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八個金剛也抬不動】(慣)金剛:佛教稱佛的侍從力士,為手執金剛杵(古印度兵器)的神。形容某人很難請得動。 也作“八個大金剛還抬不動”。
【第2句】:【勢敗奴欺主,時衰鬼弄人】釋義:形容權勢敗落、時運衰退的可悲情景。例句:又想了一回道:“不妨事,大頭在我手里。且待我將息棒瘡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還是井落在吊桶里,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風聲,等他先做了整備。”正是:勢敗奴欺主,時衰鬼弄人。
【第3句】:【官不離印,貨不離身】(諺)當官的要守住自己的官印,賣貨的要管住自己的貨物。指人們借以謀生的東西,必須隨身攜帶,不可輕易離身。
【第4句】:【摸著石頭過河】借指探索,謹慎行事。沙汀《淘金記》: “我這個人作事,你清楚的,總是摸著石頭過河。唉,依你 看,將來不會有麻煩吧?”
【第5句】:腦殼上安風扇——出風頭
【第6句】:【老壽星】我國自古以來都把長壽老人尊稱為“老壽星”。民間有一“壽星圖”,形成了老壽星的固定像:長額突出,美髯長須,容光煥發,精神矍鑠,手托鮮紅的壽桃,懷抱一根龍頭拐杖,慈祥和善,笑瞇瞇地出現在青松、鹿群、桃林之中。現在,老人做壽,兒孫獻上壽桃,應該來自壽星圖。那么,“老壽星”源自哪里呢?據古書記載,“壽星”本是一種星座的名字,又名“南極老人星”。由于它的“壽”字應了人的年歲長久,而星星猶如日月經天,永不泯滅,所以人們愛把“三壽”老人(即上壽100歲、中壽80歲、下壽60歲)統稱為“老壽星”。
【第7句】:【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釋義:不是我降伏你,就是你降伏我。例句: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
【第8句】:【掛在壁上的團魚——四腳無靠】(歇)團魚:鱉。比喻人陷入困境,難以擺脫。
【第9句】:【報喜不報憂】釋義:只說好的,不說壞的。比喻虛報成績。也說“報吉不報兇”。例句:“會不會因為馬之悅去年犯了錯誤,現在想要討好、表功,故意跟自己報喜不報憂呢?”
【第10句】:【既然當泥鰍,就不能怕泥糊眼睛】釋義:既然干了某事就要干到底,不要有什么顧忌。例句:咱們現在就正走在滑路上,慢了要摔跤,要快跟快跑。既然當了泥鰍,就不能怕泥糊眼睛。
【第11句】:【雷聲大,雨點小】(慣)形容光說大話,沒有行動。 也作雷聲甚大,雨點全無。 雷聲浩大,雨點全無。
【第12句】:【殺人不見血】(慣)殺了人連血跡都沒有。形容人很陰險,害人不留痕跡。
【第13句】:【不見了羊,還在羊群里尋】釋義:比喻在哪里丟的就到哪里去找。例句:如今這個老唱凈的又叫成班,說:“不見了羊,還在羊群里尋。我想府上還寄著我的箱籠,領去還弄出戲罷。”
【第14句】:【俏眉眼做給瞎子看】表示友好,對方不領情。《姑蘇煙水 集》:“就像幾十年前的那位上海名家在小鎮上‘漂脫’一樣, 饒你頭等技藝,也只是‘俏眉眼做給瞎子看’。”
【第15句】:【羊角蔥靠南墻——越發老辣】(歇)羊角蔥:蔥的一種,莖部粗大,葉子長得像羊角,味辛辣。本指老而味辣,轉指人老練狠毒。含譏諷或責罵意。
【第16句】:【一個樁上不能拴兩頭公牛】(諺)兩頭公牛拴在一個樁上,你頂我撞,不得安生。比喻在同一區域內,容不得兩個占有欲很盛的強人。
【第17句】:【大海無風三尺浪,有風上天堂】釋義:上天堂:指死。形容海上風浪大,行船危險。例句:楊友才問:“你還聽說什么?”“我還聽說,大海無風三尺浪,有風上天堂!”
【第18句】:【透口風】見“露口風”。
【第19句】:出勁長勁,歇著沒勁。
【第20句】:掏火棍子——越來越短
【第21句】:我給爸爸讀課文聽,爸爸說:“看你怎么讀的,一個字一個字地亂蹦,像炒豆似的。”(山東·汶山)
【第22句】:吃辣椒喝白干——里外發燒
【第23句】:【只有窮秀才,沒有窮舉人】(諺)秀才只取得了進學的資格,所以可能還很窮;舉人卻已取得了做官的資格,因此不會再窮。指只有窮的讀書人,沒有窮的做官人。
【第24句】:中午吃魚,我比平時多吃了一碗飯。媽媽笑著說:“你真是聞到了魚腥,脹破了肚筋啊!”(安徽·蕪湖)
【第25句】:【牛頭不對馬嘴】釋義:比喻胡拉亂扯,二者毫不相關。例句:蘇雨道:“我是蘇爺的嫡親兄弟,特地從涿州家鄉而來。”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
【第26句】:【雞一嘴,鴨一嘴】(慣)1斥責人在別人談話時亂插嘴。2比喻人多嘴雜,意見不統一。3比喻議論紛紛。
【第27句】:【前人失腳,后人把滑】(諺)失腳:跌跤。把滑:提防滑跌。指前邊的人跌倒了,后邊的人就要穩住步子,以防再跌。比喻人要善于接受歷史教訓。 也作前人吃跌,后人把滑。吃跌:被絆倒。 前人跌倒,后人扎滑。扎滑:把滑。
【第28句】:【 好姑娘不愁沒有婆家】質量高,會受到歡迎。《北京日報》 (1985,4,18):“好姑娘不愁沒有婆家,安德路中學首屆民用 電器職業班畢業生受歡迎。”
【第29句】:嘴巴上掛油瓶——油嘴滑舌
【第30句】:我和奶奶一塊兒下地,奶奶是哪兒平走哪兒,我是哪兒不平走哪兒。奶奶說我是專走鬼不下蛋的地方。(河南·南陽)
【第31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釋義:馮唐:西漢人,頭發都斑白了還只做郎官,一次文帝過郎署,跟他談論任用將帥的事,談得很投機,拜他為車騎都尉。景帝時,被貶,出為楚相。武帝時,廣求賢才,有人推薦他,可他已經九十多歲,不能任職了。“馮唐易老”是說在能發揮聰明才智時不去發現使用,當要使用時,人已經老了。李廣:西漢人,文帝時因征討匈奴有功,封為武騎常侍,景帝時擢為將軍,在同匈奴作戰中屢建戰功,匈奴畏懼他,稱為“飛將軍”。到武帝時,李廣手下的人因戰功封侯的已達數十人,而李廣卻未能得封。現用“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形容用人之弊,不能知人善任。也表示一種牢騷,批評人用人不當。例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歷史上早就有這樣的教訓。如果發現了確實是人才,就要果斷地把他放到一定的位置上去。
【第32句】:火箭加油——快上加快;飛快
【第33句】:三十晚上盼月亮——沒有指望
【第34句】:離水的胖頭魚——干張大嘴
【第35句】:【 扯了龍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無論輕重,都有死罪, 干脆豁出去,大膽干。類似的:一錐子也是疼,一刀子也是 疼。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今天去修碉堡,又叫黃皮猴 子打了一哭喪棒,不是村里人緊拉住,我真要揍他兩下!反 正扯了龍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一命換一命算了!”
【第36句】:【看人看穿戴,生意看招牌】(諺)看一個人,先從他的穿戴看起;看商場生意,先從它的招牌看起。指人的儀表,生意的招牌,都是形象的標志,絕對不容忽視。
【第37句】:【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諺)千人:眾人。指:指斥。受到眾人指斥的人,即使沒病也會死去。指眾人指斥,是最嚴厲的懲罰。 也作千人所指,無病自死。 干夫所指,無疾而死。
【第38句】:鄰居們都來幫我家收麥,媽媽感激地說:“人心齊,泰山移;靠集體,是力無比呀!多虧了大伙。”二嬸笑著說:“一塊磚頭難砌墻,一根椽子難蓋房;一家有困難,百家來幫忙。還客氣啥?”(河北·石家莊)
【第39句】:【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饃】生產以人多為好,消費以人少 為好。此語反映了人口與生產、消費的關系。或說:人少好 吃飯,人多好做活/人多好種田,人少好過年。臺灣柏楊《丑 陋的中國人》:“人口問題是很重要的,如果中國要想強大, 人口一定要拼命減少。有句話說: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 饃。”
【第40句】:【閑覺日偏長】(諺)指閑著無事,就會覺得時光過得太慢難打發。
【第41句】:【上斷頭臺】(慣)斷頭臺:執行斬刑的臺,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用過。比喻被判處死刑或受到最嚴厲的處罰。
【第42句】:【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原義為:秀才在家讀書,就能知 道社會上的事情。借指人知識廣博,或消息靈通。魯迅《南 腔北調集》:“古之秀才,自以為無所不曉,于是有‘秀才不出 門,而知天下事’這自負的漫天大謊。”
【第43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諺)從儉樸進入奢侈容易,從奢侈變為儉樸卻很難。指人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性后就很難改變。
【第44句】:老公雞叼骨頭——惹狗生氣
【第45句】:【路在口邊】(諺)指出遠門不認識路,勤動嘴問人就會知道。也指勤動嘴向人請教,生活前景就不會迷茫。 也作路出嘴邊。 路在嘴巴上。
【第46句】:【大白天說夢話】釋義:說荒唐話、不實際的話。例句:“連升嫂子,你不要大白天說夢話吧,這是不可能的事兒!”
【第47句】:【無糧不聚兵】(諺)沒有充足的糧草,就不能聚集軍隊。指自古以來行軍打仗,必須糧草先行。也泛指沒糧食就無法舉事。
【第48句】:【軍令重如山/軍令如山倒】軍事命令必須嚴格執行。袁靜 孔厥《新兒女英雄傳》:“軍令重如山啊!不聽指揮,還能打 仗?”
【第49句】:【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眼光要遠大,做事要踏實。《北京日 報》(1981,10,12):“文章說,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就是把 理想和實干精神結合起來。”
【第50句】:【出工不出力】雖然出勤,但不認真工作。葉辛《蹉跎歲 月》:“堅決改變按人頭評工分、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 的笨辦法,杜絕出工不出力的現象。”
【第51句】:【先下牛毛沒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諺)指陰雨天,開始是牛毛細雨,這雨肯定下不大;雨后下著牛毛細雨,這是天不放晴的預兆。
【第52句】:飛機離跑道——沒轍
【第53句】:被打敗的公雞——垂頭喪氣
【第54句】:【 老天爺有眼】老天爺有眼看得清楚,謂人世間的善惡會 有報應。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老天爺若有眼,他應當 保佑這一對好孩子,讓他們完成婚配才是。”
【第55句】:【白露斫高梁,寒露打完場】釋義:斫:刀砍。寒露:節氣名,在陽歷十月初八或初九。謂白露時節砍下的高梁,寒露時節要打完。例句:“老嫂子,俗話說:‘白露斫高梁,寒露打完場’。現在都什么時候了,還不趕快跟大伙說一聲,把場打完?”
【第56句】:【強扭的瓜不甜】(諺)比喻用高壓手段強迫人去做事情,不會有美滿的效果。多用在男女婚姻上。 也作強扭的瓜兒不香甜,強迫的婚事不和美。 強擰的瓜不甜,強拔的苗不長。
【第57句】:媽媽是教師,她每天很早就往學校趕,晚上總是天黑了才回家。爸爸心疼地說:“你每天是兩頭黑洞洞,中間緊繃繃,要注意身體啊!”(江蘇·海安)
【第58句】:春節到外婆家拜年,表弟亮亮只吃素菜,一塊肉也不吃。原來,有一次亮亮吃肉多了,結果傷了胃。外婆對他說:“你呀,就是不會吃,真是‘會吃吃得千頓香,不會吃吃得一頓傷’!”(河南·林州)
【第59句】:燈草搓繩綁野馬——白費功夫;白費勁;枉費工
【第60句】:王嬸家的兒子因扒竊被拘留了。爸爸惋惜地說:“都是幾個慣偷把他帶壞了。”媽媽卻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啊!”(湖北·鐘祥)
【第61句】:布告貼在樓頂上——天知道
【第62句】:【除了死法有活法】(諺)除去原本固定的辦法,更有許多靈活變通的辦法。指做事不要死守成規,只要放開思路,辦法很多。
【第63句】:【 上不得臺盤】謂不夠分量,無法重視。清代《紅樓夢》: “這老三還是這么毛腳雞似的。我說你上不得臺盤。” 少這盤狗肉也成席指缺少什么也無關緊要,無關大局。 陳登科《風雷》:“你怕啥?少了他這盤狗肉還不成席啊?不 要一泡雞屎壞了一缸醬!”
【第64句】:【水溝不通四處流】(諺)水流的渠道如果不暢通,就必定四處漫溢。 比喻下情不能上達,必定造成麻煩。
【第65句】:【無本難求利】(諺)指做生意要有本錢才能求得利潤。
【第66句】:【一丈水,退八尺】(慣)比喻滿腔的怒氣消了一大半。
【第67句】:【英雄無用武之地】才能無法發揮。反義說:英雄有用武 之地。海外張愛玲《傾城之戀》:“憑著這點本領,她能夠做 一個賢惠的媳婦,一個細心的母親。在這里她可是英雄無 用武之地。”
【第68句】:弟弟原來很調皮,常惹老師生氣,可他改正后,老師還愛用老眼光看他。弟弟很生氣,媽媽鼓勵弟弟說:“孩子,樹要鋸開看,人要行動看。你要用實際行動來贏得老師的信任。”(廣東·龍門)
【第69句】:【敢吃三斤姜,敢擋三條槍】釋義:比喻敢作敢當,什么也不怕。例句:雪梅說:“敢吃三斤姜,敢擋三條槍!既然敢跑出來,就不怕刀山火海,誰敢盤問咱,咱就理直氣壯地跟他講:我們是夫妻!”
【第70句】:【兵悚悚一個,將悚悚一窩】悚,無能。借指領導不力,連累 全體。類似的:主將無謀,累死千軍。社會學圖書:“行伍中 有一句俏皮話,道是兵悚悚一個,將悚悚一窩,誠為古今經 驗之談。從某種意義講,核心干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決定 著整個班子的水平和性質。”
【第71句】:十年寒窗中狀元——先苦后甜
【第72句】:【有志不在年高】釋義:人不在于年紀大小,貴在有志氣。例句:老人們含著淚說:“雨來是個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第73句】:【輸贏勝敗,兵家常事】見“兵家勝負,自古無常”。
【第74句】:【墻里的柱子——捶使勁不顯身】(歇)指暗中不露聲色地出力。也指不吭聲地埋頭苦干。
【第75句】:【里外不是人】(慣)指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第76句】:【跳到秤盤里——拿自己來量別人】(歇)指用自己的狹隘眼光來衡量別人。
【第77句】:【各走各的路,各投各的店】(慣)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第78句】:【變戲法】(慣)本指表演魔術,比喻耍弄騙人的手段。
【第79句】:棺材里的老鼠——吃死人
【第80句】:【百樣米養百樣人】(諺)指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與志趣。
【第81句】:老虎咬刺猬——無從下口
【第82句】:【劉寄奴】“劉寄奴”是一味中草藥,它是用人名命名中草藥的級別最高的人。 “劉寄奴”本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傳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傷逃躥。第二天他又上山,隱隱約約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搗藥聲,即隨聲尋去,只見草叢中有幾個青衣童子搗藥,便上前問道:“你們在這里為誰搗藥?治什么病呢?”童子說:“我王被寄奴射傷,故遣我們來采藥,搗爛敷在患處就好了。”寄奴一聽,便大吼道:“我就是劉寄奴,專來捉拿你們。”童子們嚇得棄藥逃跑,寄奴便將其草藥和臼內搗成的藥漿一并拿回,用此藥為人療傷,頗有奇效。后來,劉寄奴領兵打仗,凡遇到槍箭所傷之處,便把此藥搗碎,敷在傷口,很快愈合,甚為靈驗。但士兵都不知道叫什么藥,只知道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革,于是就把它叫“劉寄奴”。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到現在。
【第83句】:【不怕晚了恨,只怕事不成】釋義:不怕事情做得晚,只怕不成功。例句:“你們眾位不必著急。常言道:‘不怕晚了恨,只怕事不成。’天還早哩,就是上燈時節也將他等了去。”
【第84句】:【大白菜倒了秧——打根上壞】(歇)倒了秧:植物幼苗因病蟲害等而枯萎。本指植物從根部壞死,轉喻人從根本上變壞了。
【第85句】:【天下文章一大抄】抄錄模仿別人的文章,是社會的普遍 現象。此語既是對抄者的嘲弄,又是抄者的自慰。古華《浮 屠嶺》:“報紙上大塊文章看多了,他也就心有靈犀一點通, 懂得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奧妙。”
【第86句】:【茄子不像茄子,苦瓜不像苦瓜】(慣)形容不倫不類,不像樣子。
【第87句】:覺多腿腳軟,酒多腦袋沉。
【第88句】:【前有車,后有轍】(諺)前邊有車行過,后邊就有車轍。比喻前人取得了經驗教訓,后人就有了可以遵循的榜樣。 也作“前邊有車,后邊有轍”。
【第89句】:【耳目】“耳目”一詞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耳目,本義是耳朵和眼睛,如孔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文案,要求的便是耳和目的安分守禮。眼睛能視能見,耳朵可聽可聞,于是在古漢語中,耳目再引申為審察和了解的意思。作為刺探消息的“耳目”,即源于此引申義。如《國語·晉語五》中說:“若先,則恐國人之居耳目于我也,故不敢。”既然耳目有這種審察、了解的功能,于是發揮耳目作用的人,如我們今天說的特工、暗探、線人等,便也成了別人的“耳目”。《漢書·趙廣漢傳》載:“趙遷潁川太守,……吏民相告訐,廣漢得以為耳目,盜賊以故不發,發又輒得。”這里的“耳目”,指為間諜情報機構刺探情報的人。和當今一些國家的安全部門的間諜活動有很相似的地方。
【第90句】:【冬至無霜,碓杵無糠】釋義:碓杵:搗糧用具。冬至日不見霜,來年要遭災荒。例句:冬至日無霜,主來歲荒歉。諺云:“冬至無霜,碓杵無糠。”
【第91句】:【加油】“加油”一詞比喻繼續努力,再加把勁。“加油”一詞使用率最高的是在體育比賽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中國。然而,“加油”卻是外來詞,它源自汽車拉力賽。在歷史上第一次汽車拉力賽上(1895年6月),二卜五輛各種型號的汽車參加了這次全程1175公里的角逐。當賽事進入白熱化階段時,歡眾的熱情異常高漲,他們焦急地期待著冠軍車的產生。賽道上,領先跑在最前頭的是意大利法拉利車隊的五號車。在離冠軍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五號車突然熄火,觀眾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出事車上,被譽為“賽車之父”的恩佐·法拉利先生連忙問身邊的助手,賽車為什么會突然熄火?助手結結巴巴地說:“大概是汽油消耗太多,沒……有……油了。”法拉利先生聞訊之后勃然大怒,他語無倫次地大聲吼道:“你們……加……加……加油”。四周的觀眾一聽,以為這是法拉利先生對自己車手的一種鼓勵方式,于是也都跟著他大叫:“加油”、“加油”。后來,隨著體育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為賽車手“加油”的這種獨特的鼓勵方式也逐漸沿用到其他比賽項目上,成為觀眾參與比賽,對選手進行鞭策鼓勵的全世界流行方式。
【第92句】:閻王擺手——沒救;無法
【第93句】:【屎殼郎跟著屁轟轟】(慣)斥責人跟著壞人瞎起哄。 也作“屎殼螂跟著屁嗡嗡”。
【第94句】:谷子地里長玉茭[玉米]——突出
【第95句】:樹樁上的鳥兒一一早晚要飛;遲早要飛
【第96句】:【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指人浮于事,或工作拖 拉,作風閑散。成語:無所事事。《北京日報》( 1982,10, 31):“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現象,已經沒有 了。”
【第97句】:小青每年都被縣煙草局聘用,到地方上去收煙。而他自家那幾分地的煙,煙苗是用王家的,煙葉也是請王家燒的。小青答應日后幫王家收熟煙。街坊大嫂說:“他小青啊,盡抱的是不哭的孩兒。就是那倆煙葉錢,也是趁人家的腿搓繩,指人家的孩子賭咒。”(河南·許昌)
【第98句】:【做官把印丟了】指丟了最重要的東西。周立波《山鄉巨 變》:“好家伙,你好警醒呵,做官的把印都丟了。”
【第99句】:馬戲團的小丑——走過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