)
【第86句】:【夾褲改單褲——沒里兒】(歇)里:諧“理”。指理虧。
【第87句】:【你有牢籠計,我有攀墻梯】釋義:比喻總有比對方更高明的辦法對付對方。例句:他有關門計,我有跳墻法。你有牢籠計,我有攀墻梯。我給他耍了個“釜底抽薪”的手腕,晚上鉆進他們生活區(qū),直接找到在這個崗位上工作的老工人家里去了解。
【第88句】:【嘴是嘴,眼是眼】(慣)比喻分清誰是誰非,毫不含糊。
【第89句】:【出不了邊,過不了界】無越軌行為。浩然《艷陽天》:“他也 不圓你,也不扁你,就是讓你吃飯干活兒、干活兒吃飯,出不 了邊,也過不了界!”
【第90句】:【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諺)士人為賞識自己的人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女子為鐘情于自己的人裝飾打扮。指人生難逢知己,所以會竭誠報效。
【第91句】:【沒縫也要下蛆】(慣)蛆:蒼蠅的幼蟲。比喻無中生有,造謠生事或?qū)め咊[事。
【第92句】:太平間抬出的人——不行了
【第93句】:【飽漢不知餓漢饑】釋義:比喻得到安樂、滿足的人不知道別人的困難,不關心別人的疾苦。例句:蕭大爺亦勸他慢些,“我同錢太爺還有句話說”。小爺們等不及,只是跺腳,說:“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漢不知餓漢饑,我勸你快走罷!”
【第94句】:新聞中播出了又一個仿造人民幣的犯罪團伙被捕獲的消息,爸爸高興地說:“栽李不結桃,假的真不了。那些黑心人早晚會被嚴懲的。”(福建·福州)
【第95句】:【汗珠摔八瓣兒】(慣)形容非常辛苦、勞累。多指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也作“一個汗珠摔八瓣兒”。
【第96句】:黑瞎子回家——熊到家了
【第97句】:我吃飯時不小心掉了一根筷子,因懶得動就干脆用一根筷子吃飯,可一根筷子總不聽使喚。奶奶看見了說:“雙橋好過,獨木難行。你還是去拿一雙筷子吧。”(安徽·巢湖)
【第98句】:【披的人皮,做的鬼事】釋義:比喻外表像人,暗地里盡做壞事。例句:“你們朝廷無道,奸貪橫行,一個個披的人皮,做的鬼事,弄得民不聊生,走投無路。”
【第99句】:初夏的一天,天氣特別熱,我問太太:“沒到伏天,為啥這樣熱?”太太說:“不熱能行嗎?立夏不拿扇,熱壞英雄漢。”(河南·舜鋼)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越看越入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