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跪著養豬——看在錢份上
【第2句】:【 困難留給自己,方便讓與別人】為別人著想,樂于助人。馬 寅初《新人口論》:“這予我以極大的方便,幾百位先生愿以 困難留給自己,以方便讓給了我。”
【第3句】:【吃閉門羹】(慣)比喻前去拜訪卻被人拒之門外。
【第4句】:【夏雨隔田晴】(諺)夏季下雨,往往是田壟的這邊下,田壟的那邊晴。指夏天的雨,尤其是猛雨,區域性很強。
【第5句】:【虎瘦雄心在】(諺)瘦:瘦弱。比喻志向高遠的人,縱然年老體弱或遭遇坎坷,銳氣不會減退。 也作“虎瘦雄心在,身死骨不倒”。
【第6句】:【天打五雷轟】釋義:賭咒發誓要遭到應有的報應。例句:我們是結拜兄弟,我要是做對不起你的事,那就天打五雷轟。
【第7句】:【舍不得金彈子,打不下鳳凰來】(諺)鳳凰:傳說中鳥中之王。不用金彈子作代價,就打不到鳳凰鳥。 指所付的代價不大,所取得的收獲也不會大。 也作舍不得金彈子,打不住銀鳳凰。 舍不得金彈子,打不著鴛鴦鳥。
【第8句】:【受夾板氣】(慣)指夾在中間,受兩面的氣。 也作“受夾墻氣”。
【第9句】:【眼睛一睜,忙到熄燈】終日忙碌。《文匯報》( 1987,5,29): “我們現在有不少廠長、經理都是眼睛一睜,忙到熄燈。這 樣一來,用什么時間思考呢?”
【第10句】:【有恩不報反為仇】(慣)指用仇恨來回報別人的恩情。
【第11句】:【—粒谷子千滴汗】糧食來之不易。類似的:十粒汗珠一 粒糧。古華《芙蓉鎮》:“而且和泥水、土地打交道,一天到晚 嘴巴都閉臭,身上的汗水干了又濕,濕了又干;真是一粒谷 子千滴汗啊。”
【第12句】:【 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勇于克服困難,不爭名利。浩 然《艷陽天》:“不論從年紀、經驗上說,都是您呀!見困難就 上,有主意就出,遇責任就負,這才是真正愛集體的好社 員。”
【第13句】:【關公門前耍大刀】關公為武將。謂在行家面前賣弄。類 似的:魯班門前弄大斧。成語:自不量力。陸文夫《圍墻》: “那技術員慎重對待,步步不離;在設計所的門前砌圍墻,等 于在關老爺面前耍大刀,沒有兩下子是不行的。”
【第14句】:【人嘴兩張皮】釋義:比喻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說話沒準,不可信。例句:“真是人嘴兩張皮,愿說什么說什么。分明是剛才你和錢掌柜商量的。”
【第15句】:【救人如救火】(諺)救人之命,就像救火一樣刻不容緩。指救人是十萬火急的事,絲毫不能延遲。 也作“救命如救火”。
【第16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釋義:蚍蜉:大螞蟻。撼:搖撼。嘲笑人不自量力。例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第17句】:【雞蛋碰石頭——白白送死】(歇)指不自量力,作無謂的犧牲。
【第18句】:屬麂子的——膽小怕事
【第19句】:我的表弟吃飯總愛掉米粒。他的媽媽生氣地問他:“要不要到外婆家捉幾只雞養到桌子下面?”他每次吃飯很慢,他的爸爸說他是“人前吃到人后,種麥種到收豆”。(江蘇·姜堰)
【第20句】:【綁腿帶上繡山水——畫長】(歇)綁腿帶:即綁腿,纏裹小腿的長布帶。畫:諧”話”。指說來話長。
【第21句】:【打順風旗】見“扯順風旗”。
【第22句】:我放學回家,看到院子里一群老母雞正“咯嗒咯嗒”地叫,就順手抓了把新打的麥子去喂它們,不料它們都不吃。媽媽打趣說:“雞子生來命就窮,不吃新麥它吃蟲。”(河南·鹿邑)
【第23句】:我和表哥下跳棋,我每次都贏。表哥不服地說:“韭菜不能茬茬旺。”我說:“那咱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河南·西華)
【第24句】:【 有天沒日頭】沒日頭,看不出時間,也陷于黑暗。指失去 準則,越出常規。明代《初刻拍案驚奇》:“說話的,若如此, 真是有天沒日頭的事了。看官,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第25句】:夢里拾鈔票——財迷心竅;財迷
【第26句】:【尥蹶子】(慣)原指騾馬跳起來用后腿向后踢,比喻人不服管教,調皮、搗亂。
【第27句】:廁所里吃甘蔗——臭嚼
【第28句】:【破家值萬貫】釋義:說明置家不容易,舍不得離開。例句:“大哥,破家值萬貫,你還是鎖上門,我們娘兒倆就坐在房檐下。”
【第29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此語的意思是同類的物種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此語出自《周易·系辭上》。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叫淳于髡,他博學多才,能言善辯,被任命為齊國的大夫。齊宣王喜歡招賢納士,于是讓淳于髡舉薦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內接連向齊宣王推薦了七位賢能之士。齊宣王很驚訝,就問淳于髡說:“寡人聽說,人才是很難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內能找到一位賢人,那賢人就好像多得肩并肩站著一樣;如果一百年能出現一個圣人,那圣人就像腳跟挨著腳跟來到一樣,現在,你一天之內就推薦了七個賢士,那賢士不是太多了?” 淳于髡回答說:“大王此言差矣。要知道,同類的鳥兒總是聚在一起飛翔,同類的野獸總是聚在一起行動。人們要找柴胡、桔梗這類藥材,如果到水澤洼地去找,恐怕永遠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車地找到,這是因為天下同類的事物,總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髡大致也算個賢士,所以讓我舉薦賢士,就如同在黃河里取水,在燧石里取火一樣容易,我還要給您再推薦一些賢士,何止這七個!” 這句話是至理BBB,當年,革命青年冒著生命危險從全國各地跋山涉水涌向革命中心——延安。延安聚集著一大批國家的棟梁之才。
【第30句】:狐貍看雞——越看越稀
【第31句】:【草膘料力水精神】釋義:吃草能使牲口長膘,吃料能使牲口增力,喝水能使牲口存精神。例句:如果黑夜喂不好,牲口就要受傷,一夜要喂五六次,我有的工夫一次接一次,直喂到天亮才算。這吃草料飲水還有講究,常言說:“草膘料力水精神”。
【第32句】:【在家靠娘,出門靠墻】(諺)指在家睡覺靠娘和出外住宿靠墻,都有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第33句】:【一日不書,百事荒蕪】(諺)荒蕪:荒廢。本指朝廷大事一天不記錄,以后很多事就無法考證。也泛指凡緊要的事都必須筆記下來,不可中斷。
【第34句】:【一個將軍一道令,一個和尚一套經】(諺)每個將軍都有自己一套指揮的號令,每個和尚都有自己一套常念的經文。比喻誰掌權誰說的話就算數。也比喻多層領導,各自發號施令。 也作一個將軍一個令,一個和尚一個磬。 一個和尚一本經,一個將軍一道令。
【第35句】:【打旗號】(慣)旗號:舊時標明軍隊名稱或將領姓氏的旗子,現比喻某種名義。指假借某種名義。
【第36句】:我做作業的時候,本來要答周長是多少,可最后忘答了。媽媽檢查完作業后,說:“看來,周長是沒跟你拜年哪!”(江西·臨川)
【第37句】:香,要親還是閨女娘,一點兒也不假呀!”(山西·太原)
【第38句】:【東溝犁,西溝耙】釋義:比喻說話或做事缺乏計劃,沒有頭緒。例句:金蓮道:“他就惱,我也不怕他。看不上那三等兒九假的。正經姐姐分付的曲兒不教唱,且東溝犁西溝耙,支使的個小王八子亂哄哄的,不知依哪個的是。”
【第39句】:【大年初一捉個兔子——有它也要過年,沒它也要過年】(歇)比喻有沒有某人或某物都不會影響事情的進展。
【第40句】:【風不搖,樹不動】(諺)風如果不刮動,樹枝就不會搖擺。借指凡事總有個起因,絕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 也作“風不吹不響,樹不搖不動”。
【第41句】:【山高皇帝遠/天高皇帝遠】地區偏遠,政權管轄不到。趙 樹理《孟祥英翻身》:“這地方是個山野地方,從前人們說山 高皇帝遠,現在也可以說山高政府遠吧,離區公所還有四五 十里。”
【第42句】:霜降那天,媽媽讓我跟她一塊兒到菜園拔蔥。我看到天氣那樣暖和,便問媽媽為什么不讓蔥再長幾天。媽媽說:“霜降不拔蔥,必定半截空。”拔蔥時,我問媽媽是不是把蘿卜也一塊兒弄回去,沒想到媽媽又說:“地凍半晌,蘿卜才長,那蘿卜可不能拔。”(河北·行唐)
【第43句】:【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饃】生產以人多為好,消費以人少 為好。此語反映了人口與生產、消費的關系。或說:人少好 吃飯,人多好做活/人多好種田,人少好過年。臺灣柏楊《丑 陋的中國人》:“人口問題是很重要的,如果中國要想強大, 人口一定要拼命減少。有句話說: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 饃。”
【第44句】:【險道神撞著壽星老兒——你也休說我的長,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險道神:迷信稱出殯時的開路神,身材細長。壽星老兒:民間傳說中長壽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點,不要互相嫌棄。
【第45句】:【人老不以筋骨為能】見“老不以筋骨為能”。
【第46句】:【卸包袱】(慣)比喻解除思想或經濟上的負擔。
【第47句】:媽媽叫我幫她干活,我說先玩一會兒再干。媽媽朝我一變臉:“我看笤帚疙瘩要吃食兒。”嚇得我趕緊干活去了。(山東·昌樂)
【第48句】:【胳膊斷了往袖子里藏】發生了事情,不外傳,自己處理。 清代《紅樓夢》:“我什么不知道?咱們胳膊斷了往袖子里 藏!”
【第49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釋義:說明節儉應從一開始做起。例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嚴班長對這兩大垛噴香的新稻草管得很緊,誰抽動一小把,他立刻能看出來。
【第50句】:【近水樓臺先得月】比喻由于關系近而優先得到好處。它出自宋俞文豹的《清夜錄》,講的是北宋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時,推薦提拔了許多關系親近的人。當時,他手下一名官員蘇麟由于在外縣任巡檢,一直沒有得到升遷。蘇麟意見很大,給范仲淹寫了首詩,發泄自己的不滿。其中有這樣兩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一作‘逢’)春。”不久范仲淹提拔了他。
【第51句】:【不怕路遠,只怕志短】(諺)比喻只要有志氣,有決心,就不怕艱難困苦。
【第52句】:【刀不離手,弓不離身】釋義:形容處于戒備狀態,警惕性高。例句:盡管這群人隊伍不齊整,有的站著,有的蹲著,卻都是刀不離手,弓不離身,準備著隨時廝殺。
【第53句】:【身弱鬼來纏】(諺)指身體衰弱的人,常會招來邪魔纏身。也借指主事人軟弱無能,就會有壞人乘虛而入,滋事破壞。
【第54句】:【西瓜系在鱉腿上——滾不了西瓜,也跑不了鱉】(歇)比喻彼此利害攸關,誰也無法擺脫掉誰。常用于譏諷。
【第55句】:【摘了奶忘了娘】(慣)斷了奶就把母親忘了。比喻忘本。
【第56句】:【一輩人不管兩輩人的事】(諺)指兒女輩的事讓兒女自己去料理,當父母的不必包辦代替,操多余的心。
【第57句】:【生鐵補鍋——看各人的手段】(歇)補鍋要用熟鐵,生鐵性脆,補不牢。指看各人的本事,以決勝負。
【第58句】:【宰相回鄉拜四鄰】(諺)宰相作為當朝青樹林大員,回到家鄉,還去拜訪鄰居。指官位再大也不壓鄉親。
【第59句】:【七個窟窿倒有八個眼兒等著】(慣)形容入不敷出,錢不夠花。
【第60句】:【 兵在精而不在多】原指軍隊的訓練,泛指要重視質量。 姚雪垠《李自成》:“自古常言:兵在精而不在多。兵不精,多 有什么用?”
【第61句】:【屬黃花魚的——溜邊】(歇)黃花魚:學名黃魚,分大黃魚和小黃魚,在深海過冬,春天向沿岸洄游,產卵后在近海覓食。本指黃花魚喜歡在海邊游動,轉指人靠著邊兒行走,或遇事回避矛盾,躲在一旁。 也作“黃花魚——溜邊兒”。
【第62句】:【費手腳】(慣)指事情復雜或麻煩,不好辦。
【第63句】:貍貓蹲在懸崖上——混充老虎
【第64句】:【天打五雷轟】(慣)五雷:金雷指刀砍死,木雷指棍打死,水雷指水淹死,火雷指火燒死,土雷指墻倒壓死。舊指上天用劈雷擊死人間罪大惡極者。后指罪孽者受到最嚴厲的懲處。常用作發誓或詛咒。 也作天打雷劈五雷轟。 天打五雷劈。
【第65句】:【肥皂泡遲早要破】假象不能長久維持,遲早要破滅。尤 鳳偉《中國一九五七》:“然而肥皂泡遲早有破裂的時候,李 宗倫還是知道了手術后臉上落下的可怕記印。”
【第66句】:【走了和尚丟了廟】(慣)比喻兩頭落空。
【第67句】:【箭在弦上——不能不發】(歇)比喻情勢緊迫,不能不做某事。 也作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
【第68句】:戴著有色眼鏡看東西——不明真相
【第69句】:【太上老君叫蛇咬——法盡了】(歇)太上老君:也叫老君爺,道教對始祖老子的尊稱,傳說他神通廣大,法術無邊。法:本指法術、法力,轉指辦法。指辦法用盡了。 也作“老君爺叫蛇咬——法盡了”。
【第70句】:【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富貴需要努力爭取,不是輕易 得來的。明代《西游記》:“師父,你常以思鄉為念,全不似個 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憂。古人云:欲求生富貴,須下 死工夫。”
【第71句】:【針過得去,線也過得去】(諺)線穿在針上,針過去了,線也就過去了。比喻前面的人與事行得通,后面的人與事自然也行得通。
【第72句】:星期天上午,媽媽到外婆家去,要我和姐姐在家喂豬、燒飯。晌午時,媽媽回來,見鍋不動,瓢不響,就說:“你們啊,兩個人是蘆葦、簸箕一個樣,兩個懶家伙!”(江蘇·靖江)
【第73句】:登太行望運河——遠水不解近渴
【第74句】:【護家之狗,盜賊所惡】(諺)惡:憎惡。指盜賊最憎惡忠實護家的狗。比喻陰謀作惡的奸詐之徒,最忌恨忠貞正直之士。
【第75句】:【全福人】結婚前請“全福人”幫忙,結婚時請全福人操持是結婚時的一種風俗。所謂“全福人”,一般指此人自己的父母健在,老公及公公婆婆也健在,她自己還需要兒女雙全。這是為什么呢?它來源于要借“全福人”的福,非全福人不能到跟前。縫被子需要全福人幫忙,被子的四角要放上紅棗、桂圓、花生、蓮子,寓意早生貴子;新娘子吃的餃子、長壽面需要全福人來做;結婚這天,娶親太太需要由全福人來充當;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同坐,并由全福人喂沒有煮熟的餃子,邊喂邊問:“生不生?”新娘定要回答:“生。”(生孩子與水餃生同音);睡前要由全福人給新人鋪好被褥,放上栗子、花生、棗,意為“早立子,花搭著生。”至此,全福人的任務圓滿完成。
【第76句】:【叫化子打狗——邊走邊打】(歇)本指邊打邊脫身,轉指在走動或運動中打擊敵人。
【第77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是人們常用到的一個俗語,言簡意明,富有哲理。那么它源自哪里呢?此語出自《菜根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戒疏于慮也。寧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詐,此傷于察也,二語立存,精明而渾厚矣。” 這句話告誡人們如何為人處世,如何對己,如何對人。對己要嚴,要光明磊落,要寬以待人,與人共事要和睦相處,與世無爭,不能存有害人之心。但另一方面,不可單純地以己推人,以為天下人都和自己樣,那就壞了,該設防還是要設防的。最近有一部電影叫《天下無賊》,其實天下并不太平。如果疏于設防,可能像呂伯奢遇到曹操一樣,可能像東郭先生遇到狼一樣,可能像農夫遇到凍僵的蛇一樣。這些血的教訓應該吸取。
【第78句】:【水果生熟看在皮】釋義:比喻從外表就能看出事物如何。例句:古諺語說:“水果生熟看在皮。”金夫人仔細瞧了半晌,更覺得內里有名堂。
【第79句】:【烹牛而不鹽,敗其所為也】(諺)煮牛肉不舍得放鹽,結果把牛肉煮壞了。比喻做事因小失大,甚不可取。
【第80句】:石雞上南山——略咕略(各顧各)
【第81句】:【牛蹄子,兩瓣兒】指分開,合不到一起去。浩然《艷陽 天》:“別人家都是和和美美的,為什么你們爺倆總是牛蹄子 兩半兒?”
【第82句】:【殺人不眨眼】此語形容殘暴狠毒,殺人成性。典出宋普濟《五燈會元·圓通緣德禪師》。宋朝初年,宋太祖趙匡胤派大將軍曹翰出兵江南消滅割據政權。有一天,曹翰領兵來到九江廬山寺,許多和尚嚇得倉皇逃跑,只有緣德禪師坦然靜坐,旁若無人。曹翰厲聲呵斥道:“難道你沒有聽說過有個殺人不眨眼的將軍?” 緣德禪師睜開眼看了他一會兒反問道:“你怎么就不知道還有個天生不怕死的和尚呢?”
【第83句】:【經手三分肥】經手一件事情,總要得些好處。臺灣林語 堂《京華煙云》:“國庫收入高,自然油水大,下由小吏,上至 牛大人,豈止過手三分肥。”
【第84句】:【年關】過年是中國民間最為喜慶濃重的傳統節日,可古人為什么把年說成“年關”呢?它源自于對“年”的一個傳說。其實,最早過年是為了防備一個叫“年”的怪獸的攻擊。當時的人們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把這可怕的一夜當做關口來熬,所以稱為“年關”。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提前備好晚飯(提前到黃昏時分吃飯,所以有“黃昏餃子”之說),熄火凈灶,把雞圈牛欄拴牢,前后封鎖后,全家人聚在一起,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吉兇未卜,隨時都有可能遭遇到“年”的襲擊,所以置辦得十分豐盛,全家老小不僅要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而且在吃飯前還要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吃過晚飯后,大家都不敢睡覺,便擠在一起閑聊壯膽,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過年關的習慣。之所以稱新年前后為“年關”,更實際的原因恐怕是一個“錢”字。舊時講究不論是借錢還是借東西,一般年前都要歸還,這是一種民俗。所以,債務人年前要忙著籌錢還賬,債權人(債主)年前要討債。還不起債的窮苦百姓,只好出去躲過年再回來。往哪里躲,按年俗親戚家不能去,只好到破廟寒穿去躲著。所以視年根兒為關口,過年像過關一樣難熬。經典歌劇《白毛女》楊白勞被逼喝鹵一場便是對“年關”一詞的最好的注釋。因此,過年對窮人來講,無異于過關。
【第85句】:【賣油娘子水梳頭】油留著賣,自己不能搽。意即為他人 服務,自己不能享受。類似的:賣鞋的赤腳跑/裁縫衣破沒 人補,木匠屋里沒凳坐/造車者多步行。成語:為人作嫁。 《艾蕪短篇小說選》:“賣油娘子水梳頭,這是一句極其流行 的俗語。意思是說,賣油人的娘子,舍不得用油梳頭,只拿 點水來潤潤頭發。也就是說,一些小本生意的人以及一般 下力的,總是拿好的去供給別人,壞的留著自己享用。這并 不是自己儉省,想要儲蓄起來,而是現代社會生活的法則, 逼著人不得不這樣虐待自己,不然的話,就不能生活下去。”
【第86句】:【好賬不如無】(諺)好賬:別人不討還的債。借人家的債,即使人家不討還,也總歸是個負擔。指不負債是最輕松自在的。
【第87句】:爸爸說我的洗臉毛巾臟,夸他的干凈。媽媽在一旁聽了說:“沒有老人夸孝順,沒有孩子夸干凈。”(甘肅·靜寧)
【第88句】:渾水池子——看不透
【第89句】:【使功不如使過】使用有功勞的人,不如使用有過錯的人。 有過錯的能吸取教訓,感恩圖報。圖書:“真正有膽識的領 導者yipinjuzi.com,反而覺得犯過錯誤的干部有個很大的長處,就是有犯 過錯誤的經驗,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會更加謙虛謹慎。從 這個意義上講,使功不如使過。”
【第90句】:獵狗攆兔子——緊追不放
【第91句】:【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區別,混在一起處理。或說:頭發 眉毛一起剃。成語:混為一談。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 “他越想越火:你們真個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難道姓苗的眼里那么好揉沙子?”
【第92句】:【秦】“秦”字是人們很熟悉的一個字。然而,它的來歷非同一般。傳說在秦朝之前,是沒有“秦”這個字的,秦朝的國號當時寫做“菜”。據說,“秦”這個字是秦始皇造出來的。他造的“秦”字流傳千古,武則天造的“墨”字,卻是曇花一現。秦始皇滅六國之后,倨傲得意。他覺得“王”已經不能適應自己的功德,還要再找一個比“王”更高大的詞,來標榜自己,于是取三皇五帝之“皇帝”二字作為自己的稱號。國家也是一樣,他覺得國號“琹”字不好,“一塊木席上坐兩個王,這怎么行?要找一個同音的字代替‘栗’才好!”但他左思右想,也沒想出個好字。突然,他瞥見案頭的史書《春秋》,心想,《春秋》里寫的是秦朝以前的歷史,而歷史的后半截就是秦朝的天下,秦要占“春秋”的一半。想到這里,秦始皇便用“春”和“秋”的各半邊字合在一起,寫出一個“秦”字,然后傳令下去,將國號“栗”改為“秦”。從此“栗國”就成了“秦國”。然而,秦始皇雖然造出了“秦”字,想天下的春秋永遠是秦朝的,但他的“春秋”夢很快就破滅了,秦朝僅傳兩代便被起義軍滅掉了。秦朝雖短,不影響秦始皇千古一帝。
【第93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風雨無阻,堅持工作,長期辛 勞。老鬼《血色黃昏》:“冬天凍死,夏天曬死,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沒人樂意干。”
【第94句】:【買起馬備不起鞍】(慣)鞍:即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馱東西或供人騎坐的器具。比喻舍得大把花錢辦大事,卻舍不得花很少的錢辦小事。 也作買得起馬買不起鞍。 有錢買馬,沒錢置鞍。
【第95句】:【不是吃素的】(慣)比喻不是好對付的。
【第96句】:【好擱不如好散】(諺)擱:合在一起。在一起和和氣氣共事,不如分離時能保持不傷和氣。指在一起和氣共事容易,分離時能保持和氣很難。 也作“好合不如好散”。
【第97句】:【各有各的牢籠計,各有各的跳墻法】(諺)牢籠計:嚴防固守的計謀。跳墻法:越墻進入的辦法。指你有你的守法,我有我的攻法,各有各的手段和計謀。 也作“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
【第98句】:【兄弟同心,黃土變金】見“弟兄協力,土塊變金”。
【第99句】:【揭不開鍋】(慣)形容家里非常窮,經常挨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