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醬鍋里煮元宵——混蛋】(歇)本指渾濁的球形東西,轉指不懂道理或不明事理的人。含責罵意。
【第2句】:【懷著鬼胎】(慣)比喻心里有不能告人的想法和隱情。 也作“懷著一肚子鬼胎”。
【第3句】:【晴天不肯走,直待雨淋頭】 釋義:比喻不識時務,辦事恰到好處就該收,過頭了就壞事,招致沒趣或禍害。 例句:“你真是‘晴天不肯走,直待雨淋頭’,還不趕快借坡趕驢,要不,可就沒你的好果子吃了?!?/p>
【第4句】:【躲了雷公,遇了霹靂】 釋義:雷公:神話傳說中的雷神。比喻躲過了一場打擊,又遇到另一場打擊。 例句:蒯公又想道:“天下舉子像鮮于‘先輩’的,諒也非止一人,我不中鮮于同,又中了別的老兒,可不是‘射了雷公,遇了霹靂’!”
【第5句】:【古廟前的旗桿——獨一根】(歇)指只有一根。
【第6句】:【敢開高價口,必有識貨人】(諺)賣貨人只要確認手里的貨物是稀有的珍品,就不妨開出天價,顧客中自有慧眼識貨的人。指有奇貨自有識貨人。
【第7句】:【親戚遠來香,隔房高打墻】(諺)指親戚鄰居都必須保持距離,不過熱過近,才能持久。 也作親戚遠來香,隔壁高打墻。 親戚遠來香,近鄰高搭墻。 親戚朋友遠來香。
【第8句】:【狗戴帽子裝人】 釋義:罵人假裝正經。 例句:牛打江山馬坐殿,你倒狗戴帽子裝人了!你他媽的問問天,問問你祖宗!誰給你置的家,誰給你養活的人?
【第9句】:【百褶裙】時裝是過幾年一輪回,“百褶裙”是前幾年年輕女性的流行裙裝,穿上百褶裙顯得青春靚麗,楚楚動人。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來歷一。很久以前,有一個聰明能干的獵人,安套繩的本事很高,只要他下的扣子,必定能套著野獸。有一天,獵人上山察看扣子,看見套住了一只狐貍。獵人正要揮刀砍死狐貍,不料狐貍開口說話啦:“年輕人,別動手。 我是天神的女兒?!闭f著脫去狐貍皮變成一個美麗的姑娘。她看上獵人的勤勞勇敢,自愿與獵人結為夫妻。 獵人與狐女結成夫妻后,生了一兒一女,可是,自從她脫掉狐皮之后,一直找不到一件適合的衣裳,兒女大了,自己老光著身子,很不方便。于是,她又跑回到山上,想去找一件滿意的衣服。 獵人回到家,不見妻子,十分著急。此時電閃雷鳴,暴雨傾盆,獵人打著傘,進山尋妻。在一個山洞里,他找到了妻子。聽妻子訴說了苦惱,獵人靈機一動,扯掉傘骨,把傘衣遞給妻子做了裙子。傘衣做的裙子甚是好看,可惜在腰間掛不住,手一松便脫落下來。狐女只好提著裙子走出山洞。這時雨過天晴,山間出現一道彩虹,狐女趕忙剪下一截,當腰帶把裙子緊緊扎住。 這樣一來,裙子不再下落,走起路來像踏云,腰帶像彩虹,把狐女打扮得更漂亮。從此以后,這式樣便傳了下來。 來歷二。從前,苗家婦女不穿裙,穿的是粗布大腳褲。那時候,有一座黑森林,黑森林里有一個朝天洞,洞里住著猴子精。它的嘴巴像山洞,耳朵像簸箕,腳有碓桿粗。它時常出來搶走寨子里的姑娘,弄到山洞里糟蹋,折磨死后吃掉。 有一天下大雨,黑森林邊勤快而美麗的兜花姑娘拿著傘出門干活,直到天黑都沒回來,原來是被猴了精抓到洞里去了。姑娘在洞里受盡折磨,可是沒有辦法逃出來。一天深夜,她哭著哭著睡著了,夢見一個白胡子老頭指點她,用松脂涂在猴精曬太陽的大石頭上,粒住猴精,就可以逃出來。 姑娘依計采集了許多松脂,涂到那塊大石頭上。猴精一坐下就被粘住了,掙也掙不脫。姑娘趁機逃出山洞,在大森林里整整走了一個月,衣褲全被樹枝掛破了,身子露在外面。她害羞這樣回去見鄉親,只好把來時帶著的傘抽掉傘骨,用傘衣套在腰上,遮住下體。回到寨子,鄉親們見了很新奇,姑娘們立刻仿照傘裙的樣子,做出了能展能收,打開像傘,合攏起來也像傘的百褶裙。
【第10句】:【不栽桃李種薔薇】 釋義:薔薇:花木名,枝有刺。不栽桃李樹,卻種薔薇花。比喻自找棘手的事睛。 例句:黃人所謂不栽桃李種薔薇,但見荊棘滿林而已。
【第11句】:【肚痛埋怨灶司】(慣)灶司:灶王爺。比喻自己沒本領做事情,卻埋怨他人。
【第12句】:先睡心,后睡人,睡覺睡出大美人。
【第13句】:水落現石頭,日久見人心。
【第14句】:【起了風,少不得要下點雨】(諺)風是雨頭,既然風起了,跟著或大或小總要下點雨。借指對方既然已經提出了條件,總得多少有點表示。
【第15句】:【得理不讓人】(慣)指占了理,就不肯寬容、饒恕別人。 也作“得理不饒人”。
【第16句】:【烏鴉叫不祥之兆】烏鴉,俗稱老鴰,是一種常見的益鳥,“烏鴉反哺”是出了名的。這么好的鳥類,人們反而嫌棄它,原因何在?完全是人們對它的生活習性的誤解,烏鴉長得一身黑(天下烏鴉一般黑),叫聲難聽,喜食腐肉,又總在寒冷的冬天和曠野里出現,形成一幅枯木寒鴉的凄涼景象,故人們就把烏鴉與悲慘氣氛聯系起來。 人們為了貶斥烏鴉,還給它編了一個故事。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有個文人叫公冶長,他能聽懂鳥語。有一天他在樹林里看見一只烏鴉,烏鴉對他說:“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一狼拖羊,快點去,莫慌張,你吃肉,我吃腸,腸子掛在樹枝上!”公冶長趕到南山,果見一惡狼拖著一只羊。他把狼趕走了,把羊帶回家。由于興奮過度,吃完肉后忘了把羊腸給烏鴉掛在樹上。記仇的烏鴉發誓報復他。后來,烏鴉又唱了同樣的歌騙公冶長去另一個地方,公冶長趕去一看,原來是強盜剛殺了人的作案現場。正當他嚇得要走開時,公差來了,把他捉去了公堂。這件事傳出去之后,人們都知道公冶長坐牢是被烏鴉害的。從此,就認為烏鴉叫是想要害人,是不祥之兆。
【第17句】:父母是孩子的鏡子。
【第18句】:【饒人不是癡漢】(諺)饒:饒恕,寬容。遇事能寬容別人,這不是癡呆的表現。指寬容是聰明人的行為。 也作饒人不是癡,過后得便宜。 饒人不是癡,癡漢不饒人。 饒人三分不為癡。
【第19句】: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釣。
【第20句】:【黃忠人老心不老】 釋義:比喻人老志不衰。 例句:好啊!咱說這年紀上了,再趕不上世道兒。誰知道又要組織群眾,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日本鬼子,你來吧!咱黃忠人老心不老!
【第21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一詞語一般是指夫妻從小一起長大,恩愛有加。典出李白《長干行》。 大詩人李白喜游覽,唐開寶十四年,28歲的李白第二次來到南京。一天,他同朋友在長干橋一帶游覽,突然聽到一曲委婉幽怨的西曲歌,他被深深地感動了。一代詩仙,幽情迸發,揮筆而就《長干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長干行》是樂府詩,寫的是一個居住在南京長干里的年輕女子,思念在遠方做生意的丈夫的離愁別緒,情感真切,表達細膩。特別是詩的前六句描寫的意境非常好,清純無瑕的童年記憶,親密無間的戲耍場景,仿佛就在眼前,讓人回味悠長,妙不可言。青梅、竹馬既是兒時的玩物,又是純真童趣升華的媒介,為未來的愛情做好鋪墊。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典出詩仙之手,既浪漫,又真切。
【第22句】:【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慣)指重新遭受苦難。
【第23句】:【癩蛤蟆剝皮眼不閉,黑甲魚剖腹心不死】 釋義:比喻不甘心失敗。 例句:“敵人是‘癩蛤蟆剝皮眼不閉,黑甲魚剖腹心不死’,我們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p>
【第24句】:【母豬賽貂蟬,駱駝容長臉兒】 釋義:貂蟬:《三國演義》中人物,司徒王允的歌女,貌美出眾。比喻貪戀女、色,再丑的女人也覺得美麗可愛。 例句:“沖她那走路的神氣,就不像個大家閨秀。”說著,指著奎老爺的腦門子,“你看哪個女人都是好的,真是母豬賽貂嬋(蟬),駱駝容長臉兒?!?/p>
【第25句】:認理不認人,幫理不幫親.水大漫不過船,手大遮不住天.
【第26句】:【生日吹蠟燭】孩子們過生日,生日蛋糕是少不了的,精明的蛋糕店老板又開始贈送生日蠟燭。生日那天,吃著蛋糕,又吹蠟燭,別提有多高興了。 不過,過生日吹蠟燭的來歷恐怕孩子們不知道。 過生日要吹滅插在蛋糕上的蠟燭,這一做法最早始于古希臘。古希臘的月亮女神阿耳特彌新的崇拜者們在慶祝月亮女神生日時,在圣壇上擺上插著蠟燭的甜蜜蛋糕。后來,古希臘人在孩子的生日蛋糕上插上燃燒著的蠟燭,并增加了吹蠟燭的內容。他們相信,燃燒著的蠟燭具有隱秘神奇的力量,如果孩子們要求一個心愿,并且一口氣吹滅所有的蠟燭,他們便可以如愿以償。 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漂洋過海,來到中國。
【第27句】:【師范】中國歷來重視教育,而“師范院?!笔桥囵B教師的殿堂。那么,“師范”一詞是怎么來的呢? “師”的名稱,在夏、商、周時代就有了,而“師”的最早出現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師”之稱。春秋時期,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司馬遷用了“師表”一詞,他們都著重在師的表率作用這點上。西漢末年,楊雄在言論集《法言》中說:“師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個將“師”和“范”聯系起來,明確強調了教師所負有塑造教育對象的重大責任?!逗鬂h書-趙壹傳》報皇甫規定:“君學成師范,縉紳歸慕。”“師范”第一次作為一個完整的詞出現了。后世有“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說法,也是強調德才兼備的為師。
【第28句】:【撲克】“撲克”是一種紙牌,玩法很多,是深受百姓喜歡的智力游戲玩具。它是從英文p。ke了音譯過來的。照這么說它應該是舶來品,其實不然,是“出口轉內銷”。 說起撲克的由來,還有一段小故事。相傳早在楚漢相爭的時期,大將軍韓信為了緩解士兵的思鄉之愁,發明了類似紙牌的游戲,牌是用絲綢裱成,圖案是用木刻版印成的,因其只有樹葉大小,故被稱為“葉子牌”。后來發明了紙,由紙代替了絲綢,便產生了紙牌。據說這就是最早的撲克牌。 十二世紀時,馬克-波羅將這種紙牌游戲帶到了歐洲,立刻受到西方人的極大歡迎。起初,它只是貴族們的奢侈品,但因為它造價低廉,趣味無窮,很快便進入平常百姓的家中。
【第29句】:【不怕年災,就怕連災】 釋義:指連年的災害最為可怕。 例句:今年接著去年的大澇,又來了一個大旱,正如俗話所說:“不怕年災,就怕連災?!?/p>
【第30句】:【把別人棺材抬到自家家里哭】(慣)比喻把別人的事攬到自己身上,替別人吃苦頭。 也作“把別人家的棺材拉在自己門口哭”。
【第31句】:【軟的欺,硬的怕】 釋義:欺侮老實人,害怕厲害人。 例句:“我深知你們軟的欺,硬的怕,背著我的眼,還怕誰?倘或二奶奶告訴我一個‘不’字,我要你們的命?!?/p>
【第32句】:【脊梁骨里冒涼氣】(慣)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渾身發冷。 也作脊梁溝里冒冷汗。 脊梁骨冒涼氣。
【第33句】:【扶貧要扶本】(諺)幫助貧困戶擺脫貧困狀態,要從根本上采取措施。指扶貧不只是解救目前困難,更要從根本上使之走向富裕。
【第34句】:【鑼鼓聽聲,說話聽音】(諺)指聽話要善于聆聽話的弦外之音。 也作鑼鼓聽聲,聽話辨音。 鑼鼓聽音,說話聽聲。
【第35句】:【快刀斬亂麻】(慣)比喻用干脆利索的辦法解決復雜難辦的事情。 也作快刀斷亂麻。 快刀砍亂麻。
【第36句】:【結束】事情到了最后階段稱之為“結束”。如快開學了,暑假即將結束。 “結束”一詞,源自古代少女結婚?,F在只要看到女子的左手無名指上戴了戒指,就表示她已經訂婚或結婚了。而在我國古代,女子把頭發束起來也就意味著她已經訂婚或嫁為人婦了?!敖Y束”一詞的由來跟古代婦女結婚有密切的關系。“結束”就是把頭發盤結束起來.“結發夫妻”也是來源于此。 我國儒家傳統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因此,頭發也被認為是人體最珍貴、最神圣的一部分,古代女子一生是不能剪發的,頭發也就越長越長。 大約到十五歲的時候,就必須把頭發盤起來,要舉行笄禮,也就是成年禮。 這時候家里人會把及笄女子的頭發盤成發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此女子成年了。而且一般來說,女子在“及笄”之前,父母就已經給她訂下了婚事,到“及笄”那一年出嫁。束發結簪就表示女子已為人婦,為閨閣之女的完結,為之結束,這就是“結束”一詞的由來。同時,又是該女子新生活的開始。
【第37句】:【沒縫也要下蛆】(慣)蛆:蒼蠅的幼蟲。比喻無中生有,造謠生事或尋釁鬧事。
【第38句】:【蜻蜒吃尾——自吃自】(歇)蜻蜓常把尾巴彎到自己的嘴邊,看起來像在咬自己的尾巴。指自己吃自己的東西,或自己消耗自己的財物。 也作蜻蜒吃尾巴——自吃自。 蜻蜒吃尾巴——吃自己的。
【第39句】:【扎魚不扎母子魚,打獵不打失群雁】(諺)母子魚:將近產子的魚。 失群雁:離群的孤雁。指捕魚打獵也應有憐憫之心。
【第40句】:【沒了頭的蒼蠅,亂撞一氣】 釋義:比喻失去主宰,行為不能控制。 例句:他們老人家越要以他們的眼睛當作我的眼睛,我就越想不用眼睛,而像沒了頭的蒼蠅似的,亂撞一氣。
【第41句】:【千文許要,一文許還】(諺)做買賣,賣主允許要價千文,買主可以還價一文。指買賣場中,漫天要價和就地還錢是平常事。
【第42句】:【燒香望和尚——一事兩勾當】(歇)舊時作風不好的女子去寺廟,既燒了香又看望了相好的和尚。 轉指一舉兩得。
【第43句】:【小時偷針,大時偷金】(諺)小時敢偷人家一根針,長大就敢偷黃金。指對孩子要從小抓緊管教,小時沾染上小毛病,長大就會發展成觸犯刑律的罪犯。
【第44句】:【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慣)1形容相貌丑陋。2形容人受到驚嚇、恐嚇后難看的樣子。3形容人行為不端,不務正業。4形容處在困境中或過著非人的生活。 也作“人不人,鬼不鬼”。
【第45句】:【五湖四海都行船】 釋義:比喻哪里都可以去,在哪里都有行動的自由。 例句:“你剛才說得好,五湖四海都行船,咱們各走陽關道,你憑啥仗勢欺人?
【第46句】:【怨廢親,怒廢禮】(諺)怨恨時會不給親友留情面,發怒時顧不得儀表禮節。指怨怒時會因一時感情沖動而失去應有的理智。
【第47句】:【上山擒虎易,開口求人難】見“入山擒虎易,叉手告人難”。
【第48句】:【吃了扁擔——橫了腸子】(歇)指橫下心不顧一切地去做某事。
【第49句】:【貨郎擔子——兩頭貨】(歇)兩頭:本指這一頭和另一頭,轉指三天兩頭。貨:諧“禍”。指接連發生災禍。
【第50句】:【軍禮】“軍禮”即軍人的禮節氣,通常包括舉手禮、注目禮、舉槍禮等。軍禮瀟灑英姿,整齊劃一,甚是好看。 軍禮最早是從英國開始的。當年,英國海軍在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為凱旋的將士們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在大會上,女王親自為有功將士頒發獎章。當時,為了維護女王的尊嚴,特規定參加授獎將士不得平視女王,要用手背遮住眼部。這個動作后來就逐漸演變成了今天各國軍隊的軍禮。
【第51句】:【以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諺)要想改變貧窮現狀,發財致富,務農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經商。 指迅速致富的途徑是經商。
【第52句】:【生米成了熟飯】(慣)比喻已成事實或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也作生米已煮成了熟飯。 生米做成了熟飯。 生米燜熟了飯。
【第53句】:【船里不漏針】(諺)指船身嚴實,針要是丟了,必定是船內人拿走的。比喻丟失東西或走漏信息,總是與內部人有關。 也作船底不漏針,漏針沒外人。 船里不漏針,漏針船里人。
【第54句】:【殺人見血,鏟草除根】(諺)殺人必須見血,證明人死無疑;斬草必須除根,使它不再萌生。指消滅敵方力量必須完全徹底,不留后患。 也作“殺人須見血,斬草要除根”。
【第55句】:【虎死不倒威】(諺)指猛虎雖然死去,但威風依然存在。比喻英雄豪杰身處厄運之中,仍然表現出昂揚的斗志,凜凜不可犯。 也作虎死不落架。 虎倒雄風在。
【第56句】:【不知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慣)比喻爭斗雙方誰敗在誰的手里,尚難預料。
【第57句】:【脫了褲子打老虎】(慣)形容人既無恥,又膽大包天。
【第58句】:【靴里無襪自得知】(諺)光腳穿上靴子,別人看不出,自己是知道的。 泛指做下瞞人的事,自己心知肚明,無法瞞過良心。
【第59句】:【猴子屁股——坐不住】(歇)本指猴子生性好動,一刻也坐不穩;轉以形容人性情急躁,不穩重。
【第60句】:【摘了奶忘了娘】(慣)斷了奶就把母親忘了。比喻忘本。
【第61句】:【不要氣,只要記】(諺)指無論發生什么事,不必生氣,只要記取經驗教訓即可。
【第62句】:【船家不打過河錢】(諺)船家:擺渡渡客的船主。船主不在船靠到對岸后才收船錢。指渡客在船開動時就必須把擺渡錢交上。
【第63句】:【出處不如聚處】(諺)出處:物品的原出產地。聚處:物品的貿易所在地。指物品在原產地不如在貿易場所充足。也指從原產地購物,遠不如從貿易場所購物方便。 也作“產處不如聚處”。
【第64句】:【癩蛤蟆跳油鍋,找死】 釋義:比喻自取滅亡。 例句:有人說道:“能悶死嗎?”“死不了吧,反正沒他跑的?!辈茏跇s說。 “癩蛤蟆跳油鍋,找死?!毙∈瘎倮亟械?。
【第65句】:【近水解近渴】 釋義:比喻應付眼前急需,現得利。 例句:馬之悅聽了這話,馬上把心放下了:他最怕馬同峰回來跟蕭長春擰成一股勁兒,又拍著腿說:“好,好,這才是近水解近渴嘛!”
【第66句】:【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釋義:周郎:指周瑜,三國時東吳主將。折:虧損?!度龂萘x》故事:周瑜用美人計,讓劉備到東吳招親,想要借機扣留,以便討還荊州。劉備按照軍師諸葛亮的周密安排行事,使招親一事弄假成真,帶著夫人逃回荊州。周瑜追來,被蜀軍殺得大敗。比喻遭到雙重損失。“安天下”又作“高天下”。 例句:周瑜急急下得船時,岸上軍士齊聲大叫日:“周郎妙計安天下,陪(賠)了夫人又折兵!”
【第67句】:【外賊易擋,家賊難防】(諺)外來的賊是明的,容易對付;家里的賊是暗的,很難防范。指在預防賊寇方面,強大的外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隱蔽的、知情的內奸。 也作外賊易打,內奸難防。 外賊好防,家賊難擋。
【第68句】:【沒肚皮攬泄藥】(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餓得肚子都癟了,還要用泄藥。比喻多此一舉。
【第69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俗語比喻辦事情沒有規則、標準,就不會有合于這種規則、標準的結果。特別是對人的約束,不能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須用規章制度、法律法規來約束,才能保證社會和諧運轉發展前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源自戰國時期《孟子》一書。《孟子·離婁上》中說:“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薄耙帯笔切U龍A形的用具,“矩”是校正方形的工具。這句話是說,公輸班(即魯班)雖然木工技能高超,但是他不用規和矩這兩種工具,也畫不出方和圓的圖形,做不出方形或圓形的木制品。魯班是木匠的祖師爺,尚且如此,何況他人乎。
【第70句】:【送順水人情】(慣)指不用費勁,順便送出的好處、人情。
【第71句】:【讀哪家書,解哪家字】(諺)指讀的是哪一門類的書,就得要理解哪門類書的字義。借指說話做事要了解情況。
【第72句】:【人無利己,誰肯早起】(諺)人如果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誰肯摸黑趕早下苦辛。舊指只有在名和利的驅使下,人才會辛勤拼搏。 也作人不利己,誰肯早起。 人無利息,誰肯早起。
【第73句】:【吃柿子揀軟的捏】 釋義:比喻欺負老實人或弱小者?!皰庇肿鳌罢摇薄ⅰ疤簟?。 例句:留根:“這小子,吃柿子揀軟的捏,看我留根好欺負?。 ?/p>
【第74句】:【上什么山,打什么柴;進什么廟,念什么經】(諺)到了哪座山,就砍哪座山上的柴;進了哪座廟,就念哪座廟里的經。指人遇到什么情況就作什么打算,不可死守成規。
【第75句】:【好狗不擋路】(諺)指機靈的狗不臥在道路當中,阻擋往來交通。比喻知趣曉事的人,絕不做妨礙別人行動的事。 也作好狗不擋道。 好狗不礙路,礙路沒好狗。
【第76句】:【兒孫自有兒孫計,莫為兒孫作馬?!浚ㄖV)子孫后代自會有他們的生活安排,前輩人不必為他們做牛做馬苦苦勞神費力。指前輩人為子孫后代苦心經營全是不必要的徒勞。 也作“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薄8#焊7?。
【第77句】:【糞堆上長連枝樹,淤泥中生比目魚】(慣)連枝樹、比目魚:均喻夫妻。比喻在條件差的地方,也有美好的姻緣。
【第78句】:【臨上轎再扎耳朵眼兒】(慣)比喻事到臨頭才倉促準備。 也作臨時上轎穿耳朵。 上轎扎耳朵眼兒。
【第79句】:【鄉里姑子鄉里樣】(諺)姑子:姑娘。指鄉下姑娘自有鄉下姑娘的氣度神態,不同于城里姑娘。
【第80句】: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第81句】:【咬人狗兒不露齒】 釋義:比喻內心兇狠的人,表面上不露形跡。 例句:那廝卻有一二,咱家無三思,將那謊局段則向俺跟前使,那廝正是咬人狗兒不露齒。
【第82句】:【瓜兒不離秧,孩兒不離娘】 釋義:比喻彼此存在依附關系,離不開?!把怼庇肿鳌疤佟?。 例句:“瓜兒不離秧,孩兒不離娘呀!”連陰天老虎掛念珠兒,假充善人,“蓑嫂,我把你留下吧!”
【第83句】:【藝不壓身】(諺)技藝只會給人提供方便,不會給人造成負擔。指掌握了一門技藝,可到處自食其力。 也作“藝多不壓身”。
【第84句】:【駿馬跟前,小馬打蹄難;老鷹跟前,鳥兒唱歌難】 釋義:比喻在威嚴的大人物面前不容小人物自由隨便行動。 例句:拉莫,“駿馬跟前,小馬打蹄難;老鷹跟前,鳥兒唱歌難?!蹦阙s快出來投降,我不殺你!
【第85句】:【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釋義:比喻各人有各人的愛好。 例句:常言:“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贝蟾墒澜纾M管人們的喜愛各不相同,但卻很難想象哪一個人會喜歡“失敗”。
【第86句】:【姜是老的辣】 釋義:姜:生姜,味辣。姜越老味越辣。比喻人越老經驗越豐富,辦事越老練。 例句:他常說:“姜是老的辣。松柏是老的硬,人老吃成鹽多,骨頭比年輕人棒?!?/p>
【第87句】:【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 釋義:比喻人的貪欲是無止境的。 例句:俗諺有云:“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比祟愑疅o窮,大抵然矣。
【第88句】:【黃連樹上長的草——苦苗苗】(歇)比喻苦孩子。
【第89句】:【人各有志,不可相強】(諺)人的志趣各自不同,不可勉強別人服從自己。指要尊重別人,承認志趣的個性化。 也作人各有志,相強無益。 人各有志,豈能勉強。 人各有志莫強求。
【第90句】:【黃鼠狼養個老鼠兒子——一代不如一代】(歇)老鼠體形比黃鼠狼小。指一代比一代差。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黃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 黃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第91句】:【草多不燒灶,虱多不壓秤】(諺)指野草再多也不能燒灶煮飯,虱子再多也增添不了人的體重。比喻無足輕重的人說話做事當不了家也作不了主。
【第92句】:【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慣)比喻光聽說要干,卻不見實際行動。 也作“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樓”。
【第93句】:【挑水瞞不了井臺,上炕瞞不了鍋臺】(諺)鍋臺:我國北方農村的鍋灶與炕洞相連,冬天便于取暖。挑水要上井臺,上炕要經鍋臺。比喻做任何事情總瞞不過知根知底的人。
【第94句】:【咬苦瓜尾巴】(慣)苦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長圓形或卵圓形,兩頭尖,表面有許多瘤狀突起,味苦,可作蔬菜。形容痛苦難受。也比喻吃苦,過苦日子。
【第95句】:【燕子含泥壘大窩】 釋義:比喻積少成多(yipinjuzi.com)。 例句:“咱們不是正缺柴嗎,咱就要求上山打柴:咱的竹杠都是些空大竹,可以把竹節打空,裝上米,帶上山去。這么著人多點,次數多點,‘燕子含泥壘大窩’,就能把糧運上去。”
【第96句】:【屬刺猬的——捧不得也打不得】(歇)刺猬:哺乳動物,身上有硬刺。 形容很難對付,軟硬都不行。
【第97句】:【看著星星想月亮】(慣)譏諷人貪心不足。
【第98句】:吃人的嘴軟,論人的理短。
【第99句】:【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釋義:比喻接近什么,對什么就熟悉?!敖阶R鳥音”又作“靠山知鳥音”。 例句:俗話都有得說啦,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你摸得多了,也就自然知道它們的脾性了。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發朋友圈首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