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慣)形容防守非常嚴密。
【第2句】:【隔夜餿粥,要不得】
【第3句】:【受盡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第4句】:【冬走十里不明,夏走十里不黑】
【第5句】:【成大事者,不惜小費】 釋義:辦大事的人,不在乎花些小錢或受些小的損失。 例句:“難得尋下這房舍兒。……常言‘成大事者不惜小費’。”
【第6句】:【關門打鼓,鼓聲在外】
【第7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 釋義:拈(nian):揀起。形容人懶怕動。 例句:馮金保又說大姐成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偷米換燒餅吃。
【第8句】:【爛板凳——高談闊論】(歇)板凳爛了,是因為有人長久坐著“高談闊論”。指只會空發議論,不干實事正事。
【第9句】:【鄉有鄉規,民有民俗】(諺)鄉里有鄉里的規程,地方有地方的風俗,不可忽視,也不可混同。指進入一個新的地域環境,必須順從地方風俗民情。
【第10句】:【沒有不透風的墻】(諺)比喻任何消息總會透露出去。特指機密信息無論怎樣封閉,總會泄漏。 也作沒有不透風的籬笆。 不透風的墻是沒有的。
【第11句】:【搭在籃里便是菜,捉在籃里便是蟹】
【第12句】:【千變萬變,官場不變】(諺)什么事情都會發生變化,只有官場的陳規陋習難以改變。指舊時官場的習慣勢力代代傳承,流毒千載。
【第13句】:【大富由命,小富由勤】(諺)指發大財要靠有好的命運,好的機遇;能過上小康生活則憑的是自身的勤勞苦干。 也作“大富由天,小富由人”。
【第14句】:【數面成親舊】(諺)數面:多次見面。親舊:親朋舊友。經常接觸,互相交流,自會增進友誼,成為老朋友。指交情是從多接觸、多交流中產生的。
【第15句】:【被窩里的跳蚤,能蹦到哪里去】
【第16句】:【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
【第17句】:【先長的眉毛,比不上后長的胡子】
【第18句】:【打了一冬柴,煮鍋臘八粥】
【第19句】:【有把門的,可沒有把嘴的】
【第20句】:【種地在人,長苗在地,收成在天】
【第21句】:【盛喜中不許人物,盛怒中不答人簡】
【第22句】:【一個富貴心,兩只體面眼】(慣)體面眼:指勢利眼。心里只向著富人,眼里只看得起有地位的人。形容人非常勢利。
【第23句】:【豬不吃狗不啃】(慣)形容人模樣難看,誰都不喜歡。也比喻誰也不愿理睬。
【第24句】:【富從升合起,貧從不算來】
【第25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第26句】:【刮大風吃炒面——張不開嘴】(歇)炒面:炒熟的面粉。本指張不開嘴巴,轉指礙于某事,不好或不能開口說話。
【第27句】:【腦袋上沒疤拉,屁股上沒癤子】
【第28句】:【老郎疼婆娘,少郎講名堂】
【第29句】:【弄鬼搗棒槌】 釋義:比喻耍花招欺騙人。 例句:如果你們想欺騙我們,或者弄鬼搗棒槌,睛天不見陰天見,吃不了統統叫你們兜起來。
【第30句】:【一號藤子結一號瓜】 釋義:有什么樣的家庭,就出什么樣的子女。 例句:“你不曉得這妹子的根基嗎?一號藤子結一號瓜,沒得錯的。”
【第31句】:【敗為寇,成為王】見“成則為王,敗則為虜”。
【第32句】:【有珠不露,誰知是寶】(諺)比喻是人才而不顯露出來,就不易被人發現。
【第33句】:【水流萬轉,終歸大海】
【第34句】:【拉牛皮糖】(慣)牛皮糖:一種粘牙而嚼不動的糖。比喻事情很難辦。
【第35句】:【倉廒府庫,抹著便富】
【第36句】:【過頭飯難吃,過頭話難講】見“鍋頭飯好吃,過頭話難說”。
【第37句】:【兵敗如山倒】(諺)指軍隊一旦潰敗下來,就像大山崩倒一樣無法收拾。
【第38句】:【天下人管天下事】(諺)人世間的事情,就該由人世間的人去管。指對社會上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人人都有權過問,有權管理。
【第39句】:【水過千網魚不盡,鐵經百煉必成鋼】
【第40句】:【遠觀不如近睹】(諺)指遠距離觀望不如近處觀察認識得更全面。
【第41句】:【打退堂鼓】(慣)舊時官吏坐堂問事結束,擊鼓退堂。比喻做事中途退縮或改變主意。
【第42句】:【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第43句】:【口甜如蜜缽,心苦似黃蘗】(慣)黃蘗:即黃檗,一種喬木,木質堅硬,樹皮可入藥,味苦。指人嘴上甜言蜜語,心地卻非常狠毒。
【第44句】:【冤家怕破臉,對頭怕見紅】
【第45句】:【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
【第46句】:【呆子有呆福】(諺)指呆笨的人心眼單一平實,往往有福氣交好運。 也作“憨人自有憨福”。
【第47句】:【遠怕水,近怕鬼】(諺)舊指人逃離險境時,最怕大河擋道和暗鬼跟蹤。
【第48句】:【燈盞不亮有人擦,事情不平有人說】(諺)燈盞:舊時油燈下有燈臺高擎,上有盛油的碟狀燈具。指遇到不公平不合理的事,自會有人出面評說。
【第49句】:【家無二主】(諺)指家庭不論大小,只能由一人主持家事。也泛指一個群體只能由一人做首領,不能亂當家。 也作“家無二主,國無二王”。
【第50句】:【寧拆七座廟,不破一樁婚】
【第51句】:【無祀鬼神壇——憑你自來自去】(歇)無祀鬼:不享有固定祭祀的鬼神。神壇:祭祀鬼神的高臺。指可以任憑人自由來去。
【第52句】:【囫圇吞卻一個棗】(慣)比喻對某種事物或理論不理解,籠統接受。
【第53句】:【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諺)鳳凰如果拔去羽毛,其形象還不如一只雞。比喻失勢的人物還不如個普通百姓。
【第54句】:【拼得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第55句】:【又做巫婆又做鬼】(慣)巫婆: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業的女人。 比喻耍兩面手法,兼有兩種身份,賺取不義之財。
【第56句】:【隔墻須有耳,門外豈無人】
【第57句】:【河水靠流,人群靠頭】
【第58句】:【田怕秋早,人怕老窮】
【第59句】:【嘴一份,手一份】(慣)指人能說能干。
【第60句】:【吃哪行飯,說哪行話】
【第61句】:【離了紅蘿卜,照樣辦酒席】
【第62句】:【上趕著不是買賣】(諺)買賣:商場中的交易。緊追著買主硬要把貨賣給人家,這不是做生意。指做事要等待恰當的時機,不能強求。
【第63句】:【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見“大家齊了心,黃土變成金”。
【第64句】:【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第65句】:【喝慣了的水,說慣了的嘴】
【第66句】:【砍柴上山,捉鳥上樹】(諺)要想砍柴,你就得上山;要想捉鳥,你就得上樹。指有了確定的目標,還必須找對門路,盲目亂干不會有結果。
【第67句】:【岸上修船易,到得江中徹底沉】
【第68句】:【吊桶落在井里】(慣)比喻陷入困境,難以擺脫。
【第69句】:【煙不出火不進】(慣)形容人不表白自己心里想的事。也形容人老實或窩囊。
【第70句】:【卜一人做事一人當】(諺)指自己做下的事,無論后果多么嚴重,都愿承擔全部責任。
【第71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第72句】:【養不教,父之過】
【第73句】:【身無掛體衣,家無隔宿糧】(慣)形容缺衣少食,十分困難。
【第74句】:【父子無隔宿之仇】(諺)指父子之間的仇怨很容易消除。
【第75句】:【八月十五云遮月,來歲元宵雪打燈】
【第76句】:【冬天的大蔥——葉黃根枯心不死】(歇)比喻人或集團表面上雖已衰敗,但不死心,仍有復活的念頭。 含貶義。
【第77句】:【雞叫天明,雞不叫天也明】
【第78句】:【牛打江山馬坐殿】(慣)比喻奮斗得來的勝利果實被別人享受。
【第79句】:【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慣)指人雖窮而有志氣,在困難面前不低頭。
【第80句】:【背后罵皇上】(慣)指背地里責罵強有力的人。 也作“背地里罵皇上”。
【第81句】:【君子不奪人之好】(諺)好:愛好,喜愛。指品德高尚的人不奪取別人所喜愛的人或東西。 也作君子不奪人之美。 君子不奪人之所愛。
【第82句】:【把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慣)形容用了最大的力氣。
【第83句】:【草活一秋,人活一世】
【第84句】:【糊涂油蒙了心】(慣)斥責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糊涂脂油蒙了心”。
【第85句】:【放隔山炮】(慣)比喻所采取的行動威力很大,在這個地方行動,其他地方也受到影響。
【第86句】:【開方子】(慣)原指醫生給病人開處方,比喻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或辦法。
【第87句】:【神怕敬,鬼怕送】
【第88句】:【得人錢財,與人消災】
【第89句】:【外公死兒——沒有舅了】(歇)舅:諧“救”。指不可挽救或無可救藥。
【第90句】:【甘蔗沒有兩頭甜】 釋義:比喻不能兩方面好處都占。“沒有”又作“不能”。 例句:人們常說:甘蔗沒有兩頭甜。要發財,就得擔干系呵。
【第91句】:【鈍刀子割肉】 釋義:比喻做事不干脆,不痛快。 例句:疲疲沓沓的工作作風,拖拖拉拉的工作效率,豈不也是用“鈍刀子割肉”。
【第92句】:【讀哪家書,解哪家字】(諺)指讀的是哪一門類的書,就得要理解哪門類書的字義。借指說話做事要了解情況。
【第93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第94句】:【掛羊頭,賣狗肉】(慣)比喻以好的名義做幌子,其實是在干壞事。
【第95句】:【抱成一團】(慣)指緊密團結在一起。
【第96句】:【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第97句】:【人急了造反,狗急了跳墻】
【第98句】:【得人一牛,還人一馬】
【第99句】:【常打魚總有撈上王八的時候】(諺)王八:鱉的俗稱。指經常打魚,總有一次會撈上鱉。比喻事情只要常常去做,總有好機會,好結果。
上一篇:經典搞笑的順口溜-經典順口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