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重陽黑洞洞,一年好收冬】 釋義:指重陽這天陰沉下雨,這一年就有好收成。 例句:重陽黑洞洞,一年好收冬。九月九日是雨歸路日,有雨主來年熟。
【第2句】:【竹筒倒豆子——都抖落出來】(歇)比喻把話或了解的情況痛痛快快地一下子全都說出來。也指把問題一下子全部交待出來。 也作竹筒子倒豆——全抖露出來。 竹筒倒黃豆——嘩啦一聲全倒光。 竹筒倒豆子水桶倒水——一下全出來。
【第3句】:【賣慣了私鹽走慣了硝】(慣)比喻做慣了違法的事。
【第4句】:【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見“不如意事常八九”。
【第5句】:【江河不滿漏卮】見“滄海不能實漏卮”。
【第6句】:【搖錢樹】有道是栽樹莫過于搖錢樹,事實上不可能有這種樹,只不過是人們的一種奢望。然而,在出土文物中確實存在著精美絕倫的“搖錢樹”。 1985年初,四川省三臺縣靈興鎮出土了一棵東漢時期的搖錢樹,青銅質,高188厘米。整棵搖錢樹以馬猴圖為主,飛燕、鹿、玄武等祥鳥瑞獸作為陪襯,朱雀(古代代表太陽)立于搖錢樹頂端,足下有云狀枝葉,整棵樹上掛滿了銅錢。 1990年,四川省綿陽市何家山二號墓也出土了一棵搖錢樹,通高198厘米,整體由基座、樹干、樹冠等29種部件銜接扣掛而成。基座為紅陶質,樹以青銅澆鑄,樹冠多達七層,頂層飾有鳳鳥;二層樹干與葉合為一體,裝飾有西王母、大力士等圖案;下部四層插接24片枝葉,分別向四方層疊伸出,飾有龍首、朱雀、大象、鹿、犬及成串的青銅錢幣,密密匝匝,繁蕪豐茸,散發著誘人的靈光寶氣。 搖錢樹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寶樹,這個傳說是怎么來的呢?傳統劇目《天緣配》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玉皇大帝之女張四姐思凡下界,與窮書生崔文瑞成婚,四姐用搖錢樹(又名元寶樹)使崔家迅速致富,引起王姓地主眼紅,誣告崔文瑞為盜,被官府捉進大牢。四姐憤而劫獄救夫,與玉帝派來的哪吒、孫悟空展開大戰,由于寡不敵眾,被強行收走了搖錢樹。后經仙女六姊妹耐心勸說,四姐與丈夫同回天界,成了夫妻神仙,諸事不用發愁。 出土實物和傳說故事都有了,那么,史料有記載嗎?陳壽《三國志》卷十一《邴原傳》注:“嘗行而得遺錢,拾以系樹枝,此錢既不見取,而系錢者愈多。問其故,答者謂之神樹。”這種神樹在我國的西南、西北地區都曾出土,可見,至少在東漢時代以搖錢樹祈福十分流行。 可見,拜金主義源遠流長,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拜金主義重新泛濫。
【第7句】:【提起一條,放下一堆】(慣)形容人麻木、不上進,無論怎樣對待他都無所謂。
【第8句】:【過耳之言,不可聽信】(諺)過耳之言:毫無根據的傳言。指不可聽信道聽途說的傳言。 也作“過耳之言,不足為憑”。
【第9句】:【從來好事多風險,自古瓜兒苦后甜】 釋義:美好的事總要經歷許多風險。 例句:有句俗話說,“從來好事多風險,自古瓜兒苦后甜”,辛鎮也不是避風谷,田家鳳投入了另一個斗爭的旋渦。
【第10句】:【打著燈籠沒處找】 釋義:說明難得,少有。 例句:“你再要娶這么一個媳婦兒,……只怕打著燈籠兒也沒處找去。”
【第11句】:【一犬吠形,百犬吠聲】(諺)吠(fei):狗叫。一只狗見到形影發出叫聲,許多狗聽到叫聲便一齊跟著叫。比喻人往往會在不辨真偽的情況下隨聲附和。 也作一犬吠形,群犬吠聲。 一犬吠影,百犬吠聲。
【第12句】:【谷雨前后,栽瓜種豆】 釋義:谷雨:二十四節氣之一,在4月I【第9句】:20或2舊。谷雨前后是栽瓜種豆的時候。 例句:農諺說:“谷雨前后,裁瓜種豆。”“頭伏蘿卜二伏菜。”雖然按照時令季節,各種蔬菜種得有早有晚,有時收了這種菜才種那種菜。
【第13句】:【有人愿意出柴,有人愿意點火】(慣)指有人想制造事端。
【第14句】:【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諺)人無論到了哪里,都要盡量留下自己的好名聲,就像大雁經過哪里,都要留下叫聲一樣。指人活一世,應留下好名聲。 也作“人過留名傳后世,雁過留聲待來春”。
【第15句】: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第16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慣)指了解事情不全面,只了解一個方面,不了解另一方面。 也作知其一,不知其二。 徒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17句】:【惡言傷心,惡行傷身】(諺)惡毒的話會傷害人心,惡毒的行為會傷害人體。指惡言惡行是野蠻的,是文明社會絕不容許的。
【第18句】:【一個朋友一條路,一個冤家一堵山】(諺)多交一個朋友,就等于給自己多修了一條方便的路;多結一個仇人,就等于給自己多設了一重阻礙前行的山。指朋友要多交,怨仇要少結。
【第19句】:【寧可玉碎,不能瓦全】(諺)寧愿作為美玉被擊得粉碎,也不作為瓦片而被保護得完好。比喻有氣節的人,寧可忠貞而死,絕不茍且偷生。 也作寧為玉碎,不作瓦全。 寧甘玉碎,必不瓦全。
【第20句】:【名字有叫錯的,綽號沒有起錯的】(諺)綽號:也叫外號,根據人的行為特征起的另名。指人有什么行為,就起什么綽號,往往名副其實。
【第21句】:【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 釋義:梁園:園名,即兔園,漢代梁孝王劉武建造的花園,也叫“梁苑”,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東。比喻外地雖好,不可久留。 例句:宋四公思量道:“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連更徹夜,走歸鄭州去。
【第22句】:釣魚要忍,拿魚要狠。
【第23句】:【汗毛梢上都長著心眼兒】(慣)形容人非常聰明、機警。
【第24句】:【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歇)指害人的東西,人人痛恨,群起而攻之。 也作“過街的老鼠——到處有人喊打”。
【第25句】:【和尚打傘——無發無天】(歇)發:頭發,諧“法”。天:天空,轉指天理、常理。和尚不留發,打起傘來又遮住了天。指目無法紀,肆無忌憚地做壞事。常含責罵意。 也作“和尚撐傘——無發無天”。
【第26句】:【三年護林人管樹,五年護林樹養人】(諺)栽樹育林,三年之內人要費神打理,五年之后,樹木長大成林,就能給人帶來利益。指栽樹育林初時辛苦,往后受益無窮。
【第27句】:【炒下豆子眾人吃,打爛炒鍋一人賠】(慣)比喻好事人人有份,禍事一人承擔。 也作炒豆大伙吃,炸鍋一人擔。 炒豆大伙吃,炸鍋一個人的事。
【第28句】:【皇天不負苦心人】 釋義:只要肯下功夫,愿望就一定能實現。 例句:她從衣服堆里翻找著,辨認著,呵,皇天不負苦心人,瞧,找到了,這件衣服是他的!
【第29句】:【指著明白的,說糊涂的】(慣)指心里明白,卻裝作糊涂。
【第30句】:【獨頭蒜——沒瓣】(歇)獨頭蒜:指沒分成瓣狀的蒜頭。瓣:諧“伴”。指未成家,單身。
【第31句】:【人受一口氣,佛受一爐香】(諺)人活著求的是氣順,就像佛要的是人們給它上香、對它敬重一樣。指人不能忍受的是對自己的無禮和壓制。 也作人爭一口氣,佛爭一股香。 人爭一口氣,神爭一爐香。 佛爭一爐香,人爭一口氣。
【第32句】:【牙對牙,眼對眼】(慣)比喻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第33句】:行為不正經,舌頭短三分.
【第34句】:人怕放蕩,鐵怕落爐。
【第35句】:【人不說不知,木不鉆不透】見“話不說不知,木不鉆不透”。
【第36句】:【貓兒狗兒識溫存】(諺)溫存:溫和體貼。指貓和狗也懂得人對它的溫存關愛。比喻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溫情與關照。
【第37句】:【眾人的唾沫,能積成湖泊】(諺)大家一人吐一口唾沫,就能匯集成湖泊。指眾人的怨怒,能造成極大的聲勢。
【第38句】:【屎殼郎掉在磨道里——充大耳朵驢】(歇)磨道:牲口拉磨時繞磨盤四周走的圓形小道。大耳朵驢:即驢,因耳朵較大而稱。比喻品行低劣或無能之輩冒充體面的人物。 常含譏諷意味。
【第39句】:【有腿沒褲子】(慣)形容人非常窮困。
【第40句】:【求只求張良,拜只拜韓信】(諺)張良、韓信:西漢的開國元勛,張良為謀士,韓信為大將。指要想得到真正的幫助,不可隨意拜求平庸之輩,一定要拜求高手。
【第41句】:【反其道而行之】這一詞語經常用到,意思是用與對方相反的辦法行事。 “反其道而行之”的出處與韓信有關。楚漢相爭時,在力量對比上,項羽處于強勢,劉邦處于弱勢。在張良和蕭何的力薦之下,劉邦封韓信為大將軍。據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對劉邦說:“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日其強易弱。今大王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意思是說,項羽雖然被稱作一霸,但他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天下百姓的心。所以我說他的強大很快就會變弱。今天大王確實能夠用相反的方法行事,聚集天下的勇武之士,還有什么不能被消滅的? 劉邦聽后覺得很有道理,一直執行這方針,楚漢之間,強弱易勢,最終取得了勝利。
【第42句】:【騎馬隨鞍,入鄉隨鄉】見“到鄉隨鄉,騎馬隨鞍”。
【第43句】:【頑妻逆子,無法可治】見“蠻妻拗子,無法可治”。
【第44句】:【銀樣镴槍頭】“銀樣镴槍頭”這個俗語是形容人或者工具徒有其表,內里空虛,沒有內在的實際本領或用途,中看不中用。 這個俗語出自《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紅娘罵張生的一段話:“你原來是個苗而不秀,呸!你是個銀樣镴槍頭。”這是紅娘對張生懦弱的不滿,因此說他外表看起來像個男子漢,追求鶯鶯小姐時比較大膽,其實內里很軟弱,遇到挫折就退縮,不敢和老夫人去正面抗爭。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黛玉罵寶玉的話:“呸!你原來是個苗而不秀,是一個銀樣镴槍頭。”原封不動引用了《西廂記》的這段原文。中國文化具有傳承性,知名度頂尖的曹雪芹發現好文案,照樣拿來為己所用。 “銀樣镴槍頭”本指看似銀光閃閃的槍實際上是焊錫做的槍頭,雖然很光亮,但亮而不實,一扎出去就軟了,所以只是樣子好看而已,也是個花架子。 后來人們習慣把中看不中用的東西稱作“銀樣镴槍頭”。
【第45句】:【大軸子裹小軸子——畫里有畫】(歇)軸子:指畫軸,裝裱后帶有軸子的國畫。畫:諧“話”。指話語中暗含著別的意思。
【第46句】:【捆綁不成夫妻】(諺)指婚姻是要男女兩相情愿的,不能使用強迫的手段。
【第47句】:【侃大山】(慣)指閑聊。
【第48句】:【人抬人高,水抬船高】(諺)人抬舉人,地位自然就升高,就像水漲高了,抬得船身也高一樣。指人要想有大作為,總離不開眾人的扶持與抬舉。 也作人抬人,無價寶;水抬水,萬丈高。 人抬人高,自尊自貴。
【第49句】:【人不憑嘴,狗不憑尾】(諺)人好不好,不是看他嘴頭上如何說道;狗好不好,不是看它見了人尾巴搖得歡不歡。指看人要看他的實際行動。
【第50句】:【諸葛有智,阿斗有權】 釋義:諸葛:指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阿斗:三國時蜀漢后主劉禪的小名,為人庸碌無能,后用來比喻無能的人。諸葛亮有智謀只當了丞相,劉禪無能卻當了皇帝。比喻有才能的人無權,無能的人卻有權。 例句:他冷冷地笑了幾聲:“諸葛有智,阿斗有權,我們給踩在腳底下。”
【第51句】:【捉到強盜連夜解】(慣)比喻事情緊急,要立刻動手。
【第52句】:【雞蛋殼兒里發面——沒有大發頭兒】(歇)發頭兒:本指發酵程度,轉指發達、發展程度。指沒有大的發展前途。 也作“雞蛋殼兒發面——沒多大發頭兒”。
【第53句】:【劁豬割耳朵——兩頭受罪】(歇)劁(qia。)豬:閹豬,割去豬的睪丸或卵巢,使不能生育。兩頭:本指首尾兩端,轉指兩個方面。指兩方面都沒落好。 也作劁豬割耳朵——兩下受苦。 閹豬割耳朵——兩頭受罪。
【第54句】:【假大空】(慣)指虛假、夸大、空洞的內容。
【第55句】:【野馬上了籠頭】(慣)籠頭:用皮條或繩子做成的套在騾馬等牲畜頭上的東西,用來系韁繩(yipinjuzi.com)。比喻不受約束的人受到了限制。
【第56句】:【只有凍死的蒼蠅,沒有累死的蜜蜂】(諺)蒼蠅不勞動,天冷時只有凍死;蜜蜂勤勞,絕不會因此而累死。比喻上天只會凍死懶惰的人,不會累死勤勞的人。勸人熱愛勞動。
【第57句】:【池里的魚蝦曉不得大海大,籠里的雞鴨曉不得天空寬】 釋義:比喻不出去見世面就缺少見識。 例句:“池里的魚蝦曉不得大海大,籠里的雞鴨曉不得天空寬”,我們不出去參觀,曉不得自己落后。
【第58句】:【迷而知反,得道不遠】(諺)反:通“返”,返回,回頭。道:人生正道。迷失了正道知道回頭,就會很快尋著正路。指犯錯誤貴在及時改正。 也作“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第59句】:【膽小如鼠,心兇如狼】 釋義:形容人膽小、心狠。 例句:此地事無一定,書店也早已膽小如鼠,心兇如狼,非常難與商量。但稿子放在上海,究竟較易設法,勝于藏在北平箱子里。
【第60句】:【請將不如激將】(諺)激:用刺激性的或反面的話鼓動。請將軍出馬交戰,不如鼓動他,激他出馬。 泛指正面懇請人做某事,不如采用反激的辦法更有效。 也作“勸將不如激將”。
【第61句】:【使的憨錢.治的莊田】(諺)憨錢:大注的銀錢。只要舍得花大價錢,就能買到上等的莊田。指要想置好產業,就不可吝惜錢財。
【第62句】:【懷里揣著兔子】(慣)形容心里害怕、慌亂。
【第63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第64句】:【臘月生的孩子——凍手凍腳】(歇)凍:諧“動”。指動作不規矩(多指性騷擾)。
【第65句】:【哪塊黃土都能落腳,哪棵樹上都能搭窩】(諺)落腳:安家落戶。搭窩:像鳥一樣筑巢歇息。指任何地方都可謀求生活的出路,不必死守在一個地方受困。
【第66句】:【老怕喪子,少怕喪母】(諺)年老人最怕喪了兒子,落得老無人養;年幼人最怕喪了母親,落得無人疼愛。指老年喪子、幼年喪母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第67句】:【見橐駝謂馬腫背】(慣)橐(tu。)駝:駱駝。看見駱駝以為是馬背腫了。比喻對不知道的事物憑主觀想象得出結論。
【第68句】:【廝打沒好手,廝罵沒好口】(諺)廝:相互。互相對打起來,就不會有饒人的拳頭;互相對罵起來,就不會有中聽的話語。指只要打罵起來,雙方就很難克制自己。 也作相罵沒好口,相打沒好手。 要罵無好口,要打無好手。
【第69句】:【洞房三天沒大小】(諺)洞房:新婚夫婦的房間。新婚三天內,不論年長年幼、輩分高低,都可和新婚夫婦逗樂。指民間習俗,新婚三日,人人都可鬧洞房。 也作“新婚三天沒大小”。
【第70句】:【趙老送燈臺——一去更不來】(歇)趙老:也說趙巧、趙果,傳說是魯班的徒弟;魯班計劃在大河上修橋,為防龍王干擾,制作兩座燈臺讓趙呆送給龍王,趙呆把其中一座內藏夜明珠、外觀漂亮的燈臺藏在懷里,想私自帶回家,沒想到剮出龍宮,就葬身海濤之中。指人或物有去無回。
【第71句】:牛老怕驚蟄,人老怕大寒。
【第72句】:【人到窮時想賣天】(諺)天是無法賣的,但人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連天也想賣。指人到窘窮無援的時候,便會想入非非,不顧一切。
【第73句】:【拾進籃子里就是菜】見“搭在籃里便是菜,捉在籃里便是蟹”。
【第74句】:靜而少動,眼花耳聾;有靜有動,無病無痛。
【第75句】:【攪成一鍋粥】(慣)1比喻把事情搞糟搞亂,鬧得無法收拾。2指許多事情攪在一起,理不出頭緒。
【第76句】:【抱成一團】(慣)指緊密團結在一起。
【第77句】:【露馬腳】(慣)比喻隱瞞著的事露出了痕跡。
【第78句】:【打談的掉眼淚——替古人擔憂】(歇)打談的:宋元時稱在街市上演唱或說書的人。本指替古時候的人憂傷,轉指作虛假的或多余的擔憂。
【第79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諺)蹊(xi):小路。桃樹、李樹不會說話,可它們的花果很吸引入,人來人往,樹下自然就踩出了條條小路。 比喻人的品德高尚,自然引人景仰。 也作桃李不言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第80句】:【賊偷易家】(諺)易:容易到手。 指賊偷東西,總揀易于上手的人家。 也作“賊偷方便”。
【第81句】:【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諺)指暗了東方,西方還亮;南方黑了,北方還明。比喻一處情況不利,還有別處,做事應當靈活通變,不可拘泥。
【第82句】:【是灰比土熱,是鹽比醬咸】(諺)灰:燃燒之后的熱灰。醬:面粉加鹽曬成的糊狀食品。凡是灰總比土熱,凡是鹽總比醬成。比喻只要是親友,總比一般人要親近。 也作是鹽就比醬咸,是灰就比土熱。 是灰總比土熱,是鹽總比醬成。
【第83句】:【撒迷魂藥】(慣)迷魂藥:迷信指能迷失人本性的藥物。比喻用花言巧語迷惑人。
【第84句】:【靠著大樹好乘涼】(諺)指有了大樹遮蔭,乘涼就很方便。比喻晚輩在長輩的庇護下,得益很大。也比喻靠著某種權勢,做事就有靠山。
【第85句】:【山瘦馬,怒苦身】(諺)常走山路會把馬累瘦,常發怒火會使身體受損。指人在生活中要保持心平氣和,不可動怒,以免傷害身體。
【第86句】:【打虎打頭,殺雞割喉】(諺)指凡事必須從要害處入手,才能奏效。
【第87句】:【下臭霧】(慣)比喻造謠生事,滿口胡言。
【第88句】:一塊塊磚頭砌起墻,一條條小河匯大江。
【第89句】:【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釋義:比喻不能被一種行不通的辦法難倒,還要想別的辦法。 例句:沒關系,陸路不通水路通,反正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咱們趁早另想辦法。
【第90句】:【警察打他爹——公事公辦】(歇)指公家的事按公家規定的章程辦理,不徇私情。
【第91句】:【錐子剃頭——一個師傅一個做法】(歇)剃頭不能用錐子。指各人有各人的不同做法。
【第92句】:【前有車,后有轍】(諺)前邊有車行過,后邊就有車轍。比喻前人取得了經驗教訓,后人就有了可以遵循的榜樣。 也作“前邊有車,后邊有轍”。
【第93句】:【人熟是一寶】(諺)要辦事,人緣熟了就順手,這是個法寶。指凡事人地生疏難行動,人熟地熟好辦事。
【第94句】:【三一三十一】(慣)原為珠算口訣,用三除十,得三余一。指三個人每人平均一份。
【第95句】:【一棍子打死】(慣)比喻對人或事粗暴地全盤否定。
【第96句】:【照方吃炒肉】(慣)比喻按慣例行事。
【第97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睛還有晴】(歇)晴:諧“情”。指說是無情卻還有情。
【第98句】:【燈不亮要人剔,人不明要人提】(諺)指油燈不亮,需要人剔去燈花;人一時糊涂,需要別人從旁提醒。
【第99句】:【拿屎盆子往自己人腦袋上扣】(慣)比喻自毀聲名,自己侮辱自己。 也作“拿著屎盆子往自己頭上扣”。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讀著就是一種享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