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長河中,截取一段,那就是普天下時興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的時代,四游各地演岀。還處于小學時代的我,對此表現(xiàn)出極大興趣和靈性,是學校的文藝骨干分子,凡演樣板戲和緊跟形式的舞蹈、快板什么的,主角都是我。三掉胡子的趣事便是這期間的產(chǎn)物。
那是在不十分心甘情愿的狀態(tài)下,心不由衷勉強接了飾集體表演唱《大寨亞克西》中的老支書。出于刻畫人物逼真的需要得佩戴假胡須〈一段細鉛絲串聯(lián)一些似胡子的毛毛,兩端嵌入鼻孔后扣緊〉。在一次外岀表演中,突然我的胡子脫落,引起哄堂大笑。我十分難堪地拾起敏捷地將之復(fù)位。后受隊長的嚴厲訓斥:這不是兒戲!是十分嚴肅的政治任務(wù),懂嗎?倘有人舉告你后果不堪設(shè)想。我懵了,怨自己沒捏緊兩端扣牢,這樣盡管難受些,下回一定不能重犯。
為了配合形勢,全民皆兵的口號喊得震天響那陣子,校推出一快板書重頭節(jié)目《這支鋼槍我來拿》,又叫我扮演其中六十八高齡老頭的人物。在正式匯演時又出洋相。這次受克理所當然地比頭次重的多:你思想有問題有雜念,是對黨對人民大大的不忠。我禁不住流淚。
越厭惡演的節(jié)目的人物越落我身。已不大記清哪岀戲中演啥老頭了,反正仍是那回事:面對廣大革命干部和革命群眾又再次掉下胡子。也許多次事物的偶然性必將導(dǎo)致事物的必然性給果吧!這次竟在化妝老師的勸解下:他幼稚不懂事理,沒有污蔑的動機,純屬意外。才幸免大肆指責甚或批斗。
往事記憶猶新歷歷在目,令人忍俊不禁之余,心中泛起些許余悸。在那特殊年代,未被許多帽子工廠給扣上莫須有諸如反黨反革命等帽子算是幸運的。當然也許我那時年幼,不是故意扒掉有損代表黨代表人民的藝術(shù)形象的胡子,才有幸逃脫災(zāi)難,免于上綱上線。
現(xiàn)在成為真有胡子的人了,想扒也扒不掉嘍。如時間可以倒流的話,我還扮演老頭,不是意外掉胡子,而是人為扒去,看看到底會帶來什么結(jié)果?
下一篇:熊貓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