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這個世界上還活著的已沒有唐朝人,沒有清朝人,甚至很少有民國人。朝代是用來更替的,人生下來是為了死的。人生其實就這么簡單。為前人掃墓,實際上是為了讓后人為自己掃墓。
【第2句】:修行,一要有信心,二要明理,兩者缺一不可。沒有信心,光憑理解,可能會落入邪見;沒有理解,光有信心,可能會變成迷信,增長無明。
【第3句】:【佛心禪語】別和小人過不去,因為他本來就過不去;別和社會過不去,因為你會過不去;別和自己過不去,因為一切都會過去;別和往事過不去,因為它已經過去;別和現實過不去,因為你還要過下去。
【第4句】:人應常靜思反省,以撥開心靈的洄瀾,發掘智慧的泉源。則世出世間無一事不通,無一物不解。
【第5句】:【禪心佛語】內心擁有愈多慈愛,「自我」就會愈微弱;「自我」愈是消除,內心就會顯露出更多的愛。
【第6句】:【禪心佛語】為人屬下者要如土,謙卑低下;為人主管者要如海,不揀粗細;與朋友相交要如林,含藏萬象;與人群相處要如水,屈伸自如。
【第7句】:得緣舍,福倚禍,天理法則何曾錯。書到今生讀已遲,位尊相好前生德。見賢思齊,斗私悔過,妒什么?
【第8句】:【佛心禪語】禪悟人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心頭掛,便是人間好時節。”這是宋朝無門慧開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第9句】:【禪心佛語】放棄該放棄的是無奈;放棄不該放棄的是無能;不放棄該放棄的是無知;不放棄不該放棄的是執著。
【第10句】:【禪語人生】有人問我修行事,云在青山月在天。無益諾言休著口,非干己事少當頭。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螂捕蟬。
【第11句】:【禪心佛語】大多數人說對,不見得正確,大多數人說不對,也不見得就是錯誤。因為,多數并不代表真理。
【第12句】:【禪心佛語】廣闊的天空是那樣的寬廣與明凈,而蕓蕓眾生中的我們是這樣的渺小與微不足道,把自己放到大千世界里去站在一個高度再來看自己,所有的喜怒哀樂,所有的得失對錯其實都算不得什么。
【第13句】:【禪心佛語】佛法不在生活之外,只在生活之中,做“人”就是修“佛”,佛法就是活法。
【第14句】:【禪心佛語】世上有四種人:人渣,人手,人才,人物。我們要蔑視人渣,不甘人手,羨慕人才,爭當人物。
【第15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無非是把想不通的事想通,把必須要邁的坎邁過,把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放下。世態炎涼,無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外。
【第16句】:一般世俗所謂的“孝”,是以物質為主;總以為在日常生活中供給父母吃飽、穿暖等一切享受即是盡孝,其實不然。
【第17句】: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觀照般若;若不通觀照般若,必不能契會實相般若。(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一
【第18句】:愛在人心中常覺得奇缺,常覺得饑渴難飽足,像餓鬼一樣。沉迷在愛欲中,將永遠沒辦法滿足。
【第19句】:【禪心佛語】人們最好在運籌帷幄時膽小一點,并想及所有不良后果;但在必須行動的時候,便要大膽敢為。
【第20句】:【禪語人生】修行要回光返照,問你自己有沒有貪心?有,就沒有修行;沒有就有修行。
【第21句】:若有布施于少食,修善供養于世間,所施大小如蚊蚋,亦獲快樂得半日。《菩提行經》卷一
【第22句】:【佛心禪語】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第23句】:【禪心佛語】高爾夫球員抱怨命運讓球掉在沙坑上,但一桿進洞時,功勞全算在自己頭上。
【第24句】:【佛心禪語】小強再去,拿回來的還是木柴,而且還是一幅得意洋洋的表情,好像在說“你看,我多能干。”
【第25句】:這主要的原因還在于他所出生的大時代,生于動蕩的時代,注定個人的榮辱富貴都顯得微不足道。
【第26句】:佛言:阿難,是郁伽長者,雖住居家地,常有等心,于是賢劫,所度人民甚多,勝余出家菩薩百千人教授。所以者何?阿難,雖有出家菩薩百千人,其德之智不及郁伽長者。《郁伽羅越問菩薩行經》
【第27句】:千百年來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明)愿云禪師
【第28句】: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此去光陰,走過的回憶,滄海了高山,桑田了流水。一絲絲,一縷縷,一段段。緣來緣去都是定數,順其自然就是最好。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淡然便無怨,放下便無悔。
【第29句】:【佛心禪語】自己不曾擁有,就快樂地欣賞別人的擁有,不讓日子淪于黯淡,不讓心緒陷于灰暗,這是我們一生都需要努力去做的功課。
【第30句】:【禪心佛語】佛教的理念,真是放之四海都能圓融無礙,是指導人生自他兩利的實踐原則。
【第31句】:【佛心禪語】最愛挑剔的人,最激烈的批評者,往往會在一個懷有忍耐、同情的靜聽者面前軟化下來。這位靜聽者,必須要有過人的沉著,他必須當著尋釁者像一條大毒蛇張開嘴巴的時候――靜聽。
【第32句】:【禪心佛語】他再深入思考,想到用智慧來清除內心的煩惱,“智慧”就像掃帚,“塵垢”就是煩惱。
【第33句】:【佛心禪語】彌勒菩薩在《寶性論》當中說過,佛教的真理具備八種功德:一、不可思議;二、無二;三、無念;四、清凈;五、光明;六、對治;七、滅諦;八、道諦。
【第34句】: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起貪嗔癡,即大持戒。不人我是非,即大忍辱。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第35句】:【禪心佛語】若要完成佛性的覺悟,就要把一切眾生都當成菩薩,永遠不要看眾生的過失,心的頻率與諸佛相同,自然就是佛。
【第36句】:【禪心佛語】人生的最高境界,并非遙不可及、高不可攀,它不是高官厚祿、錦衣玉食,而是四個醒目的大字:問心無愧。人的一生,平平安安才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37句】:【禪心佛語】男人——當他不屬于你時,讓你感嘆什么是完美;當她屬于你后,讓你感嘆什么是真實。
【第38句】:善待社會,善待他人,并不是一件復雜的事,只要心中常懷善念,處處皆有愛的光輝閃現。有時候,一個發自真誠與愛的小小舉動,就會鑄就博愛的人生舞臺。
【第39句】:【經典的人生禪語】要學會維持你的快樂,不斷地感恩,不斷地將臉朝向有光的地方。時間長了,你自然學會了和喜悅相處的訣竅。希望你一站出來,就讓人能從你身上看到生命的光彩。——畢淑敏
【第40句】:【禪心佛語】人生本是一場沒有回頭路的旅行,無法預測終點將在何處,可以珍惜的,總只有當下沿途的風景,一起結伴的人。
【第41句】:值得深思的一段話:我們忙的目的往往是享受生活,回報父母,滿足家庭,扶助孩子。忙的結果往往是:辜負了生活,遠離了父母,冷落了家庭,疏離了孩子。
【第42句】:風箏,沒有空氣阻力不能起飛。汽車,沒有地面阻力不能行進。人生,沒有逆境阻力不能進步。阻即是力,應當感恩。
【第43句】:【禪心佛語】時間是一個健談者,它對我們解釋一切,你不需要在它發言之前先提出問題。
【第44句】:【佛心禪語】八是精進無減。佛的在因地行菩薩道時,多生累劫中身心常行精進,成佛后依然精進不息,度脫一切眾生。精進無減與上面的善法欲有緊密聯系,對于善法的猛烈希求,其外在行相便是精進。
【第45句】:【禪心佛語】失去金錢的人損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損失極多,失去勇氣的人損失一切。
【第46句】:【禪心佛語】其實在人的一生中,最珍貴的東西往往是潛在的東西,最不能估算價值的是無形的價值,最恒定的物質是附著于心靈而積累的感情。
【第47句】:【禪心佛語】恰到好處才是美,而過分或不及則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質和量的辯證統一,都存在一個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過這個限度,性質就轉化,美的事物就會轉化為丑。
【第48句】:【禪心佛語】能量是不滅的,當你把這股能量引向愛的地方,它就變成了愛的能量,當你不愛的時候,這股愛的能量并沒有消失,它只是變成了恨的能量。
【第49句】:【少則得,多則惑】少則得,多則惑。(《老子·第二十二章》)☆為什么少反而得,多反而惑呢?選擇少不見得是壞事,沒得選擇就不用費心思考,選擇多了就會迷惑,不知道怎樣取舍。
【第50句】:【佛學經典文案金句】佛日: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教經》
【第51句】:汝等應當守護根門,善攝其心,若眼見色時,莫取隨形好,。當受持眼律儀。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65經
【第52句】:【佛心禪語】到愛情;有人說是培養出色孩子,有人說是成為國家領袖。上帝笑了:“哪有這么復雜?越晚見我的人就越成功。”
【第53句】:【禪心佛語】迷則人隨于法,法法萬差,而人不同;悟則法隨于人,人人一致,而融萬境。
【第54句】:【佛心禪語】不良少年越來越多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責難得太多,而以身示范的情況太少所致。
【第55句】:盲目地崇拜權威而不能體會權威的思想,是一件可悲的事。信仰,應當體現在用行動來實踐上,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被一項刻板的制度卡死,不會變通,太過于執著于形式和教條。
【第56句】:【禪語心燈】人生,就是一道難解的題,邊走邊解,能解就解,不能則不解,放下,慢慢再解。事情,不因你煩惱而順利,不因你不快而變易,學會放下,懂得看開、看淡。真的放開,一切也容易了。
【第57句】:世事難料,福禍常常在瞬息間相互轉化,當面對災禍時選擇以正確的心態將陰性的場態轉化成陽性場態,這樣便種下了一份善的因,得到的當然會是豐碩的果實。
【第58句】:【佛心禪語】自利與自度之后自我,從中找到無我與非我。幸福屬于“自我的”。痛苦屬于非我的,成敗屬于無我的。
【第59句】:“君子慎獨”,一個人獨處時,行為亦不能茍且放逸,務必謹慎于閑居時之所作所為。學佛者“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茲在茲,行茲在茲,何時何地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敢犯錯造業。
【第60句】:【佛家禪語】欲望使人失敗,無私令人成就;煩惱使人痛苦,覺醒令人快樂;執著使人束縛,放下令人解脫;無明使人迷惑,智慧令人證悟。
【第61句】:生活在紛雜世間,要抵制住層出不窮的誘惑,就需要消減欲求,做到:一、對錢財不占不求。二、對感情不執不舍。三、對名聲不拒不貪。四、對欲求可收可放。
【第62句】:【禪語人生】無論命運之手對我們是否殘酷,我們都可以把人生的每一刻過得最好——這就是生活的藝術。對具有理性的人而言,這是真正的財寶。
【第63句】:【禪心佛語】婚姻就像馬拉松,愛情只是把人帶到起點,嚴酷的中途跑幾乎能摧毀一切,你必須有超強的耐力,才能走到最后。
【第64句】:佛法大海,信為能人,智為能度。。若無信,是人不能人佛法。。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一
【第65句】:感心動耳,蕩氣回腸。歌以詠言,舞以盡意。公不離婆,秤不離砣。公事公辦,敲鐘吃飯。功不獨居,過不推人。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狗仗人勢,狐假虎威。骨頭丟下,群狗打架。鼓空聲大,人狂話大。
【第66句】:【禪語人生】因為眾生從無始以來,不斷地造業,業力也就沒完沒了地推動著有情去招感生死果報。所以,只要有業力,就有生死。
【第67句】:【禪語人生】也許我最終也不能證得禪那,斷除煩惱,但若可以通過禪修而使自己更成熟,更明智,成為一個正直、善良、沉穩、豁達、有智慧的人,也可謂是修成正果了。
【第68句】:【禪心佛語】凡是看不破,放不下,就是業障。障礙你不能上升,乃至障礙你出不了三界。凡是對著境界而生出一種執著,就是情感。見到境界,便生執著,這皆是情感的作用。
【第69句】:再出名的哲學家、再迷人的藝術家、再顯赫的政治家,都無法抗拒輪回的痛苦。只有通達了生命的真相,人活著才能找到方向。而這一扇大門,佛教可以為你開啟。
【第70句】:從社會看,家庭親情、天倫之樂的享受是愈來愈淡薄了。老年人既得不到子孫的照顧,而年輕人也忘失了孝道的義務,彼此之間感情愈見淡薄。
【第71句】:【佛心禪語】做事要能知己,若拾寸就尺,不易獲得成功;處世要能知人,若拾長取短,容易導致失敗。
【第72句】:若復有人作如是念:我除須發,乃為出家,當知彼人則住我相。《大寶積經》卷-。四,善住意天子會
【第73句】:【禪心佛語】待人要平和而有原則,待事要明確而且果斷,待理要正直簡練通達。心中沒有成見則處事公平,心中沒有自我則光明正大。
【第74句】:問僧:“世間何物最苦?”日:“地獄最苦。”師日:“不然,在此衣線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洞山良價禪師》
【第75句】:持之以恒,登峰造極不放棄,就會有希望;不放棄,就能面對追求過程中更多的磨難;不放棄,就能看見在風中游舞的春光;不放棄,人生就能知足常樂;不放棄,就能更好地把握住每一天。
【第76句】:【禪心佛語】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腳踏實地,坦蕩蕩,圓陀陀,孤危峭,不立毫發知見。
【第77句】:【佛心禪語】做事情一定要分出輕重緩急來,盡量避免在不必要的小事上糾纏不休,延誤了重要的事情。
【第78句】:【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夫妻】至于夫婦前生定,夫妻之道要講明。夫是陽來婦是陰,陰陽調和萬物生。少是夫妻老是伴,一言一語切莫輕。夫唱婦隨操家計,里里外外要小心。
【第79句】:【佛心禪語】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第80句】:隨緣,是面對,是接納,坦然面對一切外境,欣然接納一切結果。有此心境,則無所憂畏,無善而不可求。
【第81句】:用平靜與深刻的洞察力來滋養自己,你將能夠在今生與來世享受寧靜的滋味。你將遠離無明的饑荒,并且自然而然地想要從事禪修。
【第82句】:譬如人在海洋依止于船,如是名身轉起依于色;譬如船行海中依于人,如是色身轉起依于名。人船相依行海中,如是名、色共相依。南傳(錫蘭)覺音《清凈道論·說見清凈品》
【第83句】:【成功人士的表現】成功人士大多表現是:謙虛謹慎、居功不傲、不亂評說、忙而不亂、氣度寬宏。
【第84句】:【羅狀元醒世詩其7】有有無無且耐煩,勞勞祿祿幾時閑。人心曲曲灣灣水,世事重重疊疊山。古古今今多變換,貧貧富富有循環。將將就就隨時過,苦苦甜甜命一般。
【第85句】: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凈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能人。(宋)真歇清了《角虎集》卷一
【第86句】:【禪心佛語】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只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第87句】:【禪心佛語】人格像一棵樹,而名聲就像樹影,我們往往以為樹影就像樹的樣子,其實唯有樹身才是真實的。
【第88句】:【佛心禪語】最猛的風浪淹沒不了有信心的人;最難的任務壓抑不了有擔當的人;最大的障礙擋不住有勇氣的人;最苦的遭遇折磨不了有志氣的人。
【第89句】:【圣經文案】30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8:10下)
【第90句】:面對他人,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微笑既能展現自己的友好、熱情,更能顯示一個人的自信、教養,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從而在對方心靈中投射下一束溫暖的陽光。
【第91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日休禪師: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迷惑,活在明天的等待,只有活在今天最踏實。今天便是每分鐘,如全做好,人生就美妙。
【第92句】:人生的真正意義是把心靈變得更美好。所以事情可以辦不成,心靈不能受污染。若能不受污染,又須盡心辦好事。
【第93句】:古人云:“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在人的一生當中,其實現在擁有的才是最重要的,不要過多地去留戀已經失去的東西。
【第94句】:人生總似一場旅行,既有天高云淡,也有錯綜復雜,沒有誰能知道將來的旅程會遇到什么,那么就需要一種開闊的胸襟,柔和善意的視野,不強求,不悲觀,不固執,不自我。
【第95句】:但著衣吃飯,行住坐臥,晨參暮請,一切仍舊,便為無事人也。——《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文案》
【第96句】:【禪語人生】我們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念佛法門,實在是非常非常地幸運。正是《阿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第97句】:【禪心佛語】藕斷絲連載不動許多愁獨上西樓怎敢天長地久恨宮闕成全天涯陌路人祈求蒼天憐隨人愿不各自一邊。
【第98句】:【佛心禪語】《維摩經》上面講,“從無住本,立一切法”。一切法本的根本是什么?一切法的根本就是無住。所以,無住是一切法的一個總的規律、總的形態。
【第99句】:【禪語人生】小孩子柔嫩的手指間,往往擁有大人頑強的手所把握不住的真理,雖然,成熟的人,會以發現它而自豪。
上一篇:生活哲理文案,很成熟很走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