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閑磨牙】(慣)比喻毫無意義地爭辯或多費口舌。
【第2句】: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天下太平
【第3句】:【睜著眼睛說瞎話】公然撒謊。睜,也說:瞪、閉。類似的: 睜眼說瞎話,張口說空話。成語:胡言亂語。臺灣瓊瑤《人 在天涯》:“誰說你是魔鬼是撒旦了?又睜著眼睛說瞎話! 還不快罰酒!”
【第4句】:【亮一手】見“露一手”。
【第5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慣)指其含意只能領會,不能用言語表達出來。
【第6句】:玩著轱轆打主意——想轉了
【第7句】:麻繩打毛衣——亂牽扯
【第8句】:【顧前不顧后|顧頭不顧尾】只想到眼前的事情,考慮不周 到。類似的:顧一不顧二/野雞鉆頭不顧尾/山公雞躲頭不 躲尾。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他就是做事顧前不顧后 的,再加上脾氣暴躁,其實人并不見得壞。” 拉著黃牛當馬騎牛馬不分,胡亂頂替。牛,也說:驢。 明代《二刻拍案驚奇》:“只為這一路人,眾惡所歸,官打見 在,正所謂張公吃酒李公醉,拿著黃牛便當馬。”
【第9句】:堿地里的莊稼——稀稀拉拉
【第10句】:【太公釣魚——愿者上鉤】見“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第11句】:吃了剩飯想點子——光出餿主意
【第12句】:【東扯葫蘆西扯瓢】釋義:比喻說話沒有中心,東拉西扯。“東扯”又作“東拉”、“東搭”。例句:你少東扯葫蘆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發癲,想起去查賬了?
【第13句】:【 藝多不壓身壓身】指成為負擔。技能多沒有壞處。壓, 也說:礙。姚雪垠《李自成》:“藝多不壓身。日后你們要是 不愿跟著老子打江山,可以到南京去跑馬賣解,餓不了肚 皮。”
【第14句】:【錢可以買到伙伴,但買不到朋友】(諺)有錢能夠買到在一起吃吃喝喝的同伴,卻買不到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指真正的朋友不是金錢能買到的。
【第15句】:【鞍不離馬,甲不離身】(慣)馬不卸鞍,人不卸甲,隨時準備打仗。 形容軍旅生活的艱辛。 也作鞍不離馬,甲不離軀。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第16句】:玻璃掉在茅坑里——又滑又臭
【第17句】:班里有幾個同學說話,班長管他們,他們也不聽,老師知道后批評了這些同學。回家后我告訴了媽媽,媽媽說他們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不見貴人不下跪;打一巴掌才過勁兒,過一會兒還想鬧個氣兒”。(河北·行唐)
【第18句】:【干一行,怨一行】(諺)行(hang):行業。干哪一行營生,時間長了,往往也會對這一行產生厭煩情緒。指干哪一行,怨哪一行,是人之常情。 也作干一行,傷一行。 干啥的,煩惡啥。
【第19句】:【蔫人出豹子】蔫人,指性情溫和,老實巴交的人。這樣的 人有時也會大發脾氣,或有驚人之舉。韓志君等《古船·女 人和網》:“蔫人,出豹子啊!小豆倌兒這家伙,你可千萬不 能小瞧!”
【第20句】:【水漂的瓜菜,風落的梨子】釋義:比喻失勢,振作不起來。例句:素寒這才說:“他們既編造小集團,你我自然是主要成員,可我不是為自己難過。我是水漂的瓜菜,風落的梨子,算個什么呢!可嘆你南征北戰多年,負傷回來,靠自己勞動生活,不要公家補助,一心為集體,一心斗地主,還落這種下場。”
【第21句】:老怕冬冷,少怕秋涼。
【第22句】:【黃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釋義:比喻越來越糟。一代不如一代。例句:待黎倀當家時,更是黃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人死家破,一敗涂地,只剩下黎倀一人,以教私塾為生。
【第23句】:亂麻一團——解不開
【第24句】:【殺人見血,鏟草除根】(諺)殺人必須見血,證明人死無疑;斬草必須除根,使它不再萌生。指消滅敵方力量必須完全徹底,不留后患。 也作“殺人須見血,斬草要除根”。
【第25句】:【開天辟地頭一遭兒】(慣)指第一次,以前從來沒有過。 也作“開天辟地第一次”。
【第26句】:【全聚德】“全聚德”是北京最知名的老字號烤鴨店,馳名海內外。全聚德烤鴨店創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創辦人楊全仁在北京以經營生雞生鴨為生。1864年,楊全仁買下了前門大街一家瀕臨倒閉的“德聚全”干鮮果鋪,開始經營烤鴨和烤驢肉。開業前,一位風水先生圍著新店轉了兩圈站定說:“這是塊風水寶地,前程不可限量,只是此店以前甚為倒運,要想沖其晦氣,除非將‘德聚全’的舊字號倒過來,稱作‘全聚德’,新字號才能上坦途。” 楊全仁一聽正合心意,一來自己名字中占有一個“全”字,二來“聚德”意為聚攏德行,可以標榜店鋪做買賣講德行。于是請當時的書法家錢子龍書寫了牌匾,聞名中外的老字號“全聚德”就這樣誕生了。
【第27句】:咬口生姜喝口醋——歷盡辛酸
【第28句】:在家里,二哥一會兒說單位里這個人脾氣不好,一會兒又說那個人工作效率低。奶奶聽了指著他說:“別人的屎臭,自己的屁香,你有眼睛看別人,就沒拿鏡子照自己?”(四川·金堂)
【第29句】:【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歇)大的材料被用在小的地方。 比喻有才能的人沒有被用在重要崗位上,或大人物被用來做小事情。
【第30句】:山上的黃麋——專走老路
【第31句】:【表壯不如里壯】釋義:事物的外表強壯不如事物的內里強壯。也可以比喻妻子善于持家,比男子更重要。例句:“嫂嫂是個精細的人,不必用武松多說。我哥哥為人質樸,全靠嫂嫂做主看覷他。常言道:‘表壯不如里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甚么?……”
【第32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釋義:比喻想算計別人的人,又被另外的人所算計。例句:正當快活得意的時節,哪曉得鉆出一個奚篤的老婆郭氏來,不惟抵盜的他財物精光,且把個性命拐得了去。這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第33句】:【人犯王法身無主】(諺)王法:國家的大法。人要是觸犯了國法,就要受法律的制裁,自身也就失去了自由。指人要想保持自主自由,必須畏法守法。
【第34句】:一天,我跟爸爸去鋤地。我問爸爸莊稼為什么要鋤,爸爸說:“麥收一盤耙,秋收一張鋤。”(河南·商丘)
【第35句】:發犟勁的驢子一人拉也不往前
【第36句】:【留尾巴】(慣)比喻事情沒有徹底得到解決,還留有問題。
【第37句】:【不怕紅臉關爺,就怕抿嘴菩薩】釋義:關爺:關羽,三國時蜀國的名將,性格耿直。性格爽直的人容易相處,表面和善的人難以對付。例句:“我們的對手是這樣一只九尾狐。常言道:‘不怕紅臉關爺,就怕抿嘴菩薩。’我們對付這樣的敵人,可要動動腦子才行啊!”
【第38句】:【豆芽子長一房高,也是嫩菜】釋義:譏諷人的話,表示對人輕蔑,看不起。“嫩菜”又作“菜貨”。例句:你這個人雖高,豆芽子長一房高。也是嫩菜;這個人雖小,她去站崗放哨也起點作用。
【第39句】:數九寒天,媽媽在打掃院子。我倚著門框問:“媽媽,你不冷啊?”媽媽說:“傻丫頭,不冷。凍死閑人,餓死饞人。”(河北·青縣)
【第40句】:晚上我和爸爸在看電視,蚊子叮得我們沒辦法。爸爸一巴掌打死一個蚊子,說:“你叮我,我抓抓;我叮你,露肝花。”(安徽·鳳陽)
【第41句】:【 兩頭不到岸】目的沒達到,原有的也失去了,沒有著落。 香港電視劇:“一心不能二用,不要顧此失彼,兩頭不到岸。” 馬死黃金盡沒有坐騎,也沒有錢財,謂走投無路。明代 《初刻拍案驚奇》:“卻不知樂極悲生,也有馬死黃金盡的時 節。”
【第42句】:【兵來將迎,水來土堰】(諺)堰:攔水的土壩,此謂阻攔。指交戰時要針鋒相對地采取措施,對付敵方。也泛指做事要有針對性。 也作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兵來將擋,火來水滅。
【第43句】:【 掉進冰窟窿使人寒心。】成語:不寒而栗。張孟良《兒女 風塵記》:“又似三九天掉進冰窟窿,直打寒戰,字字像冷箭 射在心尖。”
【第44句】:【三魂掉了二魄】形容人害怕,發呆,精神恍惚。類似的:. 失了三魂,喪了七魄。成語:魂不守舍、魂飛魄散。菡子《糾 紛》:“她已經懷了身子了呀!她少不得怨恨自己,怨恨劉 二,每天擔著一筆心事,三魂掉了二魄似的。”
【第45句】:雞蛋炒鴨蛋——渾蛋
【第46句】:【醋】“醋”是深受大眾喜歡的一種帶酸性調味品,有開胃降壓之功效。那么,醋是誰發明的呢?自古就有“杜康造酒兒造醋”的民間傳說。杜康,夏朝山西運城人,眾所周知,他是我國最早的釀酒家。杜康的兒子黑塔率族移居今江蘇鎮江一帶,在長江邊的漁港設了一家作坊,并用水浸泡酒糟,每天翻缸。泡到二十一天的酉時,當他揭開缸蓋后,一股特殊的香味撲鼻而來,他嘗了嘗缸中的酒糟水,酸中帶甜,味道還不錯。他在煮菜的時候放了一點兒,菜味可口,令人食欲大增。于是黑塔便把“廿一日”加了個“酉”字,將這種酸汁命名為“醋”。據說,至今鎮江恒順醬醋廠制醋的時間還是二十一天。
【第47句】:【上山容易下山難】釋義:下山比上山難走。也比喻事情一經著手干就難停下來。例句:黃為民特別向眾人交代,要打起精神,當心掉進山坑里去,俗語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千萬不能麻痹大意。
【第48句】:【下藥捻兒】(慣)比喻設計害人。
【第49句】:【上床夫妻,下床君子】(諺)指晚間上床共枕,白天相敬如賓,才是好夫妻。 也作上床夫妻,落地君子。 上床夫妻下床客。
【第50句】:【提了頭就知道尾】謂熟悉,精通。清代《儒林外史》:“到 了二十多歲,學問成了。一切兵、農、禮、樂、工、虞、水、火之 事,他提了頭就知道尾,文章也是枚、馬,詩賦也是李、杜。”
【第51句】:半空蕩秋千——不落實
【第52句】:【驚堂木】在舊戲舞臺上,縣官以上的地方官員的案頭都放有一塊“驚堂木”,案犯一到,驚堂木“啪”地一拍,問道:“有招無招!”動刑之前,驚堂木一拍:“大刑侍候!”那么,“驚堂木”源自何時,有何作用呢? “驚堂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開始使用。《國語·越語》中記載:“驚堂木,長六寸,闊五寸,厚二寸又八。添堂威是也……”這就講清了它的規格和作用。“驚堂木”的正式名稱叫“氣拍”,也有叫醒木、界方和撫尺的,俗稱“驚堂木”,是一塊長方體的硬木,有棱兒有角兒,取“規矩”之義,具有嚴肅法堂、壯官威、震懾受審者的作用。只有普通官員手中的那個小木塊才叫“驚堂木”,皇帝用的稱為“震山河”,表明他是一統江山的主人。宰相等一二品大員用的叫“佐朝綱”,元帥、將軍等高級武官用的叫“驚虎膽”。
【第53句】:【 一塊石頭落了地】放下心來。老舍《四世同堂》:“瑞宣心 里一塊石頭落了地,跟他說了實話。”
【第54句】:【刀擱在脖子上】(慣)比喻面臨死亡的危險或威脅。 也作刀子撂在脖頸上。 刀壓著脖子。
【第55句】:【人不憑嘴,狗不憑尾】(諺)人好不好,不是看他嘴頭上如何說道;狗好不好,不是看它見了人尾巴搖得歡不歡。指看人要看他的實際行動。
【第56句】:【船頭坐得穩,不怕浪來顛】釋義:只要自己站得穩,立得正,就不怕別人的攻擊。例句:銀花道:“隨她說?她那黃口白牙,逢人便講,遇人就說,講的那些話難聽死了。”金花道:“只要船頭坐得穩,不怕浪來顛。”
【第57句】:喜歡狗,狗舔口;喜歡貓,貓上灶——不識抬舉
【第58句】:【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好事不易被人注意,壞事容易 被人傳述。類似的:好事不惹眼,壞事直關心。明代《西游 記》:“行者道:正是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像我如今皈 正佛門,你就不曉的了!”
【第59句】:【老要癲狂少要穩】老人要癲狂些,以防保守;青年要穩重 些,以防急躁。清代《兒女英雄傳》:“老要癲狂少要穩,我不 像你們小人兒家,那么不出繡房大閨女似的。姑太太,等你 到了我這歲數兒,也就像我這么個樣兒了。”
【第60句】:【糊涂一時,不能糊涂一世】應吸取教訓,不能永遠糊涂。 柳青《種谷記》:“像他那樣的人,沒有自愿往絕路上走的,糊 涂一時,不能糊涂一輩子。”
【第61句】:【水過地皮濕】釋義:比喻搞得不深不透,走過場。也指從中撈取好處。例句:再說,咱這游擊運動,應該是從零星的行動,到大規模的軍事運動,再全面地起義(yipinjuzi.com)。不能一下子轟起來,一下子又散了,水過地皮濕。
【第62句】:【近家無瘦地,遙田不富人】(諺)瘦地:貧瘠的土地。遙田:離家遠的田地。指離家近的土地管理方便,故而肥沃;離家遠的土地難以管理,故而薄收。
【第63句】:跛腳青蛙碰上瞎田雞——難兄難弟
【第64句】:高二叔跑運輸折了本,半年后忍不住又想投資做生意。高二嬸膽怯地說:“上次欠的債咱才剛還上,你心又癢癢了?你可別前腳出了螃蟹窩,后腳又踏進爛泥塘。悠著點吧!”(河北·石家莊)
【第65句】:【把吐出來的苦水再喝進去】(慣)比喻重新受苦受難。
【第66句】:【成大事不記小仇】釋義:要成就大事業,就不能在小事上計較。例句:“他的左右人都巴不得一下子攻破城市,替他報仇。……他說,成大事不記小仇。”
【第67句】:【青山不老,綠水長存】(諺)指青山綠水永葆常態。常借指友誼定長存,后會必有期。 也作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青山不倒,綠水長流。
【第68句】:【將帥無才,累死三軍】見“大將無能,累死三軍”。
【第69句】:用五眼槍打兔子一光有響(想)頭,沒有準頭
【第70句】:【朝中有人好做官】指有后臺,有靠山,能夠得到推薦、提 拔、庇護,容易升官,否則就很困難。反義說:朝里無人莫做 官。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俗語說得好,朝里無人 莫做官。大約這位洪觀察是朝內有入的了。”
【第71句】:仙女散花——天花亂墜
【第72句】:【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諺)兵:指軍隊。軍隊可以長期不打仗,但一天也不能放松備戰。
【第73句】:立足摘星——眼高手低
【第74句】:【穿上龍袍不像太子】釋義:比喻衣著打扮可以改變人的本來樣子。例句:細嬌穿上這種怪異的服裝,自然很不稱心,很不舒服,正是“穿上龍袍不像太子”,使她顯得呆呆笨笨,渾身出汗。
【第75句】:【買馬錢少,買鞍錢多】做事輕重倒置。電視劇:“柜子才八 塊錢,給他多少車錢?不成我買馬錢少,買鞍錢多?”
【第76句】:【跑野馬】(慣)1比喻說話或寫文章未切入正題。2比喻毫無約束地想象。3比喻到處亂跑。
【第77句】:【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友好不是單方面的,要雙方相 互真誠相待。成語:將心比心。張恨水《啼笑因緣》:“從今 以后,我才知道人心換人心這句話是假的,不過是金子換人 心罷了。”
【第78句】:【一人攤重,十人攤輕】(諺)攤:分攤。指一個人干起來負擔很重的事,十個人分攤干就輕快得很。
【第79句】:【稻霧去,麥霧來】釋義:指稻子不要霧,麥子希望有霧,因霧氣對稻粒的成熟有害,而對麥子則有利。例句:稻霧去,麥霧來。稻遇霧則谷輕,麥遇之則飽。
【第80句】:【吃水莫忘源,燒柴莫忘山】釋義:比喻不忘別人的恩情,不忘本。例句:親人解放軍,好多人是從東三省來的,幾千里上萬里,他們不是也有父母,也應該娶妻生子嗎?人哪,吃水莫忘源,燒柴莫忘山。
【第81句】:扯鈴扯到半空中——空響(想)
【第82句】:高山上的筍子一嘴尖皮厚腹中空
【第83句】:【官不威風牙威風】釋義:爪牙仗勢欺人,更可惡。例句:七郎在京都,一向撒沒有名,一旦得了刺史之職,就有許多人來投靠他做使令的。少不得官不威,牙爪威,做都管,做大叔,走頭站,打驛吏,欺行客,詐鄉民,總是這一千人了。
【第84句】:墳場里演戲——給鬼看
【第85句】:【珍饈百昧,一飽便休】(諺)珍饈(xiu):珍美的食物。指再好的美食,也不過是吃飽肚子就算了。勸人不必貪求美食的常語。
【第86句】:老鼠給大象指路——越走越窄
【第87句】:【風馬牛不相及】(慣)比喻人或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第88句】:【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釋義:比喻凡事都有原因。例句: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你不惹我,我好尋你?
【第89句】:老公雞叼骨頭——惹狗生氣
【第90句】:【一口咬斷鐵釘子】(慣)形容人果斷、堅決,說話算數不翻悔。
【第91句】:姐姐在縫衣服,紉上針后,引了很長的線,一不小心,長長的線又團在了一起,怎么也解不開。媽媽見了,打趣說:“你這個拙丫頭,用長線來捆疙瘩,想吃‘團圓蛋’啊!”(河南·鄭州)
【第92句】:畫上的大蝦——看著眼饞,到不了嘴里
【第93句】:【急行無好步】(諺)好步:穩當的步子。急急忙忙地走,就不會邁出穩當的步子。比喻匆匆忙忙做事,往往難以把事做好。 也作“緊行無好步”。
【第94句】:【比登天還難】(慣)極言事情之難辦。指事情不可能辦成。 也作“比登著梯子上天還難”。
【第95句】:哥哥眼看到了訂婚年齡,媽媽犯愁了。爸爸說:“咱的兒子長得標標致致的,能找不到對象?有這金镢頭,不愁沒有梨木把!孬的咱還不要哩!”(山東·單縣)
【第96句】:【不可同日而語】(慣)不能放在同一時間來談論。指差距太大,無法相提并論。
【第97句】:頭上站鴨子——頂呱呱
【第98句】:【天不蓋,地不載】(慣)形容人壞到極點,為天地所不容。
【第99句】:【打狗看主面】(諺)指要打狗,還得顧及主人的臉面。比喻懲處下人,必須看在主子的面上,手下留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