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堤外損失堤內(nèi)補】(諺)堤:沿海、河、湖等的防水建筑物。指農(nóng)作物要是在堤外受到損害的,就要在堤內(nèi)設(shè)法得到補償。比喻在這方面失去的,就要在那方面補起來,不使總體虧損。 也作“堤內(nèi)損失堤外補”。
【第2句】:【人到事中迷】(諺)指人在事件變故中最容易陷入迷惘,亟需旁人提醒。 也作人到事中迷,就怕沒人提。 人到事中迷,就怕不聽勸。 人在事中迷,只要有人提。
【第3句】:【變卦】已定的事忽然改變,被稱作“變卦”。 “變卦”源自《周易》。變卦是占筮兩爻次所得到的兩個卦。如,先占一次得到觀卦,又占一次得到否卦。第二次占卦不是在第一次占卦的基礎(chǔ)上動一根爻,而是重新完整地占一次,占得的卦為本卦或正卦,所變之卦為之卦或變卦。 后來,人們把說話不算數(shù)叫做“變卦”。
【第4句】:【有多大本錢,做多大生意】(諺)指做生意要根據(jù)自己的資本實力行事。也借指人有多大本領(lǐng),傲多大事情。
【第5句】:【出了籠的鳥,自己又進(jìn)籠】 釋義:比喻自己找罪受,再次失去自由。 例句:你思量思量,紅霞是那號傻瓜不是?出了籠的烏,自己又進(jìn)籠嗎?
【第6句】:【人心齊,泰山移】見“大伙心齊,泰山能移”。
【第7句】:【將相本無種,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諺)將相:將帥、宰相,最高的文武官職。指將相不是天生的,有志的男兒應(yīng)自強(qiáng)不息,奮力進(jìn)取。
【第8句】:【望雨看天光,望雪看天黃】(諺)望:盼望。指盼望下雨,要看天色顯出光亮才有希望;盼望下雪,要看天色顯出灰黃才有希望。
【第9句】:【一女不吃兩家茶】(諺)吃茶:舊時訂婚,男方須給女方送茶葉,故以“吃茶”比喻訂婚。指一個女子不能同時許配兩家。
【第10句】:【青竹掏坑缸——越掏越臭】(歇)坑缸:糞缸。臭:本指氣味難聞,轉(zhuǎn)指名聲壞。比喻越鬧騰名聲越壞。
【第11句】:【內(nèi)有斗秤,外有眼睛】(諺)家里的財物多少,有斗有秤,可量可稱;外人雖無斗秤,卻有眼睛看得分明。指一個家的錢財多少,四鄰八舍的人們看得一清二楚。也指一個人的人品行為,瞞不了周圍的人。
【第12句】:【彭祖活了八百八,見過黃河一澄清】 釋義:彭祖:傳說故事中的人物,姓筏(jian)名鏗,夏殷時代人,黃河也曾有過澄清的時候。 例句:小五問:“人常說,彭祖活了八百八,見過黃河一澄清。就是那個黃河哇?”
【第13句】:【撿得一根針,帶掉一斤鐵】(慣)指因貪圖小便宜而失去更多的東西。
【第14句】:【不怕慢,就怕站】 釋義:見面催一催,往往不抵事,只有緊跟身后才能盡快見效。 例句:“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大伙兒一伸手,就算有頭腦了。”
【第15句】:【雜燴】“雜燴菜”是河南的特色菜。所謂“雜燴”,就是把白菜、粉條、白豆腐、油炸豆腐、肉丸子等放在一起,再加上蔥、姜、香菜,以及其他佐料熬成一大鍋。味美香濃,甚是好吃。吃時,一人一碗,或配蒸饃,或配白米飯,既簡單方便,又經(jīng)濟(jì)實惠。因此,“雜燴菜”擴(kuò)大了地域,北方大部分省份都喜歡吃這樣的“大鍋菜”,特別是在農(nóng)村,紅白喜事必不可少。 民間傳說,雜燴菜起源于宋代。據(jù)說南宋時朱敦儒為兵部侍郎,因主張抗金,被奸相秦檜免職,回河南老家,這一年,時逢朱敦儒六十壽辰,就在準(zhǔn)備壽宴時突然從京城臨安傳來消息說,抗金元帥岳飛被奸相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于風(fēng)波亭。朱敦儒無心慶壽,又不能讓赴宴的人餓肚子,就吩咐家廚:“今日不飲酒,只把備好的疏菜熬在一起,一人一碗,配上蒸饃端來即是。”眾人聽說岳飛被害之事,都難過得吃不下飯。朱敦儒就說:“這碗熬菜中的丸子就當(dāng)是秦檜的頭,油炸豆腐就當(dāng)是秦檜的肉,粉條就當(dāng)是秦檜的腸子。”大家聞聽此話,紛紛拿起筷子,頃刻之間就把一碗熬菜吃了個精光。吃完之后,眾人給這道菜取名“雜檜菜”。因為此菜味道香美,就流傳開來。又因為這道菜是將各種雜七雜八的菜燴在一起做成的,所以就將它叫做“雜燴菜”了。 另有一說,雜燴菜起源于福州。當(dāng)時福州有一名廚,聽說岳飛被秦檜誣陷而死后,特意取用多種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雜檜”的菜,“雜”的意思雜種,“燴”與秦檜的檜同音。 經(jīng)考證,朱敦儒(1081-1195)字希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曾官至兵部郎中。1142年岳飛被害時,正在臨安樞密行府諮議參軍任上,七年后致仕。但1155年,因秦檜之子秦嬉喜好詩歌,起用朱敦儒之子為刪定官,朱敦儒為鴻臚少卿。秦檜死后,敦儒也去職。“談?wù)咧^敦儒老懷舐犢之愛,而畏避躥逐,故其爺不終。”因而民間傳說朱敦儒發(fā)明“雜燴菜”并不可信,而且宋時番薯還未傳人中國,當(dāng)時還沒有粉條。而起源于福州之說,也沒有歷史根據(jù)。 但是“雜燴”菜確實是河南菜肴的重要代表,流傳千年,影響很廣。宋金戰(zhàn)爭中,河南地區(qū)是主要戰(zhàn)場,人們飽受戰(zhàn)亂之苦,對岳飛十分愛戴,因此對秦檜的氣憤情緒是真實的,最有可能的是“雜燴”確實是在痛罵秦檜,其發(fā)明者應(yīng)是河南百姓,這個故事在流行過程中又附會了故舊鄉(xiāng)賢,附會到朱敦儒頭上的可能性較大。
【第16句】:【好郎沒好妻,瘌痢配花枝】(諺)郎:男子。瘌痢:黃癬,長滿黃癬的頭,形容形象丑陋。俊美的男子娶不到嬌妻,丑陋的男子偏配上美女。指男女婚配往往不相稱。 也作好漢無好妻,賴漢娶嬌枝。 好漢無好妻,賴漢娶仙女。
【第17句】:【一根篙竿壓倒一船人】(慣)篙竿:撐船用的竹竿。比喻所說的一番話傷害了眾人。
【第18句】:【拿著燈草桿兒作金箍棒耍】(慣)比喻拿不值錢的東西當(dāng)寶貝。
【第19句】:【寒天不凍勤織女,饑荒不餓苦耕人】(諺)指人只要勤苦勞動就不怕受饑受寒受災(zāi)荒。
【第20句】:【炒魷魚】(慣)魷魚在油鍋里一炒便會卷起來,很像卷好的鋪蓋。比喻被解雇或辭職,卷鋪蓋走人。
【第21句】:【事在不疑,卜之何益】(諺)卜:占卜算卦,屬于迷信活動。對所做的事既然深信不疑,又何必去占卜吉兇呢?指占卜算卦毫無必要。
【第22句】:【沒咸不解淡】(諺)咸:咸味,指鹽。沒有成鹽,就化解不了食物的清淡。指加入鹽,才能使食物有滋味。比喻有了合適的人選、妥善的辦法或金錢,問題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也作“無鹽不解淡”。
【第23句】:【硬來硬抗,軟來軟磨】(慣)指不向?qū)Ψ角詫Ψ讲扇〉膽B(tài)度來對付對方。
【第24句】:【糠菜半年糧】(慣)指生活貧寒,一年中有半年吃糠咽菜。
【第25句】:【釘是釘,板是板】(慣)形容態(tài)度鮮明,毫不含糊。
【第26句】:【把人踩到泥里】(慣)比喻貶損和壓制他人。
【第27句】:【里壯強(qiáng)如表壯】見“表壯不如里壯”。
【第28句】:【害人終害己】(諺)存心傷害別人的人,到頭來反而傷害了自己。指為人要慈善,存心害人是沒有好下場的。 也作“害人還自害”。
【第29句】:【老王的拳搗老王的眼】(慣)比喻自己人內(nèi)部發(fā)生爭斗。
【第30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慣)比喻看問題片面,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體或全局。
【第31句】:【跌個狗吃屎】(慣)指跌倒時嘴碰到了地面。
【第32句】:【提起錢,便無緣】見“若說錢,便無緣”。
【第33句】:【價出口,貨出手】(諺)價:價錢。 指市場交易中,買方說定了價錢,賣方交出了貨物,就算成交,雙方不得反悔。
【第34句】:【秋茄晚結(jié).菊花晚發(fā)】 釋義:秋茄結(jié)果晚,菊花開花遲。比喻年齡雖大,但仍能有作為。 例句:“卻不道秋茄晚結(jié),菊花晚發(fā),我雖然老便老,似京棗,外面皺,里面好。”
【第35句】:【家寬出少年】(諺)寬:經(jīng)濟(jì)寬裕。指家庭經(jīng)濟(jì)富裕的人,不受困苦的折磨,即使年歲大,也會顯得年輕。
【第36句】:【船頭上相罵,船艄上搭話】(諺)船艄:船尾。剛剛在船頭上吵了嘴,轉(zhuǎn)眼就到船尾上搭腔說話了。 指關(guān)系最密切的人,特別是夫妻之間發(fā)生爭吵,會很快和好。 也作“船頭打架,船尾說話”。
【第37句】:【砂子地里放屁——不害你那口磣】(歇)砂:同“沙”。口磣:即牙磣,因食物中有沙子,嚼時硌牙。 指說話不知羞恥。含責(zé)罵意。
【第38句】:【吃虱子留后腿】(慣)虱子:昆蟲名,腹大,橢圓狀,寄生于動物身上吸食血液。吃虱子還要留下后腿,下次再吃。形容人非常吝嗇、小氣。
【第39句】:【螞蟻戴籠頭】(慣)籠頭:套在騾馬等大牲畜頭上系韁繩的用具。 比喻擔(dān)不起來,頂不了事。
【第40句】:【曉行夜住,饑餐渴飲】見“饑餐渴飲,夜住曉行”。
【第41句】:【愛花花結(jié)果,愛柳柳成蔭】(諺)關(guān)愛花,花就會結(jié)出果實;關(guān)愛柳,柳就會長出綠蔭。比喻在哪方面花心思較多,就會在哪方面得到回報。
【第42句】:【人老貓腰,樹老焦梢】(諺)貓腰:像貓一樣弓著腰。焦梢:樹枝的末梢焦黃干枯。指人老了腰就伸不直,這和樹老了枝梢干枯一樣,都是自然的生理現(xiàn)象。 也作“樹老焦梢,人老貓腰”。
【第43句】:【病老虎的爪子還能搭死健牛呢】 釋義:比喻任何時候不能小看、輕視強(qiáng)大者。 例句:哦,哦,老弟,八路總歸是八路,莫看他們?nèi)松伲质莻枺±匣⒌淖ψ舆€能搭死健牛呢!
【第44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見“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第45句】:【寧輸一子,不失一先】(諺)指下棋時,寧可輸?shù)粢粋€棋子,也不可失去一著主動進(jìn)攻的機(jī)會。也借指做事貴在爭取主動,而不在一時的利害得失。 也作“寧失數(shù)子,不丟一先”。
【第46句】:【亂點鴛鴦譜】(慣)《醒世恒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中描寫,喬太守不了解情況,憑自己的主觀錯判了三對姻緣,歪打正著,成全了三對美滿夫妻。比喻胡亂為人搭配婚姻。也指不根據(jù)情況瞎安排事情。 也作“亂點鴛鴦”。
【第47句】:【樹根兒不動,樹梢兒白搖】(諺)只要樹根扎得穩(wěn),樹梢再擺動也是白搖。比喻主事人不發(fā)言、不表態(tài),旁人說得再多也不起作用。
【第48句】:【老將刀熟,老馬識途】 釋義:比喻老年人有經(jīng)驗。 例句:“從大叔的身板看,硬朗著呢,老將刀熟,老馬識途,余太君百歲還掛帥出征呢,你不能……”
【第49句】:【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見“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第50句】:【揪尾巴】(慣)比喻抓住致命的要害或證據(jù)。 也作“揪尾巴根子”。
【第51句】:【掛幌子】(慣)原指在店鋪門外懸掛所賣商品的標(biāo)志,比喻某種跡象顯露在外表上。
【第52句】:【路在口邊】(諺)指出遠(yuǎn)門不認(rèn)識路,勤動嘴問人就會知道。也指勤動嘴向人請教,生活前景就不會迷茫。 也作路出嘴邊。 路在嘴巴上。
【第53句】:【千年紙墨會說話】 釋義:紙墨:指文據(jù)契約。指文據(jù)契約時間再長也能作為憑證。 例句:他一想,“不成,賬上還欠支了四斗米,千年紙墨會說話,還得寫個文約落住一筆。”又一想:“空口無憑,有字據(jù)為證,你不識字,千年紙墨會說話,還可以請旁人給念念聽聽。”
【第54句】:【抖威風(fēng)】(慣)指在人前故意顯示讓人敬畏的氣派或氣勢。
【第55句】:【拿別人當(dāng)梯子往上爬】(慣)踩著別人往上爬。比喻利用或損害他人,以達(dá)到自己升官發(fā)財?shù)哪康摹?/p>
【第56句】:【武大郎開店——比我高的別進(jìn)店】(歇)《水滸傳》描寫武大郎身材矮小。指人妒賢嫉能,不能容納比自己強(qiáng)的人。
【第57句】:【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諺)要想求得生平的富裕貴顯,就得下苦功夫。指努力拼搏,可求得富貴享樂。 也作欲求生快活,須下死工夫。 欲求生受用,須下死工夫。
【第58句】:【刀切豆腐兩面光】 釋義:比喻人兩面討好。 例句:如今過日子不能刀切豆腐兩面光,在誰面前都想賺好人。腳踩兩只船略有點風(fēng)浪就會閃到海里去,輕了嗆幾口水,重了會淹死。
【第59句】:【好馬不用鞭催】(諺)好馬上路,會自覺奔馳,不需主人用鞭催趕。 比喻有高度自覺性的人,做事認(rèn)真負(fù)責(zé),用不著別人指使督促。 也作好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槌。 快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錘。
【第60句】:【門神】門神畫像多為唐代名將秦瓊和尉遲恭。傳說唐太宗即位后身體很差,夜間多做噩夢,常見群魔在寢殿內(nèi)外拋磚扔瓦,凄厲呼叫。群臣建議讓元帥秦瓊與大將軍尉遲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wèi)于宮門兩旁,果然,太宗不再夢見鬧鬼。太宗念秦瓊、尉遲恭二將日夜辛勞,便讓宮中畫匠繪制二將戎裝像,怒目發(fā)威,手持鞭锏,懸掛于宮門兩旁,效果依然。后流傳民間,人們在畫像兩邊添加一副對聯(lián)“昔為開國將,今作鎮(zhèn)宅神”,與畫像一起貼于門上,鎮(zhèn)守宅門。 門神的形象很多,還有鐘馗、穆桂英、四大天王等。 與其他神祗相比,門神所受禮遇較差。每逢新年,戶主買一張新畫像,把舊的撕掉,然后貼上就算完事,所謂“舊桃換新符”,沒有供品也沒有鞭炮迎送。難怪有一劇本寫門神滿腹委屈請玉帝另選高明,要撂挑子不干了。
【第61句】:【掛羊頭,賣狗肉】(慣)比喻以好的名義做幌子,其實是在干壞事。
【第62句】:【十個兒子十個相】(諺)相:相貌,長相。一母所生的十個兒子,長相就有十個樣。指人的相貌各自不同。
【第63句】:【面和心不和】(慣)指表面和善,內(nèi)心卻并不和善。也指表面上彼此和睦相處,內(nèi)心卻不滿對方。
【第64句】:【沒請來財神,卻請來太歲】(慣)太歲:傳說中的神名,迷信認(rèn)為在太歲出現(xiàn)的方位掘土建屋,會遭受禍殃,后比喻兇惡的人。比喻沒得到好處,卻招來了壞人。
【第65句】:【反貼門神——不對臉】(歇)門神:舊俗貼在兩扇門上以為能驅(qū)鬼避邪的神像,多為唐朝秦瓊、尉遲恭的畫像,也有以鐘馗和溫(溫嶠)、岳(岳飛)二元帥等為門神的。 比喻雙方意見不相合,不來往,或不理睬。
【第66句】:【要的般般有,才是買賣】(諺)顧客進(jìn)了商店,要什么貨物就有什么貨物,這才算是做買賣。指貨物齊全,生意才能興隆。
【第67句】:【不走的路走三遭】(諺)三:多的約數(shù)。以為今后不會去走的路,說不定以后會多次去走。比喻人的前途很難預(yù)料,必須有適應(yīng)變化的思想準(zhǔn)備。 也作“不走的路還要闖三遭”。
【第68句】:【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諺)駐軍的軍營像鐵鑄一般,經(jīng)久不動;軍營里的士兵卻一撥去了又來一撥,流動不停。指軍營是固定的,士兵是流動的。 也作“鐵打軍營流水的兵”。
【第69句】:【麥糠揩屁股】(慣)比喻做事情不利落,沒完沒了。
【第70句】:【吃江水,說海話】(慣)指人愛吹牛皮,說大話。
【第71句】:【深不對,淺不是】(慣)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對。指不知怎么做才能使人滿意。
【第72句】:【肩膀頭子扛著一張嘴】(慣)指只知道吃。
【第73句】:【山瘦馬,怒苦身】(諺)常走山路會把馬累瘦,常發(fā)怒火會使身體受損。指人在生活中要保持心平氣和,不可動怒,以免傷害身體。
【第74句】:【賴象嗑瓜子——眼飽肚中饑】(歇)指所追求的人或物,眼睛能看見卻得不到滿足。
【第75句】:【爹娘親,娘舅親,打斷骨頭連著筋】(諺)娘舅:母親的兄或弟,即舅父。指子女跟父母和娘舅的親情,任何外力都不能隔斷。 也作“娘舅親,骨肉親,打折骨頭連著筋”。
【第76句】:【姑娘有福氣,前世招佳婿】 釋義:前世:前生,迷信指人生的前一輩子。迷信認(rèn)為,姑娘要是有福氣,前世就注定了要招個好女婿,即婚姻是前世就由天定了的。 例句:常言說得好,姑娘有福氣,前世招佳婿,虎妹姑娘的福氣是前世招的!
【第77句】:【豬困長肉,人困賣屋】(諺)困:睡覺。指豬吃了睡,還有助于長肉;人要是像豬一樣懶,就必定窮困潦倒,連住房都會賣光。
【第78句】:【小雞不撒尿——必有個道道兒】(歇)不撒尿:雞的尿是和屎一塊兒排出的。道道兒:本指通道,轉(zhuǎn)指道理。指發(fā)生某種情況一定有個原因。
【第79句】:一瓶子水不響,半瓶子水亂晃。
【第80句】:【隔墻掠肝腸——死心塌地】(歇)掠:撩,順手拋。本指心肝被拋過墻,是死了的心落在地上;轉(zhuǎn)指人主意已經(jīng)拿定,死不改變。
【第81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諺)挨:靠近,接近。靠近金的就會像金,靠近玉的就會像玉。猶言近朱者赤。比喻經(jīng)常和優(yōu)秀的人在一起,品行、才能等自然會很好。
【第82句】:【爛泥搖樁,越搖越深】(諺)在爛泥里搖動木樁,越搖動木樁陷得越深。比喻做事陷入困境,越掙扎越陷得深,終至于不能自拔。
【第83句】:【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見“火車不是人推的,牛皮不是人吹的”。
【第84句】:【盲人敲鼓——瞎打一氣】(歇)打:本指敲打,轉(zhuǎn)指打仗。指打仗沒有明確目標(biāo),亂打一通。
【第85句】:【好漢爭氣,賴漢爭食】(諺)好漢爭的是一口氣,賴漢爭的是嘴里食。指好男兒在功名事業(yè)上拼搏,奮力向上;賴漢子只謀填飽肚子,毫無出息。
【第86句】:【打著燈籠沒處找】 釋義:說明難得,少有。 例句:“你再要娶這么一個媳婦兒,……只怕打著燈籠兒也沒處找去。”
【第87句】:【新鞋不踩臭狗屎】見“好鞋不踏臭糞”。
【第88句】:【當(dāng)家就是戴枷】(諺)枷:舊時罪犯架在脖子上的木制刑具。掌管家事,就像戴上枷一樣受罪。指當(dāng)家人煩心的事多,負(fù)擔(dān)很重。
【第89句】:【強(qiáng)中更有強(qiáng)中手】(諺)指本領(lǐng)高強(qiáng)的人不可自恃高強(qiáng),須知高強(qiáng)之中還有更高強(qiáng)的。也泛指學(xué)問、才藝的造詣無止境,不可自視過高。 也作強(qiáng)中更有強(qiáng)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強(qiáng)中自有強(qiáng)中手,更有強(qiáng)人在后頭。
【第90句】:【棉襖改被窩——兩頭兒苫不過來】(歇)兩頭兒:本指頭和腳,轉(zhuǎn)指兩邊、兩個方面。苫(shan):用席、布等遮蓋。比喻顧此失彼,兩邊都照應(yīng)不過來。
【第91句】:【掉進(jìn)悶葫蘆里】見“跌進(jìn)悶葫蘆里”。
【第92句】:【白露日個來,來一路苦一路】 釋義:個:助詞,無義。來:指雨來。謂白露這一天下場雨,會使蔬菜發(fā)苦。 例句:白露雨為苦雨,稻禾沾之則自颯,蔬菜沾之則味苦。諺云:“白露日個來,來一路苦一路。”
【第93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見“疑則勿任,任則勿疑”。
【第94句】:【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釋義:比喻人總是追求進(jìn)步,向往幸福。 例句:在這個地方,何苦呢?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你要講點實在,心里想的是做不到的。
【第95句】:【發(fā)洋財】(慣)洋財:跟外國人做生意得到的財物。指從外國人身上得到財物或非常稀罕的東西。 也指得到不義之財。
【第96句】:【摘了奶忘了娘】(慣)斷了奶就把母親忘了。比喻忘本。
【第97句】:【賣片兒湯】(慣)片:諧“騙”。指騙人。
【第98句】:【鐵嘴鋼牙,柏木舌頭】(慣)柏木:木質(zhì)堅硬。形容人能說會道,嘴巴厲害。
【第99句】:【殺風(fēng)景】(慣)破壞美好的景色。 比喻破壞人的興致與情緒。 也作“煞風(fēng)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