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否極生泰】(諺)否、泰:《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兩個卦名,否是兇卦,泰是吉卦。否和泰是對立統一的,可以互相轉化。指事情壞到極點時,就會轉好。 也作否極早生泰。 否極泰來,泰極否生。
【第2句】:【記德不記仇】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忘掉別人對自己 的傷害。明代《醒世恒言》:“那白氏是個記德不記仇的賢 婦,念著同胞份上,將前情一筆勾卻。”
【第3句】:【屬長生果的——表是一把柴,瓤是一包油】(歇)長生果:即落花生,外表是殼,可當柴火燒,花生仁可以榨油。比喻人外表不起眼,實際上很優秀。
【第4句】:拉弓不放箭——虛張聲勢
【第5句】:【新婚不如遠歸】(諺)剛結婚的夫妻,比不上久別歸來的夫妻情愛熱烈。指久別歸來的夫妻情愛最深長。 也作新娶不如遠隔。 新娶還須讓遠歸。 新婚不如久別。
【第6句】:【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謂容易走漏消息,要防止。類 似的:墻有眼睛壁有耳/墻有縫,壁有眼。明代《水滸》:“休 得再提。常言道: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只可你知我 知。”
【第7句】:【夾緊尾巴做人】行為收斂,做事謹慎。古華《浮屠嶺》: “還要他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夾緊尾巴做人。”
【第8句】:山羊尾巴上掛鈴鐺——聲兒不停;響(想)在后頭
【第9句】:【鍋里煮娃娃——熟人熟食】(歇)本指被煮熟的食品,轉指熟識的人。
【第10句】:【一山比一山高】比喻有更高更強的人。臺灣李敖《啟發 你的小故事》:“這可不一定,一山比一山高。”
【第11句】:奶奶常說我是“長不管,短不管,三餐只會捧大碗”。(四川·達縣)
【第12句】:【好男子不吃八年閑飯】釋義:男孩子七八歲就能干活,不再吃閑飯。例句:當地人常說:“好男子不吃八年閑飯”。劉志丹六歲上就由爺爺帶著,邊念書邊干活。
【第13句】:【人活年輕,貨賣時新】(諺)人年輕時,是最風光、最有活力的;貨物的款式時新,是最招買主、最暢銷的。指人一生最美好的時候是青春。
【第14句】:【打狗欺主】釋義:比喻懲處某人,是針對他的主人或上司的。例句:有些領導觸犯不得,哪怕他的一條狗—打狗欺主哇!
【第15句】:【穿一條褲子】(慣)1比喻互相勾結、包庇。2形容二者親密無間。 也作“合穿一條褲子”。
【第16句】:老鼠吃秤砣——嘴硬
【第17句】:禿子打傘——無法無天
【第18句】:【腰里掖副牌,誰到跟誰來】指隨時可能發生爭吵,或發生 性關系。浩然《艷陽天》:“瞧你這個人,怎么腰里掖著一副 牌,誰到跟誰來呀?我們有我們的事兒。”
【第19句】:吃豹子膽長大的——兇惡極了
【第20句】:【早起三朝當一工】(諺)三個早晨早些起床所干的活,抵得上一整天的工作量。指清晨工作效率高。
【第21句】:【一朵鮮花插在牛屎上】釋義:比喻一個如花似玉的美女嫁給很糟糕的男人。例句:無論什么人,她都一見如故,毫不在乎,所以大家愿意和她接近,可是暗中又為她嘆息:“唉!一朵鮮花插在牛屎上。”
【第22句】:【刀靶付與外人】(慣)刀靶:即刀把,比喻把柄。指給別人提供把柄或口實。
【第23句】:【跟著指揮棒轉】交通警察用指揮棒指示車輛行駛方向。 引申為:盲目聽從,絕對服從。成語:亦步亦趨。尤鳳偉《中 國一九五七》:“我又橫下一條心,決心不跟著他們的指揮棒 轉。”
【第24句】:【腹稿】“腹稿”是指已經想好但還沒有寫出來的文稿。 “腹稿”一詞,最早見于《新唐書·王勃傳》。王勃,唐初四杰之一,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據《新唐書·王勃傳》載:“(王)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而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腹稿。”大意是:王勃在構思寫文章時,起初想得不精細,他就先磨好許多墨汁,然后就暢快地喝酒,喝醉了就拉開被子蒙頭大睡,等睡醒之后,才拿起筆,飽蘸濃墨,一揮而就,而且連一個字也不用改動。因此,當時人們稱他的這一過程為“腹稿”。現在,“腹稿”一詞被廣泛應用,特別是高考作文,打草稿來不及,只好先打好腹稿,一氣呵成。
【第25句】:【演空城計】見“唱空城計”。
【第26句】:【一問搖頭三不知】(慣)指什么都不知道。也指人不介入是非,問什么都推說不知。
【第27句】:【蕎麥皮里榨油】(慣)比喻對窮人殘酷地剝削或搜刮。 也作“蕎麥皮里擠油”。
【第28句】:【深山出俊鷂,十字街頭出餓殍】(諺)鷂(ya。):-種猛禽,捕食鼠類等。殍(pia。):餓死倒地的尸體。 深山野林里會出俊美的人才,繁華鬧市里會有無力生存的人。指人才不擇地而生。 也作深山出俊鳥。 深林出俊鳥,山溝出鳳凰。 深山出俊鳥,大海出珍奇。
【第29句】:【口有蜜,腹有劍】(慣)指嘴上說得好聽,心里暗藏殺機。 也作“腹中劍,口中蜜”。
【第30句】:星期天,兩位表哥在家玩游戲機,外婆覺得煩,就到她表姐家去散心。可剛進她表姐院內,只見兩個小外孫正在打架,外婆嘆氣說:“真是從蒸鍋跳到煮鍋里。”(陜西·吳堡)
【第31句】:【 車到山前必有路】到時候自有辦法克服困難,不必預先 擔憂。類似的:路走到盡頭會轉彎。葉辛《蹉跎歲月》:“事 情總算跑妥了!我早說過,車到山前必有路,總有辦法的。”
【第32句】:【就地起爐灶】(慣)比喻利用現有的條件辦事。
【第33句】:【狗咬尿泡空歡喜】希望落空。類似的:老鼠落在礱糠里, 空喜歡。成語:一枕黃粱。王蒙《紅樓啟示錄》:“而寶釵的 二奶奶之夢,襲人的姨太太之夢,也不過是狗咬尿泡空歡喜 一場而已。”
【第34句】:【五心不做主】(慣)五心:內心。 指心里拿不定主意,不知如何辦才好。
【第35句】:【湖區出好谷,山區出好屋】(諺)湖區澆灌方便,稻谷就長得好;山區木材豐富,房屋就蓋得好。指哪方面的資源厚實,哪方面就得天獨厚。
【第36句】:【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劃,后用作中國的代稱。九州一詞起源于何處,最早見于金文《叔夷鐘銘》,說中國的疆域有九州。具體指哪幾州,眾說紛紜。一種采用《禹貢》的說法,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后,把天下分成九州,劃分的情況是:冀州(今山西、河北,遼寧);兗州(今河北、河南、山東交界部分);青州(今山東、遼寧東部);徐州(今山東南部、江蘇和安徽北部);荊州(今兩湖及江西西部);豫州(今河南、湖北北部);梁州(今陜西南部和四川);雍州(今陜西北部、中部和甘肅及其以西地方);揚州(今江蘇、安徽南部、江西東部)。 “九州”只是傳說中的行政區域而已,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既然它已在我國的文化史中沉淀下來,人們便以它泛指中國了。
【第37句】:這幾年,我家漸漸富起來。奶奶喜滋滋地念叨:“吃大鍋飯時,咱這兒房子破,地皮薄,耗子進家要挨餓;現如今,可是倉不漏底,房不漏雨,鞋不夾腳,衣能遮體。吃不愁,喝不愁,‘大哥大’懷里摟,日子是越過越有甜頭啊!”(安徽·蕭縣)
【第38句】:拿著棒槌縫衣服——啥也當針(真)
【第39句】:【一文錢難倒英雄漢】(諺)哪怕只是一文錢,關鍵時刻缺了它,能耐再大也會被難住。指金錢是生活的必需品,應珍惜,莫浪費。 也作一文錢急死英雄漢。 一文錢逼死英雄漢。
【第40句】:【債臺】人們形容借錢多數額大且無力償還為“債臺高筑”。借債為什么用臺來形容呢?這源自一段中國歷史史實。戰國時候,周王室日益衰微,名存實亡。末代天子周赧王軟弱無能。雖然貴為天下之主,卻不能左右各國諸侯,毫無實權。秦國卻日益強盛,有覬覦天下之野心。周赧王十分恐慌,欲抗秦卻力不從心。恰在這時,接到楚孝烈王聯合各國一同出兵抗秦的倡議,便同意楚王的倡議,出兵抗秦。但是,國庫早已空虛,軍費一時難以籌措,周赧王只好硬著頭皮向豪門富戶商借,并且立下借據,寫明戰后加利償還。然而,天子令下,響應起兵的只有楚國和燕國。拖了三個月,仍然不見別的諸侯派兵,只得偃旗息鼓,不了了之。這時候,借款給周王室的豪門富戶紛紛要赧王還債。赧王拿不出錢來,不敢見他們,于是躲在一座僻靜的高臺上。這座臺,后來就被稱為“債臺”。
【第41句】:【 修了廟,老了和尚】事情進展太慢,等不及。和尚,也說: 神、鬼。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什么理想呀,幻想 呀,那些全都不實在。等廟子修起,鬼都老了。”
【第42句】:【光腳不怕穿鞋的】窮困者不怕失去什么,沒有顧慮,膽子 大。曹禺《原野》:“光腳不怕穿鞋的漢,我虎子是從死口逃 出來的,并沒打算活的回去。”
【第43句】:溪水遇到擋路石——繞道而行
【第44句】:千斤擔子眾人挑。
【第45句】:【 和尚寺對著尼姑庵,沒事也得有事】所處環境容易引起人 懷疑,說閑話,容易產生麻煩。寺、事諧音。韓志君 等《古船·女人和網》:“你想小庚那人小心眼兒,這個飯店又 只有你跟棗花。大栓呀,你聽大嫂一句話:和尚對尼姑庵 兒,沒事兒也得有事兒!”
【第46句】:【插起招軍旗,就有入伍兵】(諺)招軍旗:招募兵士的招幌。比喻事情只要有人號召,就有人聞風響應。 也作“插起招軍旗,自有吃糧人”。 吃糧:當兵的吃公家的糧餉。
【第47句】:那天,奶奶知道我作業沒寫完又去玩兒,就生氣地說:“小孩子,不用心,不知書上有黃金;但知書上黃金貴,高照明燈下苦心。去呀,好好學呀!”(河南·孟州)
【第48句】:【重陽黑洞洞,一年好收冬】釋義:指重陽這天陰沉下雨,這一年就有好收成。例句:重陽黑洞洞,一年好收冬。九月九日是雨歸路日,有雨主來年熟。
【第49句】:喜鵲落滿樹,烏鴉漫山飛——吉兇未卜
【第50句】:【鋦鍋的戴眼鏡——找碴兒】(歇)碴兒:器物上的破裂處,諧“茬兒”。比喻故意挑毛病,找差錯。
【第51句】:【抬一個滅一個】(慣)抬舉一個,打擊另一個。指待人不平等。
【第52句】:【老鼠掉到面缸里,干瞪白眼】釋義:比喻無能為力,白著急,沒有辦法。例句;到時候棉花種瞎了,錢花了,人工白貼了不用說,別的莊稼也誤了種,打不下糧,賠了錢,社員們鬧意見,誰負責?還不是老鼠掉到面缸里,干瞪白眼。
【第53句】:狗尾巴放三年——變不了水貂皮
【第54句】:【樹要直,人要實】(諺)樹身要端直,端直才能成材;為人要誠實,誠實才能立足社會,得到人們的信任。指誠實是做人的根本。
【第55句】:【獅子大開口】獅子嘴大,借指開口要大價錢,提出高要 求。海外張愛玲《連環套》:“她們是大宅門里串慣了的,獅 子大開口,我可招架不了!”
【第56句】:【不施萬丈深潭計,怎得鰲魚上釣鉤】(諺)鰲:海里的大龜。指不施展奇特的計謀,就不能釣來大海底層的鰲魚。比喻要想使有本事的人中圈套,就得采取非常手段。
【第57句】:【好馬不吃回頭草】做過的事情不后悔,不必再回去。類 似的:鳥兒不吃回頭食。明代《石點頭》:“常言好馬不吃回 頭草,料想延壽寺自然不肯相留,決無再入之理。”
【第58句】:【年紀不饒人】(諺)年紀:歲數,特指人上了歲數。年紀大了,做事總是力不從心。指人到老年,體質衰退,是生命的規律,對任何人者口不寬貸。 也作年齡不饒人。 年歲不饒人。
【第59句】:【搟面杖吹火——不通氣兒】(歇)搟面杖:搟面用的木棍兒,沒有通氣孔,無法用來吹火。本指空氣不流通,轉喻不通達事理。
【第60句】:【當家三年狗也嫌】(諺)當家的時間長了,連家中的狗都會嫌棄。指當家人和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直接的利害沖突,有意見是正常的。 也借指群眾對領頭人總少不了有意見。 也作“當家三年,貓狗都嫌”。
【第61句】:【孔方兄】“孔方兄”是古錢幣的別稱,義稱“孔方”、“家兄”。為什么把銅錢稱作“孔方”,占人把一百來個半成品銅錢穿在一根棍子上修銼外沿,使其光滑。圓棍穿錢H艮,修銼時,來回轉動,后改為方棍穿錢眼,就把這一串錢固定住了,便于加工,于是銅錢中有了方孔。錢為何稱“兄”呢?錢字由“金”、“戈戈”組成,“戈”、“哥”音同,于是這方孔的錢就稱“兄”道“弟”了。最早把銅錢稱作“孔方兄”的是晉代魯褒的《錢神論》。據《錢神論》載:“親之如兄,字日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昌富。無翼而飛,無足而走。”把錢稱作孔方兄,自然有譏笑之意,把錢看做親哥哥,這種人自然重利輕義了。宋代黃庭堅活用其典,據說他因得罪了朝廷被降職,他的親友們便漸漸與他疏遠起來,他很傷心,遂寫了《戲呈孔毅父》詩,詩中云:“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詩意是被降職后,只有筆墨相隨(管城子是筆的別稱),只有筆墨無庸俗相,不像有些人都不愿意和我來往了,而錢,更與我絕交了。由于此詩的廣泛流傳,“孔方兄”更加“深人人心”了。
【第62句】:表叔經常聚眾賭博,有一次被派出所拘留起來。釋放回家后,奶奶嚴肅地批評他說:“一針不補,十針難縫。你再不改,后患無窮。”(廣西·崇左)
【第63句】:【 天打五雷轟】謂遭到雷擊的報應。詛咒或發誓用語。浩 然《彎彎的月亮河》:“我發誓!再干那種損人利己的差事, 天打五雷轟!”
【第64句】:狐貍精抱娃兒——大精(驚)小怪
【第65句】:兩位阿姨來我家串門兒,媽媽剛想介紹,沒想到她們已經搭上話了。媽媽驚奇地問:“你倆認識?”其中一位阿姨說:“我們倆呀,是炒面捏的面人兒——早就熟透了。”(陜西·橫山)
【第66句】:月光下散步——形影不離;形影相隨
【第67句】:【烏云遮不住太陽】釋義:比喻困難是暫時的,前途是光明的。例句:“常言說:烏云遮不住太陽;咱這集體日子就是太陽,什么也遮不住它!”
【第68句】:【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諺)指錢財不值得看重,而仁愛義氣才是最寶貴的。 也作錢財如糞土,情義值千金。 錢財容易有,仁義值干金。 錢如東流水,仁義值千金。
【第69句】:【明人不吃眼前虧】見“光棍不吃眼前虧”。
【第70句】:桂花樹旁修廁所一一一陣香來一陣臭
【第71句】:貓兒洞口等老鼠——目不轉睛
【第72句】:【拉屎攥拳——暗里使勁】(歇)攥:握。指悄悄地下功夫。
【第73句】:【鍋里有,碗里才有】局部依賴整體。或說:鍋里有米,碗里 有飯。袁靜《淮上人家》:“全中隊的工效提高,每一個分隊 的效率自然也提高了。這就是我說的:鍋里有,碗里才能 有。”
【第74句】:【吊起騾子講價錢】強行交涉,脅迫就范。類似的:打死狗 講價錢。沈從文《長河》:“不走開,人家會把你爹當王四癩 子辦,吊起騾子講價錢,不管你三七二十一,伸出手來,‘大 爺要錢’!不把不成。”
【第75句】:鄰居家忘了關水龍頭上班去了,結果他們家發了大水,我們家也遭了殃。哥哥氣憤地要去找他們算賬。奶奶說:“算了,人家又不是故意的。常言說,走路要好伴,居家要好鄰。千金買屋,八百買鄰。為了一件意外的事傷了鄰居和氣,不值得。”(河南·許昌)
【第76句】:【哭鬧的孩子多給糖】遷就無理要求。《人民日報》(1986, 2,18):“有的同志頗有感觸地說,一身正氣,不僅自己身上 要干凈,還要處事公正。不能‘硬的拖鍬過,軟的好取泥’, 更不能‘哭鬧的小孩多吃糖’。要為弱者執言,為冤者呼喊, 不為歪的邪的折腰。”
【第77句】:【水米不打牙】(慣)指沒吃飯、沒喝水或沒飯吃。 也作水米不沾牙。 水米沒打牙。 水米沒沾牙。
【第78句】:【鷺鷥不吃鷺鷥肉】(諺)鷺鷥(lusT):又名白鷺,長腿直嘴,捕食魚蝦等。指同類不相殘或同行不互相傷害。
【第79句】:【三請諸葛亮】劉備請諸葛亮出來輔佐他,曾三次到他的 住處(茅廬)拜訪。事見《三國演義》。借指難請,或禮賢下 士。成語:三顧茅廬。張孟良《兒女風塵記》:“就是說討賬 比劉備三請諸葛亮還難!我要了多少次了,也沒討出個銅 子來呀!”
【第80句】:無根的水草——漂浮不定
【第81句】:【鳩占雀巢——反客為主】(歇)鳩:鳩鴿類鳥的統稱,常指山斑鳩和珠頸斑鳩。指顛倒了主客關系,客人成為主人。
【第82句】:【頭白可種桃】(諺)人到年老發白時,栽種桃樹還趕得上吃桃子。指桃樹結果實比其他果類樹木快。
【第83句】:【六畜】農民盼望的是“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六畜”的說法最早見于春秋戰國時期。《韓非子·難二》中說:“務于蓄養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則人多。”它說明了掌握蓄養的規律和明了土地的特性,六畜才能順利生長,五谷才能迅速繁殖,收入就會增多。六畜,指的是牛、馬、羊、豕(豬)、雞、犬(狗)六種家畜。《左傳·僖公十九年》說:“古者六畜不相為用。”六畜之中,牛和馬主要用來耕作、馱運、拉車,羊、豕、雞主要供食用,犬則守戶。現在,六畜的使用價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羊來說,除了食用外,增加了毛紡,以牛和豕來說,增加了皮革制品。而牛和馬的耕種作用大大弱化,被現代科技所取代。
【第84句】:【對事不對人】針對事情講道理,不是看人行事。臺灣林 海音《春風》:“他們這場辯論,對事不對人,這句話只是脫口 而出罷了。”
【第85句】:【人怕傷心,樹怕剝皮】(諺)指人不怕窮愁困苦,只怕心受創傷。 也作人怕傷心,樹怕傷皮。 人怕傷心,樹怕挖根。
【第86句】:【只顧羊卵子,不顧羊性命】(慣)為了取得公羊的睪丸,不惜把羊殺死。形容人生活奢侈,貪婪殘忍。 也比喻為了眼前利益,不惜損害長遠利益。
【第87句】:豹子見了餓狼——個比一個兇
【第88句】:【春江水暖鴨先知】釋義:這是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詩句。比喻首先體察和領受到。例句:雷公樂呵呵地說:“你們看,這真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呵!”
【第89句】:【 長流水不斷線】穩步持續發展。《小說月報》( 1980,7): “留點后路,長流水不斷線,萬一哪個月出點事,沒有完成任 務,仍然可以發獎。”
【第90句】:船底下放鞭炮——悶聲悶氣;悶聲不響
【第91句】:【打鐵的拆爐——散火】(歇)火:諧“伙”。指團體、組織等解散。
【第92句】:【驢不跑怨鞍不好】(慣)比喻主觀上不努力卻埋怨客觀條件差。
【第93句】:【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道墻】釋義:朋友越多越好,冤家越少越好。例句:“……俗話道:‘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道墻。’我們做人心胸總要豁達。”
【第94句】:【顧了翻鍋,忘了燒火】(慣)比喻顧此失彼。
【第95句】:粥鍋里煮鐵球——混蛋到底帶砸鍋
【第96句】:【吃啞巴虧】(慣)指受了損失不便聲張或無法申訴。
【第97句】:【遠處燒香,不如門前積德】(諺)跑遠路去朝拜燒香,不如就近在門前做些實實在在的善事。指行善積德應從身邊的平凡小事做起。
【第98句】:放長線,釣大魚——從長計議
【第99句】:【 手中一鳥,勝過枝上二鳥】重視實際,到手的才能算數。 或說:一鳥在手,勝于二鳥在林/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握。 海外叢甦《獸與魔》:“哈瑞人雖愚昧,但實際,他相信‘手中 一鳥,勝過枝上二鳥’。”
上一篇:最實用歇后語,句句充滿智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