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病人拍皮球——有氣無力;少氣無力
【第2句】:岳飛背上刻字——精忠報國
【第3句】:宋太祖陳橋兵變——取而代之
【第4句】:【瓜兒多,子兒少】(慣)又嫌瓜多,又嫌瓜子少。形容人說三道四,百般挑剔。
【第5句】:【數面成親舊】(諺)數面:多次見面。親舊:親朋舊友。經常接觸,互相交流,自會增進友誼,成為老朋友。指交情是從多接觸、多交流中產生的。
【第6句】:【夫婦是樹,兒女是花】(諺)夫妻好比樹,兒女好比花;有了花就有了情愛的果實。指生兒育女會使家庭生活顯得更充實美滿。
【第7句】:【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釋義:順應發展趨勢的就昌盛,違抗發展趨勢的就滅亡,比喻要按客觀規律辦事。例句:古人語:“順頁天者昌,逆天者亡。”你若還是不改正,我可就沒辦法了。
【第8句】:【棋錯一步,全盤輸光】(諺)指下棋如果關鍵性的一步走錯,就會導致整盤棋輸掉。也比喻做事在關鍵處發生失誤,就會導致全局失敗。 也作棋錯一著滿盤輸。 棋錯一著,滿盤皆輸。
【第9句】:【走過場】(慣)本指戲曲中龍套角色出場后不停留,穿過舞臺從另一側下場。比喻只求形式,沒有效果,敷衍了事。
【第10句】:【炒冷飯】(慣)比喻說話或做事重復過去的一套,沒有新的內容。
【第11句】:記住背后是強大的祖國,即使單獨一人也無比勇敢。
【第12句】:【見了火的蠟——軟了】(歇)本指蠟熔化后變軟,轉指人遇到強手,態度由硬變軟。
【第13句】:昨天我做了兩件好事,老師表揚了我。媽媽對我說:“今后還要努力,像雷鋒叔叔那樣,‘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車’!”(陜西·岐山)
【第14句】:前浪;無窮無盡;一瀉千里
【第15句】:【舅舅面前說姥姥,姥姥面前說舅舅】背后議論別人。尤鳳 偉《中國一九五七》:“可不是這樣,他是在舅舅面前說姥姥, 在姥姥面前說舅舅。”
【第16句】:八月十五的月亮——格外明;光明正大;年年如此;又圓又滿;圓圓滾滾
【第17句】: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
【第18句】:東北風呼呼地刮著,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我穿的衣服較少,凍得直打哆嗦。放學回家,奶奶見了我說:“草窩斑鳩,不知春秋。”(河南·新野)
【第19句】:【丑媳婦也得見公婆】謂有什么錯誤缺點,無法隱瞞,早晚 也要讓人知道。相關的:丑媳婦怕見公婆。池莉《來來往 往》:“再說丑媳婦總要見公婆,將來林株總是要與他們見面 的。”
【第20句】:【一人攤重,十人攤輕】(諺)攤:分攤。指一個人干起來負擔很重的事,十個人分攤干就輕快得很。
【第21句】:【開口見喉嚨】(慣)指一張口就知道他想說什么,或一說話就暴露了他的真實意圖。
【第22句】:【燒香的趕起和尚來了】(慣)來廟里敬佛的香客,反倒要把和尚趕走。比喻做事違背情理。
【第23句】:門旮旯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第24句】:【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贊僧】(諺)要想讓佛法興盛,除非佛門信徒能做到彼此敬重。指佛門信徒不互相拆臺,佛法自然興盛。比喻行內的成員能彼此尊重,該行業就必定興旺。
【第25句】:【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徹底報仇,人人報仇,成語:報仇雪 恨。明代《醒世恒言》:“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只殺知縣,不 傷百姓。”
【第26句】:星期天上午,媽媽到外婆家去,要我和姐姐在家喂豬、燒飯。晌午時,媽媽回來,見鍋不動,瓢不響,就說:“你們啊,兩個人是蘆葦、簸箕一個樣,兩個懶家伙!”(江蘇·靖江)
【第27句】:【著濕布衫】(慣)比喻惹上了甩不掉的麻煩事。
【第28句】:【外甥多似舅】(諺)指外甥在長相、性格和志趣方面往往和娘舅相似,總脫不開娘舅家的家風。 也作外甥似娘舅。 外甥不脫舅家相。
【第29句】:【不種百頃地,難打萬石糧】(諺)頃:百畝為一頃。指種的地廣,打的糧才會多。也泛指下的本大,得到的收益就豐厚。
【第30句】:【正月十六貼門神,遲了】春節前貼門神像。過了春節再 貼,謂不合時宜,落后。或說:正月里賣門神,過時貨。明代 《金瓶梅》:“正月十六貼門神,遲了半月。人也入了土,才來 上祭。”
【第31句】:【拴不到一個槽上】(慣)形容兩個人合不來。
【第32句】:【懷里揣著兔子】(慣)形容心里害怕、慌亂。
【第33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諺)光陰:時光。光陰逝去一寸,就像耗去一寸黃金一樣可惜。指時光非常寶貴,必須格外珍惜。 也作“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第34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慣)指秘密只有彼此知道,不告訴其他人。 也作“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第35句】:【京劇】“京劇”是中國的國劇,是國粹。它源于徽劇和漢劇。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壽,召集全國各地著名的戲班進京賀演。壽慶之后,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的精彩演出受到喜愛,繼續留京獻藝。1830年,湖北楚調(漢劇)也進入北京,漢劇和徽劇出于同源,因而時常合班演出。漢劇是西皮調的唱腔,徽劇以二黃調為主,這兩種腔調同臺演出,取長補短,并不斷汲取當時流人北京的秦腔、弋腔和昆曲等戲曲的精華部分,同時又根據觀眾的要求和北京的語言特點,創造南北觀眾都能接收的戲劇語言——韻白。這樣京劇便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由當初的“皮黃”改稱“京劇”。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同治、光緒年間(1862年-1908年),京劇已經在全國盛行開來。京劇藝術比其他劇種更突出了戲曲集中、概括、夸張的特點,形成了念、唱、做、打一套完整體系和統一風格,表演時具有鮮明的色彩和強烈的節奏感。京劇形成的初期,老生最受重視,出現了“老生三杰”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后來又出現“老生新三杰”譚鑫培、汪秋芬、孫菊仙。到了民初,旦角的地位開始變得重要了,出現了“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各行當都有了自己的代表人物,并形成了京劇流派。
【第36句】:媽媽叫我去買饃,我不去,后來挨了罵才去的。媽媽見我把饃買了回來,樂呵呵地說:“你這是‘鞭子也打了,磨子也曳了’。”(陜西·耀縣)
【第37句】:【飽病難醫】(諺)指飽食積成的病最難治療。也指人在富貴中養成的嬌惰習性最難改變。
【第38句】:【箭在弦上,話在嘴邊】(慣)指事情到了不能不說出來的時候。
【第39句】:【成大事不記小仇】釋義:要成就大事業,就不能在小事上計較。例句:“他的左右人都巴不得一下子攻破城市,替他報仇。……他說,成大事不記小仇。”
【第40句】:撐著陽傘戴涼帽——多此一舉
【第41句】:螞蟻啃象鼻——不識大體
【第42句】:【一個汗珠摔八瓣兒】見“汗珠摔八瓣兒”。
【第43句】:【從狼嘴里掏出來喂狗】釋義:比喻未能徹底挽救出來。例句:馮登龍氣昂昂地說:“我說的是真正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并不是把國家的權柄從狼嘴里掏出來喂狗。”
【第44句】:【高山低頭,河水讓路】釋義:形容人民群眾征服自然改造社會的力量無窮。“讓路”又作“讓道”。例句:種種困難,遇到共產黨人,它們就只好退卻,真是“高山也要低頭,河水也要讓路”。
【第45句】:【升西天】見“上西天”。
【第46句】:【拋在東洋大海里】見“丟去東洋大海”。
【第47句】:雞毛撣子——凈招灰
【第48句】:【四面冒煙,八邊著火】(慣)形容事情緊急。
【第49句】:【 人非圣賢,誰能無過】人難免有過錯,不必灰心。浩然《艷 陽天》:“年輕人,沒經過事,少鍛煉呀。人非圣賢,誰能無過 呢?”
【第50句】:【財帛動入心】(諺)財帛:錢財(古時以布帛為貨幣)。謂錢財能打動人的心。
【第51句】:【有鐵就能碾釘子】(諺)有了鐵,就能打出釘子來。比喻具備了基本條件,事情就能成功。
【第52句】:【狗還向主人三分】釋義:罵人不知向著主人,不如狗。例句:他媽的,狗還向主人三分。你們端著掌柜的碗,掌柜的遭了難,一點都不著急,簡直是沒良心。
【第53句】:【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謂造福于后代。類似的:前人挖井, 后人吃水。楊朔《三千里江山》:“古語說:前人種樹,后人歇 涼,咱們是專管開荒下種的。”
【第54句】:王叔又和賭友們玩了一夜的牌,回家后還找借口為自己開脫,氣得王嬸直嚷嚷:“你屁股上沒屎,狗咋光跟你?”(河南·新野)
【第55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慣)棧道:在懸崖峭壁上鑿石打孔支架木樁,鋪上木板而成的窄路。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是關中、漢中間的交通要道。《史記·高祖本紀》載,劉邦采納張良、韓信的計策,從漢中出兵攻打項羽時,表面上派人修復棧道,暗中卻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大捷。比喻表面上佯裝做某事來迷惑對方,實際上另有所圖。
【第56句】:笙笛合奏——連吹帶捧
【第57句】:【冷灰里爆出火來】(慣)比喻事情已經了斷,突然又被人提起。
【第58句】:【開方子】(慣)原指醫生給病人開處方,比喻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或辦法。
【第59句】:【千金難買回頭看】回頭看,指回顧,反省,醒悟。謂覺悟 , 是不容易的事情。古華《芙蓉鎮》:“千金難買回頭看。“四 人幫”倒臺后,人,都在重新認識自己啊。”
【第60句】:勺筒敲了底——兩頭進水
【第61句】:【狗急要跳墻】釋義:比喻人在情勢危急時會冒險蠻干。例句:李青山答道:“咱們已經掌握了主動權。不守,狗急要跳墻,常炯,各方面得多留心啊。”
【第62句】:【三心二意,永不成器】(諺)三心二意:主意不定,意念不專。指人做事拿不定主意,永遠難有成就。
【第63句】:百靈牡丹——鳥語花香
【第64句】:【人怕傷心,樹怕剝皮】(諺)指人不怕窮愁困苦,只怕心受創傷。 也作人怕傷心,樹怕傷皮。 人怕傷心,樹怕挖根。
【第65句】:我在幫媽媽做飯時,火總是不旺,我問媽媽是怎么回事。媽媽說:“人要實,火要虛,落透灰就旺了。”(河北·石家莊)
【第66句】:【兒行千里母擔憂】釋義: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惦念他們。例句:“嗯!常言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啊!你娘雖說死了,還有我,還有你姐姐哩!心上牽你,孩子!”
【第67句】:鐵匠店開門——動手就打
【第68句】:【釣魚憑竿,捉雀憑篩】(諺)離了釣竿,釣不上魚來;離了竹篩,捅不住雀鳥。泛指人不論做什么事,總離不開相應的得力工具。
【第69句】:兔兒的眼睛——紅仁(人)兒
【第70句】:卓別林演戲——滑稽
【第71句】:【風過草抬頭】指情況又恢復原狀,反彈。電視新聞:“我 們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發生風過草抬頭的現象。”
【第72句】:【結束】事情到了最后階段稱之為“結束”。如快開學了,暑假即將結束。 “結束”一詞,源自古代少女結婚。現在只要看到女子的左手無名指上戴了戒指,就表示她已經訂婚或結婚了。而在我國古代,女子把頭發束起來也就意味著她已經訂婚或嫁為人婦了。“結束”一詞的由來跟古代婦女結婚有密切的關系。“結束”就是把頭發盤結束起來.“結發夫妻”也是來源于此。我國儒家傳統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因此,頭發也被認為是人體最珍貴、最神圣的一部分,古代女子一生是不能剪發的,頭發也就越長越長。大約到十五歲的時候,就必須把頭發盤起來,要舉行笄禮,也就是成年禮。這時候家里人會把及笄女子的頭發盤成發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此女子成年了。而且一般來說,女子在“及笄”之前,父母就已經給她訂下了婚事,到“及笄”那一年出嫁。束發結簪就表示女子已為人婦,為閨閣之女的完結,為之結束,這就是“結束”一詞的由來。同時,又是該女子新生活的開始。
【第73句】:【解鈴須用系鈴人】(諺)要解下老虎項下的鈴鐺,還得請那位系上鈴鐺的人才行。比喻問題是由誰引起,還得讓誰去解決。 也作“解鈴仍著系鈴人”。
【第74句】:夏不睡石,冬不困板。
【第75句】:【打鐵先得本身硬】(諺)指鐵匠自身強壯有力,才能把鐵打好。比喻處理問題或從事工作,必須自身的思想作風、才學技能過硬,才能得心應手。 也作打鐵得要鐵砧硬。 打鐵先得鐵錘硬。
【第76句】:姑姑經常說她干活多,我干活少。奶奶數叨她說:“黃鱔泥鰍本來就拉不了一般長。”(河南·新野)
【第77句】:羊腸小道——彎彎曲曲;繞來繞去
【第78句】:扁擔開花——不可能的事;沒人見過;沒有的事
【第79句】:【強迫不成買賣,強求不成夫妻】(諺)買賣要愿買愿賣,不能強迫;婚姻要兩相情愿,不能強求。指使用強迫手段,任何事情都難以辦成。 也作“強迫不成買賣,捆綁不成夫妻”。
【第80句】:【驢皮影子,由人耍】驢皮影子,指皮影戲中的人物,由演員 在幕后操縱。比喻傀儡。浩然《艷陽天》:“你哩,主任,主任 還是副的,屁味兒,掛牌子的,跑龍套的,驢皮影子,由著人 家耍。”
【第81句】:【移樹無時,莫教樹知】(諺)移栽樹木并沒有一定的時間,只要不讓樹木感覺到就行。指移樹最要緊的是不傷根須,不去原土。
【第82句】:【土塊擦屁股——迷了門】(歇)門:本指肛門,轉指門路。形容人迷迷糊糊,不知所措。
【第83句】:【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諺)蛇行有蛇路,鼠行有鼠路,各有各的路數。比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門路,絕不肯平白地讓自己困著。 也作“鼠有鼠洞,蛇有蛇路”。
【第84句】:【人怕齊心,虎怕成群】人齊心,力量巨大;虎成群,兇猛可 怕。意即團結就是力量。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人怕齊 心,虎怕成群,咱們要齊了心,也能鬧成趙家溝那樣。”
【第85句】:扁擔搗雞籠——雞飛蛋打
【第86句】:【飽漢不知餓漢饑】(諺)指能吃上飽飯的人,很難體會出挨餓是什么滋味。也泛指處于良好境況中的人,體會不到處于艱辛困難狀況中的人的痛苦。
【第87句】:小榮的媽媽告訴小榮的爸爸,說剛建好的新屋梁下的柱子像在輕輕晃動,小榮爸不以為意。小榮媽說:“一根柱子動,根根屋梁晃。可千萬不能大意啊!”(河南·輝縣)
【第88句】:【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釋義:才:文才,才華。/\斗:形容知識多,有才學,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占八斗。”富:富有。五車:五車書,形容書多。形容人非常有才華有學問。例句:話說大唐德宗年間,有一位進士,姓鐘,名馗,字正南,終南山人氏。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第89句】:【佛在心頭坐,酒肉穿腸過】(諺)只要人心中常存著佛經教義,縱然不守清規戒律飲酒吃肉也不害事。 指行善重在修養善心,不在形式。 也作佛在心頭坐,酒肉腑腸過。 滔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
【第90句】:【罵人無好口,打人無好手】見“打起來沒好拳,罵起來沒好言”。
【第91句】:一次小測驗,我語文、數學都考了100分。張老師對我說:“先胖不算胖,后胖壓塌筐。你可不能驕傲啊!”(河南·許昌)
【第92句】:【閨女是娘的連心肉】(諺)指女兒是母親最貼心的人。
【第93句】:【見縫就下蛆】(慣)比喻一有機會就搞破壞或做壞事。
【第94句】:【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慣)1形容相貌丑陋。2形容人受到驚嚇、恐嚇后難看的樣子。3形容人行為不端,不務正業。4形容處在困境中或過著非人的生活。 也作“人不人,鬼不鬼”。
【第95句】:【餓咽糟糠甜似蜜,飽飫烹宰也無香】(諺)飫(yu):飽時進食。烹宰:經過烹調的肉食佳肴。人在饑餓時,吃糠咽菜也香甜;在肚飽時,美食佳肴也不香。指飯菜香不香,關鍵在于人是饑是飽。 也作餓了糠如蜜,不餓蜜不甜。 饑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也不甜。
【第96句】:【人無利己,誰肯早起】(諺)人如果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誰肯摸黑趕早下苦辛。舊指只有在名和利的驅使下,人才會辛勤拼搏。 也作人不利己,誰肯早起。 人無利息,誰肯早起。
【第97句】:【好賬不如無】(諺)好賬:別人不討還的債。借人家的債,即使人家不討還,也總歸是個負擔。指不負債是最輕松自在的。
【第98句】:【抽刀斷水,水不斷流】釋義:比喻事情難以辦到。例句:“還容易?開初我也說容易,可現在一做起來,就像抽刀斷水,水不斷流,不難也難。”
【第99句】:【夠不著房檐怨地矮】(慣)比喻做不成事情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是埋怨客觀條件不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