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按著葫蘆扣籽兒】強行全部取走。清代《醒世姻緣傳》: “哪像如今聽見那鄉里有個富家,定要尋件事,按著葫蘆摳 子,定要擠他個精光?!?/p>
【第2句】:【窮家難舍】(諺)指家雖貧窮,但曾長居久住,總舍不得離開。也指故鄉即使是窮山僻壤,但因土生土長在那里,也會與那里難分難舍。 也作窮家難舍,熱土難離。熱土:住久了的鄉土。 窮家難舍,故土難離。故土:故鄉。 窮家難離,熟土難舍。
【第3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見“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
【第4句】:中午,奶奶給小慶一個梨,他想接又不好意思接,怕他媽媽說他。奶奶說:“別狗舔油鍋又怕燙了?!保ㄋ拇āべY陽)
【第5句】:閻王嫁女——抬轎的是鬼,坐轎的也是鬼
【第6句】:【航船不載無錢客】(諺)航船上不搭載沒錢的客人。指凡乘船就得交渡船錢,過路就得交過路錢,這是往來交通的規矩。
【第7句】:【扣屎盆子】(慣)指無中生有地陷害人,損害其名譽。
【第8句】:舅舅給我家送來了幾包棉籽殼,叫種蘑菇。爸爸看著棉籽殼,皺皺眉頭說:“種,沒有時間;不種,棉籽殼又浪費了。怎么辦呢?”媽媽說:“你遇事總是心問口,口問心。種!我包了?!闭f完就笑起來,我和爸爸也笑了。(山東·臨沂)
【第9句】:【說一句是一句】說話真實可信,有分量分明代《水滸》: “我說一句是一句,并不會撒謊?!?/p>
【第10句】:【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多指相貌 方面的缺點。期刊:“你老覺得我難看,你可以搖搖頭,撇撇 嘴,說我丑人多作怪,馬不知臉長,但你沒有資格說我下 賤?!?/p>
【第11句】:拿著兔子當牦牛使——亂套
【第12句】:爸爸問我的學習情況,我支支吾吾地不敢正面回答。爸爸慢條斯理地說:“心里沒冷病,不怕吃西瓜。我看你最近老躲著我,成績肯定不怎么樣。”(河南·輝縣)
【第13句】:咬口生姜喝口醋——歷盡辛酸
【第14句】:【僧來看佛面】(諺)和尚來了,看在佛祖面上,一定要熱情招待。比喻來人雖不相干,但考慮到推薦人的情面,必須善待。
【第15句】:【交情是交情,買賣是買賣】釋義:做生意不能講個人交情。例句:老棒子要跟他在賬上找齊!——賬可是一筆一筆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交情是交情,買賣是買賣。何況他跟這個“黃毛”算什么交情?簡直是他身上的一塊牛皮癬,想起來就癢。
【第16句】:膏藥貼嘴巴——難開口
【第17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跟什么人在一起,就會受到什么樣 的影響。清代《兒女英雄傳》:“俗話說的:挨金似金,挨玉似 玉。今番親家太太的談吐,就與往日大不相同了?!?/p>
【第18句】:【十年不下雨,也有怨雨人】見“大旱三年,還有恨雨之人”。
【第19句】:【廚師的高帽】廚師戴白色的高帽是世界通行的習俗,顯得清潔衛生、別致。它源自希臘。最初,它只是一種作為區別他人的一種標志,沒有行業色彩。中世紀的希臘,戰亂頻繁,城里人往往逃人修道院避難。據說有一次幾個著名的廚師逃進修道院,他們換上黑衣黑帽,打扮得跟修道士一樣。日子一長,他們覺得應該把自己與修道士區別開來,于是將修道士戴的黑色高帽改為白色。從此,廚師們戴的白色高帽便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
【第20句】:【夾緊尾巴做人】行為收斂,做事謹慎。古華《浮屠嶺》: “還要他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夾緊尾巴做人。”
【第21句】:【~白遮九丑】(諺)九:多的約數。只要面皮白凈,其他生理上的丑點都能遮掩過。指人臉面白凈,就顯得英俊、秀氣。
【第22句】:【爬高枝】(慣)比喻攀附有權勢的人以提升自己的地位。 也作爬高門坎兒。 攀高枝兒。 飛到高枝上。
【第23句】:【倒貼三百錢也不干】條件優惠也遭拒絕?!栋彾唐≌f 選》:“以后,鬼才肯去領孩子,倒找我三百錢,我都不愛干 的,還要打我哩!”
【第24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做了壞事,總會被人發現。明 代《金瓶梅》:“常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有一日,風 聲吹到孫雪娥、李嬌兒耳朵內?!?/p>
【第25句】:【老表】“老表”是江西人的別稱,此稱從來沒有外傳或擴大地域,是江西人的“專利”。為什么稱江西人為“老表”呢?傳說朱元璋同元軍作戰,被打得大敗,而且身負重傷逃到江西康山地方,當地貧苦鄉民知道他是反對元朝的,就把他藏到山洞里,治傷供食,使朱元璋的傷口很快治愈。當要離別鄉親時,他非常感激,老鄉們好像未卜先知地對他說:“你要是將來當了皇帝,恐怕就不認得我們平民了!”朱元璋連忙回答說:“不會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話,你們只管來找我?!崩相l們說:“皇宮大院的,我們去哪里找你?就算找到了,我們平民又哪里進得去?文案高興高興算了?!敝煸皡s一本正經地說:“你們就說是我朱元璋表親來找就行了?!?1368年,朱元璋真的當上了明朝開國皇帝。有一年,江南一帶發生了旱災,尤以江西為重。廣大農民每年還是分夏秋兩季向朝廷交納賦稅,并要按丁服“徭役”。貧苦鄉民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想起了“朱老表”,于是,鄉民來到朝廷后,自稱是朱元璋的老表,獲準進了皇宮大院。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真的召見了他們,并詳細地聽了他們的意見和要求。結果.在這一年,朱元璋下令減免了他們的稅收。從此,“老表”便成了江西人的代名詞。外人不知道就里,還以為“老表”是笑話江西人土氣呢。
【第26句】:西瓜掉進油缸里——又圓又滑
【第27句】:【箭在弦上——不能不發】(歇)比喻情勢緊迫,不能不做某事。 也作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
【第28句】:飛機上吹大號——高調
【第29句】:神仙難釣午后魚。
【第30句】:【賊是小人,智過君子】(諺)做賊的人雖然品格卑下,但機智計謀往往勝過正人君子。指智力的高下,不受品格的限制。
【第31句】:半天云里的風箏——半點不由己
【第32句】:某叔叔在賣橘子,我正要去買一些,小陳一把拉住我說:“別去,雞蛋過過他的手也要輕三分的。”(廣西·蒼梧)
【第33句】:【勤為搖錢樹,儉是聚寶盆】見“儉是聚寶盆,勤是搖錢樹”。
【第34句】:【耍骨頭】(慣)1指故意調皮搗蛋。 2指開玩笑。3指表示親熱。
【第35句】:媽媽讓我跟她一起去拔瓜地里的雜草,我嫌天熱不想去。媽媽說:“走吧,苦干才能美吃?!保兾鳌の涔Γ?/p>
【第36句】:【發現新大陸】原指哥倫布發現美洲。借指有了新的發 現。王蒙《相見時難》:“杜艷叫了起來,好像發現了什么新 大陸?!?/p>
【第37句】:叭兒狗咬月亮——不知天有多高
【第38句】:我從鍋臺邊走過,不小心把一個碗碰到地上打碎了。媽媽說:“你怎么走路還帶翅???”(山東·即墨)
【第39句】:【吃后悔藥】(慣)指事后懊悔。
【第40句】:【吊起騾子講價錢】強行交涉,脅迫就范。類似的:打死狗 講價錢。沈從文《長河》:“不走開,人家會把你爹當王四癩 子辦,吊起騾子講價錢,不管你三七二十一,伸出手來,‘大 爺要錢’!不把不成。”
【第41句】:鄰居張某因偷竊被公安局抓去了。爺爺搖搖頭說:“上個月他叔叔因打架被抓去了,現在他又被抓,真是‘塘敗出泥鰍,家敗出毛猴’?。 保ò不铡じ逢枺?/p>
【第42句】:【盆朝天,碗朝地】(慣)形容東西放置無序,亂七八糟。
【第43句】:【肉中刺,眼中釘】比喻被仇視被憎惡的人。語序亦可換 置。成語:心腹之患。浩然《艷陽天》:“你在人家手心里攥 著,想圓就圓,想扁就扁,人家不是傻子,容你這個眼中釘, 肉中刺啊?”
【第44句】:三叔愛和老嫂們罵著玩兒,我爺爺時常提醒他說:“對她們放尊敬些,老嫂比母啊!”(河南·長葛)
【第45句】:【沒雞叫,天也亮】雞叫不起決定作用。謂缺少什么,無關 緊要。李準《李雙雙》:“有雞子叫天明,沒雞子叫天也要明, 離開他這個記工員,我這個隊干部也要走路的!”
【第46句】:谷糠蒸窩頭——捏不攏;難捏合
【第47句】:【相罵沒好口,相打沒好手】見“廝打沒好手,廝罵沒好口”。
【第48句】:鏡子里夾相片——形影不離;形影相隨
【第49句】:【笑臉聚得天邊客】(諺)天邊客:遠方來的顧客。指商場中態度和善,笑容相迎,就能招徠各方的顧客。
【第50句】:【開天辟地頭一遭】釋義:比喻自古以來頭一次,是空前的。例句:太陽從西邊出,月兒往東邊落,開天辟地頭一遭兒。
【第51句】:【賠了夫人又折兵】(慣)《三國演義》描寫,東吳為了要回荊州,設下一計,假借提親,把劉備騙到東吳逼他歸還荊州;劉備按諸葛亮計謀,成婚后帶著孫夫人逃走,周瑜帶兵追趕又遭埋伏,結果大敗而歸。比喻本想暗算別人,結果自己反受打擊,損失慘重。
【第52句】:【趙錢孫李】“張王李趙遍地劉”是中國的五大姓氏,為什么《百家姓》不把他們列在篇首,而讓“趙錢孫李”開篇呢? “趙”姓在《百家姓》中為什么居于第一位?關于這個問題,宋人王明清已經作出了考證。他認為,《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問題,和編輯者及其所處時代有關。《百家姓》出自五代十國吳越國的一個儒者之手,之所以將“趙”排在第一位,是因為當時吳越國是宋的附屬國,奉宋為正朔,而“趙”姓是宋朝的“國姓”,故將趙列為第一姓?!摆w”姓之后的“錢孫李”及“周吳鄭王”排序也是類似的原因:吳越國的國王姓錢,其正妃姓孫,李是南唐國姓,“周吳鄭王”四姓都是吳越開國者錢镠寵妃們的姓氏。
【第53句】:【叫花子】乞丐俗稱“叫花子”,那么乞丐為什么被稱為“叫花子”呢?有兩個出處。一是古時候天津的職業乞丐上街討飯時,手中都拿著一根花棍,一路乞討,一路舞動,碰上惡狗當道,乞丐就用它來打狗防身。由于棍子上面纏著花紙條,系著小鈴鐺,耍起來會“叮當”作響,所以俗稱打花棍,是天津職業乞丐行乞的象征。這乞丐是夠花哨的,故稱“叫花子”。二是如同化齋一樣,“叫化”也是一個動詞,叫化剩湯殘飯的人被稱為“叫化子”。這在元代的文學作品中較為常見。比如元代戲劇家張國賓的《合汗衫》:“我繞著他后巷前街,叫化些剩湯和這殘菜?!币驗椤盎蓖盎ā敝C音,后來,人們就將“叫化子”俗稱“叫花子”。這就是“謂乞兒為花子”的由來。
【第54句】:【無糧不聚兵】(諺)沒有充足的糧草,就不能聚集軍隊。指自古以來行軍打仗,必須糧草先行。也泛指沒糧食就無法舉事。
【第55句】:【閑時不燒香,急則抱佛腳】(慣)平時不在佛前燒香,急難之時才去求佛救助。比喻平時不作準備,事到臨頭才倉促應付。 也作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閑時不燒香,忙時抱佛腿。
【第56句】:【中看不中吃】(慣)比喻外表好看,卻沒有用處或沒有本事。
【第57句】:【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謂雙方都有本領。清代《說岳全 傳》:“這一場大戰,真個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千兵易得,一將難求招兵容易,找一個好將領不容易。 極言人才難得?;蛘f: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姚雪垠《李自 成》:“他作戰勇猛,武藝也好,這幾年立過不少功。俗話說, 千兵易得,一將難求。這次留下他一顆腦袋,以后他就不敢 了?!?/p>
【第58句】:【 —傳十,十傳百】消息傳播迅速。成語:不脛而走。臺灣 吳濁流《先生媽》:“于是一傳十,十傳百,所以他的名聲傳得 極其普遍的。”
【第59句】:頭皮上擦火柴——劃不著
【第60句】:歪嘴爛舌頭——說不出好話來
【第61句】:【老伴】“老伴”這個稱呼,現在一般用于老年夫婦之間,在城市這種稱呼比較普遍,在鄉下還有不知其意的。本人就曾遇到一個民工,我說自己的老伴如何如何,它不知所云。 “老伴”原是太子對老太監的稱呼。明朝憲宗皇帝朱見深冊立九歲的兒子為太子,派在宮中服役多年的太監覃吉做典璽局的郎官,專門照管太子的生活和學業。覃吉為人正派,忠于職守,太子極為尊敬和愛護他,稱他作“老伴”。后來,“老伴”才轉化為老夫老妻之間的稱呼。
【第62句】:【一斤酒裝進十六兩的瓶子】舊制一斤為十六兩。喻正合 適。柳青《創業史》:“生寶又提議:兩人分工——他管外事 和思想教育,增福管莊稼事務和活路安排。大伙都說:一斤 酒裝進十六兩的瓶子里頭了,正好!”
【第63句】:【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指說話不能改口,做事無法挽 回。成語:覆水難收。巴金《寒夜》:“我要是你,我就登報跟 她離婚,橫豎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
【第64句】:【提起心頭火,咬碎口中牙】形容人惱怒或仇恨。成語:怒 火中燒、明代《古今小說》:“陳巡檢在屏風后聽得說,正是: 提起心頭火,咬碎口中牙。陳巡檢大怒,拔出所佩寶劍,劈 頭就砍?!?/p>
【第65句】:高二叔跑運輸折了本,半年后忍不住又想投資做生意。高二嬸膽怯地說:“上次欠的債咱才剛還上,你心又癢癢了?你可別前腳出了螃蟹窩,后腳又踏進爛泥塘。悠著點吧!”(河北·石家莊)
【第66句】:【把貓說成虎】(慣)比喻夸大事實。
【第67句】:【只有千里人情,沒有千里威風】(諺)人情可以傳播到千里之外,威風只限于一定的區域。指人情比權威傳播得更遠,更能感動人心。
【第68句】:【以勢交者,勢盡則疏;以利合者,利盡則散】(諺)勢:權勢。以權勢相交的,權勢盡后朋友就散;以財利相交的,無利可圖時交情就斷。 指以權、錢相交的朋友是靠不住的。
【第69句】:【君子報仇三年,小人報仇眼前】遇到屈辱、失敗,要沉得住 氣,善于忍耐,等待時機報仇。不一定要立即報仇。沈從文 《長河》:“打什么仗?調什么兵?君子報仇三年,小人報仇 眼前。”
【第70句】:【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釋義:順應發展趨勢的就昌盛,違抗發展趨勢的就滅亡,比喻要按客觀規律辦事。例句:古人語:“順頁天者昌,逆天者亡?!蹦闳暨€是不改正,我可就沒辦法了。
【第71句】:慈禧手下的光緒帝——有職無權
【第72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慣)指秘密只有彼此知道,不告訴其他人。 也作“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第73句】:【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釋義:比喻有社會經驗。類似的有,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例句:“哼,我過的橋倒比你們走的路多呢,什么世事我看不透?”
【第74句】:門上的封條——扯不得;莫扯
【第75句】:【騎著驢騾思駿馬】(諺)騎上驢和騾子,可以代步,還想著騎駿馬可以更快更風光。指人的欲望總是無止境的,
【第76句】:【說不清,道不明】(慣)指難以用言語表達清楚。 也作“說不清,道不白”。
【第77句】:【人不辭路,虎不辭山】(諺)人不能離開道路,就像虎不能離開山岡。指人總要上路,上路總要靠別人幫助。
【第78句】:疤子上生瘡——壞到一塊去了
【第79句】:【上了山尖想上天】(慣)形容十分貪心,得寸進尺。
【第80句】:【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諺)能寬恕人的地方盡量寬恕,能饒恕人的地方盡量饒恕。指為人處世不宜太苛刻,要有大度量,對己嚴,對人寬。 也作“好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第81句】:【頑妻逆子,無法可治】見“蠻妻拗子,無法可治”。
【第82句】:【烏龜不笑鱉,都在泥里歇】處境相同,不應譏笑別人?;?說:烏龜笑鱉爬。古華《芙蓉鎮》:“烏龜不笑鱉,都在泥里 歇。都是一樣落難,一樣造孽?!?/p>
【第83句】:【腳上的燎泡——自己走的】(歇)指事情的不良后果,是自己造成的。 也作腳上的泡——自己走出來的。 腳上的繭子——自個兒走的。
【第84句】:小明的爸爸天天打牌,后來小明也跟著學開了,結果考試沒有及格。小明爸爸知道了,要打小明。小明媽在一旁道:“你自己帶著毛病,還給人家治癬,誰聽你那一套?還是你先改了吧!”(山東·東營)
【第85句】:【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徹底報仇,人人報仇,成語:報仇雪 恨。明代《醒世恒言》:“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只殺知縣,不 傷百姓。”
【第86句】:【不知天高地厚】釋義:不了解客現實際情況,對自己估計過高。例句:他絕對不是那種不知天高地厚、貪心不足的人。 “太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李拐子用拐杖拄得地咚咚響,那氣憤的樣子,幾乎要把地球捅個大窟窿。
【第87句】:【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褶,包子捏合時形成的面紋。謂質 量好,不一定表現在外面。類似的:有肉的饃饃,不用捏褶。 浩然《金光大道》:“你不用裝窮,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外面 棒子面,一咬里面全是油!”
【第88句】:玻璃缸內關蒼蠅——亂竄
【第89句】:【豬八戒玩老雕——各好一路】(歇)老雕:猛禽,嘴成鉤狀。指各人有各人的愛好。
【第90句】:佛爺的桌子——碰不得
【第91句】:年三十的案板——借不得;沒有空
【第92句】:【風中之燭,草上之霜】(慣)比喻上了歲數的人,身體衰弱,經不起折騰。 也作“風前的殘燭,瓦上的霜雪”。
【第93句】:【船到江心補漏遲】(諺)漏船行到江心才去修補,已經無濟于事。借指凡事必須預先防范,已經造成的錯誤臨時補救便來不及。 也作船到江心補漏遲,懸崖勒馬才收騎。 臨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馬到崖頭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94句】:爸爸經常叫媽媽做這事做那事,可自己什么也不做。媽媽說:“光說不做假把式,連說帶做好把式。說到底,你還是假把式?!保ㄋ拇āでh)
【第95句】:舞臺上的燈光一引人注目
【第96句】:演員卸裝一真相大白
【第97句】:運動使人健康長壽,靜止使人衰弱短壽。
【第98句】:【江湖】江、湖本是水域,“江湖”連用變成了指代四方各地,也指各處流浪靠賣藝、賣藥等為生的人所處的生存環境。如闖蕩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和湖本是兩種不同的水域,是誰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的呢?江湖的稱謂最早是由莊子提出來的,出自《莊子·大宗師》,原句為“泉涸,魚雙與處于陸,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币馑际牵喝珊院?,兩條魚未及時離開,受困于陸地的小洼。兩條魚動彈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潤對方,使對方保持濕潤。與其這樣困頓,還不如在江河里自由自在,彼此互不相識。后來,江湖的概念不斷引申擴展,不僅指水域,還泛指四方各地。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說:“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辭?!?或者指民間,宋羅大經的《鶴林玉露》則說:“今江湖間俗語,謂錢之薄惡者日慳錢?!苯@個詞也經常與朝廷(官方政府)相對,如《岳陽樓記》中就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現在江湖更多的是指紛繁復雜的世面,三教九流,無所不包,險惡多變,非闖蕩不得立其身。
【第99句】:鏡花水月——虛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