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小伙子和朋友去超市購物發現,500克青菜在這里可以賣到10卡幣,他興奮地對朋友說:“賣石油,還不如改行種青菜,你們看500克青菜的價格可以買10升汽油了!”
“真是笑話,卡塔爾是個沙漠之國,除了石油和天然氣,就只有成片的沙子了,你上哪兒去種青菜?你知不知道這些青菜都是外國進口的,如果這里能種青菜,哪還輪得到你?”朋友們不屑地說。
小伙子聽后,心想有困難也并不意味著不能實現,他看看那些嫩嫩的青菜根,最多也只有四五厘米,此時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的腦海里涌出:“何必一定要菜地?只要鋪一層5厘米厚的泥土,不就可以種青菜了?”
小伙子幾乎要為自己的這一想法跳起來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開始一步步地在心里完善自己的計劃。半年后,他的想法終于成熟了。他先是租下了多哈市的一片沙地,圍起一個大院子,在里面做了許多“非”字型的活動架子,就像是一層層的抽屜。完工后,他又從一些建筑工地買來60車泥土,然后把這些泥土鋪到“非”字架的每一層“抽屜”里。同時,他還安裝了一套簡易的海水淡化處理系統,把海水淡化用來灌溉“菜地”。最后,小伙子又從國外購買了100公斤青菜種子,播到了那些鋪滿細泥的抽屜里!
卡塔爾氣候干燥,為了節約水,他澆水時一律采用滴灌,以保持泥土的濕度,而那些播滿菜籽的“非”字形活動抽屜,每半天輪流著抽開來曬太陽。就這樣,菜籽很快發芽了,才一個多月,那些鮮嫩的小青菜就可以上市了。在收割青菜的時候也一律由“直拔”改為“刀割”,把根留在土里,既可作肥料,又可減少泥土的流失。
因為他種的蔬菜比國外運來的青菜新鮮,上市后很快就被一搶而空。他的青菜成本雖然比從國外運來的要低,但價格卻要高出很多,這也不難理解,誰不喜歡吃新鮮的蔬菜呢?小伙子的青菜源源不斷地運往市場,而財富也源源不斷地流進了他的腰包,他賣500克青菜,比人家賣10升汽油的利潤還要大!
在之后的十多年里,小伙子不斷地擴大蔬菜培育規模,先后在姆塞義德、沃克拉、霍爾等城外的沙漠里建起了蔬菜基地,而且品種也更為繁多,有土植的,也有水培的,有露天的也有大棚的。每天從各個基地運出去的蔬菜,占卡塔爾市場的70%,成了卡塔爾最負盛名的蔬菜品牌。
這個小伙子,就是如今任卡塔爾海綠菜業CEO的華籍商人祝順明,在2010年秋季的卡塔爾百位富翁評選中,祝順明名列其中。
“困難當然是現實存在的,如果把困難比作一座山,那我們惟一的區別就是,你們只看到了山前的懸崖和荊棘,并被其嚇倒了;而我卻看到了山后那花團錦簇的菜園,并為之而努力!”當昔日的朋友向他取經時,祝順明說了這樣一句話。
上一篇:樹籬后面的父親
下一篇:芒果女孩和她的愛情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