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東溝犁,西溝耙】釋義:比喻說話或做事缺乏計劃,沒有頭緒。例句:金蓮道:“他就惱,我也不怕他??床簧夏侨葍壕偶俚摹U浗憬惴指兜那鷥翰唤坛?,且東溝犁西溝耙,支使的個小王八子亂哄哄的,不知依哪個的是。”
【第2句】:【缺門牙的——嘴巴不關風】(歇)指嘴里存不住話,保不住密。
【第3句】:【海枯石頭爛,猴笑柏葉落】(慣)形容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第4句】:【鳥有鳥路,人有人路】釋義:各人有各人的路,不必相互干涉。例句:“滿牛哥!我們相好了幾年……若是從小算起,我們就是相好了十幾年……可是你放心,我不是來責怪你的,也不是來哀求你的!鳥有鳥路,人有人路?!?/p>
【第5句】:關公斗李逵——大刀闊斧
【第6句】:【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釋義:只看見利益,卻看不見危害。例句:“每見世人惟利是趨,至于害在眼前,哪里還去管他。所以俗語說的:‘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p>
【第7句】:【糞不臭,挑起來臭】(諺)指糞便不動它不臭,要是挑動它,就臭不可聞。比喻見不得人的丑事,不張揚則已,一旦張揚開就難以收拾。
【第8句】:【獨占鰲頭】“獨占鰲頭”現在泛指占居首位或第一名。它的原意是指古代科舉考試頭名狀元。這個俗語源自哪里呢?清代洪亮吉在《北江詩話》中對此作了說明:“又俗語謂狀元‘獨占鰲頭’,語非盡無稽。臚傳畢,贊禮官引東班狀元、西班榜眼二人前趨至殿陛下,迎殿試榜,抵陛,則狀元稍前,進中立陛石上,石正中鐫升龍及巨鰲,蓋警蹕出入所由,即古所謂螭頭矣。俗語所本以此?!?原來,我國古代,皇帝管理朝政的金鑾殿前,靠近大殿門口的地方,有一塊雕刻著飛龍(天之驕子)和巨鰲(長壽神龜)的大石板,叫“龍鰲石”。每天早晨,文武百官上朝時,就從這塊“龍鰲石”的兩旁經過。封建王朝有個規定,凡逢大試之期,新考中的六十名進士,均須站在“龍鰲石”底下,由考中第一名的狀元站在“龍鰲石”上,帶領著向皇帝行禮謝恩。據此,后來遂用“鰲頭”或“獨占(站)鰲頭”,指科舉時代考中狀元的人。如唐詩:“鴛鷺簪裙上龍尾,蓬萊宮殿壓鰲頭?!薄蔼氄荐楊^”這一俗語至今還在使用。
【第9句】:【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釋義:借指光聽別人說的話還很不夠,要親自去了解情況。例句:“從這件事你就可以看出許多事。”老雷頭又甕聲甕氣地說,“你應該親自用眼看一看,用耳朵聽一聽,吃人家嚼過的饃是沒味道的?!?/p>
【第10句】:【真佛面前不燒假香】(諺)比喻在知情或懂行的人面前不得編造謊言。
【第11句】:【赤腳的趕鹿,著靴的吃肉】(諺)赤腳的:光著腳板的窮苦人。著靴的:穿著官靴的權勢者。指窮苦人辛辛苦苦勞作,權勢者則坐享其成。 也作“赤腳攆兔,穿靴吃肉”。
【第12句】:【不知人間有羞恥事】(慣)指人厚顏無恥。 也作“不識人間有羞恥事”。
【第13句】:牛皮紙上雕花——刻薄
【第14句】:【金鄉鄰,勝于銀親眷】(諺)鄉鄰好比金子,親眷好比銀子。指緊挨的近鄰比遠處的親戚要親近、可貴得多。
【第15句】:【狗無廉恥,一棍打死;人無廉恥,無法可治】(諺)狗無恥處死即可,人無恥則難以處置。指人要是不顧羞恥就無藥可救。
【第16句】:小黃的鋼筆不見了,硬說是我姐姐偷的。剛放學回家,姐姐就哭著向媽媽訴委屈。媽媽說:“好人說不壞,水退石頭在;只要身子正,不怕影子歪。你手不長,沒做什么,就不怕別人猜。”(廣西·崇左)
【第17句】:【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釋義:能否相識(也指結婚),不在距離遠近,而在有無機緣。例句:宋江聽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
【第18句】:【有勢休使盡,有話休說盡】凡事要留一手,適可而止。相 關的:有風不可駛盡。成語:留有余地。明代《金瓶梅》:“就 是六姐惱了你,還有沒惱你的。有勢休使盡,有話休說盡。 凡事看上順下,留些兒防后才好?!?/p>
【第19句】:【吃人家飯,給人家干】在經濟上受人控制?;蛘f:受人一 飯,聽人使喚/端人家碗,服人家管。馬烽西戎《呂梁英雄 傳》:“吃人家的飯,就給人家干。人家讓干啥還不是個干 啥。”
【第20句】:【娶個媳婦,過繼出個兒】(諺)過繼:把自己的親生子給別人做兒子。指兒子娶了媳婦就疏遠了父母,等于把兒子過繼給了別人。
【第21句】:【喊人不費本,舌頭打個滾】見“叫人不蝕本,舌上打個滾”。
【第22句】:【大恩不言謝】(諺)大恩大德,不能用普通的謝禮來報答。指人有大恩于我,只能銘記在心,終生不忘。
【第23句】:便壺沒鼻——不好捉摸;難捉摸
【第24句】:【瘋狗咬人無藥醫】(諺)瘋狗:患狂犬病的狗。指瘋狗咬過的人,被傳染了狂犬病,無藥可治。比喻奸惡者對忠貞者的栽贓陷害,往往是致命的。
【第25句】:【買關節】見“打關節”。
【第26句】:【膽小鬼怕鬼,鬼越多】釋義:膽小鬼越害怕鬼,鬼越多。比喻越害怕困難,困難越多。例句:“來吧,孩子,我們正在大山的心臟里開辟道路呢!”他捋著胡子說,“膽小鬼怕鬼鬼越多。起初,聽說要挖通一座大山,吃驚得了不得;如今真的動手干了,也沒啥了不起?!?/p>
【第27句】:【西鶴年堂去討刀傷藥】(慣)西鶴年堂:北京一家中藥鋪。罵人將要被殺頭。
【第28句】:【想治瘡不能怕挖肉】(諺)想要把身上的惡瘡治好,就要忍痛挖去周邊的肉。比喻要想辦成一件大事,就不能不付出大的代價。
【第29句】:【把別人的棺材抬到自家哭】釋義:沒有事找事,自找煩惱。例句:八戒近前道:“你是怎的起哩?專把別人棺材抬在自家里哭!不要煩惱!……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干!”
【第30句】:【扛起竹竿進城——不曉得轉彎】(歇)比喻人不知道變通。
【第31句】:【豐年珠玉,儉年谷粟】(諺)儉年:五谷歉收的年景。豐收年里,人們珍愛的是珠寶玉石;遭災年景,人們關心的是口糧。指供玩賞的是珠寶,關民命的是糧食。
【第32句】:【 口里擺菜碟兒】謂假意招待,只是嘴上文案。明代《西游 記》:“太師切莫要口里擺菜碟兒。既然我們許諾,且教你主 人先安排一席,與我們吃盅酒如何?”
【第33句】:【和尚誤了做,老婆誤了娶——兩下里耽擱】(歇)兩下里:兩邊,兩頭,兩方面。指兩頭都耽擱,或兩方面都落空。
【第34句】:【 撒手不由人】放手就無法控制。劉云若《紅杏出墻記》: “這是撒手不由人的事,本來初次見面,怎能把你鎖在這里, 放你走了,說不定你就不再來?!?/p>
【第35句】:【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諺)富貴之后如果不回家鄉顯示一番,就像穿著錦繡衣裳在黑夜里行走,誰也看不見的。舊指發達之后理應回故鄉顯耀榮華。 也作富貴若不歸田畝,如著錦衣黑夜游。 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
【第36句】:【 一部二十四史,從何說起】二十四史為我國歷代史書的總 匯,借指經歷多,說來話長。成語:一言難盡。張恨水《啼笑 因緣》:“這會子叫我介紹一樣給人,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不 知從何說起了。”
【第37句】:【王媽媽賣了磨——推不的了】(歇)王媽媽:泛指老婆婆。推:本指推磨,轉指推托、推卸。指事情、責任等推卸不掉了。也指事情沒有指望了。
【第38句】: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第39句】:【蘿卜雕寶盒——不是個材料】(歇)指不是做某事的合適人才。|
【第40句】:【 人有三尺長,天下沒處藏】難以隱藏躲避。陳登科《活人 塘》:“一定會到我家來翻,人有三尺長,天下沒處藏,那能行 嗎?”
【第41句】:【狗坐轎子,不識抬舉】不配受優待?;蛘f:坐轎子嚎喪,不 識抬舉。艾蕪《某校紀事》:“你不曉得這東西的脾氣,狗坐 轎子不受人抬,只配打呀?!?/p>
【第42句】:【聽見風,就是雨】有風可能有雨,也可能沒雨。此句表示 結論下得過早,又指輕信、敏感。清代《紅樓夢》:“也沒見過 我們這位呆爺,聽見風兒就是雨,往后怎么好?”
【第43句】:【虎落平川被犬欺】釋義:借指失去有利條件,有本領的人也無法發揮作用。例句:馬名騅山窮水盡,長嘆一聲,說:“想不到虎落平川被犬欺,你們打算把我怎么發落?”
【第44句】:【滾水燙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歇)螃蟹:也叫毛蟹,生長在淡水里。橫行:本指螃蟹橫著爬行,轉指倚仗惡勢力做壞事。比喻某種惡勢力橫行霸道的日子不會長久。
【第45句】:【老勿入川,少勿入廣】(諺)川:四川。廣:廣東。舊指老年人不可進四川,四川山多路崎嶇;青年人不可進廣東,廣東有麻風女,青年男子容易被勾引染病。
【第46句】:【發面饅頭——擱不住一咬】(歇)本指發面饅頭松軟,經不住咬,轉喻人或某種勢力軟弱,經受不住一次打擊。
【第47句】:我在四處尋找我的鋼筆。媽媽問我:“什么丟了,打破了腦袋地找?”(湖南·保靖)
【第48句】:【一言抄百總】(慣)一句話總括所有內容。猶言“總而言之”。
【第49句】:【 風馬牛干部】即刮共產風、拍馬屁、吹牛的干部。張濤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這幾年提拔了一批刮風、拍馬、吹 牛的干部——風馬牛干部,不但自己說假話,還逼著群眾大 說假話?!?/p>
【第50句】:【付之東洋大?!浚☉T)比喻丟得遠遠的,不再理會。
【第51句】:【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釋義:比喻某地有相貌出眾的女人。例句: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不免就有游山逛水,拈花惹草的閑人。
【第52句】:【火上弄冰凌】(慣)冰凌:冰。在火上玩冰凌很快就化掉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成。
【第53句】:【嘴上抹石灰——白吃】(歇)白:本指白色,轉指無代價。指吃喝后不付錢。
【第54句】:【只聽樓板響,不見人下來】只有言論或預兆,不見行動。 類似的:只聽水響,不見魚跳。香港唐人《金陵春夢》:“吵了 好久,只聽見樓板響,不見入下來,而我夾在中間,這味道實 在不好受?!?/p>
【第55句】:【龍虎斗】(慣)比喻兩個強者或兩派勢力發生爭斗或爭論。
【第56句】:【餓死不做賊,屈死不告狀】釋義:餓死不能做賊,冤屈也不告狀,勸人忍受。例句:“從小時,俺爹就教導我:‘餓死不做賊,屈死不告狀?!瞄T口是好進的嗎?”
【第57句】:樹枝上掛團魚一一四腳無靠
【第58句】:【十月無工,只有梳頭吃飯工】(諺)農歷十月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時節,除去洗臉梳頭、做飯吃飯,簡直就沒有做活的時間。指農歷十月白晝最短。
【第59句】:廚師炒菜——添油加醋
【第60句】:【猴子裝人,忘了自己長尾巴】釋義:比喻偽裝有破綻,露了馬腳。例句:“茶三錢,他猴子裝入,忘了自己長尾巴!”沙木龍機敏地斷定:“前次化裝成山野傈僳漢子,這回又打扮得像個城里的闊佬,可那刀削臉,深眼窩,鷹鉤鼻子,他永遠也改不了!”
【第61句】:【小廟的神——沒見過大香火】(歇)香火:迷信的人供佛敬神時點燃的香和燈火。比喻經歷淺、見聞不廣,未見過大世面。
【第62句】:【鳳凰脫毛不如雞】指地位高的人失去權勢,連普通人都 不如。類似的: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池莉《來來往往》: “你三十大幾的人了,還是一個科級,有屁用!你不信鳳凰 落毛不如雞,那就等著瞧?!?/p>
【第63句】:剛買來的馬兒——不合群
【第64句】:【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歇)本指鏡子里面、鏡子外面都不像人的模樣;轉指做事里外或兩個方面都沒有落下好,到處遭人埋怨。 也作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夠人。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落人。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像人。
【第65句】:松木椽子——寧折不彎
【第66句】:買好帽子等頭大——準備過早
【第67句】:【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姜太公,姜尚,即姜子牙。傳說他 在渭水邊上,用直鉤離水面三尺釣魚。日:“負命者上來!” 借指出于自愿,并非強迫。成語:心甘情愿。海外陳若曦 《突圍》:“伍老師從來就公開承認是迷信。這像姜太公釣 魚,愿者上鉤。”
【第68句】:開會請了假——沒出席(息)
【第69句】:晚上沒有電,媽媽點著蠟燭,放在酒瓶上。我問媽媽為什么放那么高,媽媽說:“這叫高照低明。放得高了,照的地方大。”(河南·獲嘉)
【第70句】:【以五十步笑百步】釋義:作戰時逃跑五十步的人譏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比喻自己也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稍輕,就去譏笑別人。例句:想到這里,他覺得即使自己的手不是那么軟,也不能去打瑞豐了;他和瑞豐原來差不多,他看不起瑞豐也不過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第71句】:我們上課要是搗亂,數學老師就說我們是:“犁溝渠渠埋秤砣——不是好籽兒”。(陜西·永壽)
【第72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謂采取相應的斗爭方式、報復行動。 成語:針鋒相對。老舍《四世同堂》:“不行,不能讓她跑掉。 對她,就得以眼還眼,以牙還牙?!?/p>
【第73句】:【打關節】(慣)指采用賄賂的手段買通官員或其他關鍵人物。也指做疏通工作,掃清辦事中的障礙。 也作通關節。 買關節。
【第74句】:懶婆娘的裹腳布——又長又臭
【第75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諺)三:多的約數。指井多淘上幾遍,就能吃上甜水;人多向幾位師傅學習,就能博取眾長,學到高超的技藝。
【第76句】:鄉下的姨婆,孤單一人,村里老少常去看望她,幫助她。老人對我們說:“雖然你們不?;貋恚侵灰碎g真情在,天里天外都有愛!”(貴州·遵義)
【第77句】:【 水流千里歸大?!勘扔鲄R聚,會合。類似的:千條小溪流 成河。成語:百川歸海。劉云若《小揚州志》:“今天可破鏡 重圓了,從此水流千遭歸大海,可喜可賀。”
【第78句】:【 有說咸的,有說淡的各種說法都有?!肯獭㈤e諧音,多指說 閑話。成語:眾說紛紜。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當 初,你跟銅鎖離,村子里就有人說咸,有人說淡。這回,你再 跟小庚離,唾沫淹不死你,舌頭也殺了你!”
【第79句】:【哪個廟里沒有屈死鬼】(諺)屈死鬼:含冤負屈而死的鬼魂。任何一座廟里都有屈死的游魂。指到處都有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 也作哪座廟里沒有屈死鬼。 哪個廟都有替死鬼。
【第80句】:【有嘴說人,無嘴說自己】(慣)指光會指責別人,不說自己的不是。
【第81句】:【東溝犁,西溝耙】(慣)東溝犁一下,西溝耙一下。比喻做事不按章法,沒有次序。
【第82句】:堵住籠子抓雞——穩拿
【第83句】:【三寸金蓮】“三寸金蓮”特指女人被纏殘了的小腳。此等殘缺之“美”,為漢文化所獨有。新中國成立后提出解放婦女、男女平等,廢除婦女纏足之陋習。女子纏足之風始于南唐。公元916年,南唐后主李煜稱帝后,令宮嬪窅(ya。)娘以布纏足,呈新月狀(亦稱蓮花狀)。因其足骨已殘,故較常人之腳小得多,故其足始稱“三寸金蓮”。陶宗儀《輟耕錄·纏足》:“李后主宮嬪窗娘,纖麗善舞。后主作金蓮,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繞腳,令纖小,屈做新月狀.素襪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態?!狈惸锞统闪伺永p足的第一人。在帝王倡導下,“由是人皆效之”,遂形成了這種華夏獨有的以病態為美的畸形審美習俗。到了宋朝以后,女子才較普遍地有了“三寸金蓮”。清入主中原后,因滿族婦女無纏足的陋習,故而康熙帝曾下過禁止婦女纏足的詔書。但在強制程度上,較“留發不留頭”和緩些,故而收效甚微,漢族婦女還是照纏不誤。辛亥革命后,這一陋習才逐漸廢除,徹底根除則是在新中國建國之后。
【第84句】:【變戲法的瞞不過打鑼的】(諺)打鑼的是變戲法的合伙人,變戲法的一舉一動,打鑼的最清楚。指凡瞞人的事情,總哄不過知情者。
【第85句】:一天小全睡了懶覺,怕上學遲到,早飯沒吃就走了。他媽媽說:“真是早起逸當,遲起急慌啊!”(江蘇·興化)
【第86句】:【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釋義: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君子十年以后報仇也不算晚。說明報仇要掌握時機,不能輕舉妄動,魯莽行事。例句:“盛家有錢有勢,有人有槍,還有兩個武功超群的保鏢武師,你去了也是白送死!喜財,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只要你記住這個仇!”
【第87句】:【荒旱三年,餓不死廚子】見“大旱三年,餓不死廚官”。
【第88句】:【老鷹不吃窩下食】釋義:比喻壞人不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作案。例句:但趙太爺以為不然,說這也怕要結怨,況且做這路生意的大概是“老鷹不吃窩下食”,本村倒不必擔心的,只要自己夜里警醒點就是了。
【第89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預防意外事件發生。諶容《人到 中年》:“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任何意外的情況都是可 能發生的。”
【第90句】:【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見“八兩換半斤,人心換人心”。
【第91句】:【好花插在牛屎上】見“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第92句】:【敢開高價口,必有識貨人】(諺)賣貨人只要確認手里的貨物是稀有的珍品,就不妨開出天價,顧客中自有慧眼識貨的人。指有奇貨自有識貨人。
【第93句】:【盆朝天,碗朝地】(慣)形容東西放置無序,亂七八糟。
【第94句】:【讓人家當槍使】被人利用來攻擊別人。賈平凹《廢都》: “你是他的朋友,你給他說,別讓人當槍使,有三十年河東, 也有三十年河西?!?/p>
【第95句】:【萬夫不當之勇】(慣)萬夫:萬人,泛指眾多的人。當:抵擋,阻擋。形容人武藝高強,極其勇猛。
【第96句】:【老先生】“老先生”這一稱呼,感情比較復雜,一般是對年事已高有學問的人的一種尊稱。特別民間把有經驗的老中醫尊稱為“老先生”。這種稱呼最早見于《史記·賈誼傳》。到了明朝,把當翰林官的人稱為老先生,盡管有的翰林年齡不大,但仍稱之為老先生。到了清朝,則把做相國或兩司撫臺官員也統稱為老先生。時至今日,老先生這一稱謂有多種含義。它不只尊稱,有時還含有戲謔和譏諷的味道。如有人在會上發言冗長且不著調,旁人勸他說:“老先生,你少說兩句吧!”
【第97句】:只差幾天就要升級考試了,我這才慌了手腳,早晨學,中午學,晚上很晚了還在學。奶奶說:“孩子,一鍬挖不出一眼井,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干什么事都要一步一個腳印,把工夫下在平常才行?!保ê颖薄ぢ谷?/p>
【第98句】:【用哈哈鏡照人】歪曲別人的形象,錯看了人?!侗本┤?報》(1984,11,25):“但是有少數同志用哈哈鏡照人,把萬元 戶看歪了?!?/p>
【第99句】:【老君爺叫蛇咬——法盡了】見“太上老君叫蛇咬——法盡了”。
上一篇:適合自己的心情短文案【600】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