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這天上午,我把自己寫的一幅很好的毛筆字拿給爸爸看,爸爸說:“學得多,知識增多;寫得多,筆下生花?!保ò不铡らL豐)
【第2句】:吃不了兜著走——自擔責任
【第3句】:老虎吃天蛇吞象——光想弄大的
【第4句】:【一個媳婦,十個婆婆】(慣)一個媳婦被十個婆婆管著。形容上級領導太多。
【第5句】:【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舊指皇帝之下的宰相。借指其地位 僅次于一個重要人物。香港梁鳳儀《千堆雪》:“在公事上 頭,他早晚會變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種權勢,不是旁 人輕易求得。”
【第6句】:【 挖自己的肉,補人家的瘡】損害自己,幫助他人。成語:挖 肉補瘡。黃谷柳《蝦球傳》:“世界事,道理很漂亮,做起來全 不是那末一回事,挖自己的肉,補人家的瘡,我不干?!?/p>
【第7句】:【京劇】“京劇”是中國的國劇,是國粹。它源于徽劇和漢劇。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壽,召集全國各地著名的戲班進京賀演。壽慶之后,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的精彩演出受到喜愛,繼續留京獻藝。1830年,湖北楚調(漢?。┮策M入北京,漢劇和徽劇出于同源,因而時常合班演出。漢劇是西皮調的唱腔,徽劇以二黃調為主,這兩種腔調同臺演出,取長補短,并不斷汲取當時流人北京的秦腔、弋腔和昆曲等戲曲的精華部分,同時又根據觀眾的要求和北京的語言特點,創造南北觀眾都能接收的戲劇語言——韻白。這樣京劇便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由當初的“皮黃”改稱“京劇”。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同治、光緒年間(1862年-1908年),京劇已經在全國盛行開來。京劇藝術比其他劇種更突出了戲曲集中、概括、夸張的特點,形成了念、唱、做、打一套完整體系和統一風格,表演時具有鮮明的色彩和強烈的節奏感。京劇形成的初期,老生最受重視,出現了“老生三杰”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后來又出現“老生新三杰”譚鑫培、汪秋芬、孫菊仙。到了民初,旦角的地位開始變得重要了,出現了“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各行當都有了自己的代表人物,并形成了京劇流派。
【第8句】:【忘人大恩,記人小過】(慣)把別人對自己的大恩大德全忘了,卻對人家的小錯耿耿于懷。形容人心胸狹窄,忘恩負義。
【第9句】:【原鑰匙投原鎖——一開就上】(歇)比喻一拍即合。
【第10句】:螞蟻啃象鼻——不識大體
【第11句】:秀才不打架不動手——講禮(理)
【第12句】:【三代不讀書會變牛】(諺)連著三輩人不讀書,后人就會變得像牛一樣蠢笨。指讀書不但開發自身智慧,對后代的遺傳也十分重要。
【第13句】:【來了龍叫它先抓我】謂出事由我負責?!缎≌f月報》 (1980,2):“要沒有啥大變動,天明就開火。天塌下來我頂 著。來了龍叫他先抓我。咱生就的拿鞭子打牛屁股的手, 誰還能奪下咱的鞭子?”
【第14句】:【衣不壓眾,貌不驚人】見“人不壓眾,貌不驚人”。
【第15句】:【一剎那】“一剎那”表示時間極短,它是梵語的音譯,是古印度最小的時間單位。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中提到:“時間極短者,謂剎那也,百二十剎那為咀剎那,六十咀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為一時,六時合成一日一夜?!边@樣算來,一剎那約合現在的0.013秒,比一念0.018秒還少了0.005秒,真是夠短的。從目前這些時間稱呼看,一剎那是最短的。
【第16句】:【臭豆腐】“臭豆腐”(青方)是北方名吃,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那么,它是誰發明的呢?臭豆腐原名“青方”,起源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那時候,北京前門外延壽街有個叫王致和的人,開了一家豆腐坊,每天都做很多豆腐。沒曾想,有一天豆腐全剩了,而且受熱發了霉。王致和舍不得扔掉,就把這些豆腐抬到后院。過了幾天,他到后院去,看到豆腐長了黑毛,又有臭味,就撒了一些鹽。又隔幾天,他到后院去,看著這些豆腐實在可惜,用手摳開一塊,露出白瓤,用手指蘸一點一嘗,不由大吃一驚,原來的臭豆腐變香了,他又吃了點,越吃越香,于是他把這東西拿到集上去賣,大受歡迎,遂取名為“青方”。
【第17句】:【被窩里伸腿——不是腳也是腳】(歇)腳:諧“攪”。指橫豎都是胡攪蠻纏。
【第18句】:拿著草帽當鍋蓋——盡是出氣眼;亂扣
【第19句】:【樹高不能撐著天】釋義:比喻本領再大也有個限度。例句:俗話說得好,樹高不能撐著天。孫悟空本事大,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
【第20句】:【 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仍舊是原有的情 況。雜文圖書:“因此,當‘第三者’取得了‘第二者’的身份 后,盡管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原先那 動人心魄的情感卻蕩然無存了?!?/p>
【第21句】:【漫天要價,就地還錢】(諺)漫天:喻極高。就地:喻極低。交易場中,賣方可以把物價要得很高,買方可以把價錢還得極低。指買賣當中的討價還價,有著極大的幅度。 也作漫天開價,就地還錢。 滿天討價,落地還錢。
【第22句】:【 老雞不上灶,小雞不亂跳】比喻長輩帶壞晚輩。類似的: 大狗爬墻,小狗照樣。成語:上行下效。韓志君等《古船·女 人和網》:“老雞不上灶,小雞不亂跳。我實話說,你們家銅 鎖、香草,也包括棗花,都是叫你給拐帶壞的。”
【第23句】:【按著三眼一板】(慣)板、眼:民樂和戲曲中的節拍,每一小節中最強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比喻言行有條理、合規矩,一絲不茍。
【第24句】:【抱粗腿】(慣)指攀附有錢有勢的人。
【第25句】:【 有志不在年高】年紀大了,只要有志氣,仍能有所作為。 然《艷陽天》:“唉,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我現在 盤算的是出多少力,不是活多大年紀。”
【第26句】:【 前輩子欠了債這輩子來還】債,受折磨。前輩子,也說: 前世、前生、上輩子。曹禺《北京人》:“哎,這也是冤孽,清少 爺,你是前生欠了大奶奶的債,今生該她來磨你?!?/p>
【第27句】:【 一個女兒吃兩家茶】謂輕易許諾兩家,互相矛盾,或腳踩 兩只船?;蛘f:一個姑娘許兩個婆家。清代《孽?;ā罚骸靶?虧英相羅士勃雷婉言謝絕,否則一個女兒受了兩家茶,不但 破壞垂成的和局,而且喪失大信。”
【第28句】:凌冰窩里打哈哈——冷笑
【第29句】:【 吹胡子瞪眼睛】生氣發脾氣。成語:聲色俱厲。古華《姐 姐寨》:“你不要吹胡子瞪眼睛,我可以舉出事實來證明?!?/p>
【第30句】:刀子插在鞘里——鋒芒不露;不露鋒
【第31句】:【喊倒好】見“喝倒彩”。
【第32句】:麻雀的內臟——小心肝
【第33句】:賈寶玉結婚——不是心上人
【第34句】:按處方配藥——多給不肯,少給無效
【第35句】:【張天師忘了咒一一符也不靈了】(歇)咒:迷信以為能除災或降災的密語。符:道士畫的一種圖形或線條,聲稱能驅使鬼神給人帶來禍福。指辦法或手段不靈驗了。含譏諷意味。
【第36句】:穿山甲打洞——挖深挖透
【第37句】:【被窩里不見了針——不是婆婆就是孫】(歇)婆婆:祖母。指祖孫二人睡在一起,針在被窩里不見了,不會是外人拿走。比喻內部出了事,一定是內部人干的。
【第38句】:【君子成人之美】謂應幫助別人,成全別人。臺灣瓊瑤《月 朦朧鳥朦朧》:“又覺得自己做得好漂亮,好大方,好有風 度——君子成人之美!”
【第39句】:【大旱三年,餓不死廚官】(諺)廚官:管理伙食的人。指即使連遭三年旱災,發生大饑荒,也不會餓死做飯的廚師。泛指務的什么營生,就會在這方面得便宜沾光。 也作“荒旱三年,餓不死廚子”。
【第40句】:【豬八戒掉在泔水桶里——得其所哉】(歇)哉:表示感嘆的語氣。 指來到適宜于自己的好地方。
【第41句】:叫花子碰上大雪天——饑寒交迫
【第42句】:【山高怕慢上】(諺)山再高,只要有耐性慢慢向上爬,終有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借指在巨大的困難面前,最可貴的是有耐力,能持久,信心足。
【第43句】:【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慣)指什么活也干不了或不會干。 也作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手不能提,肩不能挑。
【第44句】:竹篾織的鴨子——沒心肝
【第45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釋義:寓言故事:蚌張開蚌殼曬太陽,水鳥鷸見了用嘴啄它,蚌殼緊緊鉗住了鷸的嘴,雙方都不肯相讓,結果,兩個都被漁翁捉住了。故事載于《戰國策·燕策》。比喻兩方相爭,讓第三者得了好處?!皾O翁”又作“漁人”?!跋酄帯庇肿鳌跋喑帧?。例句:那些地方官員都知道這個“活閻王”的厲害,誰敢說個不字!他們只得忍痛割愛,白吃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啞巴虧。
【第46句】:【多個香爐多個鬼】(諺)比喻多一個人就多一份麻煩或支出。
【第47句】:十月眼看就要過去了,因雨水太多,我家稻田的麥子還沒種上,天卻又下起了雨。媽媽看看天,無可奈何地對爸爸說:“這真是十月天后娘臉,越怕難看越難看?!保ê幽稀矗?/p>
【第48句】:【懷里沒揣金剛鉆,不敢攬那破瓷碗】見“沒有金剛鉆,不敢攬瓷器”。
【第49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釋義:不干壞事,自重自愛。例句:“告訴你,我這個人可是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我不跟你們干這號事兒!”
【第50句】:【只掃自己門前雪,莫管別人屋瓦霜】見“各人自掃門前雪”。
【第51句】:關公不殺曹操——思念舊情
【第52句】:【武大郎玩鴨子——啥人玩啥鳥】(歇)本指個子矮小的武大郎只配玩腿短的鴨子,轉喻什么樣的人自會與什么樣的人交往,或什么樣的人配用什么樣的東西。
【第53句】:【 打如意算盤】按照自己的愿望、利益來計劃安排事情。 臺灣瓊瑤《窗外》:“你也未免太打如意算盤了。假如你珍惜 這個家,假如你還愛爸爸媽媽和你的弟弟妹妹,你就和康南 斷絕!”
【第54句】:【有眼不識泰山】此語比喻有眼不認識重要人物。這一俗語,源起兩處。一是來自傳說故事?!坝醒鄄蛔R泰山”中的“泰山”,不是指山東的那座泰山。關于它的來歷,這里還有一段小故事。相傳,有個名叫泰山的人,曾是古代著名大木匠魯班的徒弟。因他總愛別出心裁,惹惱了師傅,終被逐出了“班門”。事過一年多,魯班無意中在集市上看到一種精巧的家具,贊嘆不絕。一打聽,方知這家具原是被他逐出的泰山所制。為此,魯班自愧不如,慨然嘆道:“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边@個故事廣泛流傳在泰山一帶的民間。二是來自文獻。在文獻記載中,“泰山”不是人名,而是山名,就是五岳之尊的泰山。《詩經》有“泰山巖巖,魯邦其贍”之詩句,何止魯邦,它是華夏民族“高山仰止”之泰山。然而,“有眼不識泰山”則源自西晉的劉伶,他在《酒德頌》中有云:“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薄笆煲暡欢锰┥街巍保g成白話文,就是“有眼不識泰山”。
【第55句】:鬧鐘報時辰——自雞得意
【第56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慣)刀俎:古代切肉用的刀和砧板。比喻受人控制,任人宰割。
【第57句】:張老頭是村上有名的生意精。一次,他去理發店收頭發,別人問他做啥用,你猜他咋說:“常言說,一把頭發可溫半碗粥,溫粥用?!保ㄉ綎|·臨沂)
【第58句】:【用來一把抓,不用一腳踢】只是利用,并不重視。孫犁《風 云初記》:“可是張蔭梧對待高疤,就像他對待那禮義廉恥的 詞句一樣,也是用來一把抓,不用一腳踢。”
【第59句】:【開水煮,滾油煎】(慣)形容受著悲慘、痛苦生活的煎熬。
【第60句】:爸爸聽說我考試不及格,就說:“這真是笑人前,落人后??!上次你還笑話人家小軍呢?!保ê稀け>福?/p>
【第61句】:【破罐子破摔】釋義:比喻橫下心,不顧后果,任憑事態惡化。例句:好些年來,他自輕自賤,成了習慣,破罐子破摔,不想學好了。
【第62句】:貍貓蹲在懸崖上——混充老虎
【第63句】:早上,媽媽叫我起床,我求媽媽讓我再睡一會兒,媽媽嘆口氣說:“瞌睡沒本,越睡越狠。”(甘肅·臨夏)
【第64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此語別看有“四知”,其實只有兩知,即除你我二人知道外別人誰也不知。現在多用在見不得人、拿不到桌面上的私人交易。此語源自東漢。東漢楊震是個頗得稱贊的清官。他做過荊州刺史。后調任為東萊太守。當他去東萊上任的時候,路過昌邑。昌邑縣令王密是他在荊州刺史任內薦舉的官員,聽說楊震到來,晚上悄悄去拜見,并帶黃金十斤作為見面禮。王密送這樣的重禮,一是對楊震過去的舉薦表示感謝,二是通過賄賂這位老上司請以后多加關照。可楊震當場拒絕了這份禮物。王密以為楊震假裝客氣,便道:“幕夜無人知者?!睏钫甬敿瓷鷼饬?,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說不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帶著禮物打道回府。然而,這樣驚天動地的反腐之語,卻被人們反其義用之,成為訂立攻守同盟的常用語了。
【第65句】:【三歲至老】(諺)一個人從很小時候的言行舉止上,就能看出他一輩子有多大的作為。指人的性情、志趣和氣度,往往到老不變。 也作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第66句】:【舍不得金彈子,打不到鳳凰鳥】做事不能怕花費。類似的: 舍不得芝麻,捉不住雁/舍不得種子,打不著糧食。李英儒 《女游擊隊長》:“怕這怕那,什么也干不成。舍不得金彈子, 打不住銀鳳凰。”
【第67句】:【胡同】城鎮、村子的巷子、小街道,在北方叫“胡同”。據明朝末年出版的《正字通》說:“街也,今京師巷叫‘衙衙’?!薄靶k衙”乃“胡同”的異體字。明朝沈榜《宛署雜記》說:“元人呼街巷為胡同。”可見,“胡同”一詞產生于元代。據考證,“胡同”一詞源于女真族的“霍通”一詞。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蒙古語和女真語同屬于阿爾泰語系,語調和語音都很接近,女真族叫“霍通”、“火瞳”都指“聚族而居”的意思。后來漢族人把“火瞳”譯為“胡同”,成為漢字化的外來語詞。城市里的小街道大多直呼“胡同”,如李家胡同、于家胡同等。胡床人們常在古代文獻或詩詞中見到“胡床”或“床”字,有時誤解為是睡覺的臥具,即現在的床。其實,古時候,“床”并不是專指臥具,而大部分作為坐具使用。漢朝人許慎在《說文》中稱床為“安身之幾坐也”,明確說是坐具。至遲到唐代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而不是指我們現在睡覺的床(寢具)。 “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是古代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類似于現在的馬扎。胡床早期系用于軍旅之中,相傳大約是公元二世紀的漢靈帝從北方游牧民族中引入,故稱“胡床”??梢姡按病痹谇埃昂病痹诤?,床與胡床是兩種不同的坐具,胡床更加小巧靈活。胡床若用繩繃扎,則稱“繩床”,又因其形制可以轉動折疊,故又稱“交床”?!堆莘甭丁吩疲骸敖裰淮?,制本自虜來,始名胡床,隋以讖有胡,改名交床。”看來這種坐具非常便于攜帶,因而常為戰爭時將軍出征所帶,所以后來便發展為權力的象征——交椅。
【第68句】:【關門不見開門見】(慣)指經常見面,互相來往。
【第69句】:嘴巴里含冰棍——說話冷淡
【第70句】:【今天種瓜,明天點豆】謂做事無計劃,精力不集中。或說: 今日種豆,明日種瓜。廣播講座《成才之路》:“好高務遠,朝 三暮四,今天種豆,明天種瓜,到頭來只能是一無所獲?!?/p>
【第71句】:我一進家門,就見奶奶站在院子里一手拿刀,一手提雞,嘰嘰咕咕地說:“陽間一碗菜,我殺你別怪?!保ò不铡こ埠?/p>
【第72句】:【添糧不如減口】(諺)過日子增添糧食,不如減少吃飯的人口合算。 指減少閑散的吃飯人口,是儉省節約最有效的措施。
【第73句】:【茄子不開空花,男兒不說空話】釋義:茄子開的花都結茄子。比喻不說空話,說話算數。“空花”又作“虛花”。例句:于小拴仰著直溜身板,正經八百地說:“茄子不開空花,男兒不說空話?!?/p>
【第74句】:【 一咒十年旺】指一種逆反心理,從吉利的方面去對待惡 言惡語。明代《醒世姻緣傳》:“沒賬!叫他咒去!一咒十年 旺,神鬼不敢傍!”
【第75句】:【蝎子放屁——毒氣大】(歇)毒氣:本指有毒的氣體,轉指毒辣的手段。形容人非常狠毒。
【第76句】:【 一座山頭一只虎】一個地方,難以存在兩種對立的勢力。 或說:一山難容二虎。類似的:一個艄公一道河/一個烏鴉 占一枝/一個爺爺一炷香。成語:勢不兩立。傳記圖書:“正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張學良此時真切體悟到‘臥榻之旁,豈 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第77句】:【只看見自己的鼻子尖】兒指眼光短淺?;蛘f:只看見眼皮 底下。成語:鼠目寸光。羅廣斌等《紅巖》:“只要不是只看 見自己鼻子尖過活的人,都應該看見,這和我們過去搞革命 的時代大大不同了?!?/p>
【第78句】:【 一塊香餑餑八下搶】到處被喜愛,受歡迎。鄧剛《陣痛》: “車間工段請他下去畫決心欄、批判欄、學習欄,真是一塊香 餑餑八下搶,郭大柱紅遍全廠?!?/p>
【第79句】:【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藥方】(諺)指飯前宜先喝湯水,有益于腸胃消化,避免生病吃藥,保持健康。
【第80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今后仍有相逢的可能,應保持友好關 系。明代《醒世恒言》:“彼此睜眼一認,雖然隔了六年,面貌 依然。正是昔年還銀義士。正是: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 處不相逢?!?/p>
【第81句】:【獅舞三趟無人看,話說三遍沒人聽】(諺)三:泛指多數。重復多次舞獅,就沒人愛看;重復多次說話,就沒人愛聽。指說話沒有新意,一味重復,必定惹人膩煩。
【第82句】:【過河拆橋】“過河拆橋”這一俗語用來比喻達到目的后,拋棄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屬于一種忘恩負義、晶行不端的行為。典出元朝。《元史·徹里帖木兒傳》記載,元順帝至元元年,朝廷首議罷科舉。參政許有壬是科舉出身,因此堅決反對。太師伯顏大怒,第二天在崇天門宣讀罷科舉的詔書時,專門讓許有壬做了聽詔的班首。許有壬害怕招致禍患,于是勉強答應了。治書侍御史普化譏笑他說:“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弊源速x予“過河拆橋”新的含義,至今未變。
【第83句】:水龍頭失靈——放任自流
【第84句】:【糠了的蘿卜——沒大辣氣】(歇)糠:蘿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 本指蘿卜變得不辣了,轉喻人變得不那么厲害了。
【第85句】:【熱臉貼冷屁股】(慣)比喻向人獻殷勤,卻受到冷遇。 也作熱臉碰個冷屁股。 熱臉挨了個冷巴掌。 熱氣呵冷臉。
【第86句】:【人急辦不了好事,貓急逮不到耗子】(諺)人性急就辦不好事情,貓性急就逮不住老鼠。指做事必須克服急躁情緒,要有耐心。
【第87句】:【強賓不壓主】(諺)賓:客方。指客方的聲望再大,勢力再強,也不得壓倒主方。用在交戰中的同盟者之間的常語。
【第88句】:【又吃紂王水土,又說紂王無道】(慣)紂王:商朝最后一個君主,荒淫無道,是有名的暴君。比喻既要靠人養活,又說人壞話。
【第89句】:【哪塊黃土都能落腳,哪棵樹上都能搭窩】(諺)落腳:安家落戶。搭窩:像鳥一樣筑巢歇息。指任何地方都可謀求生活的出路,不必死守在一個地方受困。
【第90句】:高梁稈挑水——擔當不起
【第91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一俗語用來嘲諷、抨擊那些限制老百姓的正當言行,自己卻胡作非為的當權者。它出自宋代。北宋時,有個官員名叫田登,他為人心胸狹隘,專制蠻橫。因為他名字中有個“登”字,所以,每到一處任官,他便命令身邊的人避其名諱,在談話時凡說到和“登”同音的字,必須用其他字代替。比如,燈心草要叫開心草,燈臺、燈罩、燈籠得叫亮托、遮光、路照。觸犯田登這一忌諱的人,會被加上“侮辱地方長官”的罪名,輕則挨板子,重則判刑。宋仁宗時,田登擔任河北冀州南官留守。他上任不久,便是一年一度的上元節(即元宵節),按照慣例,元宵節里要點三天花燈表示慶祝,官府衙門貼出告示,曉諭百姓,自由賞燈。可是這次,負責寫告示的小官犯了難,用“燈”字便觸犯官諱,不用“燈”字意思又表達不明白。于是便呈請田登決斷。由登大筆一揮,把“燈”字改成“火”字。第二天,百姓看到這樣一則布告:“依例,放火三日?!笨赐旮媸镜陌傩詹幻骶屠铮@吵喧鬧起來;一些外地客商,以為官府真的要在城里放火,紛紛收拾行李,迅速離開。田登的這一布告,把事情鬧大了,諫官們紛紛上奏彈劾田登。最后,田登被罷職。百姓們明白此事原委之后,譏諷田登是個“放火州官”。這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一俗語的來歷。
【第92句】:【吝嗇】“吝嗇”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當用不用。“吝嗇”一詞,最遲見于漢朝?!度龂尽の簳げ芎閭鳌吩疲骸俺?,洪家富而吝嗇。”史書記載,當屬正源。關于這個詞的來歷,民間還有一段趣聞:傳說很久以前,有兩位先生,一個名叫吝先生,一個名叫嗇先生。吝先生有一回到城里辦事,在半路上碰到了嗇先生。兩人一路上有說有笑,談得十分投機,于是便結為朋友。分手時,他們相約中秋節到烏有山子虛亭(子虛、烏有是漢朝司馬相如《子虛賦》中的兩個虛構的人物)飲酒賞月,定好了由吝先生攜酒,嗇先生備菜。但兩人都很小氣,不肯輕易花一分錢。中秋節到了,兩人如約來到烏有山上的子虛亭,但彼此都是一雙空手而來,他們大眼瞪小眼地互相對視了一會兒,忍不住哈哈大笑。兩人謙讓一番在亭子里坐下之后,吝先生首先站起來打破僵局。只見他一只手彎曲著佯做舉杯狀,另一只手遙指高空,朗聲說道:“月光如水水如酒,請嗇先生開懷暢飲。”嗇先生也不甘示弱,隨即伸出兩個手指做筷子,指著荷塘深情地說:“池中游魚魚是菜,請吝先生大飽口福?!眱扇琐』I交錯,互敬互讓,好不高興。吝先生脖子一仰,嘴里咂得滋滋作響,連聲稱道:“好酒,好酒,杜康也要遜色三分!”嗇先生也把手指送入口中,連聲稱道:“好菜,好菜,山珍海味也無與倫比!”過往的行人看到兩個人如癡如呆的舉動,無不捧腹大笑。其中一位過客認識吝嗇二人,便走上前打趣道:“今天兩位仁兄賞月,喝的是吝嗇酒,吃的是吝嗇菜,活著是吝嗇人,死了是吝嗇鬼。”從此,“吝嗇”一詞便傳揚開來。
【第93句】:老鱉吞秤砣——好狠的王八,鐵打的心
【第94句】:黃連甘草挑一擔一一一頭苦來一頭甜
【第95句】:每個星期天,不管爺爺有多忙,妹妹都要纏著去公園,去時自然要帶上我了。爺爺說:“真是貓打翻,狗造化?。 保ㄕ憬ぬm溪)
【第96句】:【閻王爺貼告示——鬼話連篇】(歇)鬼話:本指鬼說的話,轉指不真實或沒道理的話。指說的全是謊話,胡說八道。含責罵意。 也作閻王出告示——鬼話連篇。 閻羅王出告示——凈是鬼話。
【第97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為】(諺)想要讓人不知道,只有自己不去做。指凡事只要自己做了,特別是丑惡的事,就沒有辦法瞞住人。 也作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第98句】:【打悶棍】(慣)1指乘人不備,突然打一棍。2比喻對于毫無思想準備的人突然進行批評或打擊。
【第99句】:李明在做數學作業時,該寫單位的沒有寫,不需寫單位的卻寫上了。老師說:“你是正當不當,豆腐里面放姜?!保ń鳌て监l)
上一篇:最新歇后語,說到心坎的經典歇后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