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生活是一種平淡的積淀,也是一種悲傷后的思索,多少傷才算多,多少才算夠,生活的煩惱猶如摁下葫蘆起來瓢,其實沒什么,恰如這幽幽禪河不盡燈。
【第2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想翱翔藍天,那你就要和雄鷹一起飛翔;如果你想馳騁大地,那你就要和駿馬一起奔跑。
【第3句】:人一旦失去了安詳,同時便會褪失了生命的華彩。是女孩子,不會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曾。用通俗的話說:這個人就現出衰相,就顯得倒霉。一一耕云先生
【第4句】:【禪語人生】有些痛苦,像生、老、死,是沒有辦法避免的。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減少這些痛苦在內心所引起的恐懼。
【第5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愚蠢,不是不懂得保護自己,而是自以為聰明幫助壞人傷害自己。【第3句】:人生最大的困擾,不是擔心壞人的謾罵,而是憂慮好人的歪曲。
【第6句】:有好東西一定不惜與人分享,有壞東西就毫不猶豫地刪除,這世界豈不更加美好?
【第7句】:【禪心佛語】禪修技巧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到如何安住自心,跟心互動,而不是被心牽動。
【第8句】:什么樣的人最可愛?什么樣的人最可親呢?以“誠”待人,則人人可愛、人人可親。
【第9句】:【禪心佛語】所謂鬼是指那些說壞話、做惡事的人,即使是和尚或沙彌也一樣,如果他們不遵守或不認識正法及戒律,他們也一樣可以叫做鬼。
【第10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擁有,有“擁有”的煩惱;無,有“無”的解脫。
【第11句】:人之“心思”如鏡,若欲顯發智慧、明辨事理,必須遠離人我是非煩惱;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第12句】:【禪語人生】在這里,人的心,像水一樣清,像天一樣廣,像風一樣輕,能透視到心靈的深處。心的旅行,由此開始。
【第13句】:【禪心佛語】除非你了悟自心本性,否則無論什么念頭,也只是概念性的想法而已;除非你可以駕馭自心,否則你做的任何事也只會延續迷妄而已。
【第14句】:【禪心佛語】圣人(愛)不是去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自己學會了用完美的心靈去欣賞一個不完美的人。
【第15句】:眾生雖迷,其業力不思議處,正是心力不思議處,亦是諸佛神通道力不思議處。《印光法師文鈔·復范古農書》
【第16句】:【禪語人生】心簡單,世界就簡單,幸福才會生長;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樂。
【第17句】:【禪語人生】于是乞丐跟善人走了。善人把他帶到自己的房間,又給他指了哪些地可以種,就離開了。
【第18句】:【最有禪意的文案】時間用過以后有成果,即“夠用”;用很多時間卻無所得,即“不夠用”。
【第19句】:常默元氣不傷,少思慧燭閃光;不怒百神和暢,不惱心地清涼。不求無諂無媚,不執可圓可方,不貪便是富貴,不茍何懼公堂。
【第20句】:這個世界,如果每個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那么,人類所展現的凝聚力和力量便能超越任何自然界。過去,有很多人誤會“人定勝天”
【第21句】:戀愛時,他想你只能給你打電話發短信;而結婚后,他可以對你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第22句】:【佛心禪語】曾幾何時,佛將一切智慧送給世人,可惜大家卻不知不覺,仍然勞勞碌碌、糊里糊涂地奔波在人生的旅途中。
【第23句】:時光,就這樣是,在我們回首展望中,追尋你的記憶;流年,就這樣的,在兜兜轉轉間,一去不返。
【第24句】:令他得樂,是名為好,亦名為善,亦名為福。(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八自利利他心平等,是則名真供養佛。《大般若經》卷五七二,顯德品
【第25句】:【禪語人生】在你生氣的時候,如果你要講話,先從一數到十;假如你非常憤怒,那就先數到一百然后再講話。
【第26句】:人生最重要的是每一個活著的當下。撕一張日歷很簡單,把握住一天卻不容易。用心過好每一天。給生活一絲微笑,給人生一季花香!
【第27句】:【禪心佛語】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佛也。
【第28句】:【圣經文案】98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箴25:21)
【第29句】:步步踏著,用雙腳走路,理想勾畫得再美,也不如做好眼前的一件小事。
【第30句】:佛帶給人心的寧靜:佛讓我們的心安祥、虔誠。用心感受有它相伴的暖意,有求皆苦,無求自凈,不求是貴,少病是壽,夠用是富,無欲是福,感激是喜。
【第31句】:【禪語人生】心,可以讓我們失衡、是非,也可以讓我們心懷平等、泰然。
【第32句】:【禪心佛語】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消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第33句】:我們應該珍惜時光,活在當下,而不要因一些小事擾亂了內心的寧靜,以至于心浮氣躁,郁氣滿腔;所以,我們不妨學點佛學智慧,學點不生氣的智慧。
【第34句】:【家庭與社會】有和睦的家庭才有好的社會,有好的社會才有好的國家。
【第35句】:日常生活中,每個人彼此難免有不同的觀念,生活習慣上也有些不一樣。所以,人與人之間相處,就可能產生煩惱。
【第36句】:般若現證即是自內證耶?佛言:不也,善男子,般若如實觀見法身為內證也。終不以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為內證也。非但聞思即能證得自內所證真如之法。《大乘寶云經》卷四
【第37句】:【禪語人生】我們要告訴自己:「我即是法王,法王即是我。」如是觀者,一切業障如冰消釋,萬法唯心所造故。
【第38句】:四大等不離心大。心色雖異,其性則同。色即心,心即色,無障無礙。(日本)空海《即身成佛義》
【第39句】:【心靈禪語】生命中的許多人和事可遇而不可求,刻意強求的得不到,而不曾在意的往往會不期而至。
【第40句】:【佛心禪語】總有一天,我會像束光一樣,沖開桎梏,散發屬于自己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第41句】:【禪心佛語】每天靜坐的時間也不用很長,靜坐兩次,每次堅持二十分鐘即可,建議大家在起床后與晚飯前各做一次,每天貴在堅持。
【第42句】:【禪心佛語】人格的可貴,是在功名富貴之外;物質的可愛,是在贈者情意深長。
【第43句】:人言紛雜,保持自我;工作勤奮,娛樂適度;對待朋友,不玩心術;處理事務,不躁不怒;生活講究,量入為出;知足常樂,一生幸福!
【第44句】:【禪語感悟】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隱峰禪師自認為學有所成,就得意起來,開始目空一切,驕傲自大,結果受到了石頭禪師的打擊。
【第45句】:【圣經文案】267在我父的家里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約14:2)
【第46句】:【禪心佛語】千眼,意在觀世,千手,意在濟世;人間福音,無過如此。
【第47句】:【禪心佛語】人所承受的變換,在變換時采用的應對策略,心佛即佛,心魔即魔。
【第48句】:【佛心禪語】安住于永恒的喜悅中,生命便分分秒秒都在享受永恒的甘露。
【第49句】:茶如人生,禪意也好,刻意也罷,感受的細碎只能夠自己明白,別人讀到的或許很復雜,也許很簡單,但是一切都不重要,因為此刻,憂傷,歡喜,只是你心靈的獨白。
【第50句】:人性本明,為物欲情塵知所昏蔽,故于日用而不自知,故日:性相近,習相遠也。——《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51句】:人生的意義不在于名利和感情,而是慈悲和智慧。因為有了慈悲,才能自利利他,有了智慧,才能自覺覺他。
【第52句】:【佛心禪語】『是僧團不讓我作執事了,所以,我才沒辦法。』三藏法師急忙掩飾。
【第53句】:缺失的部分也有精彩正是那個缺失的部分在起作用,使我們保持著生命的彈性。
【第54句】:應勤修守護正法,謂種種妙法為人誹謗,以理摧伏,顯勝義故。“四十華嚴”卷三十一
【第55句】:【佛心禪語】感恩,是世間最美的語言,也是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對待。
【第56句】:【禪心佛語】彎腰,可以將長長短短的不良習慣隨著揮動的雙手變成勤儉持業的行動,不僅贏得精神的富足,更創造人生的財富。
【第57句】:【禪心佛語】常以為別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別人注意你的人,會生活的比較煩惱。
【第58句】:居亂而身正,彼為獨覺悟,是力過獅子,棄惡為大智。《法句經》卷上,放逸品
【第59句】:【禪心佛語】你不愿意觀想也得觀想,不愿意念誦也得念誦,不愿意做課也得做課。因為你不是想解脫、想成佛嗎?今生想解脫、成佛,必須這樣做。
【第60句】:若聞阿彌陀德號,歡喜贊仰心歸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則為具足功德寶。設滿大干世界火,亦應直過聞佛名。聞阿彌陀不復退,是故至心稽首禮。《無量壽經》
【第61句】:【經典佛語】“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第62句】:【禪語人生】應該敬佩兩種人,年輕時陪男人過苦日子的女人,年長時陪原配過好日子的男人。
【第63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華嚴經》卷十七,梵行品
【第64句】:【禪心佛語】凡事不必苛求,來了就來了;凡事不必計較,過了就過了;遇事不要皺眉,笑了就笑了;結果不要強求,做了就對了;生活就是一種簡單,心靜了就平和了。
【第65句】:【禪心佛語】人生要挺起脊梁,邁開雙腿,走上自立的路軌,就是一座傲然的豐碑。
【第66句】:不該聽的事不要去打聽,不該說的話不要說出口,不該想的事不要去胡思亂想。
【第67句】:【禪心佛語】成名每在窮苦日,敗事多因得志時。眼里有沙三界淺,胸中無事一床寬。
【第68句】:在長時期的忙碌中,難免會有疲累之時,但是我們要懂得利用時間,切莫懈怠放逸,更不要在睡眠中虛度光陰。
【第69句】:【唯美雅句】有一種思念叫孤獨。停下來看風云,坐下來靜賞花開,如若,風雨敲窗,就且聽風吟;心若無塵,歲月靜好。
【第70句】:【禪語人生】我深信不疑我們的模式會賺錢的,亞馬遜是世界上最長的河,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寶藏。一個好的企業靠輸血是活不久的,關鍵是自己造血。
【第71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在世間經歷數十年的寒暑歲月會有病老死亡的一天。
【第72句】: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是不完美的,是孤獨的,是無味的,是缺乏激情的。唯有挫折可以磨煉你的意志,提升你的境界,充實你的人生!
【第73句】:【禪語人生】一個人是否富有,并不在于他得到多少,擁有多少,而是看他為他人、為社會奉獻多少。
【第74句】:智慧與煩惱,好像手心與手背。其實二者都在同一只手上,但手背無法拿東西,若反過來用手心,則雙手萬能。
【第75句】:作事倉猝,不豫熟計,為之不諦,亡其功夫。敗悔在后,唐苦亡身。《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卷四
【第76句】:【經典佛語】倘若你生長在一個都要你死的世界中,你又不能言說,有何感想?(去市場看看吧。)
【第77句】:【禪心佛語】通過緣起,對于好的你必須珍惜它,把握它;對于不好的也不必垂頭喪氣,只要添加善緣,不好的就能改善。
【第78句】:做人不一定要像水晶玻璃透明膠,可以保留一點,讓人去體味,這遠勝過直腸子去得罪人。
【第79句】:【禪心佛語】人生不用覓知音,知音不在海角天涯,知音就在旅途,就在一路的相隨之中。心寬無處尋仇敵,心寬亦無鎖眉事,一顆寬心容世界,知音何必須相知。
【第80句】:感恩是一種善行,我們要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感恩世間萬物,并且要知恩圖報。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大智慧。
【第81句】:【禪心佛語】天大地大,就把自己看作是山水的使者,無所謂一點,遲鈍一點,就簡單自在了。累了就瞇起眼,看什么都是浮云過眼。
【第82句】:【經典佛語】聰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從謙。(“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自恃聰明,自閉智慧。)
【第83句】:【禪心佛語】任何人只要內心有了盜賊,看事情就不清楚了,他會把人的表情誤認為別的意思,會把一位朋友誤會為一個敵人或魔鬼。
【第84句】:自得解脫,解脫眷屬;自得調伏,調伏眷屬;自得寂定,寂定眷屬;自得度脫,度脫眷屬。《大寶積經》卷八十二,郁伽長者會
【第85句】:【禪語人生】知識給人重量,成就給人光彩,大多數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稱量重量。
【第86句】:茅鹿門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濟事,則彼之感我,中懷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第87句】:【禪語人生】我們不要時常板起面孔想教育別人,而要有一種關愛的心、慈悲的心,感恩每一個人,幫助每一個人。
【第88句】:“形式”是次要的,重在“實質”——行者的言談、行狀,機鋒畢露,大有禪境。
【第89句】:【禪心佛語】常常責備自己,不斷改進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第90句】:【禪心佛語】凡事不以他人之心待人,多一份付出,少一份計較;凡事不以他人之舉對人,多一份寬容,少一份偏狹;凡事不以他人之過報人,多一份平和,少一份糾結。
【第91句】:凡事皆成于一,敗于二三,精神分散,意志不集中,做什么事都不會成功。——耕云先生
【第92句】:【禪心佛語】欲窮哲學,先通宗教。宗教是人類文化文明的核心體現。哲學是文化的精華,沒有哲學的民族(人生)是沒有前途的。
【第93句】:清凈:水的本質是清凈,人的本質也是清凈的。水猶如我們的清凈心,煩惱污垢的沙石本來就未曾污染過水的本身。
【第94句】:若不見本性,即非禪也。假使說得千經萬論,若不見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第95句】:【圣經文案】498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7:17)
【第96句】:【禪語人生】烏龜在地上是跑不過兔子,可烏龜在水里永遠比兔子游的快。不要放錯自己的位置。
【第97句】:分享是一種交往的禮儀,是一種健康的心態;分享是一種關愛的情懷,是一種奉獻的精神;分享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第98句】:當一件事情已成定局,無力挽回時,我們不妨隨性轉心,以歪就歪地偷著樂。有時生活中的美妙也往往都是發生在絕處盡頭,而峰回路轉!
【第99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佛教認為,心是一切的基礎,一個人如果想要修行,想要真正地人定,必須先從修心開始。
上一篇:意味深長的佛心禪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