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瞎子發眼——豁出去】(歇)發眼:害眼病。豁出去: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去做。本指眼睛已經瞎了,再害眼病也不在乎;轉指沒有顧忌,舍得付出任何代價。 也作瞎子發眼——豁出來。 瞎子害眼睛——豁出去。
【第2句】:【養癡奴,乘贏馬】(諺)贏:瘦弱。仆人要用頭腦簡單的,騎馬要騎速度較慢的。舊指用仆人不要用精明的人,免得日久生禍端。
【第3句】:【人怕齊心,虎怕成群】人齊心,力量巨大;虎成群,兇猛可 怕。意即團結就是力量。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人怕齊 心,虎怕成群,咱們要齊了心,也能鬧成趙家溝那樣。”
【第4句】:有錢難買老來瘦。
【第5句】:【扶貧要扶本】(諺)幫助貧困戶擺脫貧困狀態,要從根本上采取措施。指扶貧不只是解救目前困難,更要從根本上使之走向富裕。
【第6句】:我和爸爸比個子,可是站在凳子上還沒到爸爸的鼻子處,我很不服氣。媽媽在一邊笑著說:“你真是關公面前耍大刀,鄭海霞面前比身高。”(河南·許昌)
【第7句】:【一富敗三村】(諺)一家升官發財或暴富,周圍村莊人家都會因為受到剝削而貧窮衰敗。指舊時富人的發家是建筑在窮人破產的基礎之上。
【第8句】:【有理走遍天下】(諺)人只要占理,走遍天下也不怕;要是沒理,抬腳動步也為難。指有理處處通行,無理到處受制。 也作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有理天下去得,無理寸步難行。
【第9句】:【 斑鳩嫌樹斑鳩起,樹嫌斑鳩也是斑鳩起】不管是那一方面 不愿意,都是斑鳩離開,樹不動。形容客人與主人之間的不 歡而散。姚雪垠《李自成》:“誰不愿意遵守軍紀,請不要留 在我的大旗下邊。斑鳩嫌樹斑鳩起,任諸位遠走高飛,我決 不相留。”
【第10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經過長期的考驗,才能看出好 壞。浩然《艷陽天》:“我知道你上了人家的當,聽了別人的 話兒,這會兒我的心意你不能一下子弄明白。我也不用多 說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吧。”
【第11句】:【 冒天下之大不韙】言行不顧法律、輿論的限制。張賢亮 《綠化樹》:“他又年壯氣盛,所以敢說出這種冒天下之大不 韙的話來。”
【第12句】:【一步棋走錯滿盤輸】指犯了關鍵性的錯誤。相關的:走錯 了一步棋/棋差一著便為輸/下棋干著,全看最后一著。姚 雪垠《李自成》:“自成明白,在這千鈞一發的危險時刻,一步 棋走錯就會全盤輸掉,所以他盡管非常憤怒和激動,卻不肯 馬上下命令。”
【第13句】:【有理言自壯,負屈聲必高】(諺)占理的人說話自然理直氣壯,含冤的人叫屈必定聲高氣急。 指情緒激動的人,言語自然也隨之激烈。
【第14句】:小表妹穿的衣服十分合身,也很整潔,上身和下身衣服的顏色搭配得也很好看。頭上扎著羊角辮,辮梢上用紅綢布系了兩個蝴蝶結,顯得特別有精神。大人們見她常說:“真是孩子往哪兒走,帶著媽媽兩只手。”(山東·臨沂)
【第15句】:【久病床前沒孝子】見“百日床前無孝子”。
【第16句】:【天子門下有貧親】見“朝廷還有三門子窮親戚”。
【第17句】:【上馬金,下馬銀】(慣)上馬給金子,下馬給銀子。1形容招待非常熱情或待遇十分優厚。2形容家境很富有。 也作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 上馬一錠金,下馬一錠銀。 上馬提金,下馬提銀。
【第18句】:我和鄰居的幾個小朋友商量后,終于把一件難辦的事辦好了。爸爸見了笑著說:“這真是一人不如二人計,三人合伙唱臺戲啊!”(江蘇·海安)
【第19句】:【經風雨,見世面】(慣)比喻經歷各種磨難、考驗,增長知識才干。 也作“經風浪,見世面”。
【第20句】:【老皇歷】“老皇歷”比喻陳舊過時的規矩。那么,“皇歷”是怎么來的呢?它有個演變的過程。我國自古重視歷法。西漢以前,我國使用六種古歷法,即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和魯歷。傳說黃帝歷最為古老。唐朝詩人盧照鄰《中和東·歌登封章》:“炎圖喪寶,黃歷開璇。”黃歷就是黃帝歷的簡稱,所以人們習慣稱歷書為黃歷。另外,“黃歷”也叫“皇歷”。因“皇歷”的封面多用黃色紙張,故也被稱為“黃歷”。歷朝歷代都有歷法,不過都是以黃歷為基礎。到了唐朝,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唐王下令編制了我國第一本雕版印刷的歷書《宣明歷》,并宣布今后歷書必須由皇帝親自審定,官方印刷。從此,歷書就被稱作“皇歷”了。 “皇歷”里面記載的歷法,一般是以年為限,第二年就應更新,如果拿去年的“皇歷”來查看今年的歷法,那一定是錯誤的。因此,過時的“老皇歷”是使用不得的(yipinjuzi.com)。不能與時俱進,堅持舊觀念,拿老規矩辦事,往往容易出錯,就被人們譏笑為“老皇歷”。
【第21句】:星期天,小姨帶著一周歲的表妹來我家做客。媽媽對我說:“你帶表妹到那邊玩,我和小姨文案話兒。”可是,我無論怎么哄,表妹就是不肯跟我走。媽媽笑著說:“官兒不離堂,孩兒不離娘。你自己玩去吧!”(河南·林州)
【第22句】:去年暑假,我和爺爺去摘西瓜。爺爺說:“西瓜從開花到成熟,大概是‘花見瓜,三十八(天)’。”(河南·伊川)
【第23句】:【孩子嘴里討實話】(諺)從小孩嘴里能討出真情實話。指小孩天真無邪,不會藏真,不會弄假。 也作孩子嘴里無瞎話。 小孩嘴里掏實話。
【第24句】:瘋狗跳院墻——逼的
【第25句】:眉毛上掛鑰匙——開眼界
【第26句】:【人命關天】(諺)指命案是天字第一號的重案,必須高度重視,不能等閑視之。 也作人命關天關地。 人命如天大。 人命關天,非同兒戲。
【第27句】:大軸子裹小軸子——畫里有畫(話里有話)
【第28句】:【膽大能有將軍做】有決心,有勇氣,能夠做大事。反義 說:膽小不得將軍做。清代《何典》:“你只長他人志氣,滅自 己威風……豈不聞膽大有將軍做?若如此膽門小,怎做得 將軍?”
【第29句】:刁鷹飛入雞兒場——沒安好心
【第30句】:【八十歲學吹手——來不及】(歇)指學某種技藝或從事某項工作為時已晚。
【第31句】:吃著碗里瞧著鍋里——貪得無厭;貪心不足:下作
【第32句】:【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處理事情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 當機立斷。張濤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當斷不 斷,反為其亂,人家已經把槍抵到你胸口上了。”
【第33句】:楊白勞過年——躲躲閃閃
【第34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原為毛澤東題詞,謂不怕任何困難。 張濤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我隊應去,要準備死幾個 人,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第35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諺)該采取果斷措施時卻優柔寡斷,其結果是反而遭受禍亂。指處理問題,貴在果斷。 也作當斷不斷,必留后患。 當斷不斷,自遭其亂。 當斷不斷,必惹麻煩。
【第36句】:【寧幫一文錢,不讓一條路】可以資助,但不能讓人搶了自 己的飯碗。類似的:寧送一段布,不送一條路。“寧……不 ……”為俗語句型之一,表示肯定前者,否定后者。《北京短 篇小說選》:“從前同行是冤家.講的是‘寧幫一文錢,不讓一 條路。”’
【第37句】:【百聞不如一見】釋義:聽到不如看到可靠。強調親眼看見很重要。例句:孫主任立刻笑了:“哦,你就是李秋蘭同志?哈哈,百聞不如一見哪!”
【第38句】:【拐驢對破磨】(慣)拐:腿或腳有毛病,走路時身體不穩。比喻雙方都不好,正好相配。
【第39句】:鬧區做買賣——生意興隆
【第40句】:玻璃掉在鏡子上——明打明
【第41句】:鄉里人進城——樣樣新鮮
【第42句】:馬背上耍雜技——藝高膽大
【第43句】:【交一個朋友開一條路,得罪一個人堵一道墻】釋義:開一條路,指遇到困難得到幫助;堵一道墻,指給自己增加障礙。意為不要得罪人。例句:他喃喃地說:“我是說犯不著去得罪人呀!自古道:‘交一個朋友開一條路,得罪一個人堵一道墻’。都是街坊鄰居,一出門就見面,鬧翻臉多不好!……”
【第44句】:猴兒照鏡子一里外不是人
【第45句】:桅桿做了頂門杠——大材小用
【第46句】:【天無絕人之路】(諺)老天不會讓人無路可走。指人在絕境中總能找到出路。為鼓勵人戰勝困難的常語。 也作天下沒有絕路。 天不絕人。
【第47句】:【燒的紙多,惹的鬼多】(諺)給鬼燒化的紙錢多,招來討要紙錢的野鬼就多。比喻人做事無原則,遷就照顧的面越寬,招惹來的麻煩事就越多。
【第48句】:【得一望十,得十望百】(慣)形容人貪得無厭,胃口越來越大。
【第49句】:風吹云霧散——自然見青天
【第50句】:【讀書不離案頭,種地不離田頭】(諺)案:書案。指讀書人要不離他的書案,種地人要不離他的田園。 泛指無論做什么行當,都要專心一意。
【第51句】:體弱病欺人,健康人欺病。
【第52句】:砍柴人下山——兩頭擔薪(心)
【第53句】:【中流失船,一壺千金】(諺)中流:河流的中心處。壺:葫蘆,浮水的救命工具。船行到河中間失了事,此時的一個葫蘆就有千金的價值。指物品的價值不固定,急用時價值就高。
【第54句】:睡多得疾病,哭多爛眼睛。
【第55句】:【勤能補拙,儉可養廉】(諺)勤勞能彌補自己笨拙的缺點,儉樸能培養自己廉潔的品德。指勤和儉不僅可以使人擺脫貧困,更可以培養人的美德。 也作“勤能致富,儉能養廉”。
【第56句】:【老鴰別嫌豬黑】(諺)老鴰(gua):烏鴉。烏鴉是黑的,黑豬也是黑的,誰也別嫌誰。借指人不可只看到別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也作“烏鴉別笑豬兒黑”。
【第57句】:烏鴉當向導——把人帶到死尸堆
【第58句】:【矮子肚里疙瘩多】(諺)指身材短小的人心里的算計往往比常人多。 也作矮子心內三把刀。 矮子多心。
【第59句】:【提起腦袋走夜路】敢于冒險。古華《芙蓉鎮》:“好好!這 個運動我擁護,哪怕提起腦殼走夜路,我都去!”
【第60句】:妹妹一到冬天就穿得很厚。那天,寒風刺骨,把妹妹的小臉蛋凍得發紫。奶奶笑著說:“熱不死屁股,凍不死小臉。”妹妹向奶奶吐了吐舌頭笑了。(河南·孟州)
【第61句】:【樹正不怕月影斜】(諺)比喻自身行為端直,就不怕流言蜚語的惡意中傷。 也作樹正何愁月影斜。 樹正不怕影子斜。
【第62句】:【堵著耳朵搖鈴鐺】釋義:比喻自己欺騙自己。例句:“算啦!別堵著耳朵搖鈴鐺啦!”秋菱她娘帶著揭露秘密的語氣說。
【第63句】:【與其欠錢,不如賣田】(諺)欠錢:借債。賣田:變賣財產。寧愿變賣家業,也不去借債欠人錢。指借債付息,殊不可取。
【第64句】:【時辰】“時辰”是什么意思,是中國古人的計時單位。原來,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2等份,每一等份稱為一個時辰,共有12個時辰。12時辰用地支12個代號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時辰簡稱子時或子牌,相當于今23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整。余類推,也就是一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2個小時。
【第65句】:戴紅纓帽上樹——紅到頂
【第66句】:秋收已畢,穿老板讓我爸爸承包干活,價錢太低,干吧不合算,不干又沒有活干。媽媽說:“這真是猴子撿塊姜,扔了舍不得,吃了辣得慌。”(河南·淅川)
【第67句】:【衣莫若新,人莫若故】(諺)衣服要新的,朋友要舊的。指衣服總是新的好,友情總是舊的好。 也作衣不厭新,人不厭故。 衣是新的好,人是舊的好。 衣裳是新的好,人總是舊的好。
【第68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據說1971年九·一三事件,林彪叛國駕機出逃的消息報告毛澤東后,毛澤東沉思片刻,隨口說了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這是從何說起呢?傳說古代有個名叫朱耀宗的讀書人,此人天生聰慧,滿腹經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皇上殿試見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長得儀表堂堂,便將他招為駙馬。按古代的慣例,朱耀宗一身錦繡,是新貴還鄉光宗耀祖的時候了。臨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親養大自己不容易,請求皇上為守寡多年的母親樹立一座貞節牌坊。皇上聽了之后非常高興,準奏。當朱耀宗把樹立貞節牌坊一事向母親述說之后,原本歡天喜地的母親露出了不安的神色,于是說出了想要嫁給朱耀宗的恩師張文舉的想法。毫無思想準備的朱耀宗頓時被擊倒了,“撲通”一下跪在娘的面前:“娘!這千萬使不得,你改嫁叫兒的臉往哪兒擱?再說,欺君之罪難免殺身之禍啊!”其母聽后不由長嘆一聲:“這件事就聽天由命吧。”她隨手脫下一件羅裙,告訴朱耀宗說:“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干凈,一天一夜曬干,如果裙曬干,我答應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干,天意如此,你也不用再阻攔了。”這一天,天空晴朗萬里無云,誰料當夜陰云密布,天明下起暴雨,裙子始終干不起來。朱耀宗心中叫苦連連,知是天意。朱母則嚴肅地對兒子說:“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違!”事已至此多談無益,朱耀宗只得將母親和恩師的婚事報告皇上,請皇上降旨治罪。皇上連連稱奇,降道御旨:“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他去吧。” 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我們要遵循一些事物和自然的發展規律,強扭的瓜不甜,有時候順其自然反而能得到很好的結果。林彪則不然,天意難違,折戟(機)沉沙,死無葬身之地。
【第69句】:【吃一塹,長一智】釋義:吃一次虧就會增長一些智慧。例句:“妹妹!”姐姐沉痛地說,“吃一塹,長一智。接受我的教訓吧,把姐姐作為前車之鑒吧!……”
【第70句】:【花為腸肚,雪作肌膚】(慣)形容女子美麗、嬌嫩。
【第71句】:玻璃缸里的標本——缺乏生氣
【第72句】:【 歇人不歇馬/歇驢不歇磨】人休息,工具、設備不停。劉云 若《小揚州志》:“我不理你們,反正歇驢不歇磨,敞開樂吧, 王八小子們!”
【第73句】:【 說到激動處,淚從腮邊流】感動得流淚。《人民日報》 (1981,8,29):“至于有些做廣告宣傳的,更是盡夸‘瓜’甜, 待到讀者買到書之后,仔細一看,便覺得并不是這么回事, 更談不上‘看到激動處,淚從腮邊流’了.。”
【第74句】:【馬尾巴搓繩——合不了股兒】(歇)本指馬尾巴搓不成一股繩子;轉指人心不齊,合不成一股勁兒。
【第75句】:【富易交,貴易妻】見“貴易交,富易妻”。
【第76句】:【紅花也得綠葉扶】能人也得有人幫助。王朔《頑主》:“紅 花也得綠葉扶,您自個站在臺上難道不寂寞?該找幾個湊 趣的。”
【第77句】:【張開喉嚨見心肺】(慣)比喻對人直抒胸臆,毫不隱瞞。
【第78句】:老師剛一進教室,就有人告狀。老師才讓這位同學坐下,又有同學站了起來。老師風趣地說:“你們真是按不下的葫蘆瓢。”(河北·行唐)
【第79句】:【同是天涯淪落人】釋義:都是沉淪流落天涯的人。比喻處境相同。例句:她想用自己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去影響那個“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大姐夫,要他振作精神,鼓起勇氣,朝前看,重建新生活。
【第80句】:【久聞大名,如雷灌耳】(慣)舊時見面的寒暄語。指對方名氣很大,讓人仰慕。 也作久聞高名,如雷灌耳。 久聞大名,如雷轟耳。
【第81句】:【阿諛人人喜,直言人人嫌】(諺)阿諛(eyu):用好聽的話奉承人。 直言:不回避事實的真話。阿諛奉承的話對人有損,但人愛聽;直來直去的話對人有益,但人嫌惡。指喜阿諛、嫌直言,是一種不良的世態。
【第82句】:我有好吃和不太愛洗澡的毛病。媽媽說:“修吃不修身,虱婆叮項頸。”(湖南·城步)
【第83句】:【傀儡會跳動,自有提線人】(諺)傀儡:木偶戲里的木頭人。 指傀儡在幕前舞動,是幕后有人提著線在操縱。比喻出面搗亂的人,受幕后主謀指使。
【第84句】:茶館里的買賣——滴水不漏
【第85句】:刀尖上賭氣——活不久;活不長
【第86句】:【糞桶改水桶——臭氣還在】(歇)責罵或譏諷人身上的壞毛病、壞習氣還沒有改掉。
【第87句】:【 拄棍要拄長的,結伴要結強的】應與有能耐的人交朋友,以 得到幫助。柳青《創業史》:“拄棍要拄長的,結伴要結強的! 他認為姚士杰的指頭比他梁生寶的胳膊粗!”
【第88句】:【急行無好步】(諺)好步:穩當的步子。急急忙忙地走,就不會邁出穩當的步子。比喻匆匆忙忙做事,往往難以把事做好。 也作“緊行無好步”。
【第89句】:看著村上許多人經商致了富,爸爸也閑不住了。誰知他一趟廣州跑下來,竟賠了五百多元,奶奶安慰他說:“地黃瓜上不了高架子,吃草的羊變不成牛,你還是安心種地吧!”(河南·南陽)
【第90句】:爸爸突然心血來潮,要檢查我的作業。媽媽在一旁說:“你呀,就是這樣,冷水里發熱,熱水里結冰!”(江西·九江)
【第91句】:【千般易學,一竅難通】(諺)指各種各樣的本事都容易學,但要達到精熟的程度卻很難。
【第92句】:【誰的孩子誰抱走】各自負責。《北京日報》( 1987,1,7): “市政府還規定,征地拆遷本著誰的孩子誰抱走的原則,由 管線沿途各區、鄉人民政府負責。”
【第93句】:【好馬不吃回頭草】做過的事情不后悔,不必再回去。類 似的:鳥兒不吃回頭食。明代《石點頭》:“常言好馬不吃回 頭草,料想延壽寺自然不肯相留,決無再入之理。”
【第94句】:【交人交心,澆樹澆根】(諺)指和人交往,貴在交心,這道理就像澆樹要把水澆到根上才能枝繁葉茂一樣。
【第95句】:【千金之軀,不死于盜賊之手】(諺)寶貴的生命,絕不肯輕易喪失在盜賊之流的手里。指有作為的人,必定珍惜自己的生命,不作無謂的犧牲。
【第96句】:砍倒樟樹一一死不干(甘)心
【第97句】:蝸牛背“房子”——只顧自己
【第98句】:【樹要直,人要實】(諺)樹身要端直,端直才能成材;為人要誠實,誠實才能立足社會,得到人們的信任。指誠實是做人的根本。
【第99句】:【茶喝二道酒喝三】(諺)茶喝二道:茶喝到第二道,茶味正濃。酒喝三:酒喝過三杯后,精神興奮。 指二道茶方釅,三杯酒提神。
上一篇:搞笑語句笑死人順口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