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文不文,武不武】(慣)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形容人沒有一點兒本事。 也作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 文不能提筆,武不能捉刀。
【第2句】:【把心掏出來】(慣)指對人一片赤誠。
【第3句】:【魚兒蹦到沙灘上】(慣)比喻陷入絕境。
【第4句】:【萬變不離其宗】(慣)宗:宗旨。 指形式上千變?nèi)f化,本質(zhì)卻沒有變。
【第5句】:【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歇)芝麻:油料作物,花白色,莖直立,每開一層花,就往上長一節(jié)。比喻日子越過越好,或事物不斷發(fā)展、提高,情況越來越好。
【第6句】:【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諺)索:繩索。比喻人在某方面受過大的驚嚇,再遇到類似情況就不由得心驚膽顫。 也作一朝被蛇咬,三年怕帶子。 一次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一回蛇咬腳,十年怕踩草。
【第7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諺)囤:盛放糧食的器具。指節(jié)約糧食,要在糧滿囤的時候節(jié)省,不可等到囤中存糧快見底的時候。泛指一切財物的節(jié)約貴在平時。 也作“囤尖省才是省,囤底省一場空”。
【第8句】:【水溝不通四處流】(諺)水流的渠道如果不暢通,就必定四處漫溢。 比喻下情不能上達,必定造成麻煩。
【第9句】:【雞歸雞,鴨歸鴨】 釋義:比喻不是同類,不能在一起。 例句:打開天窗說亮話,安隆奶奶,庚虎是你的孫子,小金蘭是我女兒,雞歸雞,鴨歸鴨,你安姐姐也應該知道自己的來龍去脈,不要麻雀跟雁飛,矮人空心高!
【第10句】:【這個一榔頭,那個一錘子】 釋義:比喻你一言,他一語,意見不統(tǒng)一。 例句:你還說民主管理指在巖上選組長,做計劃,籌資金。在船上還能這個—铘頭,那個一錘子,那不是野兔子拉犁,亂套了?
【第11句】:【烏白頭,馬生角】(慣)烏鴉白了頭,馬生出角來。比喻事情不可能出現(xiàn)或成功。
【第12句】:【丟去九霄云外】(慣)九霄:天的最高處。指扔得遠遠的。
【第13句】:一塊塊磚頭砌起墻,一條條小河匯大江。
【第14句】:【結(jié)婚戒指】戴上戒指,美觀大方,且顯示富貴。然而,戴戒指是有講究的,不能瞎戴,如果隨意戴上,很可能會鬧出笑話。 戒指自古以來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因此它的戴法頗有講究。一般而言,從大拇指到小拇指的順序,戴戒指的意義分別是:生、死、定、嫁、離。 按照我國的習慣,訂婚戒指一般戴在左手的中指;結(jié)婚戒指戴在左手的無名指;若是未婚姑娘應戴在右手的中指或無名指,否則,就會令許多追求者望而卻步了;離異單身女人會把戒指戴在小拇指上,以引起別人的注意。 為什么結(jié)婚戒指必須戴在左手的無名指上呢?相傳無名指與心臟相連,最適合發(fā)表神圣的誓言,用戒指套住了所愛的人的無名指,就可以留住他(她)的心了,戴在上面的戒指可以是“心心相印”。而且無名指上有重要穴道,戒指戴其上可以適度按壓肌肉,有安定情緒之效。按西方的傳統(tǒng)習慣來說,左手上顯示的是上帝賜給你的運氣,它是與心相連的,因此,將戒指戴在左手上是有意義的。通常把戒指戴在左手上,也是因為一般較少的勞作,不會碰壞戒指。
【第15句】:【大炮一晌,黃金萬兩】(諺)比喻戰(zhàn)爭之財易發(fā)。
【第16句】:字要簡潔方為妙。
【第17句】:【無錢吃酒,妒人面赤】(諺)自己沒錢買不起酒喝,卻嫉妒別人臉面發(fā)紅。借指人自身無能.卻往往對別人多疑善妒。
【第18句】:【蜜罐里長大的】 釋義:比喻一直生活在幸福中,沒受過苦。 例句:舊社會的勞動人民,是怎么從三座大山底下過來的?你們可真是蜜罐里長大的呀,有些人動不動鬧情緒,尥蹶子,想干啥就要干啥,世界上的事那么容易嗎!
【第19句】:【不吃魚,口不腥】見“沒吃鮮魚口不腥,沒做壞事心不驚”。
【第20句】:【不服藥,勝中醫(yī)】(諺)中醫(yī):中等的醫(yī)生。指有病不請醫(yī),不服藥,自我調(diào)理,也不失為一種中等療法。
【第21句】:【胎毛未干】(慣)胎毛:胎發(fā)。譏諷人年幼無知。
【第22句】:【貓咬尿泡空喜歡】 釋義:好事并不存在,白高興。 例句:你看那娘娘一片云情雨意,哄得那妖王骨軟筋麻。只是沒福,不得沾身。可憐!真“貓咬尿泡空喜歡!”
【第23句】: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臍,冬不蒙頭。白天多動,夜里少夢。
【第24句】:【開了話匣子】見“打開話匣子”。
【第25句】:【廝打沒好手,廝罵沒好口】(諺)廝:相互。互相對打起來,就不會有饒人的拳頭;互相對罵起來,就不會有中聽的話語。指只要打罵起來,雙方就很難克制自己。 也作相罵沒好口,相打沒好手。 要罵無好口,要打無好手。
【第26句】:【便宜不過當家】(諺)便(pian)宜:便益,好處。當家:自家。有好處的事,不可落入外人手里。指有便宜要讓自己家里人享用。
【第27句】:【稻秀雨澆,麥秀風搖】(諺)秀:稻、麥揚花期。指稻揚花時,要雨澆灌,卻忌風搖;麥揚花時,要風吹搖,卻忌雨澆。 也作“麥秀風搖,稻秀雨澆”。
【第28句】:【倒打一釘耙】(慣)比喻反咬一口。 也作倒打一耙。 倒打一棍。
【第29句】:【兒大不由爺】(諺)爺:父親。兒子大了,凡事自作主張,不由父親作主。指兒女長大成人后自立自主,父母不必再干預。 也作兒大不由娘。 兒大母難專。專:專斷。 兒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
【第30句】:【鍋蓋揭早了煮不熟飯】(諺)比喻時機不到,條件不成熟,就不可希圖事情速成。
【第31句】:【冬天的大蔥——葉黃根枯心不死】(歇)比喻人或集團表面上雖已衰敗,但不死心,仍有復活的念頭。 含貶義。
【第32句】:【女人一朵花,全靠衣當家】(諺)指女人漂亮得像朵花,其實主要還是靠衣著打扮。
【第33句】:【忙中多有錯】(諺)做事匆匆忙忙,就容易發(fā)生差錯。指做事貴在從容仔細,粗疏急迫往往是出錯的根源。 也作忙中出錯。 忙中有亂,亂中生錯。
【第34句】:【牙齒還有和舌頭相碰的時候】(諺)比喻在一起生活的人,關(guān)系再親密,也不免有時要發(fā)生沖突。 也作牙跟舌頭還有不和的時候。 牙齒跟舌頭那樣親,有時也會咬到。 牙齒有時也會嚼痛舌頭。
【第35句】:【寧少路邊錢,莫少路邊拳】(諺)離家出遠門,寧可身邊少帶盤費,也不可少了防身的武功。舊指出門在外,總得有護身拳術(shù),以防吃虧受欺。
【第36句】:出勁長勁,歇著沒勁。
【第37句】:【裝一佛像一佛】(慣)比喻裝什么人像什么人。
【第38句】:【見廟就燒香,見佛就叩頭】(慣)比喻到處求人幫忙,不放過可利用的機會。 也作“見著廟門就燒香”。
【第39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釋義:到處找,找不到,卻在無意中碰到了。 例句:“有如此絕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注:姑娘:吳語,姑母。)之意?”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第40句】:【黃金有價,信譽無價】(諺)信譽:信用和聲譽。黃金再貴重,總有個價錢;信用和聲譽卻是不能估價的。指良好的信譽是無價之寶。
【第41句】:【打錯了算盤】(慣)比喻盤算錯了,打錯了主意。
【第42句】:生人不生膽,力大也枉然.
【第43句】:【烏龜撞石板——硬碰硬】(歇)硬:本指堅硬,轉(zhuǎn)指強硬。指以強硬的態(tài)度對待強硬的態(tài)度,針鋒相對。也指兩強相遇,互不相讓。 也作“烏龜碰石板——硬碰硬”。
【第44句】:【肚子里有貨】(慣)比喻人有學問或有主意。
【第45句】:【隔墻須有耳,門外豈無人】(諺)“壁間猶有耳,窗外豈無人”。
【第46句】:【臉皮厚】(慣)指人不知羞恥。 也作臉皮三寸厚。 臉皮銅錢厚。
【第47句】:【飯來張口,水來伸手】 釋義:形容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或懶惰。“伸手”又作“濕手”。 例句:你想想:喜兒要來了,還不是享福來了,這以后,吃好的穿好的,飯來張口,水來伸手,不比在你家少吃沒穿強多啦!
【第48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慣)比好的差一些,比差的好一些。指處于中等水平。
【第49句】:【有錢一時辦,無錢空自喊皇天】(諺)有錢辦事,立馬就成功;無錢辦事,再喊老天也無用。指辦事的成敗遲速,經(jīng)濟基礎(chǔ)是關(guān)鍵。
【第50句】:【目邊之木,田下之心——相思】見“木邊之目,田下之心—一相思”。
【第51句】:【鄉(xiāng)下獅子鄉(xiāng)下跳】(諺)鄉(xiāng)間的社火賽會舞獅子,也就只限于在鄉(xiāng)間。指低俗的技藝,不可在高雅的場地表演。也指低層次的人物,不能冒充到高層次中。 也作鄉(xiāng)里獅子鄉(xiāng)里舞。 鄉(xiāng)下獅子鄉(xiāng)下調(diào)。 鄉(xiāng)里獅子鄉(xiāng)里滾。
【第52句】:【老壽星上吊——活膩了】(歇)老壽星:傳說中長壽的仙人。指活得厭倦了,自己尋死。含責罵意。 也作“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
【第53句】:【長安雖好,不是久戀之鄉(xiāng)】(諺)長安:西安的前身,唐代為世界四大名城之一。指繁華熱鬧的地方雖好,也不宜長久留連。泛指不宜久戀某地。
【第54句】:【多個人,多個膽】(諺)多添一個人,就增多一分膽量。指人多勢壯,膽量就大。 也作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冤家多一條河。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把刀。 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對頭少堵墻。
【第55句】:【將飛者翼伏,將奮者足跼】:蜷曲。將要起飛的大鳥,總要先斂起翅膀;將要迅跑的走獸,總要先弓起腳。比喻人在即將采取大的行動之前,總有一段短暫的靜默期。
【第56句】:【無明業(yè)火,高三千丈】(慣)無明:佛教用語,沒有智慧之意。業(yè)火:怒火。由于沒有智慧,不能了解正理,結(jié)果引起許多煩惱,因稱發(fā)怒為“無明業(yè)火”。形容怒氣沖天,按捺不住。 也作無明火高三千丈。 無名怒火高萬丈。
【第57句】:【吊死鬼搽胭脂——死要臉】(歇)吊死鬼:自縊身亡的人。責罵人不知羞恥。
【第58句】:【禮多人不怪】(諺)對人多講究禮貌,人不會見怪。指禮貌是文明的舉止,以禮待人,謙恭有禮,人們總是樂于接受的。 也作禮到人不怪。 禮多不罪人。
【第59句】:【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好似衣錦夜行】 釋義:富貴:指有錢有勢。人富貴了,應當回故鄉(xiāng)看一看。 例句:羽搖首道:“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好似衣錦夜行,何人知曉?我已決計東歸哩!”
【第60句】:【君知我則報君,友知我則報友】(諺)君王器重我,我就為君王效命;朋友賞識我,我就為朋友賣力。 指誰對我有知遇之恩,我就甘愿盡力報答誰。
【第61句】:【鄉(xiāng)里姑子鄉(xiāng)里樣】(諺)姑子:姑娘。指鄉(xiāng)下姑娘自有鄉(xiāng)下姑娘的氣度神態(tài),不同于城里姑娘。
【第62句】:【破天荒】(慣)相傳唐朝時湖北荊州每年送舉人去考進士,均未考中,時人稱作天荒;后來劉蛻考中了,稱為“破天荒”。比喻第一次發(fā)生的事或第一次做某事。
【第63句】:【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 釋義:不能吹牛,應該說實在話。 例句:“哼!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光說不行……”
【第64句】:【兩個肩膀扛著一張嘴——凈等吃】(歇)指等著吃現(xiàn)成的。
【第65句】:人怕理,馬怕鞭.
【第66句】:【國有王法,廟有清規(guī)】(諺)王法:國家設(shè)置的法律。清規(guī):寺廟里處罰犯規(guī)者的條文。指國家有大法,寺廟有清規(guī),都必須依照執(zhí)行。
【第67句】:【是非只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釋義:惹是生非,只因愛說閑話;煩惱纏身,都是由于硬要出頭露面。指為人處世,要慎言慎行。 例句:小蔡,你我要不是小姜子,咱們也不管閑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非只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第68句】:【千錘打鑼,一錘定音】(諺)敲鑼的雖多,敲打的時間雖長,但最后收尾憑的是一錘之音。比喻討論問題,不妨大家爭鳴,但最后作決定,還得主持人說了算數(shù)。 也作千聲鑼鼓,一錘定音。 千錘擊鼓,一錘定音。 千人打鼓,一錘定音。
【第69句】:【把個懶驢子逼上了磨】 釋義:比喻把不務(wù)正業(yè)的人領(lǐng)上了正路。 例句:哪知這句話倒說著了!那位打算詩酒風流的公子,何嘗不是被他姊妹兩個一席話,生生地把個懶驢子逼上了磨呢!
【第70句】:【吐不出來咽不下去】(慣)形容人有顧慮,說話吞吞吐吐。
【第71句】:【留后手】(慣)指為避免以后發(fā)生困難而采取留有余地的措施。
【第72句】:【大人不記細怨】(諺)細怨:細小的怨恨。指大人物心胸寬廣,不把細小的怨恨記在心上。
【第73句】:【貓要捕鼠,必先伏下身子】 釋義:比喻做機密事,要先隱蔽好。 例句:他說:“要少言少語,言多語失,走漏了消息不是玩兒的,虎要取食,必先蹲一下勢子。貓要捕鼠,必先伏下身子。”
【第74句】:【老驢啃癢,還有來有往呢】 釋義:比喻幫助應該是互相的。 例句:上次劉世忠掃蕩潛龍湖,我們不是派人援助過他嗎?老驢啃癢,還有來有往呢!
【第75句】:【騎驢不知趕腳的苦】 釋義:比喻體會不到別人的苦處。 例句:“坐車的都是有錢的,他們哪兒知道拉車的苦!一個錢也不肯多給,你跑慢了他還不樂意,哎,真是騎驢不知趕腳的苦哇!”
【第76句】:【臉朝黃土背朝天】(慣)形容農(nóng)民辛勤種地的情景。 也作面朝黃土背朝天。 脊梁朝天臉朝土。
【第77句】:【喝干醋】見“吃寡醋”。
【第78句】:【瞞人沒好事,好事不瞞人】(諺)正大光明的事不會瞞哄人,瞞哄人的事不會是正大光明的。指做好事光明正大,做壞事偷偷摸摸。
【第79句】:【不見棺材不下淚】(慣)比喻不到窮途末路就不死心,不后悔。
【第80句】:【糞不臭,挑起來臭】(諺)指糞便不動它不臭,要是挑動它,就臭不可聞。比喻見不得人的丑事,不張揚則已,一旦張揚開就難以收拾。
【第81句】:【破財免災】(諺)破費了錢財,可以免除災禍。舊指丟失或耗費了錢財,能換來人的安樂。用來安慰失盜或意外破財者的常語。 也作“破財消災”。
【第82句】:【大海不禁漏卮】見“滄海不能實漏卮”。
【第83句】:【出洋相】(慣)1指在人前出丑,鬧笑話。2指故意做出丑態(tài),引人發(fā)笑。
【第84句】:【肩膀?qū)挕浚☉T)形容人能力強,能擔起重任。
【第85句】:【要想武功好,從小練到老】(諺)要想把武功練好,就得一輩子不停地練。指武功不是短時間能練好的,要長練不輟。
【第86句】:【沒病攬傷寒】(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傷寒: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指沒病找病。比喻沒事找事,自討苦吃。
【第87句】:【跛者不忘履,盲者不忘視】(諺)履(lu):穿鞋走路。盲:瞎眼。跛子不能行走,但他并沒有忘卻穿鞋走路;瞎子眼不能視,但他并沒有忘卻睜眼看物。指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著生命的本能。
【第88句】:【矢在弦上——不得不發(fā)】見“箭在弦上——不能不發(fā)”。
【第89句】:【糟房的姑娘——酒手】(歇)糟房:糟坊,釀酒的作坊。酒:諧“久”。指老手、行家。
【第90句】:【上山擒虎易,開口求人難】見“入山擒虎易,叉手告人難”。
【第91句】:【雞多不下蛋】 釋義:人多了,缺乏必要的組織、管理,反而干不好事情。 例句:“人多瞎搗亂,雞多不下蛋,生產(chǎn)搞不好,這回虧算吃上了。”
【第92句】:【鈍刀子割肉】 釋義:比喻做事不干脆,不痛快。 例句:疲疲沓沓的工作作風,拖拖拉拉的工作效率,豈不也是用“鈍刀子割肉”。
【第93句】:【少所見,多所怪,睹橐駝言馬腫背】(諺)橐(tu。)駝:駱駝。見識少的人容易大驚小怪,看到駱駝就以為是馬背腫高了。指把不常見的事物看作怪異的,只緣見識太少。 也作少所見,多所怪。 少見必多怪。
【第94句】:【唱戲還要有個過場】 釋義:比喻辦事不能操之過急。 例句:性急吃不得熱饅頭,唱戲還要有個過場,鬧革命這事情,更是要得一步一步來。就像鋸大樹一樣,咱又要刨根,還要砍梢。
【第95句】:不看人親不親,要看理順不順。
【第96句】:【橫插一杠子】見“插杠子”。
【第97句】:【吃江水,說海話】(慣)指人愛吹牛皮,說大話。
【第98句】:【把天放在頭上說話】(慣)指說話做事公平公正,不違天理。
【第99句】:【丟飯碗】(慣)比喻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職業(y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