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對一切人,上至諸佛菩薩,下至悠悠凡夫,一毫一善,都去隨喜、贊嘆,都修到了福報。這就是《普賢行愿品》第五行愿隨喜功德的內在的心性價值。
【第2句】:兩個人在一起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在這個人心里待過。有些人哪怕在一起一天,卻在心里待了一輩子;有些人即使在一起一輩子,卻沒有在心里待過一天。
【第3句】:所謂念佛,即是讓彌陀做我的主人,一切聽他,一切靠他,一切圍繞他;生活以彌陀為圓心,無論在哪里,生命的弧線永遠對準圓心,聚焦彌陀。
【第4句】:【禪語人生】心垢則眾生垢,心凈則眾生凈;欲得佛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也。三聚凈戒自然成就。
【第5句】:希望不是妄想,也不是奢望,而是對未知的欣喜渴盼,對人生的不息熱情。
【第6句】:【禪心佛語】一片葉,落在哪里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在哪里都是芳香。一個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顆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第7句】:母子更相憂,牛主憂其牛。有余眾生憂,無余則無憂。《雜阿含經》卷三十六,第1004經
【第8句】:【禪心佛語】學佛的道德,奉獻和服務精神,十方三世諸佛菩薩亦復如是,大千世界盡在此微塵中,能悟否?若能悟、能行,即是在世活佛。
【第9句】:【禪語人生】享有的觀念,可以擴展我們的生活領域,讓我們感覺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第10句】: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每一個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馬,也要放別人一馬,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鉆牛角尖上。
【第11句】:于法寶中有其四種: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
【第12句】:【禪心佛語】給予,說到底,你給予的是什么?是對方心理上的需要。這是我作為一個宗教師的體會。讓我說個故事吧。
【第13句】:有幾個熟悉水性的人乘船渡江,浪打翻了船,他們竭盡全力游向岸邊,水性最好的那個人卻怎么也游不快。岸邊的同伴問他怎么啦?那人說:“我腰上纏著千金,太重了!”
【第14句】:【禪語人生】這是一場沒有時限的角力戰,誰在乎的越多,就輸的越慘。
【第15句】:【佛心禪語】佛陀說:“學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毀罵,對惡毒攻擊不能如飲甘露,即不能算是學道的人。”
【第16句】:【禪心佛語】佛教要興盛,就要弘法利生、轉法輪,佛教才會興盛,這才是正統的。
【第17句】: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第18句】:【佛心禪語】「有法」不實,因為它是因緣生的;「無法」也不實,因為它也是因緣滅的。
【第19句】:【禪心佛語】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不怕待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走得早。
【第20句】: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感恩,我們的人際關系、社會關系才能充滿喜悅、充滿幸福、充滿團結與和睦。
【第21句】:【佛心禪語】做演員、歌手的,可如此發愿:讓所有見我,聽我唱歌的眾生都種下成佛的因緣,遠離煩惱,成就佛果。
【第22句】:【禪心佛語】皈依的根本是信心,發心的根本是悲心,上師瑜伽的根本是恭敬心,解脫道的根本是出離心。
【第23句】:【禪心佛語】世上并沒有用來鼓勵工作努力的賞賜,所有的賞賜都只是被用來獎勵工作成果的。即使是不成熟的嘗試,也勝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第24句】:【佛心禪語】我們要尊重眾生的理由有三:-、過去的時候一切眾生曾經是父母;二、現在的時候一切眾生是修行的所依助緣;三、將來的時候一切眾生是未來的佛陀。
【第25句】:如果人人都能抱有讓他人得益的觀念,則我們微小的自身,常會因千千萬萬人的感恩,而承受很多的功德。那樣,自己快樂,也讓別人快樂,何樂而不為呢?
【第26句】:【禪語人生】一切禪修皆離不開止觀,一切禪定功夫皆來自止觀,世出世法皆離不開止觀,止是修定、觀是修慧,功德福報皆來自止觀雙修雙運的結果。
【第27句】:欲成就菩薩道業,必須擁有不畏心勞、不懼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達成。
【第28句】:投入激流,你是大河;絢爛春光,你是花朵;奉獻愛心,你是天使;孕育豐收,你是碩果。發出自己的光和熱吧,照亮別人,就光彩了自我。
【第29句】:【幫助別人】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首先要幫助別人,哪怕是一句話,一個禮貌動作。
【第30句】:自然界給人類的懲罰是如此直接,如果你過度利用,違悖自然規律,它就會施以顏色。人類的陰陽失衡,自然的陰陽失衡,都將以各種形式還擊給我們。
【第31句】:培養好自己的氣質,不要爭面子;爭來的是假的,養來的才是真的。一證嚴法師
【第32句】:【禪語人生】我希望我用我自己的腳步去走我自己的人生。不管這條道路是泥濘還是平地,這是我自己的選擇。
【第33句】:【圣經文案】82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詩133:1)
【第34句】:一段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向寒;現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一無德禪師
【第35句】:【禪心佛語】佛光禪師門下有個叫大智的弟子,出外參學二十年后回到了師父身邊。
【第36句】:【禪心佛語】對手所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威脅和斗爭,同時還有一種求生和求勝的動力。
【第37句】:人生就是一條拋物線,出發,登頂,而后回歸。我們力爭畫好這條拋物線就夠了,管它是不是彩虹呢。
【第38句】:【禪語人生】愚癡的人,不知因果的厲害,隨便錯因果,甚至不相信因果,撥無因果。有智慧的人,知道因果報應的厲害,就怕錯因果。無論做什么事情,三思而后行。
【第39句】:【禪心佛語】俗話說: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可俗話又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
【第40句】:可悲的是有太多的浪子還意識不到自己的危險,錯過一個又一個來救自己的菩薩。
【第41句】:【禪心佛語】人生就像水珠,經過不懈努力可以穿透石頭,雖然穿過那石頭不是一時間的事,但只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沒有什么事做不成。
【第42句】:見處透脫,聞處精明。一念返本還源,即具頂門三眼。萬里更無纖翳,千圣齊立下風。坐斷報化佛頭,直得壁立千仞。——《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43句】:【佛心禪語】做衣服的,可這樣觀想:讓所有穿我衣服的眾生,都種下一顆菩提種子,與佛結緣,體相莊嚴,幸福和樂。
【第44句】:【佛心禪語】去愛吧,去珍惜吧,去寬恕吧,而且,要快。因為,總有“失去”在一邊炯炯窺伺。——韓松落《猛虎嗅薔薇》
【第45句】:“空”是突破、超越、發展、轉變的意思,而不是空無的空:不是消滅一個東西,而是不斷地超越。
【第46句】:【佛心禪語】愛心是陽光,讓人感受到溫暖,愛心是溫暖,讓人嘗到甘甜的泉水,愛心是泉水,讓人聽到希望的歌聲,愛心是歌聲,讓人獲得慰藉。
【第47句】:【禪心佛語】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是韌性。社會競爭常常是持久力的競爭,有恒心和毅力的成功者往往成為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人。
【第48句】:在蕭瑟的冬天里,需要梅花爭放,才會感覺世間的美麗;苦難的眾生,需要愛心人士的愛護及幫助,才會感覺人情的溫馨及社會的祥和。
【第49句】:人的一生中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會碰到不順眼的人,如果你不學會原諒,就會活得痛苦,活得累。
【第50句】:【禪語人生】一些天生的恐懼,所求不得的憤怒,希望落空的悲傷,都只是一種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而已,它會來,就一定會走。
【第51句】:【圣經文案】38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1:2)
【第52句】:佛教常說“放下”,這里面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放下,絕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放下過分的貪求。要知道,世間的一切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過分貪求有什么意義呢?
【第53句】:滅煩惱火,則名寂滅。煩惱滅故,則得受樂。《大般涅槃經》卷十一,圣行品
【第54句】:【佛心禪語】不管愛情友情親情,都是易碎品,一旦出現過裂縫,便很難恢復原貌;不論是誰對不起誰,那裂縫都如同兩面刃,一面傷人,一面傷己。
【第55句】:只有不因別人的看法而違背自己的心意,尊重自己的行為方式,做真正想做的事,才會達到快樂灑脫的人生狀態,如燕子一樣輕盈自在。
【第56句】:【禪語人生】心如水,而性則可能是鹽、是糖、是茶、是咖啡。這樣,心境不同時,心性也會異樣。佛性則是人性的慧根。
【第57句】:【禪語人生】修行佛法并不一定要出家或去山洞,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過去有許多偉大的修行人是在家人。
【第58句】:性愚習癡,殺盜淫欺,不信道行,此不自愛也;習善行仁,覺世非常,信死更生,情存三尊,奉戒攝心,信道以篤,守禮以謙,孝順至誠,此人處世,自愛者也。《中本起經》
【第59句】:多數人的心都是迷信的。迷信自己的人,總以為天下唯我獨尊,唯有我能力最強。人應該相信自己,但是不可執著。
【第60句】:【圣經文案】34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伯19:25)
【第61句】:【禪心佛語】當一個人干好事或干壞事的時候,這種行為會折射成影子,回歸到自身的思維里,佛法把它叫做種子。
【第62句】:佛家認為,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潛質,并且為眾生指出了一個美好的愿景:經歷若干年代后,眾生皆可作佛,世界將變成一個沒有煩惱痛苦的佛世界。
【第63句】:山河踏遍,只覺如夢人生,尋一安穩之所,恬淡度日,方為福報。嘗盡五味,亦覺淡飯粗茶,簡布素衣,才是潔凈。
【第64句】:【禪語人生】有時候為一個人赴湯蹈火,傾盡所有,卻比不上人家什么都不做。
【第65句】:在平靜的事態面前歡笑,不足為奇;以平靜的心態面對痛苦,才是修行。能微笑著渡過難關,這是人生真正的財富。
【第66句】:【禪心佛語】吃虧上當的事我去做,好事讓給別人;包容看不慣、看不順眼的事情;不再埋怨命運不好;對過去無悔、對現在無怨、對將來無憂;努力耕耘。
【第67句】:報恩,就是要求我們時時刻刻對一切事、一切人都要有感恩的思想,不要把自己和他人對立起來,不要把自己和自然、社會對立起來。
【第68句】:【佛語摘抄精選】夫吉兇之與善惡,猶善惡之乘形聲,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理惑論》)
【第69句】:【佛心禪語】大波浪接著說:“當你認識清楚你的本體就是‘水’的時候,你就不會再為波浪形體而迷惑,那么,你就不會再覺得痛苦了。”
【第70句】:【禪心佛語】接吻定律:男人主動吻女人,往往是突發事件;女人主動吻男人,卻一定是預謀。
【第71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沒有吃過苦的人生,就無法真正探討道理,也無法充分發揮良能。
【第72句】:即使自身無法將慈悲修到佛祖那樣的程度,也應該將慈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第73句】:“罪”和“過”,都是不好的行為,區別在于動機,有意造作的叫罪,無意造作的叫過。相對來說,過比罪輕。
【第74句】:【佛家禪語】開啟心胸,才能發揮無量的慈悲,獲致真真正的智慧與功德。
【第75句】:一粒青菜種子尚能轉糞壤成青菜,化腐朽為神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佛種下在我的心地,豈不能吸收貪嗔癡三毒雜染,化為正覺菩提樹嗎?
【第76句】:【禪語人生】愚蠢定律:頭腦的反應速度,落后于手腳或口舌的行動速度,才會產生。
【第77句】:巍巍堂堂,萬像之中獨露;明明歷歷,百草頭上相逢。——《宏智禪師廣錄》
【第78句】:說什么法?說自然法,一切皆屬自然,只要以自然之心,做本分上該做的事,接受自然而至的結果,就能從容恬淡地享受自然的快樂。
【第79句】:世事豈能兩全,我們的一生中,得到的同時也總在失去,幸與不幸的區別只在于得失之間孰重孰輕。
【第80句】:【禪心佛語】群山成蓮藏古寺古松林立,廟宇威嚴。經聲梵唄,法水洗心。本非紅塵名利客看似無情,盛似有意。你若安好,我便不離。
【第81句】:感父母重恩——佛說:“父有慈恩,母有悲恩”,尤其“人身難得”;既得人身又能安然成長、接受教養,皆是父母恩德。為人子女應知恩、感恩,更要力行報恩。
【第82句】:【佛心禪語】自己的「短處」不可遮掩,一遮掩,永遠是短處了;自己的「長處」不可夸張,一夸張,便不是長處了。
【第83句】:在幸福層面,抓住吃飯本質的人,總是比貪圖享受的人更自由、更幸福。
【第84句】:【禪語人生】心的開放程度越大,可以接納的人就越多。如果只是活在自己的感覺中,就會注意不到他人的存在,結果成了孤家寡人。
【第85句】:能于一念知解上了知三顛倒,難。能于生死顛倒中一念不生,更難。一念不生卻又能冷暖覺照,難上加難。參禪,沒有大愿力,終究只是鸚鵡學舌,無法在解脫道上踏步而行。
【第86句】:【最有禪意的文案】一時的災難,不是一世的落難;提起信心,就能發揮志氣與良能。
【第87句】:入眾應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說余事。《五分律》
【第88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準備結婚的話,你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只是來自于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第89句】:【禪心佛語】人生就像一座山,經歷奇特才能蔚為大觀。偉大的一生,像黃山一樣奇峰迭起,像泰山一樣大氣磅礴。
【第90句】:【禪心佛語】人生苦短,用心生活。真愛不多,好好把握。生氣無益,及早拋棄。恐懼很糟,勇敢面對。甜蜜記憶,好好珍惜。
【第91句】:【禪心佛語】鬼只能跟鬼(心)在一起,人是不能和鬼(心)在一塊的;所以,一個擁有一顆卑劣之心的人,他不是人而是鬼。
【第92句】:讀圣賢書,須從實踐功夫,盡些人道;處世間事,只要本分去做,求個天知。
【第93句】:【佛家禪語】慈悲與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猶如鳳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同鳳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體一般,慈悲與智慧既是兩面,又是一體。
【第94句】:沒有傲氣,但存傲骨。需要腳踏實地的平實,豐富而不膚淺、恬淡而不聒噪、理性而不盲從。
【第95句】:【禪語人生】有困難,我們要好好反省檢討,看看是什么地方缺少了因緣,千萬不要怨天尤人,自取其咎。
【第96句】:【禪語人生】止是將心持久高度專注于一個對像物上,能夠止于對像上不散亂才是禪定的基礎,進而才能展開觀的力量,靈明不失、有覺有照,止觀已成。
【第97句】:【禪心佛語】思念折騰人,也鍛煉人,更鍛造人的性格的沉穩和感情的深沉。思念別人是一種溫馨,被人思念是一種幸福。
【第98句】: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佛遺教經》
【第99句】:放下:必有舍,才有得,要對任何事物沒有絲毫的牽掛或不舍,能如此,才談得上是自在,是解脫。
上一篇:經典佛語禪心文案大全 【507】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