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落得河水不洗船】謂省事,不添麻煩,相安無事。落、樂 諧音。明代《金瓶梅》:“奴巴不的騰兩間房與他住,只怕別 人。你還問聲大姐姐去。我落得河水不礙船,看大姐姐怎 么說。”
【第2句】:【做了和尚不撞鐘】(慣)比喻占著職位不干實事。
【第3句】:【二虎不能同山,兩雄不能并立】見“兩雄不俱立”。
【第4句】:【拿著金碗要飯吃】釋義:比喻有好的條件不利用,卻受窮或求助于人。例句:我說:“盤山哪!你們真是拿著金碗要飯吃,這幾座山場,能放多少牛羊啊!”
【第5句】:東海洋里的黃沙——經不起浪來磨
【第6句】:【不知道哪塊云彩有雨】釋義:比喻情況不好判斷。例句:“我警告你,小王,你有時太快嘴利舌,你知道會闖出多大禍!我看你還是不了解咱們的處境。我們誰都得應付,誰都得伺候,你知道哪爐香燒不到就出事呀!你不知道哪塊云彩有雨啊!唉唉……”
【第7句】:【當面燒香,背后拆廟】(慣)比喻人前假裝善良,背地里干壞事。
【第8句】:【使喚什么馬,用什么鞭子】采取相應的方法。韓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網》:“我暴,是對你,啥馬,用啥鞭子!”
【第9句】:【請神容易送神難】(諺)把神請來不難,把神送走卻不容易。比喻請人容易,把人打發走卻很難。 也作“接神容易送神難”。
【第10句】:畫里的燒餅——不充饑
【第11句】:太平間抬出的人——不行了
【第12句】:老師告訴媽媽,說我很聰明,就是上課愛搞小動作。回家后,媽媽訓了我一頓,還說:“快刀不磨是塊鐵。”(河北·行唐)
【第13句】:【一失足成千古恨】(諺)失足:失腳跌倒,借指犯了大錯。指在關鍵時刻行為不慎,犯了大錯,就會造成終生遺憾,至死無法彌合。 也作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 一失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 一失足為千古恨,驚回首已百年身。
【第14句】:人家的棺材抬自家——自討晦氣
【第15句】:【迷而知反,得道不遠】(諺)反:通“返”,返回,回頭。道:人生正道。迷失了正道知道回頭,就會很快尋著正路。指犯錯誤貴在及時改正。 也作“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第16句】:【至親不過爹娘,至近不過夫妻】見“近不過夫妻,親不過父母”。
【第17句】:【沒頭蒼蠅,亂鉆】形容人沒有主意,忙亂。臺灣朱秀娟 《女強人》:“她已找到了她努力的方向,不致再像個沒頭蒼 蠅似的到處亂竄了。”
【第18句】:搟面杖插到雞窩里——搗蛋
【第19句】:【一人藏得巧,百人找不到】某人收藏的東西,別人很難尋 找。《小說月報》(1980,9):“一人藏得巧,百人找不到,雖幾 經風險,這份珍貴的資料竟在柴桶內安然無恙。”
【第20句】:【千錢買鄰,八百買舍】(諺)舍:宅院。用千錢買鄰居,用八百錢買宅院。指好鄰居要比宅院本身更重要。 也作干貫治家,萬貫結鄰。貫:舊時幣制,干錢為一貫。 干金買屋,萬金買鄰。 干金置家,萬金置鄰。
【第21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諺)記憶力再強,也不如用筆把事記下來可靠。指筆記勝過記憶。 也作好記性當不得爛筆頭。 好腦瓜子不如爛筆頭子。
【第22句】:【冤殺旁人笑殺賊】(慣)殺:表示程度深。指冤枉了無辜的人,讓壞人高興。
【第23句】:【師范】中國歷來重視教育,而“師范院校”是培養教師的殿堂。那么,“師范”一詞是怎么來的呢? “師”的名稱,在夏、商、周時代就有了,而“師”的最早出現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師”之稱。春秋時期,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司馬遷用了“師表”一詞,他們都著重在師的表率作用這點上。西漢末年,楊雄在言論集《法言》中說:“師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個將“師”和“范”聯系起來,明確強調了教師所負有塑造教育對象的重大責任。《后漢書-趙壹傳》報皇甫規定:“君學成師范,縉紳歸慕。”“師范”第一次作為一個完整的詞出現了。后世有“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說法,也是強調德才兼備的為師。
【第24句】:一放學,我就練起了“少林拳”。忽然,手碰到了磚棱上,我“哎喲”一聲,捂著手哭起來。媽媽看見了,不來看我的手yipinjuzi.com,反而說:“這次你可要記住,‘人猖沒好處,老鼠猖了貓咬住’。”(陜西·隴縣)
【第25句】:半空云里伸出個巴掌——高手
【第26句】:【打悶葫蘆】(慣)悶葫蘆:也叫“悶葫蘆罐兒”,即撲滿,存錢用的瓦罐兒,上面留有細長的孔,錢幣放入之后,要打破瓦罐兒才能取出,比喻難以猜透的話或事情。指猜測令人納悶的話或事情。
【第27句】:【黃梅天十八變】釋義:指黃梅天氣候多變。例句:黃梅天……又以其對忽睛忽雨,諺有云:“黃梅天十八變。”
【第28句】:【舍不得牛犢,套不住老虎】(諺)牛犢:小牛。舍得拿牛犢作誘餌,才能套住老虎。借指要敢冒險,敢付出代價,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
【第29句】:【只認銀錢不認人】(慣)指人過于看重錢財,根本不講人情。
【第30句】:西施戴花——美上加美
【第31句】:【老鴰別嫌豬黑】(諺)老鴰(gua):烏鴉。烏鴉是黑的,黑豬也是黑的,誰也別嫌誰。借指人不可只看到別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也作“烏鴉別笑豬兒黑”。
【第32句】:【釘頭碰著鐵頭】(慣)形容厲害人碰上了厲害人,雙方態度都很強硬。
【第33句】:【魂飛天外,魄散九霄】(慣)1形容看見美色而不能自持。2形容驚恐萬分。 也作“魂飛天外,魄散九州”。
【第34句】:【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慣)四體:四肢。五谷:古時指稻、黍、稷、麥、菽,泛指糧食作物。指人不干農活,缺乏起碼的農業常識。 也作“五谷不分,四體不勤”。
【第35句】:【家有黃金,外有斗秤】(諺)家里有多少金銀,四鄰八舍有斗有秤給你稱量得一點兒不差。指一個家庭的經濟條件如何,瞞不過鄰里鄉親。 也作“家有黃金外有秤”。
【第36句】:【黃鼠狼娶媳婦兒——小吹小打】(歇)譏諷人辦事小里小氣,不大方。也指小打小鬧,氣派、規模小。 也作“黃鼠狼娶媳婦兒——小打小鬧”。
【第37句】:【當面鼓,背后鑼】釋義:比喻人耍兩面派,當面一套,背后一套。例句:吳書記聽了,馬上沉下臉來,說了句:“當面鼓,背后鑼,盡搞破壞!”
【第38句】:【雞食盆里鴨插嘴】(慣)斥責人多嘴多舌。
【第39句】:水灣里照影子——到過來
【第40句】:菜園里長狗尿苔(一種有毒的真菌)——不是好苗頭
【第41句】:【蘇湖熟,天下足】(諺)蘇湖:蘇州和湖州。蘇州、湖州糧食要是豐產,全國就不愁沒飯吃了。指蘇州、湖州素有“國家糧倉”之稱。
【第42句】:【吃虱子留后腿】(慣)虱子:昆蟲名,腹大,橢圓狀,寄生于動物身上吸食血液。吃虱子還要留下后腿,下次再吃。形容人非常吝嗇、小氣。
【第43句】:百花爭艷——各放異彩
【第44句】:【換湯不換藥】(慣)比喻只改變外表或形式,內容或實質卻不變。
【第45句】:【窩里狗,往里咬】借指內哄。西戎《兩澗之間》:“你就是 窩子里的狗,專會往里咬!”
【第46句】:【人不知,鬼不覺】(慣)形容非常隱秘,誰也沒有發現。 也作人不覺,鬼不知。 神不知,鬼不覺。
【第47句】:一次,白天只顧玩,晚上才想起寫作業。我說:“天黑得這么快,要再遲黑一個小時多好啊!”坐在一旁的奶奶說我是“晴天不曬谷,雨天怨天毒”。(廣西·宣州)
【第48句】:【不行春風,難得秋雨】指因果關系,做事會有結果。類似 的:刮春風,下秋雨。峻青《秋色賦》:“我們中國有句農諺: 不行春風,難得秋雨。這句話,不只是一種氣候上的規律, 也是人類生活中的一條哲理。”
【第49句】:【 國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意即個人 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國家,也說:公家、集體。反義說:家事 再小是大事,國事再大是小事。《小說月報》(1980,2):“國 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話雖不 錯,可惜只是講給我們這樣的人聽的。”
【第50句】:【公雞頭上一塊肉——大小是個冠】(歇)冠:雞冠,諧“官”。指不管職位高低,總還是個官。
【第51句】:【泥鰍掀不起大浪,跳蚤頂不起被窩】釋義:力量弱小,成不了大事。例句:“現在谷存夫還剩了二三十個人,泥鰍掀不起大浪,跳蚤頂不起被窩,我們可以高枕而睡了。”
【第52句】:【手里捧著個刺猬】事情棘手,難于處理。周立波《暴風驟 雨》:“我看他姓蕭的算是手里捧著個刺猬,撂也撂不下,扔 也扔不掉。他斗我,看他能斗下,這不是斗了三茬了?”
【第53句】:學校舉行演講比賽,我怕自己講不好,就不敢報名。爸爸說:“三年胳膊三年腿,十年練不出一張嘴。”鼓勵我去試試。(河北·易縣)
【第54句】:【魚在水,鳥在林】謂環境有利,可以自由活動。成語:各 得其所。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這很明白,魚在水里 好,你在這里工作方便。”
【第55句】:【吃人家飯,給人家干】在經濟上受人控制。或說:受人一 飯,聽人使喚/端人家碗,服人家管。馬烽西戎《呂梁英雄 傳》:“吃人家的飯,就給人家干。人家讓干啥還不是個干 啥。”
【第56句】:【不說不笑不熱鬧】指空閑時有說有笑,心情愉快。《馬烽 小說選》:“不說不笑不熱鬧,那兩個年輕人整天忙工作,讓 他們也歇一歇,喘一喘。”
【第57句】:【香菇】“香菇”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野生菌類,無論炒菜燉湯都美味可口,是宴席上的珍品。何以叫“香菇”這樣好聽的名字,還有個十分動人的故事呢。很久以前,巫山腳下住著一對淳樸善良的夫妻,結婚幾十年都沒有個一兒半女。一直到老人滿六十歲時,才生了個女兒,且一出生就天賦異稟,不同凡響,開口就能叫爹娘。老年得嬌女,讓老夫妻大喜過望,他們搜腸刮肚、苦思冥想地為她取了個名字叫香姑。香姑長到十三歲時,父母先后去世了,由于沒有經濟來源,她的生活頓時艱難起來。村里有個財主早就垂涎于香姑的美貌,見此機會便假惺惺地派人上門對香姑問寒噓暖,心里卻打著乘機霸占她的如意算盤。香姑年紀雖小,但早就看穿了財主的用心,她怒斥并趕走了財主派來的人。財主見來軟的不行,就親自帶著家丁上門搶人。鄉親們聽說后都替香姑擔心。但香姑這時候氣定神閑,她讓鄉親們放心,說自己是天上的仙女,被派下來侍候兩位老人,現在這件事已經圓滿完成,自己也該回去了。說著她拍手一招,天上馬上飛過來一只五彩錦雞,落到了香姑的身旁,她騎上錦雞飛到了空中。這時壞財主剛好趕到,看到煮熟的鴨子要飛了,急忙命人用箭向香姑射去。只見香姑不慌不忙,從空中撤下一把小白子兒,將射出的箭倒撞了回去。惡有惡報,財主被箭射死了。那些小白子兒落地后都慢慢變成了菌兒。鄉親們按香姑吩咐,把這些菌兒采來煮菜,味道極為鮮美。為了紀念香姑,人們便把這種菌兒叫做“香菇”了。
【第58句】:【稱上四兩棉花——紡一紡】(歇)紡:諧“訪”。指走訪、了解一下。 也作“買四兩棉花——紡一紡”。
【第59句】:【瓜桃梨棗,見面就擾】釋義:人們見到瓜、桃、梨、棗等水果吃幾個或挑挑揀揀是難免的。例句:哎喲!瓜桃梨棗,見面就擾!賣東西哪有不興人家挑揀的?不讓挑揀!你干脆留著自家吃。
【第60句】:【七嘴八舌頭】(慣)比喻眾人爭相發表意見。也比喻人多嘴雜。
【第61句】:【一歲孩兒百歲主】(諺)權勢人家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注定做一輩子主人。舊指主仆關系不在年齡大小,而在地位不同。 也作一歲使長百歲奴。使長:主子。 一歲主,百歲奴。
【第62句】:【方木頭不滾,圓木頭不穩】釋義:比喻人或物有長處就會有短處,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例句:周松山一口擔保說:“這個沒問題,我了解他。這個人雖有些偏激情緒,但革命的堅定性無可懷疑。”大老劉笑起來說:“方木頭不滾,圓木頭不穩。那就讓他去。”
【第63句】:【三個老婆一臺戲】(諺)老婆:也稱婆娘、婆姨,我國北方對妻子的俗稱,也泛指已婚婦女。指幾個婦女聚集到一起,常常會嬉鬧說笑,好比上演一臺戲。 也作三個婆娘一臺戲。 三個閨女一臺戲。 三個婆姨一面鑼,兩個婆姨一面鼓。
【第64句】:一間房子四個門——門路多
【第65句】:【不到時候不開花】不到時候不結瓜需要等待條件成熟。 西戎《燈心絨》:“人常說:不到時候不開花,不到時候不結 瓜。社里經濟力量大了,該辦的事,一樣一樣就辦成了!”
【第66句】:【眼不見,心不煩】(諺)指只要不是親眼看到的煩心事,就不會引起內心的煩惱。人們為了回避矛盾,求得自身的安寧,往往以此語作慰藉,也作眼不見,心不亂。 眼不見心凈。
【第67句】:我村的王某答應給我買本字典,可十來天過去了,還沒見影子。媽媽說:“你就別信他的話,十個跟頭不落地。”(江西·吉安)
【第68句】:【打人一拳,防人一腳】(諺)打人家一拳,要防人家一腳。指向人進擊要防人反撲。 也作“打出一拳去,謹防一腳來”。
【第69句】:鐵釘釘鐵板——硬對硬
【第70句】:【發空頭支票】見“開空頭支票”。
【第71句】:【老要癲狂少要穩】老人要癲狂些,以防保守;青年要穩重 些,以防急躁。清代《兒女英雄傳》:“老要癲狂少要穩,我不 像你們小人兒家,那么不出繡房大閨女似的。姑太太,等你 到了我這歲數兒,也就像我這么個樣兒了。”
【第72句】:【吃寡醋】(慣)比喻在男女之事上沒來由地嫉妒。 也作吃干醋。 喝干醋。
【第73句】:【騎著驢吃燒雞——這把骨頭還不知道扔在哪兒】(歇)本指雞骨頭不知會扔在什么地方,轉喻人死后尸骨還不知埋在哪里。
【第74句】:【一淵不兩蛟】(諺)淵:深潭。 蛟:蛟龍。一潭深水中,不能同時容得兩條蛟龍。比喻在同一處地域里,不能同時并立兩個實力相當的人物或集團。
【第75句】:玻璃掉在鏡子上——明打明
【第76句】:【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人不可輕信。姚雪 垠《李自成》:“走的好,走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無。萬一有一個料不到,連老本兒就賠上了。”
【第77句】:【出一身冷汗】形容人驚恐。王安憶《文革軼事》:“有時 候,這些畫面還會出現在她的夢境里,真的一樣,她不由驚 出一身冷汗。”
【第78句】:【抓住小辮子】清朝時,男人頭上梳辮子。抓住辮子,就可 強行拉著人走。辮、柄音近,借指挑錯兒,抓把柄。浩然《山 水情》:“同時,你們也得給我做臉,別讓反對我的人抓住任 何小辮子。”
【第79句】:借票子做衣裳穿——渾身是債
【第80句】:路邊含羞草——見人就低頭
【第81句】:一天,我站在樓梯口對媽媽說:“這樓梯真臟啊!”媽媽說:“說一尺,不如做一寸。那你就動手掃掃吧!”(湖北·漢川)
【第82句】:【 和尚寺對著尼姑庵,沒事也得有事】所處環境容易引起人 懷疑,說閑話,容易產生麻煩。寺、事諧音。韓志君 等《古船·女人和網》:“你想小庚那人小心眼兒,這個飯店又 只有你跟棗花。大栓呀,你聽大嫂一句話:和尚對尼姑庵 兒,沒事兒也得有事兒!”
【第83句】:吃河水長大的——管得寬
【第84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釋義:機關:周密而巧妙的計謀。卿卿:舊時對女子的愛稱。耍盡心眼自以為非常聰明,到頭來卻斷送了自己性命。嘲諷人玩弄權術和詭計,最后落得身敗名裂。例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他這才是自作自受呢!
【第85句】:【手掌也是肉,手心也是肉】(諺)不論手掌手心,都是自己身上的肉。比喻都是自家的親人,自應一體對待,不能厚此薄彼。 也作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 手心手背都是肉。
【第86句】:【無明業火,高三千丈】(慣)無明:佛教用語,沒有智慧之意。業火:怒火。由于沒有智慧,不能了解正理,結果引起許多煩惱,因稱發怒為“無明業火”。形容怒氣沖天,按捺不住。 也作無明火高三千丈。 無名怒火高萬丈。
【第87句】:【無債一身輕】(諺)不欠人的債務,自然就一身輕松。指債務帶給人的負擔是沉重的,還清債務,就不再有負擔。 也作“無賬一身輕”。
【第88句】:【八哥嘴巴毒蛇心】(慣)形容人說得好聽,而心腸卻非常狠毒。
【第89句】:【殺人可恕,情理難容】(諺)殺人的行為有時也可寬恕,違情悖理的事情卻實在難以容忍。指違情悖理的行為,有時比殺人還可惡。
【第90句】:手電筒沒泡兒——有眼無珠
【第91句】:【貓兒眼,看時候變】釋義:貓眼的瞳孔隨光線的強弱縮小或放大。比喻人察看情勢變化處事手段。含貶義。例句:申耀宗是個貓兒眼,看時候變。
【第92句】:【公主】在古代,封建帝王的女兒稱為“公主”。這個名稱始于戰國時代,在此以前,周朝天子的女兒稱“王姬”。那么,“公主”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原來與天子女兒的主婚人有關。當時,老百姓出嫁女兒,例由父親主持婚禮。天子具有九五之尊,他的女兒出嫁,怎么會出面主持婚禮呢?只好由同姓諸侯做主婚人。據《公羊傳》記載:“天子嫁女子于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那時候諸侯都稱之為“公”,“主”是主婚之意,移用于對天子女兒的稱呼,此即“公主”名稱的由來。當時諸侯的女兒也被稱為“公主”。自漢代起,皇家禮儀制度進一步健全,稱謂方面也做了明確規定。皇帝的女兒專稱公主,皇帝的姐妹稱“長公主”,皇帝的姑姑稱“大長公主”。其他人的女兒不準用這些名稱。分封各王、侯的女兒則稱為“王主”、“翁主”。這也有記載,顏師古在對《漢書·高帝紀下》“女子公主”條下解釋說:“天子不親主婚,或謂公主;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當父自主其婚也。亦日王主,言王為其主婚也。”可見,“王主”、“翁主”比“公主”低了一個級別。其后,“公主”稱謂一直沿用到封建王朝滅亡。
【第93句】:大船離港——外行(航)
【第94句】:山羊尾巴上掛鈴鐺——聲兒不停;響(想)在后頭
【第95句】:【馬勺兒里的蒼蠅,混飯吃】蒼蠅在勺兒里與飯粒相混。指 沒有大志,沒有本領,只是混口飯吃。劉紹棠《蒲柳人家》: “什么鐵嘴?你紅口白牙跑舌頭,馬勺兒上的蒼蠅混飯吃。”
【第96句】:佛爺臉上刮金子——刻薄;細索求:淺薄
【第97句】:老貓看游魚——干著急
【第98句】:【羊羔知道跪乳,烏鴉知道反哺】見“烏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
【第99句】:我們村的柑橘摘下后,村長讓人將大小配勻后再分。他說:“瘦婆娘騎胖馬——挑精搭肥。”(湖南·桃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