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平常和寂靜安祥是一樣的,佛陀教導說沒有比寂靜安祥更高的喜樂。
【第2句】:晴煙淡淡,暖日遲遲。百鳥歌而山谷鳴,千花笑而蜂蝶亂。于斯明得,不動步到觀音普門,平地上入文殊智海。——《長靈寧卓禪師文案》
【第3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無法讓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樣。所以不要苛求別人,也不要埋怨自己。
【第4句】:【禪心佛語】嘮叨對想聽的人來說都是甜蜜的話,對不想聽的人而言,卻只是嘮叨。嘮叨,是因為愛,因為在乎才多說了幾句話。其實,嘮叨是一種最真最美的情懷。
【第5句】:【禪語人生】因緣有四種:因緣第一;次第緣第二;緣緣,也稱為所緣緣第三;增上緣第四。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
【第6句】:【禪心佛語】水貴在靈活變通。它隨境而變,在天為云為霞,下落為雨為雪,入地滋潤萬物。它在云中飄蕩,在河中流動,在土中滲透。
【第7句】:【禪心佛語】人可以免費獲得的東西除了痛苦、貧窮、卑賤,其實還有快樂、自信和幸福。如果都用錢買,那便是焦慮的開始。
【第8句】: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人需要衣食等物資的接濟,但更多的人,幾乎是所有人都需要愛心的接濟。大家都是愛的貧乏者。如果有一個人真心地愛著人們,他是多么可貴、稀有。
【第9句】: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劫以前已經成佛了,可是他老人家慈悲心太重,為了教化沒有恒遠心、沒有堅強心、沒有誠懇心的眾生,在雪山苦修六年,,示現成佛。
【第10句】:【禪心佛語】貪瞋癡心深藏在我們感官的核心底層,而且當我們沒有覺知時它就會流竄而出。
【第11句】:從來不犯錯誤的人沒有,從來不犯過去曾經犯過的錯誤的人也是不多見的。顏回這種反省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
【第12句】:【禪語人生】物質財富是身外之物,精神財富是生命的重要內涵。物質財富只有暫時意義,精神財富則具有永久意義。
【第13句】:【禪心佛語】跟著太陽走,你就能享受陽光;跟著月亮走,你就能看到星星;跟著北極星走,你就能找到方向。
【第14句】:【禪心佛語】慈悲不是宗教,而是人生的哲理﹔它并非奢侈品而是和平與人心安定的必需品。也是人類共存必備的條件。
【第15句】:【禪語人生】心的迷惑就是以“我”為中心,心的開悟就是突破了“我”的障礙。
【第16句】:菩薩千手千眼,凡夫也千手千眼。不同的是,菩薩千眼觀察眾生受苦,而以千手救度出苦;凡夫千眼看人家的不是,千手往自心中抓進煩惱。
【第17句】:【佛心禪語】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最痛苦的是病痛,所以拔苦從拔除痛苦一開始。
【第18句】:人生的成功,往往需要在一件事情上堅持5-10年的時間,乃至更長。
【第19句】: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20句】:【禪心佛語】努力回報給予想要的一切,這一切跟自己悄悄說:“學他人知識,變自已財富;學他人長處,補自已不足。”人生真的太簡單,簡單得只要腳踏實地就行。
【第21句】: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克果,何愿不得!《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第22句】:【經典佛語】“舍”就是要舍去我們凡夫的心態,要在平等地看待眾生的前提下,發慈心、發悲心、發喜心。
【第23句】:最終,傾城舞,舞落了一生的思量,舞盡了一世的繁華。可,看舞的人已經不復醒了,另辟的禪房,成為了這一生的救贖,也成為了這一生的畫地為牢。
【第24句】:【圣經文案】257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6:63)
【第25句】:【禪語人生】修道要具足三種心:信心、精進心、長遠心。這三者缺一不可。
【第26句】:【禪心佛語】如果你不能給予別人百分之百的話,你總是會懷疑別人是否給予了你百分之百。
【第27句】:【禪心佛語】佛教所說的破除執著,照見五蘊皆空,不是要去消滅客觀世界的存在,而是要改變我們主觀世界的觀念。
【第28句】:一般人說:“理直氣壯。”師言:“理直要氣和。”一般人說:“得理不饒人。”師言:“得理要饒人。”——證嚴法師
【第29句】:【禪心佛語】古人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點靈光無用處”,這話把性命雙修的重要,說得太透徹啦。
【第30句】:【佛心禪語】不耕種哪有收獲呢?如果不懂得布施,將來就沒希望可言。
【第31句】:開口說話前,問自己,是否有必要。沒有必要,就不說。這是修心的第一步,因為,如果你對自己的口也不能有所調御,怎么能指望對自己的心有所調御?
【第32句】:【佛心禪語】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么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第33句】:【禪心佛語】沒有什么比健康更快樂的了,雖然他們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覺得那是最大的快樂。
【第34句】:【禪心佛語】尖酸刻薄的朋友,好像匹野馬,不管誰騎在它的背上,它都照樣嘶叫。
【第35句】:傾聽是一門學問,生活需要傾聽。內心浮躁的人不能傾聽,傾聽需要一顆安靜的靈魂。
【第36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樂觀的心態來自寬容,來自大度,來自豁達,來自開朗,來自善解人意,來自與世無爭。人生沒有完美,想通了、想開了就是完美。
【第37句】:【禪心佛語】突然不加思索的想起死,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正視它、認識它,并接受死在一步一步接近我們的事實,卻又能平安、喜悅地活下去。
【第38句】:面對生活,我們總需要做一些自己不愿去做的事情,而這樣就需要我們有一個樂觀的態度,快樂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平靜地來面對日常的煩惱。
【第39句】:流水下山非有戀,片去歸洞本無心。竹屋茆堂誰是主?月明中夜老猿吟。——《黃龍慧南禪師文案》
【第40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會遭遇無數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過便忘了的風景,有些人則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那些無法詮釋的感覺都是沒有由的緣分,緣深緣淺,早有分曉。
【第41句】:【圣經文案】117他必象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塞40:11)
【第42句】:【禪語人生】也就是說,木乃伊以及特殊自然環境下形成的肉身不腐現象主要是依靠外力達成,而佛教的“肉身不壞”則是自力修行成就的結果,二者有著根本區別。
【第43句】:【禪心佛語】如果沒有產生正確的皈依心,沒有任何一種可進人佛門之法,也無法獲得三戒的正量。
【第44句】:不要把能說話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造口業;也不要把能行動的身體,用在吃喝玩樂、耽戀物欲。
【第45句】:事物的變化需要一種能量來推動,生命也不例外,需要靈性能量來推動,這種靈性能量用中國智慧的老祖宗的語言叫“德”,即陰德、功德。
【第46句】:【禪心佛語】期待帶來幸福,期待也帶來痛苦。有多大期待,就有多大的幸福;有多大的期待,就有多大的痛苦。
【第47句】:【禪心佛語】拿人的一生來說:小時候有學業的壓力,走上社會后有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晚年又有健康問題,即使沒有明顯病癥,身體也會逐漸衰老。
【第48句】:【禪心佛語】海歸派回國創業,必須要經過5年的淡水養殖才能存活下來。
【第49句】:其實,世界上有一個人,離你最近也最遠;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記,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第50句】:一切眾生皆有念心、慧心、發心、勤精進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雖念念生滅,猶故相似相續不斷,故名修道。《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獅子吼菩薩品
【第51句】:【禪語人生】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絕望。欲望越大失望越大,盼望越大絕望越大。
【第52句】:【禪語人生】用功的人要善于調和身心,務使心平氣和,無掛無礙,無我無人,行住坐臥,妙合玄機。
【第53句】:【禪心佛語】人可以有德,而不可滿其德;人可以有才,而不可恃其才;人可以有貴,而不可傲其貴;人可以有富,而不可驕其富。
【第54句】:“寺廟”中設會所與中央反“四風”精神背道而馳,為何中央清理整治態度十分堅決但仍有人敢于頂風作案?
【第55句】:有相靜慮雖至究竟,然彼等中,無真對治能斷生死之本。故為斷除生死之本,尚須無相瑜伽。(明)宗喀巴《密宗道次第論》
【第56句】:【佛心禪語】不依止善知識,就不能成就,沒有上師就沒有佛,一切諸佛都是依止上師而成佛的。
【第57句】:無念,念者即念真如;無生,生者即生實相。無住而住,常住涅槃;無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動,動用無窮;念念無求,求本無念。——《荷澤大師顯宗記》
【第58句】:【禪心佛語】世上一切幸福,來自利他的心;世上一切不幸,來自對自己的愛。
【第59句】:【禪心佛語】佛說∶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第60句】:【禪心佛語】風雨也罷,彩虹也罷,艱辛也罷,平坦也罷,榮辱也罷,沉浮也罷,原本無好無壞,都只是人生的必經之路,都是生命需要去品嘗的滋味,酸甜苦辣只是心的分別。
【第61句】:人生的不自由、不自在,往往具體地表現為能力或者財富的不夠;但是最使人不能自由、不能自在的,是時空的局限。
【第62句】:【禪心佛語】對于穩步向前的人,道路并不漫長;對于堅忍不拔的人,榮譽并不遙遠。與其讓生命生銹,不如讓生命發光。
【第63句】:依賴他人,就會把命運交給別人,而使自己失去做大事的主動權。拋棄身邊的每一根拐杖,都是對自己能力的一大考驗。
【第64句】:【禪語人生】修行是沒有界線的,無論行住坐臥,你都可以修行。甚至是在寺院掃地或見到一道陽光時都可以領悟到佛法;但那時你必須擁有正念。
【第65句】:【禪心佛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第66句】:【禪心佛語】忍耐好,忍耐是奇寶。一朝之忿不能忍,斗勝爭強禍不小,忍氣不下心病生,終日將你苦纏繞。讓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無煩惱。
【第67句】:【佛心禪語】《菜根譚》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白日下有厲鬼。
【第68句】:把快樂分享給別人,又可從別人的快樂中增添自己的快樂。(當代)星云《佛教與生活》(一)
【第69句】:所謂苦行,修的是信念,行的是堅定。要想取得真經,就必須以非常人所能想象的耐力去堅持,虔誠地去探求。
【第70句】:【禪心佛語】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與其到哭吧去哭,到發泄吧去發泄,到酒吧去喝酒,都不如到禪堂去修一座禪。嘗嘗禪的滋味兒,寧靜和喜悅將不請自來。
【第71句】:人怕鬼,自欺欺人;鬼怕人,人間正道。心中無鬼何懼鬼哉?人若是鬼,其鬼何其兇險也?
【第72句】:【禪語人生】幸好崖上有一棵松樹,并且從樹枝上垂下一條藤蔓,伸向崖底。于是,旅人便毫不猶豫,抓著藤蔓垂下去,可謂九死一生。
【第73句】:【禪語人生】以不著相故,雖事來即應,而天君泰然不為所動;以相非斷滅故,雖心不著相,而條理秩然毫無廢事。
【第74句】:【佛家禪語】人生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卻能自我拓寬生命寬度與厚度。
【第75句】:我將自己的靈魂剝開,讓美好的和齷齪的都無所遁形,我希望這是一個對人世有益的標本,能讓靈魂自修者有所借鑒,少走彎路。
【第76句】:【禪語人生】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未必是真實的。“聰明”的聰字是這樣寫的,耳朵聽,眼睛看,嘴巴說,心去想。
【第77句】:【佛心禪語】百丈禪師:「夫讀經看教,皆須宛轉歸自己,但是一切言教,只明如今鑒覺自性。」
【第78句】:特意放棄,緣來了還拒絕,特意不放棄,緣盡了還執著,這都是沒有放下。
【第79句】:沒有機會聽聞佛法,坐擁金山也毫無福報;能聽聞佛法,能念佛,縱是乞丐,也是天下無比富者。
【第80句】:【禪語人生】無論見到什么,你不要被這個境界轉,不要跟著它跑去。要怎么樣子呢?要見有若無。見到境界就和沒有見到境界一個樣,也不要生歡喜心,也不要生討厭的心。
【第81句】:要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如果一雙鞋你穿著夾腳,別人的感覺可能也一樣。
【第82句】: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視凈土若穢物,恐其污己者,臨終多是手忙腳亂,呼爺叫娘。(印光法師)
【第83句】: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內容,僅僅活在世上并不值得稱道,值得稱道的是生活過得美好。
【第84句】:做慈濟猶如推車上坡,參與的人要努力往上推、不可停頓,并要以信心和毅力突破困難、勇往前行。
【第85句】:【禪心佛語】掃除塵跡入山林。如幻林間伴野禽。懶慣云山閑似我。覺來宇宙小于心。萬緣頓息息何住。一念皆空空自吟。此徑已通前后際。和光混俗罕知音。
【第86句】:【禪語人生】心可以畫出美麗的世界,美好的人間,所以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假如我們的觀念里,看到每一個人都存有感謝的心,會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
【第87句】:【佛心禪語】做人要聰敏,而非聰敏自誤;要淡泊,而非淡泊無志;要深沉,而非深沉莫測;要善良,而非善良可欺;要靜思,而非靜思無行;要勇猛,而非勇猛無羈。
【第88句】:慈悲濟世的志業,可啟發社會人心的良知良能。多一位慈濟人,社會就多一個好人,所以要推而廣之。
【第89句】:學佛,要學活的佛;打坐參禪,要學活禪。能使平常生活中的舉止動作無不是禪,才是真正的活禪。
【第90句】:愛心為誰有我們的心常常不規則地亂跑,任憑別人來誘引我們;惡的念一旦被誘引,任何壞事都做得出來。
【第91句】:我們即是本身所想的模樣,一切行為來自內在的想法,這些想法使我們造成今日所處的世界!
【第92句】:【禪語人生】學誠法師:生活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死板不變的結局。通過修行,一步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和方向,轉化內心的煩惱與痛苦。內心開闊了,處處都是路。
【第93句】:【禪心佛語】會說話的猩猩都比強一萬倍,我罵你是縮頭烏龜都侮辱了這個詞。
【第94句】:【禪心佛語】結婚,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終點,有可能是煩惱的開始,也有可能是幸福的開始。
【第95句】:佛說:“吵架是一種罪過。”俗話說:“和氣生財。”不只做生意的人注重一個和氣的氛圍,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要相親相愛,和諧相處。
【第96句】:【禪心佛語】行樂及時,上天給你什么,就享受什么。千萬不要去聽難堪的話,一定不去見難看的人,或者是做難做的事情,愛上不應愛的人。
【第97句】:【禪語人生】希望—命運是騙人的彩票,有一個獎品,卻有千百個落空。
【第98句】:【禪心佛語】如果有人告訴你:「據說。。」「據說」兩字,就有一半不是事實。
【第99句】:【禪語人生】幸福其實很簡單,喜歡的你就去爭取,得到的你要珍惜,無緣的就不要理會,失去的盡快地去忘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