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平房門前不漏雨——有檐(言)在先
【第2句】:老張家的雞把老李家的碗蹬掉在地上打爛了,老張太太和老李太太吵上了。看熱鬧的人唯恐吵得不兇,更是雞一嘴鵝一嘴地慫恿著。孫爺爺路過此地,笑哈哈地說:“小孩子家喜哄,老媽子家喜寵。大伙多寵寵,就會更有好戲看了。(安徽·利辛)
【第3句】:放假了,我光知道玩,把今天的作業推明天,明天的作業又推后天。他媽媽沒好氣地說:“真是懶漢嘴里明天多,明天再多也不多啊!”(河南·淅川)
【第4句】:屬王八的——縮頭縮腦
【第5句】:【馬尾巴搓繩——合不了股兒】(歇)本指馬尾巴搓不成一股繩子;轉指人心不齊,合不成一股勁兒。
【第6句】:掏火棍子——越來越短
【第7句】:【閑時不燒香,急則抱佛腳】(慣)平時不在佛前燒香,急難之時才去求佛救助。比喻平時不作準備,事到臨頭才倉促應付。 也作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閑時不燒香,忙時抱佛腿。
【第8句】:【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謂出現妖孽是反常的現象,是國家 垂危的征兆。清代《水滸后傳》:“種種怪異,不可殫述。總 之,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眼見得天下大亂了。”
【第9句】:【別人騎馬我騎驢,后面還有拉車的】意即比上不足,比下有 余。或說:人家騎馬我騎驢,后邊還有步行的。韓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網》:“別人騎馬咱騎驢,后面還有拉車的。咋 不濟,咱也鬧個中等兒啊!”
【第10句】:【三日不好兩日好】(慣)指人的病情時好時壞。 也作“三日好兩日不好”。
【第11句】:小窟窿——掏不出大螃蟹
【第12句】:【殺雞給猴子看】讓猴子看著害怕,以示警告。類似的:殺 個貓兒猢猻看。成語:殺一儆百。莫應豐《將軍吟》:“使他 們犯點錯誤。再抓幾個人,殺雞給猴子看,就管教好了。”
【第13句】:桅桿做了頂門杠——大材小用
【第14句】:【說風就是雨】(慣)比喻說到什么,馬上就要干什么。 也作“說起風就來雨”。
【第15句】:林黛玉看《西廂》——入神
【第16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原指下棋。引申為:旁觀者無切身利 益,看情況比較冷靜全面;當事人有切身利益,常執著一 端。語序亦可換置。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我只是一個 局外人,沒有權力來干涉您府上的事。但是俗語說得好,當 局者迷,旁觀者清。”
【第17句】:【藝不壓身】(諺)技藝只會給人提供方便,不會給人造成負擔。指掌握了一門技藝,可到處自食其力。 也作“藝多不壓身”。
【第18句】:【瞎子吃蟹——只只好的】(歇)本指每只螃蟹都說好,轉指見了東西不分好壞,都說是好的。
【第19句】:【三分毛利吃飽飯,七分毛利餓死人】(諺)毛利:本錢除過所得利潤。指做買賣薄利多銷周轉快,自然受益多;牟利太重,沒了顧主,就沒錢賺。
【第20句】:【說到曹操,曹操就到】曹操多疑,誰談論曹操,曹操就來 到。借指說到誰,誰正好來了。茅盾《子夜》:“說起曹操,曹 操就到,怎么你們大學教授也逛夜總會來了?明天我登你 的報!”
【第21句】:【只要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22句】:【地靠糞養,人靠飯長】(諺)土地經常施肥青樹林文案館網,才能肥沃,長好莊稼;人每天吃飯食青樹林文案館網,才能維持生命,使身體健壯。指人要有健康的體魄,必須注意飲食。
【第23句】:理發的帶補鞋——從頭管到腳
【第24句】:【水米不沾牙】釋義:不吃不喝。“不沾牙”又作“不打牙”。例句:受刑以后,我半死地躺在監牢里水汪汪的地上,一連兩天水米不沾牙!
【第25句】:叔叔的兒子學習成績很差,叔叔每次問起他考的分數,他不是裝聾作啞,就是一溜煙兒跑開。在一旁的嬸嬸常對叔叔說:“窮怕客,富怕賊,麻花褲子怕站歪。咱兒子就怕提學習的事兒。”(河南·濮陽)
【第26句】:【水路不通走旱路】另想辦法,另找出路。《畢竟有聲勝無 聲》:“現在農民開始得到實惠,水路不通走旱路,小春不小, 大有高頭,種植方面的這些改革,是農民老早以來的心愿。”
【第27句】:【水仙不開花,裝蒜】水仙根似蒜。指假裝不知道。成語: 裝聾作啞。商業圖書:“即使太太手上的鐵證如山,他都會 像水仙不開花一樣,裝蒜。”
【第28句】:【雞一嘴,鴨一嘴】(慣)1斥責人在別人談話時亂插嘴。2比喻人多嘴雜,意見不統一。3比喻議論紛紛。
【第29句】:我剛寫完作業就急著跑出去玩。媽媽說:“才寫了幾分鐘?快去吧,外面的麻雀都有公雞那么大了。”(江蘇·鎮江)
【第30句】:【挑水瞞不了井臺,上炕瞞不了鍋臺】(諺)鍋臺:我國北方農村的鍋灶與炕洞相連,冬天便于取暖。挑水要上井臺,上炕要經鍋臺。比喻做任何事情總瞞不過知根知底的人。
【第31句】:【人不親藝親,藝不親刀把子親】(諺)藝:專指習武行。刀把子:習武人手握的刀柄。指人和人即使不熟,但只要同是習武的,便會使人親熱起來。也泛指只要是同行,就有同情心。 也作人不親藝親,藝不親刀柄親。 人不親藝親,藝不親祖師爺親。祖師爺:創建武藝行的鼻祖。
【第32句】:我的學習成績一般,可媽媽總要我每次考試拿第一名。爸爸寬慰媽媽說:“別那么勉強孩子,什么樣的腳穿什么樣的鞋,打腫了臉去充胖子,會害了孩子的呀!”(湖南·桂陽)
【第33句】:破船沉在死水溝——沒出路
【第34句】:【林子大了,什么鳥兒沒有】情況復雜,什么人都有。浩然 《艷陽天》:“十個指頭伸出來還不能一般齊哪,林子大了,什 么鳥兒沒有?這種人總歸是一個半個,成不了大氣候,您別 往心上放就是了。”
【第35句】:【耗子鉆牛犄角——盡了頭了】見“老鼠鉆牛角——無路可走”。
【第36句】:【不知道哪頭炕熱】北方農村居民睡炕,冬季炕要加熱。 謂對他好,對他親熱,他不知道。又指不知好壞。成語:不 識好歹。孫犁《風云初記》:“吃的拿的都是從我們這里出, 你那上級,連四兩煙葉兒,我看也沒給你稱過。怎么你這么 向他們,到底是哪頭炕熱呀?”
【第37句】:【鵝子石塞床腳——不穩】(歇)鵝子石:即鵝卵石,一種表面光滑的卵石。本指用鵝卵石墊床腳不穩固,轉指事情不穩妥。
【第38句】:【山雞不敢配鳳凰】(諺)山雞:野雞。鳳凰:古代傳說中百鳥之王。 比喻在婚姻上,地位低下的人家不敢高攀名門望族。
【第39句】:【假李鬼遇上真李逵】(慣)李鬼、李逵都是《水滸傳》中的人物。李鬼冒李逵的名去截道,沒想到真的碰上了李逵而被殺死。指冒名頂替的恰好碰到了被冒名的人。
【第40句】:【一條藤上結的瓜——苦都苦,甜都甜】(歇)苦:本指味苦,轉指痛苦。甜:本指味道甜美,轉指生活幸福。形容彼此利害相關,同甘共苦。 也作“一條藤上的兩個瓜——一樣苦來一樣甜”。
【第41句】:【桌子底下放風箏——出手就不高】(歇)比喻起點低,條件差,事情不會做好。
【第42句】:頭發絲遮眼睛——辦不到;沒法辦
【第43句】:【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謂雙方都有本領。清代《說岳全 傳》:“這一場大戰,真個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 千兵易得,一將難求招兵容易,找一個好將領不容易。 極言人才難得。或說: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姚雪垠《李自 成》:“他作戰勇猛,武藝也好,這幾年立過不少功。俗話說, 千兵易得,一將難求。這次留下他一顆腦袋,以后他就不敢 了。”
【第44句】:【揭老底】(慣)比喻揭露不愿讓人知道的內情或底細。 也作揭底子。 揭根子。 翻老底。
【第45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慣)本想打人,卻傷了自己。比喻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也作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搬磚打人砸了自己的腳。 搬石頭壓自己的腳。
【第46句】:【上門買賣好做】(諺)找上門來愿意和你做交易的,這種生意最容易成交。指送上門來的事容易辦成。
【第47句】:地板擦子刷地——拖拖拉拉
【第48句】:一天中午,我在屋里寫作業,小弟弟在床上睡覺,媽媽在家門口織毛衣。一會兒,弟弟醒來,一看媽媽不在,就哇哇地哭起來。媽媽聽見了,馬上從外面跑了進來。奶奶看見了,笑著說:“真是孩子娘,耳朵長。”(河南·林州)
【第49句】:裱糊吉里的紙人一—點就透;—戳就破
【第50句】:【借給他點兒膽子斷定他不敢。】浩然《艷陽天》:“那倒 是,借給他個膽子讓他反,他也不敢了。”
【第51句】:【小心沒大差】(諺)指做事小心謹慎,縱然出現失誤,也不會有大的差錯。 也作小心無大錯。 小心不為過。
【第52句】:【不怕慢,就怕站】(諺)指做事慢一點不要緊,就怕中途停頓。
【第53句】:【臨橋須下馬,過渡莫爭船】見“逢橋須下馬,過渡莫爭先”。
【第54句】:【手插魚籃避不得腥】做事不能怕擔干系。明代《西游記》: “古人說得好:手插魚籃避不得腥。一不做,二不休;左右帥 領家兵殺那和尚去來!”
【第55句】:老天爺拄拐棍——竿子插到底
【第56句】:【一鍬挖不出井來】釋義:比喻做事要有個過程,不能性急。例句:張萬山笑著說:“一鍬挖不出井來,歇會吧,要不,我這棵梨樹一會兒就讓你給剃光頭了。”
【第57句】:大媽為小慶的婚事快愁出了病,可小慶常說大媽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大媽嘆氣說:“我這是推完磨還挨磨棍打。”(河南·商水)
【第58句】:【舌頭嚼爛了不能當肉吃】斥責人胡說八道,損人不利己。 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擋得住千人手,捂不住百人 口,誰愛說啥就任他說去。我就不信,舌頭嚼爛了能當肉 吃!”
【第59句】:【打掉了牙齒往肚子里咽——有苦難言】(歇)指心里有隱痛,難以啟齒。
【第60句】:【棺材出了討挽歌郎錢】挽歌郎,替喪家唱挽歌的人。指事 前的要求在事后提出,被動。明代《水滸》:“眼望旌旗至,專 等好消息。不要叫老身‘棺材出了討挽歌郎錢’!” 饑時飯,渴時漿謂正應急需。成語:雪中送炭。明代 《古今小說》:“恰好王媼說起馬秀才,分明是饑時飯,渴時 漿,正搔著癢處。”
【第61句】:螞蟻啃象鼻——不識大體
【第62句】:老牛筋——難啃
【第63句】:【干吃大魚不費網】釋義:比喻不付出代價卻得到好處。例句:拿害孩子這件事說吧,主意是他想的,人是他殺的;咱們是干吃大魚不費網,連一條繩子也搭不上。
【第64句】:老鼠掉進鐵桶里——無縫可鉆;無空子可鉆
【第65句】:【勤為搖錢樹,儉是聚寶盆】見“儉是聚寶盆,勤是搖錢樹”。
【第66句】:【望鄉臺上打蓮花落——不知死的鬼】(歇)望鄉臺:迷信傳說陰間有望鄉臺,人死后,鬼魂登此臺可望見陽間家鄉情況。蓮花落:曲藝的一種,用竹板擊出節拍以輔唱,舊時常有乞丐用以乞討。指不知自己處境的險惡或不知死到臨頭,還一意孤行的人。含譏諷、責罵意。
【第67句】:【抬杠子】(慣)比喻無謂地爭辯或頂撞。
【第68句】:龍王爺作法——呼風喚雨
【第69句】:【兔子不吃窩邊草】釋義:兔子不去吃自己窩旁邊的草。比喻人不在家門口或當地干壞事,不去侵犯周圍人的利益。參見“老鷹不吃窩下草”、“猛虎不吃傍窩食”。例句:洪大哥,我不是來追趕你的。自古道:“兔子不吃窩邊草。”
【第70句】:離開人民找不到幸福,愛祖國才有好生活。
【第71句】:【君子不跟牛致氣】釋義:品格高尚的人不同莽撞粗野的人斗氣。致氣:又作“治氣”。例句:“算了算了!君子不跟牛致氣!”常景春白了辛鳳鳴一眼,忙掏出一包撕破口的大雞牌香煙,只抽出一支來,送到賈正手里。
【第72句】:【千金難買好音訊】(諺)花再多的錢,也買不來好的音訊。指使人振奮的好消息是最有價值的。
【第73句】:【生看衣衫熟看人】(諺)指對于素不相識的人,只能從衣著外表上進行觀察;而熟人就不必這樣了。
【第74句】:【父子無隔宿之仇】(諺)指父子之間的仇怨很容易消除。
【第75句】:【腳桿子上綁大鑼——走到哪兒都當當響】(歇)腳桿子:腿。當當響:本形容敲大鑼發出的響亮聲音,轉喻出色、過硬或有名聲。贊揚人無論到什么地方或在什么崗位上,都干得很出色,或很有名氣。
【第76句】:【著意種花花不活,等閑插柳柳成蔭】見“有意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
【第77句】:興時的貍貓歡似虎,落架的鳳凰不如雞。(新疆·巴里坤)
【第78句】:【眼睛一睜,忙到熄燈】終日忙碌。《文匯報》( 1987,5,29): “我們現在有不少廠長、經理都是眼睛一睜,忙到熄燈。這 樣一來,用什么時間思考呢?”
【第79句】:【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釋義:才:文才,才華。/\斗:形容知識多,有才學,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占八斗。”富:富有。五車:五車書,形容書多。形容人非常有才華有學問。例句:話說大唐德宗年間,有一位進士,姓鐘,名馗,字正南,終南山人氏。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第80句】:【緊行無好步】太快了辦不好事。緊,也說:快。明代《三 國演義》:“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 盡人事,聽天命盡力而為,碰運氣。臺灣瓊瑤《心有千 千結》:“以后的事,我們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第81句】:【好漢難打三面鼓】(諺)手腳再利索的漢子,也不能同時敲響三面鼓。借指人不論怎樣精明能干,也難應付同時發生的多起事情。
【第82句】:過了白露的莊稼——天不如一天
【第83句】:我吃飯時愛挑食,爸爸總愛說:“這個時候是有啥吃啥,等將來富裕了才能吃啥有啥。”(山東·昌樂)
【第84句】:【糟糠之妻】“糟糠之妻”比喻共患難的妻子。并非一傳統相聲中將“糟糠之妻”說成是如同糟糠一樣的妻子。 “糟糠之妻”出自《后漢書·宋弘傳》,據載:“(光武帝)謂弘日:‘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日:‘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說的是東漢光武帝劉秀與他的大臣宋弘之間的一段對話。當時,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丈夫去世,劉秀希望她在滿朝文武大臣之中再物色一位合適的丈夫,結束寡居生活。湖陽公主心儀宋弘,認為“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就請劉秀代為牽線。宋弘是光武朝的名臣,為人正直,做官清廉,對皇上直言敢諫。先后為漢室推薦和選拔賢能之士三十多人,其中有官居相位的。雖然深得光武帝的信任和器重,但他并未因此而驕逸。難怪湖陽公主看中這樣一位品行公正的大臣。可劉秀也不好挑明了直說,就委婉地向宋弘試探“貴易交,富易妻”的反應。宋弘聽出了弦外之音,婉拒以“糟糠之妻不下堂”,保全了大家的面子。“糟糠”是指谷皮等粗劣的食物,貧者常以此充饑。“糟糠之妻不下堂”是說貧賤時一起吃糠菜、共患難的妻子不可遺棄。從此,后世就將共患難的妻子直接稱為“糟糠”了。
【第85句】:【糞桶改水桶——臭氣還在】(歇)責罵或譏諷人身上的壞毛病、壞習氣還沒有改掉。
【第86句】:晚上沒有電,媽媽點著蠟燭,放在酒瓶上。我問媽媽為什么放那么高,媽媽說:“這叫高照低明。放得高了,照的地方大。”(河南·獲嘉)
【第87句】:【鄉下人不識駱駝——當作馬腫背】(歇)鄉下人沒見過駱駝,還以為是馬背腫了。指少見多怪。
【第88句】:理發店的徒弟——從頭學起
【第89句】:偷嘴貓兒——性難改
【第90句】:烏龜進沙鍋——丟盔卸甲
【第91句】:【賠了夫人又折兵】孫權的妹妹嫁給劉備,他想趁招親之 時扣留劉備,奪回荊州。后劉備帶著夫人逃走,周瑜派兵追 趕,又損兵折將。事出《三國演義》。謂想討便宜反而吃了 虧,受雙重損失。老舍《四世同堂》:“她想,方法想得不好, 而自己賠了夫人又折兵那才丟了臉!”
【第92句】:【小人無罪,懷璧其罪】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第93句】:媽媽聽我把一句話說了好幾遍后說:“話說三遍淡如水。”(陜西·西安)
【第94句】:【樹不砍,不成材】借指人需要教育培養。馬烽西戎《呂梁 英雄傳》:“古人說:樹不砍不成材,逆子不教難成器。讓政 府的王法好好教育教育他們才對!”
【第95句】:【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諺)在錦緞上再繡上花容易,往雪地給受凍的人送炭取暖很難。舊指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越是有錢有勢的,奉承的越多;越是貧賤失勢的,越沒人接濟。 也作錦上添花到處有,雪中送炭幾多無。 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第96句】:小康來找我弟弟玩,我弟弟對媽媽說:“我不和小康玩,小康是個壞孩子。”媽媽說:“但你是好孩子,小康可以和你玩啊!”弟弟說:“對啊!”于是就和小康出去玩了。(河北·新樂)
【第97句】:圈里豬兒——有日數的
【第98句】:【吞下秤砣——鐵了心】見“吃了秤砣——鐵了心”。
【第99句】:【有把門的,可沒有把嘴的】(諺)門可把守,嘴無法把守。指群眾的議論是無法阻止的。
上一篇:微博民間俗語,精辟透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