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國手】“國手”指精通某種技能在國內(nèi)數(shù)第一流的人,也特指人選國家隊(duì)的體育選手。不過,足球運(yùn)動員又稱之為“國腳”。有許多人認(rèn)為“國手”是現(xiàn)代詞匯,其實(shí)古已有之。國手源于古代的一句諺語,本意是指善于下棋的人。有古代諺語為證:“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意思是再聰明的人,再善于算計(jì)的人,也有算不到的地方,國家的一流棋手還有輸棋的時候,意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其中“圍手”就是指的善于棋弈的大家。后泛指國人中的佼佼者,指才能、技藝出類拔萃的人。如中國派出參加世界中學(xué)生奧林匹克數(shù)學(xué)競賽的選手也稱國手。
【第2句】:【拴不到一個槽上】弄不到一塊兒。申躍中《掛紅燈》:“光 抓了你大叔去,也算是他應(yīng)分的事。誰叫他跟人家拴不到 一個槽上呢?”
【第3句】:【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諺)練武術(shù)的,要不住手地練拳;練曲藝的,要不住口地練唱。指技藝要經(jīng)常練習(xí),不可間斷。也泛指要熟練地掌握一門技能,離不開勤學(xué)苦練。 也作拳不能離手,曲不能離口。 曲不離口,拳不離手。
【第4句】:眾人是桿秤,斤兩自分明。
【第5句】:【老鷹抓小雞】(慣)形容動作快捷而兇猛。 也作老鷹捉小雞。 老鷹抱小雞兒。
【第6句】:【沒吃鮮魚口不腥,沒做壞事心不驚】(諺)不吃魚,嘴上就不會沾上腥味;不做虧心事,自然就不會心驚肉跳。指人不做虧心事,就會心安理得。 也作“不吃魚,口不腥”。
【第7句】:燕子尾巴——叉劈了(事情出現(xiàn)分歧或偏差);兩股叉
【第8句】:【 螢火之光,照人不亮】力量小,幫助不了別人。明代《水 滸》:“小人家螢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誤了足下。我轉(zhuǎn)薦 足下與小蘇學(xué)士處,久后也得個出身。足下意內(nèi)如何?”
【第9句】:【 兩股道上跑的車】謂各走各的路,弄不到一起去。海外 老六《丫頭你嫩嫩地嫁了吧》:“婚后的朝夕相處中,我才發(fā) 現(xiàn)我們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脾氣、性格、價值觀都不同。”
【第10句】:【長袖善舞,多錢善賈】(諺)賈(gu):經(jīng)商。指衣袖長了,舞姿就顯得美妙;錢財(cái)多了,經(jīng)商周轉(zhuǎn)起來就靈便。指資金雄厚是商業(yè)發(fā)展的基礎(chǔ)。也泛指財(cái)物豐裕,一切事情都好辦。 也作“長袂善舞,多資善賈”。袂(mei):衣袖。
【第11句】:劉二嬸常為自己家過得不如別人而生氣,奶奶勸她:“窮沒根,富沒苗。一根竹竿十二節(jié),說不定誰過到哪一節(jié)呢,還是想開點(diǎn)好哇!”(河南·長垣)
【第12句】:劉姥姥進(jìn)大觀園——樣樣新鮮
【第13句】:扁擔(dān)上睡覺——難翻身;翻不了身;想得寬
【第14句】:【 吃了豹子膽】膽大,無所畏懼。類似的:渾身都是膽。成 語:膽大包天。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你吃了什么豹 子膽,敢發(fā)壞?”
【第15句】:老鷹拉小雞——捧上天了;一提就走
【第16句】:【狐貍再狡猾也斗不過好獵手】釋義:比喻無論怎樣狡猾的壞人也斗不過好人。例句:哼,狐貍再狡猾也斗不過好獵手哇!有關(guān)聯(lián)絡(luò)圖的事和他的口供跟野狼嗥倒是一致的。
【第17句】:【晴帶雨傘,飽帶干糧】(諺)天晴時上路,也得帶上防雨的傘;吃飽后出門,也得帶上充饑的糧。指凡事都要有備,才能無患。
【第18句】:踩死螞蟻也要驗(yàn)尸——過分認(rèn)真
【第19句】:頭發(fā)絲上刻仕女圖——入細(xì)入微
【第20句】:【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釋義:比喻長壽,用于開玩笑。例句:“大伙都愿意你多活幾年,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好給我們多發(fā)展幾頭壯牲口。”
【第21句】:【 打人不打臉,罵人別揭短】吵架也不能失去控制,不能欺 人太甚。孫犁《風(fēng)云初記》:“打人別打臉,罵人別揭短。誰 不知我們,我們臟,我們自己兜著,沾不到你的身上去!”
【第22句】:【一跳三丈高】形容發(fā)怒。成語:暴跳如雷。池莉《來來往 往》:“康偉業(yè)的幾個副經(jīng)理一聽這話,氣得一跳三丈高。” 無明火三丈高形容突然大怒。《艾蕪短篇小說選》:“不 要提了!提起就叫我無明火高三丈!”
【第23句】:在吃飯的時候,我一只手拿著筷子吃飯,一只手放在口袋里,不扶飯碗。媽媽很看不慣地說:“手被豬踢了?”(江西·景德鎮(zhèn))
【第24句】:【門門都懂,樣樣不通】(諺)在學(xué)問或技藝方面,每一門都懂得點(diǎn),但沒有一門是專長的。指知識面廣泛的人,往往缺乏專業(yè)特長。 也作“樣樣都通,樣樣不精”。
【第25句】:【打幌子】(慣)幌子:店鋪門外面表明所賣商品的標(biāo)志。1比喻某種跡象顯露在外面。2比喻打著某種旗號,暗中卻做著另外的事情。
【第26句】:【事到著急處,就有個出奇處】(諺)事情到了最緊急的關(guān)鍵時刻,自會逼出應(yīng)急的計(jì)策來。指人急智生,往往會想出平時連想也不敢想的奇謀妙計(jì)來。
【第27句】:學(xué)校的禮堂蓋了兩個月了還沒竣工。我問爸爸:“蓋房子怎么這么慢?”爸爸說:“孩子,不容易啊!拆屋一陣風(fēng),起屋動千工。”(江蘇·靖江)
【第28句】:【門前結(jié)起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釋義:人一旦有了權(quán)勢,不是親戚的人也來認(rèn)親戚。倒句:俗話說的:“門前結(jié)起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武大郎有了這樣一個好兄弟,鄰舍聽見了,自然都趕來問長問短。
【第29句】:鄰居二嬸的丈夫不幸遇到了車禍,撇下二嬸和兩個年幼的孩子。二嬸打算再找一個支撐門戶的男人,可周圍很多人笑話她。媽媽勸二嬸:“她嬸,都啥年月了,咱還要讓唾沫星子淹死?追求自己的幸福沒錯!”(河南·社旗)
【第30句】:【兔子急了也咬人/兔子不急不咬人】被逼反抗。張孟良《兒 女風(fēng)塵記》:“什么叫有膽子沒膽子,兔子急了還咬人咧,何 況一個人?”
【第31句】:老師告訴媽媽,說我很聰明,就是上課愛搞小動作。回家后,媽媽訓(xùn)了我一頓,還說:“快刀不磨是塊鐵。”(河北·行唐)
【第32句】:【不到黃河心不死】不碰得頭破血流,不會回心轉(zhuǎn)意。又 指決心大,非干到底不可。沈從文《長河》:“大爺你不用怕, 讓他們?nèi)ピ囋嚳矗坏近S河心不死,這些人能辦什么事!”
【第33句】:火柴頭碰磷片——觸即發(fā)
【第34句】:【爭氣不爭財(cái)】(諺)指做事只求爭口氣,即使在錢財(cái)上受損也愿意。
【第35句】:【一登龍門,身價十倍龍門】相傳為大禹所鑿。河水險急, 魚不能上溯,能上溯則為龍。比喻有了某種資格,就提高了 身價。《北京日報(bào)》(1982,3,28):“聯(lián)想到近來戲曲界一些 拜師收徒的事,這當(dāng)然是好的。但要真教、真學(xué)才好。如果 拜了師,行了禮,什么也沒學(xué)到,只圖虛名,又有什么必要 呢?一登龍門,則身價十倍,我們大可不必去羨慕它。”
【第36句】:【弓上弦,刀出鞘】(慣)鞘:裝刀劍的套子。箭搭上弦,刀拔出鞘。 指拉開架式,準(zhǔn)備廝殺。
【第37句】:樹上擱油瓶——好險;冒險;危險
【第38句】:【良馬不窺鞭,側(cè)耳知人意】釋義:窺:暗中察看。良馬不待鞭起,側(cè)耳便能領(lǐng)會御者的心意。比喻才智很高的人,辦事不待驅(qū)策。例句:魏府大覺和尚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日:“良馬不窺鞭,側(cè)耳知人意。”
【第39句】:剃頭的刀布——臟透了
【第40句】:【到處楊梅一樣花】釋義:比喻各地情況都一樣。例句:許三財(cái)接道:“現(xiàn)今鄉(xiāng)里亂糟糟,吃碗粗飯也吃得不安寧,你何苦回去?”“到處楊梅一樣花。”榮茂老板說。
【第41句】:【順風(fēng)使令箭】(慣)比喻順應(yīng)形勢發(fā)展,根據(jù)情況再作出決斷。
【第42句】:人打江山狗坐殿——抬舉畜生
【第43句】:【不怕該債的精窮,就怕討債的英雄】釋義:欠債人即使窮到極點(diǎn),碰到厲害的討債人也只好還債。例句:“可知道‘不怕該債的精窮,就怕討債的英雄’!你而今遇著鳳四哥,還怕賴到那里去!”
【第44句】:【真理越辯越明】(諺)指真理不怕辯論,越辯論越明白清楚。
【第45句】:【是癤子就得流膿】借指壞事總要暴露。類似的:膿包早 晚要破。浩然《艷陽天》:“他甚至于感到,只要政局不發(fā)生 一點(diǎn)兒變化,自己身上這個膿包早晚要破。”
【第46句】:【把貓說成虎】釋義:比喻夸大事實(shí),把小的說成大的。例句:我還以為什么大事呢,這么點(diǎn)上不了大秤的小貨頭,不值得抬著扁擔(dān)稱斤兩,別把貓說成虎,自己嚇自己,你嚴(yán)厲批評他,如果不聽,扣發(fā)他的獎金。
【第47句】:【楊令公的兒子——一個賽過一個】(歇)楊令公:對北宋名將楊繼業(yè)的譽(yù)稱,相傳他有七個兒子,一個比一個英勇善戰(zhàn)。指一個更比一個強(qiáng)。常用于贊美。
【第48句】:我們家正在蓋房子,花了很多錢,有兩萬元呢!家里快沒錢了,可爸爸的工廠又讓集資。“去哪兒借錢?”媽媽嘆著氣說,“唉!這真是‘窮漢碰上閏月年’啊!”(河南·尉氏)
【第49句】:【瞎子撲螞蚱——有你也抓不住】(歇)指不了解情況,辦不成事。
【第50句】:【 借債還債,窟窿還在】還了舊債欠新債,指困難沒有徹底 解決。相關(guān)的:拉新賬,還舊賬。清代《歧路燈》:“此時不肯 當(dāng)賣原好,若再揭(貸)起來,每日出起利息來,將來搭了市 房,怕還不夠哩。那才是揭債還債,窟窿常在。”
【第51句】:【朝廷還有三門子窮親戚】(諺)朝廷:借指帝王。貴如天子,也還有三家窮親戚。指窮苦的親戚什么人家都會有,誰也不應(yīng)該嫌棄。 也作“天子門下有貧親”。
【第52句】:【是粥是水,揭開鍋蓋】(諺)比喻人或事物的真相,揭開表層,自然就一清二楚。
【第53句】:水田里的螞蟥——你不找它,它找你
【第54句】:【狗戴帽子裝人】釋義:罵人假裝正經(jīng)。例句:牛打江山馬坐殿,你倒狗戴帽子裝人了!你他媽的問問天,問問你祖宗!誰給你置的家,誰給你養(yǎng)活的人?
【第55句】:【身在福中要知福】(諺)身處在幸福之中,要知道珍惜這幸福生活。 指人必須知足惜福。
【第56句】:【 泥人也有個土性兒】人有自己的個性脾氣。老舍《駱駝祥 子》:“賣力氣掙錢,不是奴才;你有你的臭錢,我泥人也有個 土性兒;老太太有個伺候不著!”
【第57句】:豬板油掛在頸上——膩了
【第58句】:夜貓子報(bào)喜——壞名譽(yù)了;沒有的事
【第59句】:【窮生虱子富生疥】(諺)疥:一種因疥蟲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 指舊時窮人沒有換洗的衣服,身上的虱子多;富人生活奢侈放蕩,染上疥瘡的多。 也作“窮長虱子富長瘡”。
【第60句】:失群的大雁——孤孤單單
【第61句】:【戳脊梁骨】(慣)指在人背后指責(zé)、議論。 也作“戳背脊骨”。
【第62句】:搟面棍撈餃子——攪混一鍋湯
【第63句】:【吃黑飯,護(hù)黑主】(諺)吃的哪家飯,就保哪家主。舊指受雇于誰家,就維護(hù)誰家的利益,不必分是非與邪正。
【第64句】:【 上一個新臺階】有了提高,有了進(jìn)步。電視新聞:“這條 遠(yuǎn)洋漁輪的制造,標(biāo)志著我國造船技術(shù)越上了一個新臺 階。”
【第65句】:哥哥沒有考上大學(xué),回家才做了兩天農(nóng)活就厭煩了。媽媽說:“黃瓜還沒起蒂蒂——早得很呢!”(四川·璧山)
【第66句】:【到鄉(xiāng)隨鄉(xiāng),騎馬隨鞍】(諺)指到一個新的生活環(huán)境里,就要隨順著這個地方的風(fēng)俗習(xí)慣和人情,這跟騎馬必須貼著馬鞍是一個道理。 也作“騎馬隨鞍,入鄉(xiāng)隨鄉(xiāng)”。
【第67句】:【自己塞了自己的嘴】(慣)指說話前后矛盾,不能自圓其說。
【第68句】:【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身,一·天的事情可從容做完,遲 起則時間緊迫,陷于忙亂。陳登科《赤龍與丹鳳》:“他伸手 一摸,軍帽忘記戴了,又跑回來找帽子。俗話說:早起三光, 晚起三慌。越慌心里越亂,越亂越無主張。”
【第69句】:每當(dāng)看見媽媽穿著高檔羊毛衫、鴨絨衣,或者看見我大吃巧克力、旺旺系列食品時,外婆總是搖頭嘆息:“穿不離棉,吃不離鹽,看看你們!”(湖南·溆浦)
【第70句】:【海上飄白云,海底藏黃金,只要海不干,魚蝦便成群】釋義:形容大海美麗富饒。例句:“對,又大又美,而且非常富饒。俗話說:‘海上飄白云,海底藏黃金,只要海不干,魚蝦便成群。’”接著紀(jì)洪濤又興致勃勃地給她講怎么看水紋,辨流向,避暗礁,識魚群。
【第71句】:【不顯山,不露水】釋義:比喻守口如瓶,不露聲色。例句:“吵什么呢?背人的事,不顯山不露水唄!”
【第72句】:【東家種竹,西家治地】(諺)東邊的人家種了竹子,西邊的人家只要整好地,竹子就會長出來。指竹子愛向西南方向滋長,只要東邊種竹,西邊自然長出。
【第73句】:【塘里無魚蝦也貴】(諺)塘:池塘。池塘里要是沒魚,蝦米也吃香了。比喻沒有高層次的人物,次等人物也可以充數(shù)。
【第74句】:【軟的欺,硬的怕】釋義:欺侮老實(shí)人,害怕厲害人。例句:“我深知你們軟的欺,硬的怕,背著我的眼,還怕誰?倘或二奶奶告訴我一個‘不’字,我要你們的命。”
【第75句】:屋漏又遭連陰雨——禍不單行
【第76句】:海豹的眼睛——又明又亮
【第77句】:【把心掏出來】竭誠相見,說知心話。成語:披肝瀝膽。古 華《姐姐寨》:“我把心都挖給你了,你還不相信?當(dāng)著龍老 師的面,我再給你起一次誓!”
【第78句】:【老子英雄兒好漢】父子兩代都是英雄。又指父親是英 雄,兒子必然是好漢。表示血統(tǒng)高貴,或職業(yè)相承。梁斌 《紅旗譜》:“真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你和你們老人家精神 頭兒一模一樣。”
【第79句】:【生看衣衫熟看人】(諺)指對于素不相識的人,只能從衣著外表上進(jìn)行觀察;而熟人就不必這樣了。
【第80句】:【二十四只烏鴉亂張口——不知聽誰的是】(歇)指眾說紛紜,使人無所適從。
【第81句】:【顧了吹笛,顧不了捏眼】忙不過來,照顧不到。成語:手忙 腳亂。電視劇《轆轤·女人和井》:“你一個人又要上灶,又要 管店,顧了吹笛,顧不了捏眼,你忙不過來呀。”
【第82句】:堿地里的莊稼——稀稀拉拉
【第83句】:套馬桿子鉤月亮——差的遠(yuǎn);想頭不低:心高妄想(內(nèi)蒙古)
【第84句】:老牛筋——難啃
【第85句】:【付之東洋大海】(慣)比喻丟得遠(yuǎn)遠(yuǎn)的,不再理會。
【第86句】:【抱著元寶跳井,舍命不舍財(cái)】把錢看得比命還重要。相關(guān) 的:要錢不要命。成語:一錢如命。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他 是抱元寶跳井,舍命不舍財(cái)?shù)睦县?cái)閥,不能養(yǎng)活槍。他膽兒 又小,瞅著明晃晃的刺刀,還哆嗦呢。”
【第87句】:【路是人走的,錢是人掙的】釋義:只要努力干,就可以辦到。例句:“路是人走的,錢是人掙的;我不信我小子就沒有能耐蓋上三間房,買上二畝地。”
【第88句】:臘月里遇著狼——冷不防
【第89句】:【十年九不收】經(jīng)常鬧災(zāi),莊稼沒有收成。西戎《一個年輕 人》:“咱這里是什么土地,十年九不收,有機(jī)器抵什么用?”
【第90句】:【家有家法,店有店規(guī)】強(qiáng)調(diào)要遵守法紀(jì)。家、店,亦可換用 其他表示集體單位的詞語。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wǎng)》: “家有家法,店有店規(guī)。我們豆腐房,不允許走歪門邪道!”
【第91句】:畫上的美女——凡人不配
【第92句】:買菜的等賣菜的說了胡亂要的高價,順口說道:“你真是寧要跑了,不要少了!”(山東·萊西)
【第93句】:眉毛上安燈泡——明眼人
【第94句】:爸爸教給我一個看天氣的口訣:“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江蘇·海安)
【第95句】:【民以食為天】(諺)老百姓把糧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指糧食是民生的根本,是人類社會物質(zhì)生活的重中之重。
【第96句】:【猴子不上竿,多敲兩遍鑼】(諺)指猴子不肯做爬竿表演,是鑼聲催得不緊。比喻事情不成功,是措施不力,壓力不夠。 也作“猴不上竿緊打鑼”。
【第97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釋義:明知有危險,也要冒險而行。例句:英雄想到這里,就認(rèn)定這條路走,一定要去跟老虎斗一斗了。趁著酒興,大步向前。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第98句】:【知錯改錯不算錯】(諺)能認(rèn)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就不算錯誤了。指任何人都會犯錯誤,關(guān)鍵在于知錯能改。 也作知錯能改不為锘。 知錯改锘不算錯,知錯不改錯中錯。
【第99句】:士氣不可辱,民意不可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