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菩薩善能守護安住菩提之心,乃至夢中,一切結使不為其患,而是菩薩所有煩惱漸漸當盡,不應一生便盡結使。《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
【第2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生活的溫暖,需要一種友好,去取代心底潛藏的狹隘,一路走來,不管遇到何人何事,或許是逆旅,或許是善緣,能懷著一份友好,微笑相迎,和善而去,也是一種貼心的活法。
【第3句】:—般凡夫太愛自己,就會處處與別人計較、事事多起疑心,常懷疑別人所說的話是不是諷刺自己?別人所做的事會不會對自己不利?像這種人,就是把“人事”當“是非”,會生活得很痛苦。
【第4句】:【禪語人生】想結婚,就要找一個能和你心心相印、相輔相攜的伴侶。不要因為放縱和游戲而戀愛,不要因為戀愛而影響工作和事業,更不要因一樁草率而失敗的婚姻而使人生受阻。感情用事往往會因小失大。
【第5句】:【禪心佛語】可能一個人說你不服氣,兩個人說你不服氣,很多人在說的時候,你要反省,一定是自己出了一些問題。
【第6句】:【心靈禪語】事物的表象,往往是虛幻不實的。因此認識事物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過程。“透過現象看本質”永遠是人類認識的真諦。
【第7句】:【佛家禪語】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穿衣自己暖,自己喝藥自己好。樣的,自己的因果要自己了,才能出離輪回;自己的罪業要自己消,才能超越三界;自己的煩惱要自己斷,才能獲得解脫;自己的佛性要自己悟,才能成就佛果。
【第8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人一輩子不可能都是順的,總會攤上點什么事情,金錢上的損失都是小事,早晚都會賺回來,就怕人留在坑里出不來,把自己的信心,夢想,以及良好的品質丟掉,那才是最致命的。
【第9句】:【禪語人生】我們的貪婪使我們一直專注在自己還沒有什么,讓我們看不到自己已經有了什么,貪婪保證我們無論獲得多少,都永遠、永遠不會覺得足夠,生活建立在貪婪基礎上,即是造成不滿足感的因素,就是這么簡單。
【第10句】:【佛心禪語】禪定并不只是得到平靜,而是能安住于本然的自覺。智慧并不只是通達經典,而是徹底覺悟心的本性。
【第11句】:【禪心佛語】夫道者,陶冶萬物,終始無形,寂然不動,大通混冥,深閎廣大不可為外,折毫剖芒不可為內,無環堵之宇,而生有無之間也。
【第12句】:愛的給予一定要理性,無原則無節制的愛不是愛,是債,是毀滅,最終的結果會逼死這些充滿青春活力的祖國花朵。作為父母,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反思自己愛的方式究竟是不是可行的。
【第13句】:【禪語禪語的微博】當有一天,生命走入蒼老,若傍晚夕陽涂滿屋檐,你如所愿般被故鄉攬入懷中,一口清茶,一欄遠山。終于明白,這就是千磨萬難之后,最好的時光。
【第14句】:【禪言禪語】無論你多么努力地讓自己做到完美,始終會有一群人在背地里指著你的背影比比劃劃。你不需要跟誰對罵或者抽誰一嘴巴,他們未必是壞人,只是看不懂你的活法。
【第15句】: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就一直默默地充當著反面角色,受盡人們的埋怨和厭惡。煩惱,不是用來抗爭的,是用來思考和領悟的。它真正的目的,只是為了鍛煉你,成就你。如果認為煩惱是為了傷害而來,那是自己擺錯了位置。
【第16句】:多去尊重理解別人,常懷寬容和感激之心,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讓別人誠心接受你的幫助而不被“無心”地傷害是一種智慧。
【第17句】:陽不可能繞著你運行,你遲早會長大---生活中充滿失望。不用訴苦發牢騷,如果這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必須若無其事地接受現實。
【第18句】:人生百年,何其短暫,何須要讓自己變得如此沉重。超然物外方為圣賢,品一杯清茗,翻一卷詩書,有何等悠閑!傲立于高山之巔,撫琴一曲,弄簫斷玉,臥看云卷云舒,又何其自在。
【第19句】:奧黛麗赫本說:女人有三張王牌:美麗,婚姻,事業。如果第一張牌沒打好,后面的都是爛牌!美麗,是事業的敲門磚、愛情的保鮮劑、婚姻的防盜鎖。你若高貴,一切都便宜;你若便宜,一切都很貴。
【第20句】:【禪心佛語】萬緣放下真布施,清凈無染真持戒。不生不滅真忍辱,不起一念真精進。湛寂不動真禪定,念念不住真智慧。
【第21句】:【禪語人生】與其相見,不如懷念。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你路過我,我路過你,彼此珍惜,彼此感恩。然后,依然需要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第22句】: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維摩經》卷中,觀眾生品
【第23句】:【佛心禪語】自性就是放下、放下、放下、、舍掉、舍掉、舍掉、舍掉一切的內在的執著,達到絕對的心理狀態。
【第24句】:【禪心佛語】其它像做功德、布施或持戒這些也都和涅槃一樣,都不是為了求死后可以生天的。有那種想法的人并沒有真正了解佛法,也沒有圣眼及圣耳,那些都只是他個人的假設和想法而已。
【第25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事業上的成就固然重要,在德行上的成就更為重要。沒有德行的落實,事業的成就沒有根基;沒有事業的支撐,德行發揮不了更大、更好的作用。
【第26句】:【禪心佛語】為人處世要行之有度,見好就收,貪婪會把你送向墳墓;給人留足面子,幫人挽回面子;得饒人處且饒人,趕盡殺絕沒好處;保留意見,過分爭執無益于自己;再好的關系也要親密有間;把握開玩笑的尺度,不要幽默過了頭。
【第27句】:【圣經文案】145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并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拿4:11)
【第28句】:輕捻秋色,淡品韻日,傾聽流年的光影沉浮。如許清夜,如許涼意,淡淡掃過的黛眉,凝著不變的身姿,如許清淡,如許素顏,怎在塵世,獨品紛繁?
【第29句】:【禪語人生】這些回避法算好的,還有不好的。比如,用酒精麻痹自己,以期暫時忘掉壓力。或者去一些喧鬧、不清凈的場合,通過感官刺激來釋放壓力。
【第30句】:【佛禪語】人生的高度,一半始于個人的努力,一半源自眾多的選擇。人生的敗筆,亦多是生于選擇當中:一是不會選擇,盲目攀高,肆意逐浪,心神分離,難修正果;二是不堅持選擇,目常斜視,心易旁顧,朝秦暮楚,難成其大。
【第31句】:事物本身無所謂好與壞,所謂的好與壞是人們按照自己的觀念所定義的。我們所認識的千差萬別的外相,都不是事物的本質。而且我們所妄執的善惡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善惡本身沒有自性,只不過是我們對待事物的一種差別與執著。
【第32句】:古人云:“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你不先給火爐添加柴火,火爐怎么會給你溫暖?因此,你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就必須先去幫助別人。其實,我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第33句】:七、緣起·空·無我·中道(一)緣起法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9經
【第34句】:日日是好日,每一天都過得富足,每日說好話,每日行善事,每日常反省,每日多歡喜。讓每一天都充實無憾地度過。
【第35句】:【禪語人生】知退者進:能夠檢討反思,就等于有了重新開始的基礎,這就是人的成熟的過程。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須先腳踏現實;如果你希望輝煌,那么你須腳不停步。
【第36句】:【經典佛語】人情,人情,人之常情,要樂善好施,長于交往,“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所以“人情需要多儲存”,就象銀行存款,存的越多,時間越長,紅利就越大。(---多儲存人情)
【第37句】:【禪心佛語】人活著的意義應當是在過程,而不是結論。所以一個人不應該以自己的經驗和觀點去影響另一個人,何況他不是你,你也不是他。每一個人的過程都不一樣,人生的酸甜苦辣應當自己嘗一嘗,嘗試才是人生。
【第38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心地的客觀,才合乎待人處事的情理。莫怨人間摩擦多,成群結隊的來投胎,人生怎么能少風波,心地的寬闊是超越傷害的唯一辦法,它是在命運的傷口上搭的一座青石橋,從紛擾走向吉祥。
【第39句】:譬如王來,必有營從,若般若慧發,則一心具足萬行。先開見地,后可言修證。(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一
【第40句】:住持居上,當謙恭以接下;執事在下,要盡情以奉上。上下既和,則住持之道通矣。(北宋)浮山遠禪師(《禪林寶訓》)
【第41句】:要滅苦,先破執,不固執于追求,不以強硬為手段、擁有為目標;心沒有負擔故無重,沒有掛礙,才能自由自在。所謂心事,不過是不如己意,那就是我執,執著于自己描畫的理想,一有落差,即生煩惱。
【第42句】:【心靈禪語】生活這場經過,遇到的善待,遇到的冷遇,誰對這叵測的命運安排都無能為力,但怎么活,力量都在心地。突破心地的狹隘,不去因為煩惱而抱怨,不去因為傷害而懷疑,生活就是一場坦然和積淀、希望和喜悅。
【第43句】:【禪心佛語】解脫自己執著的概念、黑暗的思想和綁住的感情,才叫現世解脫。不要以為天上云間有個地方可去——那樣跑到哪里都沒用。
【第44句】:不去抱怨,也不值得抱怨,這個世界,看不慣的事情很多,抱怨,只會使你傷情;不去怨恨,也不用去怨恨,每個社會,都有不公不平,怨恨,會使你失去包容。
【第45句】:【禪心佛語】沉默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要的是對自己的苛刻約束,要的是對自己意志的嚴峻考驗,要的是不卑不亢的堅持和忍耐。
【第46句】:【禪心佛語】適合某人穿的鞋,可能會讓另一個穿來痛苦不堪;生活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良方。每個人都有他自成一格的生活模式。
【第47句】:有句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此即是輕安,不論何時何地都能自在安然。若是與人有恩怨,必定會時時提防、怕人暗算。
【第48句】:擁有宗教思想的婦女,應把身心培養得像月光一樣慈悲柔和。擴大自己的心胸,燃起智慧之光,使每個人與你相處,都像沐浴在清涼的月光中,這樣才能達到“人人愛我,我愛人人”之愛的真諦,邁入人格升華的境界。
【第49句】:【禪心佛語】人生自我設計是必要的,沒有自我設計,人生將是盲目的,自我設計是自我實現的基礎,自我實現是自我設計的結果。
【第50句】:而當我進一步走進心齋坊,了解現實中的了凡先生,竟然發現出奇的巧合,他和明朝袁了凡先生在命運軌跡上有著極其相似的經歷。
【第51句】: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漸迷習非,不覺成惡。賢夫染人,如近香熏,進智習善,行成芳潔。《法句經》卷上,雙要品
【第52句】:【禪心佛語】生命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聚與散,隨著時鐘的時針緩緩地走動著,我們開始了數不盡的相遇,相知,相處,離別。不管怎樣,生命總需繼續,好心情才會有好風景,好眼光才會有好發現,好思考才會有好主意。
【第53句】:【佛家經典禪語】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淡然是一種心境,是一份釋然,是一種千帆過后的雋永。擁有一顆淡然的心,懂得接受生命中的遺憾,學會珍惜生命中的感動,讓心溢滿寧靜與陽光。
【第54句】:【禪心佛語】所謂禪在當下的功夫,就在于把握生命的當下,轉化生命的迷惑、凈化生命的染污、提升生命的素質、圓滿生命的品格,挖掘清凈生命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無限潛能。
【第55句】:【禪語人生】我們認為實有的外境,其實是各自善惡習氣的展現,雖然我們會感知到外境,但是那只是我們內心的展現。
【第56句】:凈化心靈:世間一切人、事、物,絕無永恒不變的,而人之心念更是異滅無常。故須善用智慧,觀察諸法變異生滅,切莫謬取虛偽之法。
【第57句】:生:“頓悟見性,究竟是怎樣的境界?”心:“迥超一切相對境界。究竟如何?你當切實親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心光
【第58句】:【禪語人生】有病不要怕,機會來了。有病是消業的機會,還債的機會,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機會。有病時發大愿,發大心,觀想和我一樣的眾生,他們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擔,很快就會好的。什么病都能好。
【第59句】:現在的人每天都很忙碌,而忙碌的原因大多是為生活而奔忙、為享樂而絞盡腦汁、為多賺些錢而造成身心莫大的傷害,因此苦不堪言。我常惋惜這些人不懂得爭取時間,為社會做些服務的工作。
【第60句】:【禪心佛語】如果你前半生過得很充實,那就記住你在這段時間帶給社會的貢獻,你曾經很認真地做了一件有用的工作。所以,現在你沒有什么好后悔的。
【第61句】:德國詩人海涅說:“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真實的生命應該真實地過,來不得半點虛假。只有在誠信的基礎上才能夠成功,生命才有意義。
【第62句】:又有人說:智慧或愚癡,的確也很難下定論;但是卻也可以觀察此人平時所喜好親近的人、事、物,以作為評論的依據。
【第63句】:凡事看淡點看開些,順其自然,無意于得,就無所謂失。人生,看輕看淡多少,痛苦就遠離你多少。生活猶如萬花筒,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相依相隨,無須過于在意,人生如夢,要試著看淡一切。
【第64句】:無謂秦無人,無謀適不用。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理字沒幾重,三人抬不動。千里寄毫毛,禮輕人意重。寧肯塞城門,不肯塞狗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河里打魚河里了,船上賺錢船上用。南山不移,此判不可動。
【第65句】:現代人是愛慕虛榮的,大家生活在激烈競爭和貪圖占有中,所以在外表上是富有的,心靈深處卻是蒼白的;物質生活看似是安穩的,而精神生活卻顯得非常不安。——鄭石巖
【第66句】:【禪心佛語】人需要一種淡然、樸實,不張揚、不喧囂、不妖艷。淡名利、淡世繪、淡榮辱、淡誘惑,雖無蝶來,清香依舊。沒有傲氣,但存傲骨。需要腳踏實地的平實,豐富而不膚淺、恬淡而不聒噪。
【第67句】:【禪心佛語】金錢化妝你的外表,佛法啟悟你的內在。律己要嚴,待人要寬。征服世界,并不偉大,一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則甘于平凡,卻享受平凡。
【第68句】:佛言:彌勒菩薩經三十劫應當作佛、至真、等正覺,我以精進力、勇猛之心,使彌勒在后。過去恒沙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皆由勇猛而得成佛。《增一阿含經》卷十一,善知識品
【第69句】:【圣經文案】431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4:12)
【第70句】:【佛心禪語】最無情的不是人,是時間;最珍貴的不是金錢,是情感;最可怕的不是失戀,是心身不全;最舒適的不是酒店,是家里;最難聽的不是臟話,是無言;最美好的不是未來,是今天。
【第71句】:【禪心佛語】誠實者勝,勤勞者勝,謙虛者勝,仁義者勝,大公者勝,篤實者勝,忠忱者勝,信用者勝,圓融者勝。
【第72句】:【禪語人生】這世上有些事情,即使你我親自體驗過,也未必觸及到它們的本質。往往有些事情,一時會被繁華的假象給迷惑了,“大悟”就是這個道理。拋卻那些虛榮和繁華,擁有一顆平常心。
【第73句】:我之夫婦,譬如飛鳥,暮棲高樹,同共止宿,須臾之間,及明早起,各自飛去,行求飲食,有緣則合,無緣則離。《佛說五無反復經》
【第74句】:問:“在人與人之間,您的心難道沒有障礙嗎?”師言:“修行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就是因為要脫離人我是非,才需要修行。如果修行還去招惹人我是非,那又何必修行呢?”
【第75句】:人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堅持的時候,而是放下的時候。當你選擇騰空雙手,還有誰能從你手中奪走什么!多少人在哀嘆命運無可奈何之際,卻忘了世上最強悍的三個字是:不在乎。
【第76句】:【禪心佛語】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就立住了天命。天命長,名也準大起來。會當幾個人就得著幾條道。若是不盡職、不盡力、喜虛榮、做假事、有名無實,就立不住命。
【第77句】:佛說:對一切因緣造作的現象,應該這樣來看:都像夢幻泡影一樣,并不真實;都像朝露和閃電一樣,瞬間生滅。
【第78句】:人生,活著,那就是一種心態。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以喜悅之身,養喜悅之神。有所畏懼,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準則。所謂快樂,不是財富多而是欲望少。人生要學會不抱怨,不等待,不盲從。
【第79句】:【禪心佛語】母親知道自己的兒子回來了,急忙抓起衣服披在身上,燈也來不及點著就去開門,慌忙中鞋子都穿反了。年輕人看到母親狼狽的樣子,不禁熱淚盈眶,立刻覺悟了。
【第80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內心慈悲的多少,就可以通過呼吸凈化空氣的污濁,具說大家精進生起菩提心后,霧霾天已經一去不返。
【第81句】:【佛心禪語】做人要懂得報四恩:一報萬物養育之恩;二報父母扶養照顧之恩;三報恩師提升智能之恩;四報夫妻互相照顧之恩。
【第82句】:【禪心佛語】人生,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人生,只有一條路,那就是通往真實自我的路。人生,只有一種精彩,那就是用你自己的選擇度過了真實的一生。
【第83句】:【佛心禪語】不見垢法可厭,不見凈法可求,不見眾生可度,不見盤可證,不作度眾生心,不作不度眾生心,是名最上乘。
【第84句】:春雨與春云,資生萬物新。青蒼山點點,碧綠草勻勻。雨霽長空靜,云收一色真。報言修道者,何物更堪陳。——汾陽禪師
【第85句】:【佛心禪語】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游戲規則,小偷也清楚有些東西是絕對不能偷的。所以說做事情萬萬不可做絕,落井下石的事絕對不要干,給別人讓出退路就等于給自己掃清障礙。
【第86句】:【禪語人生】在我們周圍,總會有一些弱者。而對于弱者,我們往往報以憐憫之心。其實,弱者最需要的不是憐憫,而是平等。如果你想要幫助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平等地和他們交往。
【第87句】:【禪語人生】物質財富是身外之物,精神財富是生命的重要內涵。物質財富只有暫時意義,精神財富則具有永久意義。
【第88句】:【禪心佛語】千處祈求千處應,無論是千余年前的大唐朝野,還是日新月異的當今盛世,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度,從來都與熱切祈望的眾生們心心相印。
【第89句】:【佛心禪語】罵人,大家都覺得是不文明的行為,可是還是有人忍不住要罵,看來是缺乏安忍的定力,用佛家的話講,就是犯下了惡口罪業。
【第90句】:筍因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他走他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貪污腐化死得快,兩袖清風福壽來。談為我輩尋常事,笑是人間不老方。
【第91句】:【禪心佛語】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第92句】:【禪心佛語】舍,是平等的心態,就是要怨親平等,對怨家和親戚朋友都一視同仁,在順境、逆境面前,不起愛恨之心,以平常心平等處之。
【第93句】:【禪心佛語】快樂從自己的心中創造出來,只要我們愿意打開眼睛,接納世界,敞開心胸,散播歡喜,那么平時望見的窗前月.自然會有不同的景致。
【第94句】:解”,我們就能常保歡喜、快樂自在。當我們具備善解的能力時,前面所提的忍讓、吞下、消化的功夫,就可備而不用了。
【第95句】:【禪心佛語】讓自己的內心充滿愛,愛是最高級別的震動頻率,與宇宙的所有美好的事物頻率一致。因此,讓愛包裹住想法,起心動念間心存慈愛。敢于付出愛,愛自己、愛他人、愛世界,用愛播種未來。
【第96句】: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道業未成,無常至速,急宜斂跡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西方確指》)
【第97句】: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爐。能受得烹煉,則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煉,則烹煉之大冶洪爐,反為毒器,為苦具。(民國)印光《印光大師文鈔增廣·復永嘉某居士書六》
【第98句】:【禪語人生】只要我們對佛法的了解越少,心越會不斷地追逐法塵。感到快樂時,就屈服于快樂;感到痛苦時,就屈服于痛苦,它總是在混亂之中。
【第99句】:【禪心佛語】若是浮躁過甚、浮夸過多、浮華過累,必欲壑難填、心境難平、負贅難卸,終勞力傷懷,徒增煩憂。人生是需要爬坡過坎、涉險渡困,無須心耿于一處,駐足于一地,唯苦中尋樂、轉苦為樂,方能抬寬視野。
上一篇:QQ空間2024經典的夢想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