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你應該刪除你所有聊天記錄那樣我就看不到你和她之間的故事。
【第2句】:【禪心佛語】三士道就象一棟三層樓一樣,下士道是第一層樓,中士道是第二層樓,上士道是第三層樓。
【第3句】:【圣經文案】257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6:63)
【第4句】:若知唯識現,離于心所得,分別不現前,亦不住其性。是時攀援離,寂然心正受。《大乘密嚴經》卷上,妙身生品
【第5句】:【禪語人生】幸福感是看世界的心態,心態的轉變會影響情緒,或悲或喜,或不悲不喜,幸福就是心靈覺得滿足了。心若是杯,易滿;心若是缸,難滿。
【第6句】:【禪語人生】在書本里可以尋找知識,但不能找到“智慧與真理”,因為智慧和真理,只能自己親身去體驗。
【第7句】:當知歸依有四正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
【第8句】: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業所作諸善,終不自為,恒為他人。《優婆塞戒經》卷二,名義菩薩品
【第9句】:“不怕念頭起,就怕覺照遲。”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相信自己,不要人云亦云,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路。否則,又如何為自己的人生掌舵?
【第10句】:【禪語人生】與其你去排斥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第11句】: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千經萬論,無不是要引導眾生走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精神;然而眾生卻常將其曲解,無法深體宗教的中心精神。
【第12句】:【禪心佛語】統統地把我忘掉,別老帶著我,摻著我。不要這個我了,為眾生活著吧。
【第13句】:佛說:“人人應學和敬合群之法,諸賢者亦皆贊嘆和敬之善。若能互相和敬,住于正法,則必得瑜伽之樂,即相應佛法之樂。”
【第14句】:【禪心佛語】成名每在窮苦日,敗事多因得志時。眼里有沙三界淺,胸中無事一床寬。
【第15句】:以聞思律藏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以聞思經藏讓安定的心穩固,以聞思論藏讓穩固的心發揮功用。這就是經、律、淪三藏的聞思過程。
【第16句】:【禪語人生】心像一條流動的河,無數的念頭剎那生滅,相續不斷,前一個念頭剛過去,下一個念頭又生起。起什么念頭對我們的生活、生命是有影響的,它會制造出“產品”。
【第17句】:佛不是只供人談論的哲學和理論,佛是藝術的生活,佛是超越的本心,佛是一種廣博的愛心善念。
【第18句】:【禪語人生】用心品友,相知、相敬、相助、相輝、相惜、相契。用德做人,仁,義,禮,智,信。你的人生才能快樂幸福。
【第19句】:【禪心佛語】富裕是監獄的誕生,淸貧是解脫的開始,寧靜是禪定的基礎,沉默是心靈的溝通,是自信的表現,是解脫是非的法寶。
【第20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間,叫作生活,生活需要一份勇氣,需要一份不妥協,需要我們從生活當中吸取一份正能量,讓生活更陽光、更堅強。
【第21句】:【佛語悟道】說儒家、說佛家、說諸子百家,用心是一樣的,但是在行為方面彼此差異很大。他們的共同用心,就在于都是想教育人們與人為善。
【第22句】:【禪心佛語】若頓悟此心,本來清凈,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
【第23句】:【圣經文案】311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10:17)
【第24句】:【禪心佛語】你自己就是一顆明珠,自己即是如來,要接納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那樣才會有圓滿的人生。
【第25句】:人生得意時,記得看淡,人生失意時,記得隨緣。任春去秋來,花開花落,學一種灑脫,學一種恬淡,看人間冷暖,賞天高云淡。
【第26句】:不自棄則志剛,不自暴則氣柔。志剛則本立道生,氣柔則深造自得。志剛可上求佛道,氣柔可下化眾生。志剛可荷負眾生,氣柔可承事諸佛。——《法語二》
【第27句】:【圣經文案】100不要為明日自夸,因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27:1)
【第28句】:【佛心禪語】把石頭丟進大河,河水并不受到影響,有信仰的人,若因別人的惡評而心亂,他就不是大河,而只是水塘。
【第29句】:若為已身修行解脫,厭棄五濁惡世,欣慕極樂凈土,則違菩提。“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身為佛子,當發無上菩提心,體悟本性圓明。
【第30句】:莫說煩惱看不破,自在歲月空往來,一得一失一夢,這局棋到頭不過人去樓空,觀照好內心的世界,從善如流,從寬而擇。——延參法師
【第31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人生的七味心藥:“心善,善樂好施;心寬,寬大為懷;心正,正大光明;心靜,靜心如水;心怡,怡然自得;心安,安常處順;心誠,誠心誠意。”
【第32句】:我們要在結緣中成就自他。因為人生在世,唯一能夠積極主動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結緣。
【第33句】:【禪心佛語】很多人都有過做夢的經驗,夢中的一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所以我們對于夢境實在不需要過于認真執著,以免讓自己增加苦惱。
【第34句】:【禪心佛語】人們說日落,其實并不是日落,而是地平線的上升;人們說死亡,其實也不是結束,而是下次旅行的開始。
【第35句】:平淡之人遠離欲望,放平心態,“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捕捉生活的真趣,享受生活的真樂。
【第36句】:【禪心佛語】是你的心未敞開,未能讀懂這個社會、未能接受這個社會,故而感到孤獨、甚至漂泊,惟有敞開自己的心扉才能得到寧靜祥和、容納一切、充實而冋一體。
【第37句】:【禪心佛語】如果道心堅定,信念不變,那么,所成就的因緣就會是光明、善良的因緣。
【第38句】:【禪心佛語】佛陀教導我們觀想食物的污穢不凈,是為了讓我們克服對它的妄想——而不是要我們絕對不吃。
【第39句】:【禪語人生】這一天柴打的特別多,他的心情也很好。回去的路上他累了,就放下柴擔到溪水邊喝點水,洗一把臉。這時“小強”來了。
【第40句】:成功,是依靠堅忍的力量,潛蘊蓄積長期奮斗而成就的果實;并非僅憑一點血氣或一時的沖勁而僥幸得來。
【第41句】:真正禪者的眼中,天堂凈土在哪里?卑賤工作里有天堂凈土,愛人利物里有天堂凈土,化他轉境里有天堂凈土,原來天堂凈土是在禪者的心中,不在心外。
【第42句】:所有技藝,欲令人學,見學勝己,生歡喜心。《優婆塞戒經》卷二,名義菩薩品
【第43句】:若晴天和日,就靜賞閑云。若雨落敲窗,就且聽風聲。若流年有愛,就心隨花開。若時光逝卻,就珍存過往。
【第44句】:【禪心佛語】看財物應象流水,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不做金錢奴隸;做人應象稱桿,追求正直,超越平庸,憑良心處世。
【第45句】:【禪語人生】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攝一月,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第46句】:【禪語人生】一只腳踩扁了紫羅蘭,紫羅蘭卻把香味留在那腳上,這就是寬恕。
【第47句】:【禪心佛語】平常、平實、平凡、平持、平靜、平定、平息、無所不平,亦無所平之處。
【第48句】:的真實寫照,自然的感召力是無窮盡的,無須張揚,也自會聚集一群志同道合之人。
【第49句】:【禪心佛語】人在世間安身立命之法不外乎,提高基本素質,規范行為習慣,確立遠大志向,増強愛國情感。
【第50句】:【禪心佛語】妄想、執著就是人的煩惱,換句話說,就是各種不良情緒。
【第51句】:【禪語人生】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種布施。
【第52句】:【佛心禪語】本師釋迦牟尼佛發起彌陀法會,教給我們修行念佛法門,這是大恩大德。
【第53句】:應勤修守護正法,謂種種妙法為人誹謗,以理摧伏,顯勝義故。“四十華嚴”卷三十一
【第54句】:于一切處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第55句】:【禪心佛語】人要學會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創造財富,養護自己和家人,不要好逸惡勞,好吃懶做,游手好閑,成為家庭的懶漢,國家的負擔。
【第56句】:【禪語人生】我在苦惱中常常想,說真實自然須有極大的勇氣的;假如沒有這勇氣,而茍安于虛偽,那也便是不能開辟新的生路的人。
【第57句】:聽一曲清音,研一池墨香,展開一尺素箋,把字里行間的心夢融于墨色,心掬一縷幽香,落雪樣梅花,輕吟風雅,淺唱芳華,琉璃清寧時光。
【第58句】:【禪語人生】只要面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第59句】:【禪心佛語】生命的旅途,從來就是悲歡交錯,風雨疊加,需要的是自己內心的陽光和堅強,豁達與療傷,生活每一天都在嶄新的向前,給人生多點幾個贊,勝過諸多埋怨。
【第60句】:切莫輕視一盞小小的燈火或一支蠟燭的光亮,因為千千萬萬的燈火燭光,可以造就一個光明世界。
【第61句】:【佛心禪語】倘若不能把虛妄舍掉,那個真實的東西就永遠得不到。為什么呢?因為你盡跟著虛妄的后面跑,怎么會認識真實的面目呢?
【第62句】:【禪語人生】與其花時間去向如何跟朋友和好,還不如直接去向朋友道歉。
【第63句】:很喜歡的一段話:不管天氣怎樣,給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不管季節變換,讓自己的內心鳥語花香。
【第64句】:【佛語摘抄精選】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獲福,惡自受殃。(《泥犁經》)
【第65句】:【佛語摘抄精選】善人行善,從樂人樂,從明人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無量壽經》)
【第66句】:【禪心佛語】勢力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第67句】:【禪心佛語】前幾天一個朋友請我去喝茶,專門為我放了這段熟悉的旋律,并給我講了一些他的感慨。
【第68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如果下決心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或者下決心要做成什么樣的事,那么,意志或者說動機的驅動力會使他心想事成,如愿以償。
【第69句】:【禪心佛語】守候在命運的旅途中,你會看到生命的意義不在于活得長、活得久,而是在活得精彩、活得充實、活得有價值。
【第70句】:有無一般:有固然很好,無也非常豐富,真空生妙有,從“無”之中可以生出千萬個“有”。
【第71句】:【禪心佛語】若要一輩子高興,做事;若要一陣子高興,做官;若要一個人高興,做夢;若要一家子高興,做飯;若要一圈人高興,做東。
【第72句】:我們整天為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所左右,為身外之物所煩擾,為名位所刺激,我們的心怎么凈得下來呢?煩惱自然時刻也不會遠離我們。——燃燈法師
【第73句】:【禪心佛語】若懂得制心,能夠調伏這匹野馬(妄心),便是上根利智。
【第74句】:許多人將愛情擺在婚姻的第一位,然而,愛情不過是一時的激情,像燃燒的木柴一樣,火焰過后是灰燼。只有彼此尊重,善盡義務,才能培養出最深沉的愛。
【第75句】:【禪心佛語】得放寬時且放寬,積些陰德我心安,眼前地步順知退,好景須留日后看。
【第76句】:【禪語人生】欲望的目的是獲得滿足,我們如果被它控制了,那目的就永遠無法達成,得到的不是快樂而是痛苦。
【第77句】:【禪心佛語】怠惰是誘惑的溫床,疾病的搖籃,時間的揮霍者,福報的蠶食者。
【第78句】:【禪心佛語】忙碌定律:人可以因夢想而忙碌,卻不能因忙碌而失去夢想。
【第79句】:人多不知大限將至,卻在虛浮假幻中醉生夢死;更不知世間危機四伏,步步陷阱、險惡萬端,確有“今時雖安,瞬時難保”之慮。如此,又有何樂可言?
【第80句】: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胭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盧撰
【第81句】:【禪心佛語】佛說: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
【第82句】:【佛心禪語】智慧與煩惱如天平——煩惱多一點,智慧就少一點;煩惱少一點,就增一分智慧。
【第83句】:精進,看起來是辛苦,實際是安樂。禪定,看起來是刻板,實際是活潑。智慧,看起來是放下,實際是擁有全世界。
【第84句】:若知自心是佛,不應心外覓佛。佛不度佛,將心覓佛不識佛,但是外覓佛者,盡是不識自心是佛。——《達摩大師血脈論》
【第8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身邊沒有人,就容易寂寞。但一個人心里沒有人,才會空虛。
【第86句】:【禪語人生】越是修行,你將越能在你的修行中得到滿足,你會看透自己的心。
【第87句】:【禪心佛語】若能于經教,及古德入道因緣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歸,則于自境界,他境界,無不如意,無不自在者。
【第88句】:人生的真正意義是把心靈變得更美好。所以事情可以辦不成,心靈不能受污染。若能不受污染,又須盡心辦好事。
【第89句】:【圣經文案】356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后5:7)
【第90句】:【禪心佛語】世界上的一切存在,一切現象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前因后果。
【第91句】:重視不是求來的,佩服不是爭來的,學好不是硬逼的。自己好不好,私心大層次低的人說了不算,要讓真有道德的人來評價。
【第92句】:【禪心佛語】盡管你才華出眾,能力超群,資歷深厚,但為人缺乏誠實,缺乏信賴,缺乏責任心,誰也不會重用這種人才。
【第93句】:【禪心佛語】鳥有樹則棲,樹倒則飛;魚有水則活,水涸則亡;花有春則開,春去則謝;人有信則立,信喪則敗。誠信是做人之本。
【第94句】:在我眼里,了凡先生已深諳莊子哲學之精髓,逍遙游世間,心游萬仞,自在灑脫。而他一直從事的慈善事業,便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95句】:【禪語人生】我們平生雖然忘記死、逃避死,但是,死必然會到來。所以,這種心態并不能解決死的問題。
【第96句】:人當變故之來,只宜靜守,不宜躁動。即使萬無解救,而志正守確,雖事不可為,而心終可白。否則必致身敗,而名亦不保,非所以處變之道。
【第97句】:【禪心佛語】持戒讓一個人從舉止到內心都安詳、穩重,透出一種慈善、清和的光輝,私心雜念少了,就容易專注,也就是“定學”。
【第98句】:做人行事當論是非,不論利害。肯于舍己為人的人,為正義、為真理,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想法,服務大眾、造福人類,這樣的人才堪稱品德高尚。
【第99句】:生命只有數十年,慧命卻永遠不滅。每個人都有代代傳承的子孫,要留下美的回憶與愛的教育給他們,這就是史跡的慧命常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