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天堂有路你不去,地府無門闖進來】(慣)地府:迷信的人稱人死后靈魂居住的地方。指自己找死。 也作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自找尋。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
【第2句】:【咬人狗兒不露齒】釋義:比喻內心兇狠的人,表面上不露形跡。例句:那廝卻有一二,咱家無三思,將那謊局段則向俺跟前使,那廝正是咬人狗兒不露齒。
【第3句】:不見棺材不落淚——死心眼
【第4句】:【老皇歷】“老皇歷”比喻陳舊過時的規矩。那么,“皇歷”是怎么來的呢?它有個演變的過程。我國自古重視歷法。西漢以前,我國使用六種古歷法,即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和魯歷。傳說黃帝歷最為古老。唐朝詩人盧照鄰《中和東·歌登封章》:“炎圖喪寶,黃歷開璇?!秉S歷就是黃帝歷的簡稱,所以人們習慣稱歷書為黃歷。另外,“黃歷”也叫“皇歷”。因“皇歷”的封面多用黃色紙張,故也被稱為“黃歷”。歷朝歷代都有歷法,不過都是以黃歷為基礎。到了唐朝,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唐王下令編制了我國第一本雕版印刷的歷書《宣明歷》,并宣布今后歷書必須由皇帝親自審定,官方印刷。從此,歷書就被稱作“皇歷”了。 “皇歷”里面記載的歷法,一般是以年為限,第二年就應更新,如果拿去年的“皇歷”來查看今年的歷法,那一定是錯誤的。因此,過時的“老皇歷”是使用不得的。不能與時俱進,堅持舊觀念,拿老規矩辦事,往往容易出錯,就被人們譏笑為“老皇歷”。
【第5句】:柳樹上落鳳凰——遲早要飛
【第6句】:【人沒名難呼喚,地沒名難送飯】(諺)人要是沒個名,想呼喚他也難;地要是沒個名,想給地里勞作的人送飯也難。指地和人一樣,都必須有自己的名字。
【第7句】:草里的斑鳩——不知春秋
【第8句】:【老的別惹,小的別逗】(諺)不要惹怒老人,不要逗惱小孩。指人到老年往往性格變得倔強,而未成年的孩子又喜怒無常,故老人小孩不可惹逗。
【第9句】:喝多了滾開水——熱心
【第10句】:我整理了幾篇日記,讓姐姐幫我寄給報社寄去。誰知姐姐瞅了一眼說:“不行,不行,哪有你這種日記,東拉被子西扯氈,誰看?。 蔽抑缓么蛳诉@個念頭。(陜西·成陽)
【第11句】:【刀對刀,槍對槍】(慣)比喻針鋒相對。 也作“槍對槍,刀對刀”。
【第12句】:【鐵嘴鋼牙,柏木舌頭】形容嘴厲害,會說話。類似的:鐵嘴 鋼牙,橡皮腮幫子。成語:伶牙俐齒。袁靜孔厥《新兒女英 雄傳》:“你小子好??!鐵嘴鋼牙,柏木舌頭;到了我手里,看 你還厲害不厲害!”
【第13句】:【羊毛搓的繩子,又抽在羊身上】(慣)比喻自作自受。
【第14句】:【打蛇不死惹蛇毒】(諺)指打蛇必須打死,不然就會遭到蛇最兇惡的報復。泛指對一切惡類,若除之不盡,必定后患無窮。 也作打蛇不死終為害。 打蛇要打死,不死成罪過。
【第15句】:【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幫忙要幫到底,不要半途而廢。 梁斌《紅旗譜》:“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你給俺搬進屋來 吧!”
【第16句】:【千里相送,歸于一別】(諺)送客到千里遠,最終也還是要分手的。 指送行只表情意,不必遠送。勸止送行者的常語。 也作千里送君,終須一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第17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釋義:三尺堅厚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造成的。比喻事物達到目前的狀況,不是一時一日完成的,而是經過了量的積累才形成了質的飛躍。例句:他苦笑了一下,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孩子墮落已久,一時半時是不容易改掉他的毛病的!”
【第18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諺)人畢竟不是圣人賢人,誰能生來不犯錯誤呢?指人人都有局限,免不了要犯錯誤。 也作“人非圣賢,誰能無過”。
【第19句】:頭發絲上刻仕女圖——入細入微
【第20句】:【刀子嘴,豆腐心】釋義:比喻嘴硬心軟。例每:村里人都知道,別看秀英姑娘說話厲害,心里卻善良,都說她是刀子嘴,豆腐心。
【第21句】:【人過三十不學藝】(諺)指人的年齡過了三十歲,再從頭學習技藝就很難。
【第22句】:【不以成敗論英雄】釋義:不以成功或失敗來評論英雄人物的得失。例句:“梵梵,古人說,不以成敗論英雄。我最佩服越王勾踐,當了夫差的階下囚,仍不失其志,臥薪嘗膽,終成復國之大業?!?/p>
【第23句】:【沾手三分肥】(慣)比喻凡有錢物經手,都要從中撈取一部分私自享用。
【第24句】:【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一俗語比喻年輕人大膽勇敢,有創新精神。此典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原句是“初生之犢不懼虎。” 東漢末年,劉備的大將關羽率軍襲擊曹操的襄陽和樊城,打得曹軍退守樊城。曹操便派于禁和龐德前去增援。龐德領兵來到樊城腳下,與名將關羽展開了激烈的戰斗。龐德是員勇將,且年輕氣盛,和關羽大戰一百多回合,分不出勝負,雙方各自鳴金收兵。關羽退回營寨后,對關平說:“龐德刀法很厲害,是個對手。”關羽還說:“俗話說,初生之犢不懼虎?!饼嫷码m然勇猛,但缺乏經驗。當時正是秋季,陰雨連綿,河水猛漲,于是關羽采用水攻戰術消滅了曹操派來的七路援軍,擊殺龐德。龐德是第一個不怕虎的牛犢。
【第25句】:【沒碰過釘子不知道疼】(諺)比喻人沒有遭受過打擊和挫折,就不會有切實的經驗教訓。
【第26句】:【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三七二十一”,意為不分青紅皂白,不管是非曲直,什么也不管不顧的蠻干行為。它源自戰國蘇秦。戰國時期,蘇秦主張合縱抗秦,張儀主張連橫事秦。一次,蘇秦到了齊國的都城臨淄,見了齊宣王,對他進行游說抗秦。齊宣王猶豫不決,說齊國的兵力不足。蘇秦說,都城臨淄有七萬戶,我私自計算了一下,每戶按三個男子服役,這就是三七二十一萬兵,抗秦的兵源,用不著再往別處征兵,僅臨淄一城便綽綽有余了。蘇秦確實是個游說家,后來竟掛六國相印,聯合抗秦。蘇秦的這個算法,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全城不能達到每戶都出三個男子當兵,有的人家只有女孩沒有男孩。即使有男子,也不一定都能從軍,因為還有老、幼、病殘在內。所以蘇秦的計算是即興蒙一下齊宣王,按現在流行的說法叫忽悠人,達到說服對方,鼓舞對方,使對方不再悲觀失望,看到光明的前途,達到出兵抗秦的目的。后來,人們把蘇秦的話概括為“不管三七二十一”,作為譏諷的貶義詞來相傳,并且在含義上有所擴展,形成了一味蠻干、愣頭青的同義語。
【第27句】:【照方吃炒肉】(慣)比喻按慣例行事。
【第28句】:平時我寫作業非常慢,做事情也總是拖拖拉拉的。有一次,姥爺對我說:“你幸好不是一頭牛,要是一頭牛,不知要挨多少鞭子呢!”(安徽·阜陽)
【第29句】:【丑婦家中寶】(諺)貌丑的妻子多安分守己,不會惹是生非,招致麻煩。指娶妻應重在德行,不可一味追求美貌。 也作丑妻薄地家中寶。薄地:貧瘠的田地,薄地無人爭,故稱一寶。 丑是家中寶,可喜惹煩惱。 可喜:俊俏美貌,招人喜愛。
【第30句】:無二爺(無常鬼)賣布——鬼扯
【第31句】:【隔年的皇歷看不得】釋義:皇歷:陰歷歷書。它的節氣不是固定在某月某日,一年一個樣子,隔年不適用。借指不能按老規矩辦事。例句:“……可后來往深里一尋思,就覺得咱思想老了,跟不上趟了。老黃歷翻不得噦!……”
【第32句】:這幾天我沒有堅持寫日記,爸爸知道了就說:“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寫日記要有恒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怎么能行呢?”(河南·許昌)
【第33句】:【呱呱叫】(慣)形容極好或極其優秀。
【第34句】:【里壯強如表壯】見“表壯不如里壯”。
【第35句】:【吃虧是福】(諺)指人吃點虧,不與人爭利,磨礪了自己的德行,對自己而言反而是福分。
【第36句】:【 好酒說不酸,酸酒說不甜】謂不怕議論,議論改變不了事 實。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人嘴兩張皮,任他們說去 唄!好酒,說不酸;酸酒,說不甜?!?回爐燒餅不香謂不新鮮,失去原有的特點、優點?!缎?說季刊》(1981,4):“回爐燒餅不香,這可不是又香又酥能吃 的燒餅,而是菱洲圩村上的碎嘴姑姑、嬸嬸們對談崩了的親 事又合好的比方。”
【第37句】:【小孩嘴里掏實話】見“孩子嘴里討實話”。
【第38句】:蠶寶寶的肚皮——凈是絲(私)
【第39句】:一個碟子摔九塊——四分五裂
【第40句】:年三十的案板——借不得;沒有空
【第41句】:禿子打傘——無法無天
【第42句】:我叫媽媽給我買涼鞋,媽媽說:“這幾天我忙得腳跟都朝前了,過幾天再買吧!”(浙江·永康)
【第43句】:有一次,李叔叔叫他兒子小舟做一件小事,小舟眉頭一皺,不愿干,走了。李叔叔說:“牛腦煮不爛,得多燒二斤炭?!保兾鳌ぞ高叄?/p>
【第44句】:八卦陣里騎馬——闖不出路子
【第45句】:【蒼蠅碰巴掌】(慣)比喻自找倒霉。
【第46句】:照相機對準馬尾巴——拍馬屁
【第47句】:【牛套馬,累死倆】(諺)農家駕車或拉犁,要是把牛和馬套在一起,馬快牛慢,勁兒使不到一起,雙方都受罪。比喻條件不同,卻強行搭配,則雙方都有損無益。
【第48句】:【 霸王弓,越拉越硬】謂讓步反而使對方強硬。拉,兼指拉 弓、拉攏。鄭義《老井》:“做下虧心事,倒成了霸王的弓,越 拉越硬了,反了你們!”
【第49句】:【晴帶雨傘,飽帶干糧】(諺)天晴時上路,也得帶上防雨的傘;吃飽后出門,也得帶上充饑的糧。指凡事都要有備,才能無患。
【第50句】:小明學習成績很不穩定,好不了幾天就會滑下來。媽媽說他學習沒有恒勁兒,是“下山的太陽紅不了一會兒,吃泡泡糖只甜一陣兒”。(河南·新鄉)
【第51句】:【奴要白飯,馬要青芻】(諺)白飯:白米飯。青芻:青草。奴仆要吃飯,馬匹要吃草料。指使用人和牲口要付出代價,不是白使喚的。
【第52句】:狗咬叫花子一畜生也欺窮苦人
【第53句】:【木匠斧子——一面砍】(歇)本指木匠的斧子只有一面開刃,不能兩面砍;轉喻看問題片面,只說一面之理。也比喻處理矛盾糾紛不公正,偏袒一方。 也作“木匠的斧子——一邊砍”。
【第54句】:【古廟前的旗桿——獨一根】(歇)指只有一根。
【第55句】:【只重衣衫不重人】(慣)只看重人的穿著打扮,不看重其人品和才學。形容人勢利。
【第56句】:蝙蝠觀陣——哪邊勝站哪邊
【第57句】:【少飲不濟事,多飲濟甚事?有事壞了事,無事生出事】(諺)酒飲得少了不頂事;飲得多了,不是壞事,就是生事。指飲酒害多益少,勸人應戒酒。
【第58句】:【江河日下,日薄西山】釋義:薄:迫近。比喻事物一天天衰敗下去。例句:他向對面坐的那位身穿褐袍的老者,感嘆地說:“唉,如今的日子可真難過??!就像古人所說的‘江河日下、日薄西山’那樣,越來越差勁了!”
【第59句】:暖水瓶爆裂——喪膽
【第60句】:【洞房內三天不分大小】釋義:新婚三天之內,無論大小長幼,都可以跟新娘子開玩笑。例句:洞房內三天不分大小,兩家親朋不分長幼,全來鬧洞房。于是這個過來叫聲嫂子,那個過來搶走手帕。
【第61句】:鄰居李大嬸家被盜,損失不小。媽媽安慰傷心的李大嬸:“蛤蟆再跳,跳不出水塘;壞人再躲,也躲不過法網。你寬寬心,壞人終會被繩之以法的!”(湖南·醴陵)
【第62句】:穿蓑衣救火——引火上身;自惹麻煩
【第63句】:【錦堂客至三杯酒,茅舍人來一盞茶】(諺)富貴人家來了客人,設酒宴招待;貧窮人家來了客人,用茶水相迎。指無論貧富貴賤,客人來了都應以禮招待,不可怠慢。
【第64句】:【釘是釘,鉚是鉚】(慣)“丁是丁,卯是卯”。
【第65句】:包公升堂——盡管直說;青天在上
【第66句】:剛大年初三,爸爸可就扛著鋤頭下田了,我說:“爸呀!你怎么沒年沒月呢?快把鋤頭放下,我們打牌去?!卑终f:“三天戲,五天年,過得多了人們煩?!卑?,真拿爸爸沒辦法。(河南·內鄉)
【第67句】:【犄角旮旯】“犄角旮旯”指的是房間中窄小的角落或狹窄偏僻的地方。它源自北京方言。犄角旮旯是個合成詞,合在一起能用,分開也能用,而且意義不變。 “犄角”指的是牛、羊、鹿等動物頭上生出的堅硬角質物,亦即“角”。由于牛角里邊逐漸收窄,犄角漸成窄小角落之意常指房間中窄小的角落,也可形容人的思想不會轉彎,思路越來越窄,常說他“鉆牛角尖”。 “旮旯”這兩個字成詞歷史不久?!瓣浮弊衷凇犊滴踝值洹防镎f與“旭”字通用。而“旯”字在《康熙字典》里根本沒有收入。因此,“旮旯”合起來也表示“角落”應是近百年左右北京人的創造。犄角和旮旯意同,北京人一撮合,合成了“犄角旮旯”。
【第68句】:巖石上的樹木——自有活法
【第69句】:【敲門磚】“敲門磚”比喻以不正當方法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那么,“敲門磚”是怎么來的呢?它源自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天張公子去拜訪李公子,他在李公子的庭院外拍了好一陣門也無人應聲。原來李公子讀書太專心了,沒聽到張公子叫門。張公子因拍了半天也不見李公子來開門,心中十分不快,轉身正要回府,卻一眼看見了墻角的幾塊磚頭。于是靈機一動,抄起一塊對著門猛敲起來。這回李公子可聽見敲門聲了,心里一驚,以為出什么大事了,他急忙起身去開門,只見張公子倚在門邊。李公子奇怪地問:“出什么事了?”張公子平靜地說:“沒出什么事,我閑著無事,特意來拜訪你?!崩罟佑謫枺骸澳銊偛庞煤挝锴瞄T?聲音如此之大?!睆埞踊卮鹫f:“沒什么特別的,不過是一塊‘敲門磚’?!崩罟哟蠡蟛唤猓骸皬埞釉L友還要專門帶上敲門磚?”張公子瞥了一眼墻角,笑道:“敲門磚隨處可撿,也可隨手可扔,很是方便?!边@時,李公子才恍然大悟。后來,人們就把借以謀取名利的手段比喻為“敲門磚”。屬貶義。
【第70句】:【物聚于所好】(諺)好:愛好,偏愛。東西往往聚集在對它有喜好的人那里。比喻人們總會聚合到所偏愛的東西那里。
【第71句】:【沒事人一大堆】(慣)指裝作局外人,把事情推得干干凈凈。
【第72句】:盤山公路——凈兜圈子;凈繞彎子
【第73句】:春節過后,我叔叔要去南方打工。因為他從未到外地去過,臨出門時奶奶擔心他的暴躁脾氣會惹事,就對他說:“眼是攔路石,嘴是開山斧。出門在外矮三分,遇到事時,嘴要活動點兒。”(河南·商丘)
【第74句】:【拆東墻,補西墻】(慣)拆掉東墻用來修補破損的西墻。比喻經濟拮據,只能臨時應付眼前的困難,沒有能力徹底擺脫窘境。
【第75句】:快刀不磨生黃銹,胸膛不挺背要駝。
【第76句】:【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認真理,不管人的身份地位。張濤 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什么來頭不來頭,不用管,只問 真理如何,真理面前人人平等?!?/p>
【第77句】:【氣可鼓不可泄】釋義:只可鼓勵,不可泄氣。例句:濮陽蓀揚起眉毛,拔高嗓門說:“氣可鼓不可泄!智珠呀,實跟你說吧,只要明兒個晚上他們到了‘萃華樓’,你就看我的吧……”
【第78句】:【下課】“下課”一詞原本是教學用語,指一堂課結束?,F在卻增添了新的詞意,指體育教練因執教能力被迫停教。它源自四川的球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經過四川球迷們的演繹,下課詞義得到進一步的拓展,變成了足球隊教練被迫離職的一種生動寫照?!跋抡n”最初應用在中國足球隊第一任外籍教練施拉普納身上。當時這位德國老頭告訴中國球員,如果不知道將球往哪踢好,就往門里踢,1993年中國足球隊卻在成都慘敗,而在成都也破天荒地響起了“施拉普納,下課”的憤怒聲音。從此,“下課”一詞被廣泛地應用在足球領域,隨后,又被廣泛地引申到其他體育領域,幾乎與引咎辭職同義了。同時,也用于指示某些事物該被淘汰的意思。
【第79句】:【掉入五里霧中】見“墮入五里霧中”。
【第80句】:媽媽指揮爸爸干活,還沒等一件事干完,又催著干另一件事。爸爸笑著說:“就是滿屋子老鼠亂跑,兩只手也只能捂一個窟窿??!”(河南·安陽)
【第81句】:【老要癲狂少要穩】老人要癲狂些,以防保守;青年要穩重 些,以防急躁。清代《兒女英雄傳》:“老要癲狂少要穩,我不 像你們小人兒家,那么不出繡房大閨女似的。姑太太,等你 到了我這歲數兒,也就像我這么個樣兒了?!?/p>
【第82句】:【 深山出俊鳥】偏僻之處出現人才或美女。張孟良《兒女 風塵記》:“真是深山出俊烏,窮人家居然生下這樣的美女?!?/p>
【第83句】:燈草織布——枉費心機
【第84句】:【 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到】來必定有麻煩。老舍《四世同 堂》:“她知道,胖菊子是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這趟究竟 是為了什么?她咂摸不透?!?/p>
【第85句】:【一根棍子吞到底】釋義:比喻橫下一條心,干到底。例句:拿我來講,那我是打定主意,一根棍子吞到底。反正苦瓜種下了,就剝開臉皮搞。
【第86句】:【國手】“國手”指精通某種技能在國內數第一流的人,也特指人選國家隊的體育選手。不過,足球運動員又稱之為“國腳”。有許多人認為“國手”是現代詞匯,其實古已有之。國手源于古代的一句諺語,本意是指善于下棋的人。有古代諺語為證:“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币馑际窃俾斆鞯娜?,再善于算計的人,也有算不到的地方,國家的一流棋手還有輸棋的時候,意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其中“圍手”就是指的善于棋弈的大家。后泛指國人中的佼佼者,指才能、技藝出類拔萃的人。如中國派出參加世界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選手也稱國手。
【第87句】:【鉆死胡同】(慣)死胡同:走不通的胡同。形容人固執,認死理,不知變通。
【第88句】:【寡婦回娘家——苦衷難吐】(歇)指有苦說不出。
【第89句】:【上床蘿卜下床姜】(諺)姜:生姜。指蘿卜能幫助消化,睡覺前吃了,有利于消食;生姜能開胃暖胃,起床后吃了,有利于健胃。
【第90句】:【船到橋,直苗苗】(諺)指船行到橋頭,船身自會直直地隨著水流通過。比喻凡事用不著心急,事到臨頭,自會有解決的辦法。 也作船到橋頭自會直。 船到江心自會直。 船到灣頭自然直。
【第91句】:隔年蠶作繭——無新絲(無心思)
【第92句】:【芒種三日見麥茬】釋義:芒種:二十四節氣之一,在6月6日前后。麥茬:麥子收割后留在地里的麥莖和麥根。過了芒種,就是麥收季節。例句:五月底,再過幾天就到夏歷芒種節了。農諺說:“芒種三日見麥茬”,麥收季節眼看就要到。
【第93句】:【好意反成惡意】(慣)指以善心待人,卻被人誤解為歹意。
【第94句】:【人情大如天】俗語“人情大如天”,一般作貶義,其含義多為辦事不講原則,只講私人關系。這句俗語的來源有一段故事。清代有一童生,天資聰慧,但累試不中,因為他家境貧寒,沒有禮物送給主考官。又一年童生本來考試成績優異,主考大人見他又是兩手空空,便將他的考卷扔在一邊,并手批一聯奚落他:上鉤為老,下鉤可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童生想:只因我沒錢送禮,就屢試不中,還出聯嘲諷我,實在欺人太甚,當即對了下聯: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如天。童生書完,棄筆返回故里,從此閉門讀書,再不應試。古今仕途上,有多少英才因人情不到受阻。
【第95句】:叫花子撥算盤——窮打算
【第96句】:【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釋義:禮物雖輕,但情意深厚。例句:供桌上,擺放一捆兒毛豆,兩杯水酒,一堆紅棗,一只雕花的大青蘿卜?!@也是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
【第97句】:【人前一句話,神前一爐香】(諺)在人面前說的一句話,好比敬神的一爐香。指說話不能隨便,要說到做到,說話得算數。
【第98句】:張飛扮姑娘——咋搞昨不像
【第99句】:【小子不吃十年閑飯】見“男孩子不吃十年閑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