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人將禮樂為先】(諺)禮樂:禮節(jié)和音樂。指待人處世,要有禮貌,講文明。 也作人將禮樂為先,樹將花果為圓。 人將禮儀為先,樹將枝葉為圓。
【第2句】:賈寶玉結(jié)婚——不是心上人
【第3句】:【死知府不如一個活老鼠】(諺)知府:舊時州府最高的行政長官。 知府一下了臺,無官無職,在人們眼里,連只活著的老鼠也不如。舊指官場重在權(quán)勢,權(quán)勢在人情在,權(quán)勢沒人情滅。
【第4句】:【放下包袱】釋義:比喻解除思想上的負擔和顧慮。例句:所謂放下包袱,就是說,我們精神上的訐多負擔應(yīng)該加以解除。
【第5句】:【嚼舌頭】(慣)指傳閑話,撥弄是非。也指閑聊或互相逗著玩。 也作嚼舌根。 嚼舌頭根。
【第6句】:【三只手】“三只手”是小偷的代稱。這一稱呼怎樣來的呢? “三只手”是個外來詞。古羅馬有位劇作家叫普圖斯,據(jù)說它寫過一百多部喜劇,如《一壇金子》、《孿生兄弟》等。這些作品曾在羅馬舞臺上風行一時,風格幽默,情節(jié)生動。“三只手”便和《一壇金子》有關(guān)。劇中的老爸吝嗇鬼尤克里奧丟了一壇金子,他懷疑是家里的奴才拿了,便要奴才伸出手來給他看有沒有拿黃金。看了一只,沒有,又看一只,還是沒有,最后要奴才給他看“第三只手”。從此“三只手”便成了小偷的代稱。
【第7句】:小剛被人打了,他準備找?guī)讉€同學(xué)一起去報復(fù)。媽媽勸他:“氣量要大些。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浙江·余姚)
【第8句】:【家有萬千,小處不可不算】(諺)家里縱然有千萬錢財,開支也要精打細算。指再大的家業(yè),過日子也必須節(jié)制而有計劃,不可隨意浪費分文。
【第9句】:【能忍者自安】能夠忍耐、容忍,便會減少麻煩,生活與心 理都能夠平靜。《馬烽小說選》:“看到就當沒看到,忍一忍 就過去了。自古道,能忍者自安。”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借指自己心中有數(shù)。池莉《來來往 往》:‘!一切只有當事人,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第10句】:貓哭耗子——假慈悲
【第11句】:電扇吹漁網(wǎng)——漏風
【第12句】:【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諺)臘:農(nóng)歷十二月稱為臘月。指臘月的初七、初八,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
【第13句】:【門內(nèi)有君子,門外君子至】(諺)君子:道德學(xué)問雙優(yōu)的人。家里有君子,外面的君子就會來訪。指君子自會招致君子。也泛指同一層次的人總會相互往來。
【第14句】:【兵對兵,將對將】(慣)指較量的雙方勢均力敵。
【第15句】:騎驢吃豆包——樂顛了餡
【第16句】:【讓人一步自己寬】謙讓有利于和睦相處。類似的:退后 一步自然寬。西戎《兩澗之間》:“算了,算了,讓人一步自己 寬,無原則糾紛,不能看得那么認真,要是認真起來,一天啥 也不用于,只丟下生氣一條路了!”
【第17句】:【狗熊的舅舅——猩猩】(歇)猩猩:諧“惺惺”。形容聰明。也指聰明的人。
【第18句】:【誰養(yǎng)孩子誰當娘,誰種土地誰收糧】(諺)指誰出力經(jīng)營,成果理當歸誰所有。
【第19句】:【無記名投票】現(xiàn)在,我國選舉制度規(guī)定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選舉。本來是將寫好的選票輕輕放入投票箱內(nèi),為什么非要“投票”呢?原來,“無記名投票”是舶來品,出自意大利語“球”。公元五世紀,古希臘、羅馬在選舉時,人們用“球”代替選票進行投票。投票時選民將小球投入一個特別的箱內(nèi),并事先約定球分兩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對。 1884年后,美國也采取這種投票方式,但并不限于小球,有時也用蠶豆或玉米粒代替。這種選舉方式,自然要投。后來逐漸演變成現(xiàn)在的無記名投票。如今又產(chǎn)生了電子表決器,仍舊叫投票表決。
【第20句】:水桶斷了箍——散了
【第21句】:【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釋義:經(jīng)商刻薄的,不一定多賺錢;忠厚的,也不一定就蝕本。例句:那些和尚們也聞知秦賣油之名,他的油比別人又好又賤,單單作成他。所以一連這九日,秦重只在昭慶寺走動。正是: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第22句】:【蛤蟆吃黃蜂,倒挨了一錐】釋義:比喻沒得到好處,反而受責備。例句:這次歡迎史廠長,你想再嘗甜頭,來了個老譜襲用。故技重演,沒料到熱面孔碰了個冷屁股,弄了個蛤蟆吃黃蜂,倒挨了一錐。
【第23句】:【獨子得惜】(諺)獨子:獨生兒子。 指獨生子特別容易得到父母的寵惜溺愛。
【第24句】:【不跳黃河心不死】釋義:比喻不走上絕路,不肯善罷甘休。例句:你應(yīng)該知道,他已經(jīng)同日本人勾結(jié)在一起了,所以,他必然要進行報復(fù),不跳黃河心不死。
【第25句】:小紅在學(xué)校里,遇到什么不懂的問題都不敢問老師,害怕被人笑話。媽媽知道后教育她說:“不能則學(xué),不知則問;恥于問人,則無長進。你有什么不會的就應(yīng)該大膽地問老師,問同學(xué)。”(河南·焦作)
【第26句】:【起晚了得罪公婆,起早了得罪丈夫】(慣)比喻怎么做都不好,左右為難。
【第27句】:鍋爐里的水——沸騰起來
【第28句】:大貍貓伸懶腰——唬(虎)起來了
【第29句】:《動物學(xué)》的索引——目中無人
【第30句】:【雞啄米】(慣)1形容連連點頭、叩頭或打瞌睡的樣子。2形容干活的速度非常快。
【第31句】:【 寒天飲冷水,點點記心頭】三九天最冷,謂感受深切,牢記 在心。或說:寒冬臘月喝涼水,點點滴滴在心頭/三九飲冰 水,點滴在心頭。成語:刻骨銘心。陳殘云《山谷風煙》:“我 心里明白。寒天飲冷水,點點記心頭。我才不上惡毒婆的 當。”
【第32句】:【真神面前燒假香】(慣)比喻在正人君子或行家面前說假話。
【第33句】:一次吃午飯,媽媽讓我多吃豆腐,我不想吃。媽媽說:“魚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多吃豆腐好處多著呢!”(河南·許昌)
【第34句】:【打旗號】(慣)旗號:舊時標明軍隊名稱或?qū)㈩I(lǐng)姓氏的旗子,現(xiàn)比喻某種名義。指假借某種名義。
【第35句】:【上梁不正下梁歪】借指身份高的人言行不正,下面的人 就會受影響。成語:上行下效。臺灣瓊瑤《船》:“他自己做 的好事!哼,上梁不正下梁歪,也怨不得我賭錢!”
【第36句】:【有牛使牛,沒牛使犢】以次者代替。犢,也說:驢。電視 劇:“俺也是沒有辦法,她爹病了,只好沒牛使犢,讓孩子也 幫著抬水。”
【第37句】:【眼睛一眨,母雞變鴨】變化迅速,一時弄不明白原因。戴 厚英《人啊人》:“眼睛一眨,母雞變鴨。他的問題變成了我 的問題。”
【第38句】:【棺材出了討挽歌郎錢】挽歌郎,替喪家唱挽歌的人。指事 前的要求在事后提出,被動。明代《水滸》:“眼望旌旗至,專 等好消息。不要叫老身‘棺材出了討挽歌郎錢’!” 饑時飯,渴時漿謂正應(yīng)急需。成語:雪中送炭。明代 《古今小說》:“恰好王媼說起馬秀才,分明是饑時飯,渴時 漿,正搔著癢處。”
【第39句】:今年雨水偏多,地里、水溝里忽然有好多小魚,我問媽媽這是怎么回事。媽媽說:“千年草籽,萬年魚子。”(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40句】:【男左女右】在中國有一個傳統(tǒng)習慣,那就是男左女右。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男左女右現(xiàn)象比比皆是。如夫妻結(jié)婚照,戴結(jié)婚戒指,死了親人戴黑紗,上廁所等。更奇怪的是得了偏癱大多數(shù)也是男左女右。這種習慣是怎么來的呢?這種現(xiàn)象由來已久。孔子時代的《逸周書·武順》:“天道尚左,日月西移。”自然規(guī)律崇尚左邊,以左為上。太陽月亮都要向右移動。中國傳統(tǒng)社會以男性為主,男人自然要占據(jù)左邊的位置了。清代馬輔古雜史《繹史》引用《五運歷年記》也說:“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左眼為日,右眼為月……發(fā)髭為星辰。”盤古開辟天地,左眼化為太陽,右眼化為月亮,頭發(fā)胡子化為星辰。我們祖先由此規(guī)定日神為伏羲,月神為女媧。一為陽,一為陰。從新疆阿斯塔那古墓中的浮雕伏羲女媧圖看,伏羲在左,女媧在右,可見古人已把男左女右的位置確定好了。另外還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與尊左的傳統(tǒng)觀念有關(guān)。從朝廷來看,古代王位面南而坐,東為左,西為右。古人以東為首,以西為次。因而大禮中的儀制要充分體現(xiàn)以左為尊。比如,古代文官地位高于武官,皇上朝議,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在后宮里,東宮為正為大,西宮為偏為從。皇帝祖宗牌位的太廟,也要建在皇宮的東側(cè)。朝廷如此,民間亦然。再一種說法與古人的哲學(xué)有關(guān)。中國古代哲學(xué)家認為,宇宙中通貫事物和人事的兩個對立面就是陰陽。自然界中的事物有大小、上下、左右、里外、冷熱等等。古人將其歸類為:大、上、左、外、熱為陽;小、下、右、里、冷為陰。陽者則剛,陰者柔弱。男人性情剛強暴烈,屬陽于左;女人性情柔弱平緩,屬陰于右,由此分出男左女右。還有一種說法與古代中醫(yī)醫(yī)學(xué)有關(guān)。早在戰(zhàn)國時期,醫(yī)學(xué)家們按照男女生理特點差異,將男女性格分屬陽陰。因而在中醫(yī)診脈時,男子取氣分脈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脈于右手。有的古醫(yī)書上這樣寫著:“急診將死,將口鼻開,看其舌下處有黑筋三股,男左女右,刺出蛛血一點即愈。”這些理論是否真的管用,我們暫且不管,但卻為男左女右制造了根據(jù)。其實,“男左女右”的位置并非不能改變。古代降職為避難堪稱為“左遷”,功勞之大無人能比稱“無出其右”就是崇尚右。所以不必把男左女右過于當真,特別是在社會地位上要講究男女平等。
【第41句】:【少吃咸魚少口干】(諺)少去吃咸魚,就少了口的干渴。比喻人少管閑事,就不會惹出許多麻煩來。
【第42句】:以前姑媽窮,伯伯連句話都不愿意跟她說。現(xiàn)在姑媽富了,伯伯見她總是點頭哈腰的。爸爸說:“你伯伯這人,不要菩薩,扔下江;要起菩薩,點起香。”(江蘇·江都)
【第43句】:一次,白天只顧玩,晚上才想起寫作業(yè)。我說:“天黑得這么快,要再遲黑一個小時多好啊!”坐在一旁的奶奶說我是“晴天不曬谷,雨天怨天毒”。(廣西·宣州)
【第44句】:我家來了一位鄉(xiāng)下客人。我看他穿一身破衣服,就有點瞧不起他。媽媽說:“十年河?xùn)|轉(zhuǎn)河西,莫笑窮人穿破衣。”(安徽·蒙城)
【第45句】:我總是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有時上學(xué)還遲到。爸爸說我:“你呀,老是吃一看二眼管三,能不遲到嗎?”(河南·尉氏)
【第46句】:【牛馬年,好收田】(諺)舊指每逢牛年和馬年,往往風調(diào)雨順,農(nóng)業(yè)豐收。
【第47句】:看著同班同學(xué)都穿得非常漂亮,我也纏著讓媽媽給我買漂亮的衣服。媽媽則說:“人美不在穿,馬俊不在鞍。”(湖北·丹江口)
【第48句】:種地不長苗——壞種
【第49句】:【說漏了嘴】(慣)指無意中把隱瞞的事實透露出來。
【第50句】:【八十歲學(xué)吹手——來不及】(歇)指學(xué)某種技藝或從事某項工作為時已晚。
【第51句】:清水拌石子——合不攏
【第52句】:【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釋義:應(yīng)該由當家人主事。也借指集體中要有領(lǐng)導(dǎo),辦事要有負責人,不能亂當家。例句:“家有干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場,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第53句】:觀音菩薩坐轎——靠眾人抬舉
【第54句】:【吃軟不吃硬軟】指友好商量的方式;硬,指威脅、強迫的 方式。意即可以商量,不能強迫。類似的:吃順不吃嗆。反 義說:吃硬不吃軟。西戎《糾紛》:“他這人就是這路脾氣,愛 吃順氣丸,爭吵起來,吃軟不吃硬。”
【第55句】:【瞎子看西洋景——白熬工夫】(歇)西洋景:即西洋鏡,一種民間娛樂活動的裝置,內(nèi)裝若干幅可以左右移動的西洋畫,觀眾從透鏡中觀賞。指白費時間、精力。
【第56句】:【萬事皆從急中錯】(諺)任何事情,如果急躁慌忙,就容易出錯。 指處事貴在從容鎮(zhèn)靜,越在緊急時越不能慌亂。
【第57句】:【萬事不求人】(慣)指一切靠自己,不用別人幫忙。
【第58句】:香,要親還是閨女娘,一點兒也不假呀!”(山西·太原)
【第59句】:兩人坐蹺蹺板——此起彼落
【第60句】:【再過二十年,又是好漢一條】見“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第61句】:【心有余而力不足】(慣)指心里很想做,但能力達不到。
【第62句】:上山釣魚,下山打獵——路線錯了
【第63句】:【求出來的雨點是不大的】(諺)向神靈求雨,降下的雨點不會大。 比喻向別人求助,是不能徹底解決自己的困難的。
【第64句】:船上開文藝晚會——載歌載舞
【第65句】:【客去主人安】(諺)指赴宴的賓客及時離去,主人家才得安歇。
【第66句】:惡老雕戴皮帽——假充鷹
【第67句】:積木搭高樓——推就倒;一碰就倒
【第68句】:【都說十五月亮好,一夜不如一夜圓】(諺)指十五夜晚的月亮是最圓的,但過了十五卻是一夜比一夜虧缺。泛指世間的一切事物,最圓滿的時候,也就是走向衰落的開始。
【第69句】:秀才房里——盡是書(輸)
【第70句】:【 不怕人窮,就怕志短】只要有志氣,就能改變窮困的狀況。 李準《龍馬精神》:“常言說:不怕人窮,就怕志短。咱們是窮 隊,可是我們看到他和長水幾個沒明沒夜往前領(lǐng)著干,心里 總覺得有個依靠。”
【第71句】:釣魚釣風頭,東風釣西,西風釣東。
【第72句】:【護犢子】(慣)犢子:小牛。指偏愛自己的孩子,不許外人欺負。
【第73句】:【樹怕爛根,人怕無志】釋義:人要是沒有志向,必定一事無成。例句:樹怕爛根,人怕無志。什么是力量?理想是力量,意志是力量,知識是力量。只要努力,這一切你都能爭取得到。
【第74句】:【太上皇】“太上皇”是皇帝父親的尊稱。后借用為對有權(quán)有勢、凌駕于別人之上者的一種蔑稱。 “太上皇”源自秦漢。據(jù)說,漢高祖劉邦當了皇帝后,萬事如意,卻有一事使他犯了愁,即以何種禮節(jié)對待自己的父親劉太公。一天,劉邦去看望老父親,老父畢恭畢敬地迎接他。劉邦惶惑不解。其父說:“您貴為天子,誰敢不敬?我雖然是你父,也不過是個平民百姓,區(qū)區(qū)庶民不敬皇帝,可是要殺頭的啊!”劉邦聽出話中有話,就仿照秦始皇曾尊死去的父親為太上皇的例子,馬上舉行大典,將父親扶上了太上皇高位。
【第75句】:【劁豬割耳朵——兩頭受罪】(歇)劁(qia。)豬:閹豬,割去豬的睪丸或卵巢,使不能生育。兩頭:本指首尾兩端,轉(zhuǎn)指兩個方面。指兩方面都沒落好。 也作劁豬割耳朵——兩下受苦。 閹豬割耳朵——兩頭受罪。
【第76句】:一天我起得很早,到學(xué)校時卻遲到了。媽媽說我是“起了個五更,趕了個晚集”。(山東·東平)
【第77句】:【夜眠清早起,更有早行人】(諺)黑夜打早起身趕路,可路上還有比自己起身更早的人。指自己行動快,還有比自己更快的。也指人前有人,凡事不可自滿自足。 也作夜眠清早起,還有不眠人。 夜眠清早起,路上又有早行人。
【第78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眾人都有相同的認識。老舍《四世 同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不能怪你!你有個好心 腸!”
【第79句】:大海里的浪濤——波瀾壯闊
【第80句】:【久病成醫(yī)】(諺)指患病時間長了,對病因、病情以及用藥治療等都有切實的了解,幾乎算得個醫(yī)生了。
【第81句】:【獅子大開口】獅子嘴大,借指開口要大價錢,提出高要 求。海外張愛玲《連環(huán)套》:“她們是大宅門里串慣了的,獅 子大開口,我可招架不了!”
【第82句】:我總覺得有些同學(xué)對我很不尊重,心里很憋氣。媽媽開導(dǎo)我:“若要人敬己,己要先敬人。你不尊重人家,為什么要求人家尊重你呢?”(河南·濮陽)
【第83句】:孤樹不成林,孤雁不成群。
【第84句】:【一腦門子官司】(慣)形容人氣不順,想吵架。
【第85句】:【黃昏不得睡,五更不得眠】起早睡晚,忙碌。明代《西游 記》:“越不停當!但說要了田,就要養(yǎng)馬當差,納糧辦草,黃 昏不得睡,五更不得眠。好倒弄殺人也!”
【第86句】:【打倒不如就倒】(諺)指與其被人打倒,還不如自己順勢倒下。借指凡事要順應(yīng)形勢,靈活通變,不必自討苦吃。
【第87句】:【百樣通,不如一樣精】(諺)指在技藝上樣樣都會,不如有一樣是精到的。 也作“寧要一藝精,不要百藝通”。
【第88句】:一天,剛學(xué)電子琴沒幾個月的一錕對媽媽說,他想學(xué)繪畫。一旁的爺爺聽了說:“孩兒,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毒。你還是先把琴學(xué)好吧!”(河南·焦作)
【第89句】:頭發(fā)捻繩子——不合股;合不了股
【第90句】:【 若要公道:打個顛倒】謂設(shè)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辦事就會 公平。類似的:若要事合理,拿人比自己。西戎《糾紛》:“人 常說:若要公道,打轉(zhuǎn)顛倒,過來過去都得想。老王,要你是 個婦女,今天下地和男人做的活一樣樣的,叫你評工,你說 你該怎評?”
【第91句】:我洗碗時,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碗,可我說啥也不承認。媽媽生氣地說:“你呀,真是背著牛頭不認賬(贓)!”(甘肅·成縣)
【第92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原為佛教偈語。修行已經(jīng)很高,還 需要追求更高境界。借指不能滿足已有成績,要繼續(xù)進步。 《傅雷家書》:“再加一個月的琢磨,自然會百尺竿頭,更進一 步。”
【第93句】:【吃豆腐】“豆腐”人人愛吃,可這里所說的“吃豆腐”,你可不要沾邊,繞開它,躲著走。這里所說的“吃豆腐”,與吃不沾邊,是占女人便宜的意思,有時候甚至可以視為“性騷擾”的含蓄說法。雖說不是真吃,但跟食用豆腐暗有關(guān)聯(lián)。有人認為“吃豆腐”的說法與民間常有“豆腐西施”的戲稱有關(guān):豆腐店老板娘因常食豆腐而細皮嫩肉,為招徠顧客難免有賣弄風情之舉,便引得周圍男人以“吃豆腐”為名到豆腐店與老板娘調(diào)情,且動手動腳。于是,“吃豆腐”就成了男人輕薄女人的代名詞。
【第94句】:張叔叔家養(yǎng)著一條狗,夜里不論左鄰右舍有什么動靜它都叫。李嬸夸它是一只好狗,說“好漢顧三村,好狗顧三鄰”。(河北·永年)
【第95句】:【做了皇帝想登仙】(慣)形容人貪心不足。
【第96句】:【是禍躲不脫,躲脫不是禍】見“躲脫不是禍,是禍躲不脫”。
【第97句】:【刀擱在脖子上】釋義:比喻死亡臨頭,或用殺頭威脅。例句:鄉(xiāng)親們,我們是大清的官兵,腳踩著先帝打下的江山,吃著父老兄弟的餉糧,沒有皇帝的諭旨,就是刀擱在脖子上,我們也不能退半步!
【第98句】:【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諺)膽小的人怕的是膽大的人,膽大的人怕的是拼命的人。指人到了連命都不要的程度,那是沒人敢惹的。
【第99句】:【盡地主之誼】“盡地主之誼”指客人來了,總要盛情款待,熱情招待。它源出《左人·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謂子貢日:‘夫諸侯之會,事既畢矣,侯伯致禮,地主歸餼,以相辭也’。”杜預(yù)注:“侯伯致禮,以禮賓也。地主所會,主人也。餼,生物。”指的是主人對所到來的客人要以禮待之。后來演變成“地主之誼”。意思是當?shù)氐闹魅藢砜徒哟亩Y節(jié)和飲食饋贈等情誼,而“地主”也就是指主人。簡言之,就是盡主人之情誼。
上一篇:諺語俗語-諺語大全-諺語俗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