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任何時候都是觀察自己、了解自己、創造快樂的最佳時機,生活得快樂與否完全取決于個人對人、事、物的看法。保持良好的心態會使人們在任何困難中都能找到值得慶幸的地方,并且將絕望轉變成希望。
【第2句】:【禪語人生】向著目標奔跑,何必在意折翼的翅膀,只要信心不死,就看的見方向,順風適合行走,逆風更適合飛翔,人生路上什么都不怕,就怕自己投降。
【第3句】:在現實生活中,你如果能存這樣的心:我今天努力地工作,是布施這個公司、是供養社會大眾,加薪與升遷非我所求,那是在行菩薩道。以菩薩的施舍心做工作,永遠不疲不厭,會越做越快樂。
【第4句】:小時候,幸福很簡單;長大了,簡單很幸福。小時候,浪漫很奢侈;長大了,奢侈很浪漫。小時候,夢幻很美好;長大了,美好很夢幻。小時候,理想很堅定;長大了,堅定很理想。小時候,迷惘很遙遠;長大了,遙遠很迷惘。
【第5句】:【禪心佛語】佛言:《心經》、《金剛經》、《華嚴經·普賢菩薩行愿品》、《妙法蓮華經》、《楞嚴經》、《維摩詰經》。
【第6句】:【禪心佛語】天上掉餡餅的事也許只有童話小說里才有,所以優秀的人不會等待機會的到來,而是尋找并抓住機會,把握機會,征服機會,讓機會成為服務于他的奴仆。
【第7句】:做好事如種田,播下種子,多少會有收獲;做壞事如照鏡,做下什么,必定就報應什么。做好人不難,像農民那樣專心農事就可以;做壞人如同借債,借了總是要還。
【第8句】:【禪語佛心】人生,是一首承載寂寞的樂章,我們赤裸裸地來,孤零零地走。學會了享受寂寞,心底的塵埃才得以凈化,靈魂的污濁才得以洗滌,良好的心態才得以造就。學會了寂寞,也就等于讀懂了人生。
【第9句】:【佛心禪語】保持自己對生活的幾分清醒和客觀,就算是對生命的一種禮貌,不攀緣,不嫉妒,不自大,就讓生活成為一面鏡子,不要讓煩惱造成對命運的遲鈍,把生活活成一場從煩惱當中的突圍,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人生剛剛好。
【第10句】:【佛心禪語】自己不曾擁有,就快樂地欣賞別人的擁有,不讓日子淪于黯淡,不讓心緒陷于灰暗,這是我們一生都需要努力去做的功課。
【第11句】:人生猶如變化著的四季,有著不同的色彩,來去匆匆,變化無常。我們在創造人生的同時,也該充分享受人生。任何事,任何人,都會成為過去,不要跟它過不去,無論多難,我們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第12句】:若王國內一人修善,其所作福,皆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于彼國王常獲二分,善因王修,同福利故。造十惡業,亦復如是。《心地觀經》卷一,報恩品
【第13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誰都不能沒有別人的幫助而生活。善良的人互相幫忙,而不互相猜疑。
【第14句】:【佛心禪語】子曰:“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就是說做人如果懂得滿足,懂得適可而止,就會免遭許多不必要的侮辱和羞恥,人生才會生活得輕松愉快,自由自在。“知足常樂”就是這個道理。
【第15句】:【禪語人生】趙州八十猶行腳,他是為了尋找美的境界、美的道理;達摩面壁九年,也是為了找尋心內之美。有的禪師悟道了,又鳥雀獻果、獅虎朝拜,此皆因未獲得生活之美,故而萬物皆來相聚共享。
【第16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做事不需人人都理解,只需盡心盡力,做人不需人人都喜歡,只需坦坦蕩蕩。堅持,注定有孤獨彷徨,質疑嘲笑,也都無妨。就算遍體鱗傷,也要撐起堅強,其實一世并不長,既然來了,就要活得漂亮。
【第17句】:化妝品不能為女人增色,許多女人卻不能拒絕;扮酷不能令男人威武,許多男人卻趨之若鶩。殊不知,化妝品的開銷,扮酷的費用,均要用自信埋單。
【第18句】:【禪語人生】我們看看當今社會上,父母親因意見不合而吵架,兄弟之間因小事而紛爭,同學因對事情看法不同而起爭執,同事間會斗爭,這是為什么?你有沒有想想癥結在那里?該找找根本解決的辦法。
【第19句】:狒是自心作得,因何離此心外覓佛?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達摩大師血脈論》
【第20句】:【心靈平靜的禪語】一個女人最好的嫁妝就是一顆體貼溫暖的心,一個男人最好的聘禮就是一生的遷就與疼愛。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往往是免費的,可惜世人很多看不穿!愛,就是沒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設前提的寬容。
【第21句】:【禪文案】心似白云,意如流水。擁有一種無拘無束的胸懷,在浮生閑日的禪意里點一盞燈、沏一壺茶淡看花落云起,心無牽無掛,開闊空明,讓一襲云水胸襟超然于環境之外,瀟灑自在。
【第22句】:【禪語人生】真正修行的人,遠離名利,看富貴成為花間的露水,看功名成為瓦上的霜片,頃刻就消逝無蹤。若想測驗人是否有修行?就看他所行所作,是不是在名利上動腦筋。
【第23句】:自然是功名的清新劑。人活著要順其自然,不受外界環境的任何影響。過于倚重外物與環境只會讓人充滿煩惱,無從解脫。古人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確,天底下大多數煩惱其實都是自找的,解脫本是多此一舉。
【第24句】:我們時常要審視我們的思想與言語、行為,永遠正直快樂地行事,一個善良正直的人,即使行厄運時,都會有貴人出現幫忙,因為你平時累積的功德,已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影響著你周圍的人。
【第25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傳心頌》: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第26句】:【禪語人生】心住無住處;心不住一切處;心不住善惡有無內外中間,不住空不住不空,不住定不住不定;如是名無住心也。
【第27句】:如果很喜歡很喜歡一個人,那么,保持一個朋友的距離就夠了,這樣可以一輩子。千萬不要奢望靠近,人一旦有了貪欲,就注定要失去。
【第28句】:《增一阿含經》中有這么一句話:“隨時念惠施,受福如響應;永已無短乏,所生常富貴。施為眾行具,得至無上位:億施不起想,歡喜遂增益。”意思是說,做人要時時保持施與的善心,最終才能得到福報。
【第29句】:【禪心佛語】人生如河,苦是轉彎,人生如葉,苦是漂泊,人生如戲,苦是相遇。思量和抉擇,得到和失去,要拿得起,要放得下。活著何必奢求太多,簡單著,快樂著,有個追求的目標,有顆純澈的心,過自己自由的日子,也就足矣。
【第30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布施時,以慧方便力故,能具足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孱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經》卷一,序品
【第31句】:人間滋味,原本就是苦辣酸甜的融合。苦中有甜、甜中有苦,咸淡相依、甘苦共存;沒有品嘗過苦澀的滋味,又如何體會香甜的美妙?
【第32句】:【禪心佛語】傳喜法師:精進之前需要什么呢?是需要善知識點化的,沒有善知識點化你,修什么呢?悟道方修道。不悟云何修?如果盲修瞎煉,把沙子當成是米飯煮,縱經千百劫只名熱沙,不成其飯,就是這個道理。
【第33句】:【佛心禪語】不要拘泥于自己的意見,我們必須拋除偏見,才能以完全自由的頭腦來判斷事物。不顧風向的轉變,一直張著帆航行的航海者,絕對到不了他的目地的。
【第34句】:【禪語人生】要從工作中得到樂趣,首先不要讓自己變成工作的奴隸,而要讓自己變成工作的主人。無止境的日夜工作,正如無止境的追逐玩樂一樣不可取。
【第35句】:高朋滿座,不會昏眩;曲終人散,不會孤獨。成功,不會欣喜若狂;失敗,不會心灰意冷。坦然迎接生活的鮮花美酒,灑脫面對生活的風霜雨雪,還心靈以本色。
【第36句】:如果一個人失去了金錢,那只是一點點;如果失去了自我,那就失去了很多;如果失去了敢于冒險的勇氣,那他就失去了全部。
【第37句】:【禪心佛語】人生最美好的一項補償,就是凡事誠心誠意的幫助他人,最終自己也一定會有所收獲。可見,幫助別人一次的結果是獲得讓自己受益一生的無形財富,這是一種最大的成功。
【第38句】:何由無四大,地水火風滅?何由無粗細,及長短好丑。何由無名色,永滅無有余?應答識無形,無量自有光,此滅四亦滅,粗細好丑滅,于此名色滅,識滅余亦滅。《長阿含經》卷十六,《堅固經》
【第39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憂慮是生死:生死是人生的兩件大事,也是最大的憂慮。生時爭名奪利,爾虞我詐;一旦無常來臨,又恐事業、愛情、財富都將轉眼成空,所以不管生時死時,隨時憂心忡忡,真是人生的大憂慮。
【第40句】:總而言之,系緣修心是初步,藉事練心是第二步,隨處養心是第三步。將一切場所都當做修持的道場,時時觀照、系念一處。
【第41句】:【禪文案】心地善良的人,容顏一定動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樂。心性須要修養,就像生命需要滋潤;心靈需要提升,就像身體需要保健。養身必先養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做好眼前事,安住當下心,不虛此生行。
【第42句】:眾生有佛性,處處有禪機,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佛;世事本無常,佛雖然不能改變這個事實,卻可以超脫于這個現實。
【第43句】:【禪心佛語】生命是第一位的。我們很難想象,不會善待生命的人,他是永遠不懂得時間所蘊涵著的巨大的財富。
【第44句】:【禪語人生】一個心地干凈、思路清晰、沒有多余情緒和妄念的人,是會帶給人安全感的。因為他不傷人,也不自傷。不制造麻煩,也不麻煩別人。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持戒。
【第45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世間事,世人處;人間理,人自悟。面對傷害,微微一笑是豁達;面對辱罵,不去理會是一種超脫。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寬容;退讓不是無能,而是大度。
【第46句】:【禪心佛語】身體和精神的關系非常密切,而且還能互相影響。這就是為什么,就算你病得再怎么嚴重,也絕對不要失去希望,要跟自己說一定找得到解藥,你一定可以好起來。
【第47句】:【佛心禪語】世上唯一能給我們帶來長久快樂的事,就是內在的修行,而不是外在的物質。無論高官厚祿,還是家財萬貫,都無法保持永恒長久的快樂。這就是我們追求精神解脫的充分理由。
【第48句】:【禪語人生】一句無心的話也許會點燃糾紛,一句殘酷的話也許會毀掉生命,一句及時的話也許會消釋緊張,一句知心的話也許會愈合傷口、挽救他人。
【第49句】:人只有在生活的時空之中,當下接納自己,把生活本身當做目的,不要為了追求物欲而把生活變成手段,這樣才會發現生活的妙悅。——鄭石巖
【第50句】:涅槃不異世間,世間不異涅槃。涅槃際世間際,一際無有異故。菩薩摩訶薩得是實相故,不厭世間,不樂涅槃。(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十九
【第51句】:如果我們以佛法的精神,以大慈悲的無量心去寬容,各自交換立場為對方設想;如此調和的作用就生效了,這不是更美好的人生嗎?
【第52句】:人在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時,應該要有正確的心態,既要追求生活的充實與快樂,同時又要摒除凡塵浮名與虛利的捆綁。
【第53句】:【禪語人生】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舌生于自己的口中,我們應該要做到的是成為舌的主宰者,而不是讓它去主宰自己的心靈,要說得其所,要說得智慧。這樣,便不會因禍福而受牽制。
【第54句】:【佛心禪語】自從方丈讓他搬磚以后,他明白了方丈的用意,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然后靠自己的手勞動,靠自己的頭腦思考,奮力拼搏,終于有所成就。而那位雙手健全的乞丐如今還依然在村落中行乞。
【第55句】:【禪語人生每日一禪】人生難得一知己,若是紅顏,那將是怎樣的絢麗多姿?她淡淡地從你的身邊經過,淺淺地回眸,足以讓你此生難忘,再放她不下。用不著朝朝暮暮,也無所謂長相廝守。
【第56句】:【禪心佛語】當你為別人不公平的指責而氣惱時,記得只要自己心安理得就好。凡事盡力而為,然后再張開一把心靈的保護傘,躲開責難的雨滴,不要被那些風言風雨把你淋濕了。
【第57句】:【禪語人生】心態是一種內心處事標準的外在體現。心情的晴雨影響心態,心態決定命運。人類是十足的幻想著,我們希望生活一帆風順,心情總是艷陽高照。但現實事與愿違,生活的道路充滿荊棘,我們的心情也陰雨綿綿。
【第58句】:人類的一舉一動、一思一念,都在創造著地球的歷史,如果人類還是那樣無視地球的存在,無視自然規律不斷做出違逆自然的行動,那時世界末日將不再是空穴來風之談了。
【第59句】:生命之所以是人最貴重的財富,是因為生命不能重來。浪費一天或一小時,一分一秒,都是浪費了最寶貴的“當下”的生命。
【第60句】:【佛心禪語】走過的歲月,總有圓滿,總有殘缺;曾經的欲望,總在燃燒,總在膨脹;當初的夢想,總在破滅,總在走遠。心中的愛人,總在牽掛,總在惦記。
【第61句】:佛性對比天上的明月,文字就像我們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卻不是明月本身,看月亮也不一定非得通過手指。一慧能禪師
【第62句】:【禪心佛語】道元圓成,不用修證。道非聲色,微妙難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說也。唯有如來能知。
【第63句】:【禪心佛語】當人家用慈悲可以原諒你的時候,卻用智慧不再信任你了。你偷了他的東西還是丟了你的信譽?凡夫就是這樣,總以為自己贏得某些東西的時候,自己已經失去了更重要的。
【第64句】:【禪心佛語】對于生活的承擔,不只是需要胸懷,還需要脊梁,沒有人能夠回避生活的沖突,那些和生活幽默同在的辛苦,本身就是有利于健康的生命情境。
【第65句】:“舍不得過去,等不到永遠,如今不必愛惜嗎?”太多的人總是喜歡懷念過去、期盼將來而不懂得活在當下。昨天已成為歷史,明天尚不可知,唯有今天才是我們的最好的開始。每天做好當日事,認真活在當下,盡心就是完美。
【第66句】:【頓悟人生的禪語】學誠法師: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今生賺多少錢,帶不到來世;今生幫助過多少人,這份善業可以帶到來世。把自己的福報儲存在善業的“銀行”里,是聰明人的做法。
【第67句】:若猶聰明黠慧利根,能善分別,遠離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斷善根。《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五,迦葉菩薩品
【第68句】:【禪心佛語】人,要生活,就離不開衣食住行、行住坐臥。你看,有的人身著綾羅綢緞,卻自慚形穢,因為他沒有內在的美感。也有的人,粗布衣服,自覺心安理得,因為人格高尚,具有內心的美感也。
【第69句】:【佛禪文案】人到無求心自凈,人到無求品自高。任何外在的力量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命運,只有我們的信念才是最有威力的法寶。在緊張忙碌的日子里,要懂得拿出一些小小的空閑為自己凈心。
【第70句】:【禪語感悟】這個世界,隨時隨地可聽見罵聲,可看見罵人事件。“罵”字兩個口,祖先造字時用了兩個口,想必有其用意。罵人是兩張嘴對著罵,罵人者自會得到被罵者的回應,其實也就是通過別人罵自己。
【第71句】:以平等之心,和善待人,即是忍辱。許多人生怕被人看低,總愛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用不友好的態度掩飾自己的軟弱,這是修養不到的緣故。受過苦的人,修煉功夫深的人,能夠以平等之心和善待人。
【第72句】: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往生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蓮池大師)
【第73句】:又如菩薩見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惡,于諸有情無有慈愍,專行逼惱。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若廢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一
【第74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取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選擇。而真正能傷害你的,也是一樣,自己的選擇。決定人生的,不是命運,而是你自己的每一次抉擇。
【第75句】:高調的人生,低調地行事。學會何時高調和低調,就是一個不斷學會超越自己、超越執著的過程,我們愈能把握自己,我們就愈凈化自己,使自己愈趨向光明的升華。
【第76句】:【佛心禪語】按時睡、按時起、跑步游泳健身體。【第5句】:夫妻愛、子女孝、家和比啥都重要。【第6句】:行點善、積點德、心里常念彌勒佛。
【第77句】:【心靜禪語】別人的幸福總是容易看到,痛苦卻是少有人知道。藏在心里的苦楚更是無人知曉了。世上沒缺憾的婚姻少之又少,只是程度不同罷了。多數人是婚前睜著大大的眼睛找對象,婚后則半睜半閉過日子。
【第78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我們常常產生想解釋點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釋起來,卻發現任何人解釋都是那樣的蒼白無力,甚至還會越抹越黑。因此,做人不需要解釋,便成為智者的選擇。
【第79句】:【禪心佛語】九、人之所以痛苦一是求不得,二是放不下,都是欲望的驅使;智者把放下當前進,愚者把放下當絕望,放下的高度,就是快樂的程度;一個人快樂的前提不是他有能力改變世界,而是有恒心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
【第80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會遭遇無數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過便忘了的風景。有些人,則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那些無法詮釋的感覺,都是沒來由的緣分,緣深緣淺,早有分曉。之后任你我如何修行,也無法更改初時的模樣。
【第81句】:【禪語人生】正果——做自由的人,要有一顆平常心,自然處事,淡然為人,超然物外,方能泰然自若,坦然無懼。佛以無我之心來普度眾生,故,般若波羅蜜。
【第82句】:【禪語人生】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不僅在物質領域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在精神壓力方面也高居世界第一。這個尷尬的結果,不得不引起我們深思。
【第83句】:感佛菩薩恩——佛陀為眾生修行而成道,是迷途之明導、暗室之慧燈,教導并啟發我們的心靈。佛陀是人天導師、眾生慈父,恩德重于乾坤;佛弟子應守志奉道,身體力行以報佛恩。
【第84句】:人生的痛苦和悲哀都來源于自己的內心,只有克制自己,不為欲望所驅使,才能使心靈更清凈,才能擁有快樂的心境,才能成就自我的追求。
【第85句】: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獨自旅行,不受羈絆,沒有約束。有一天,背上行囊,帶上自己,有多遠,走多遠。
【第86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同樣是一顆心,有的能裝下高山,有的能裝下大海,有的卻只能裝下一己之悲歡。有大心量者,方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能成大氣候。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夢有多遠,腳步就有多遠。
【第87句】:【禪語人生】我們人為什么有病?就因為平時不注重健康。少行淫欲,多做運動,就是健康的根本基礎。你若一天到晚行淫欲,不守規矩,你身體永遠不會健康的。
【第88句】:【自大者如盲執燭】若多少有聞,自大以驕人,是如盲執燭,照彼不自明。(《法句經·多聞品》)☆自己懂了一點東西,就驕傲自大、目中無人,這就像盲人手執燈燭,照亮了別人,自己卻看不到光明。
【第89句】:當你還是一只貓的時候,記著你的目標要成為一只虎。當你成為一只虎的時候,別忘了你曾經是一只貓。心態要高,姿態要低。不要看輕別人,更不要高估自己。
【第90句】:【禪心佛語】事在人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隨遇而安,是一種樂觀的處世妙方,順其自然,是一種豁達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一種高超的入世智慧。
【第91句】:【禪心佛語】生活的禪法,在于讓人生能夠擁有積極樂觀的力量,去面對這世事無常變幻莫測,去迎接,去改變,突破自我封閉的孤獨,愿意欣賞,謙卑柔和,活得是一份生命的綻放,活得不是一場平生心傷。
【第92句】:【禪語人生】要是貪心重,貪得無厭,將來就會墮地獄:你要嗔心重,一天到晚發脾氣,就會變餓鬼;要是癡心重,胡作非為,就會變畜生。
【第93句】:【禪語人生】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第94句】:以一分誠于內的感恩心待人,以一分彼此信賴的心意從事人間事業,這是多么幸福的人生,多么純真懇切的人生軌道。
【第95句】:【禪心佛語】貪欲、嗔恨、愚昧、傲慢、疑惑、邪見等會影響說話與行為,久而久之,成了習慣,便有一種力量,這就是苦惱的招集者,名為眾生的苦因。
【第96句】:一世韶華,長歌落幕。歲月的長河中,有多少生命,前赴后繼,續寫著或平凡或激昂的人生。歷經煙雨彌漫、風霜滿天,歷經坎坷曲折、困頓磨難,人們方踏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漫漫旅程。
【第97句】:在紅塵中,不必要活得那樣累,為了名為了利為了不必要的那些得失而苦惱而沮喪,過一種禪意的,那才是的上品。努力的,在滾滾紅塵中,慢慢修煉成一枝花。
【第98句】:【禪心佛語】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給,有無限的妙用。懂得包容、懂得和平、懂得謙讓、懂得尊重,懂,有無限妙用。
【第99句】:【溝通技巧】佛法是讓我們認清生命,并不是拋棄世界。是需要我們溝通人間,并不是挑剔人間。悲并不是讓我們單純的悲憫人情,慈悲的作用在于我們要用什么態度溫暖人心。
上一篇:百家號上比較火的說到心坎的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