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光緒帝之所以登基,是因為同治帝皇帝死后,沒有子嗣,所以慈禧太后才會將光緒帝推上地位。不過民間卻流傳著這么一個說法,那就是那位追隨同治帝身亡的孝哲毅皇后,死之前,實際上已經(jīng)懷有身孕。
對于一國之后的突然死亡,兩宮諭旨說:嘉順皇后于同治十一年作配大行皇帝,正位中宮,淑慎柔嘉,壸儀足式。侍奉兩宮皇太后,承顏順志,孝敬無違,上年十二月痛經(jīng)大行皇帝龍馭上賓,毀傷過甚,遂抱沉疴,遽于本日寅刻崩逝,哀痛實深。也就是說,孝哲毅皇后的死亡,是因為追念同治帝,因而積久成疾,最終身亡。但這種說法,顯然不可信,許多人都說孝哲毅皇后是被慈禧逼死的。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她已經(jīng)懷孕了,那么為什么還會被害呢?她懷的骨肉,是慈禧太后的親孫子,慈禧太后會這么殘忍嗎?
對于這個原因,有人給出說法,是因為慈禧太后放不下手中的權利。如果孝哲毅皇后真的生下皇子,那么她就會成為太后,而慈禧太后升至太皇太后,退居幕后,而熱衷于權利的慈禧顯然不愿意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于是選擇了犧牲孝哲毅皇后。
還有一種說法是孝哲毅皇后,雖然懷了身孕,但不知肚里是男是女。可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必然要選擇新帝盡快登基。可是新帝一登基,孝哲毅皇后與其肚中孩兒,自然就成了一個麻煩。所以后來,她選擇了自盡而亡。
《道咸以來朝野雜記》載:一次,慈禧萌發(fā)了要廢掉阿魯特氏皇后位的想法。于是將擔任宗人府宗令的咸豐帝的五弟敦親王奕譞召來,商議此事。敦親王說:欲廢后,非由大清門入者不能廢大清門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雖然慈禧太后屢次看不慣孝哲毅皇后,總是想要廢掉她的皇后之位,但應該不至于殘害自己的血脈。在同治帝去世后,慈禧太后還經(jīng)常對慈安太后說起他小時候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思念,因此孝哲毅皇后懷孕的說法,應當不實。
孝哲毅皇后,是一個極為耿直的人,不善于奉承他人。入宮之后,她經(jīng)常受到慈禧的虐待辱罵,周圍的人都勸她多說說慈禧好話,將慈禧太后伺候好。可是她卻義正言辭的說:敬則可,則不可。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門迎入者,非輕易能動搖也。與慈禧一同看戲,也是演淫穢戲劇,則回首面壁不欲觀,慈禧累諭之,不從,已恨之。
史料載:幼時即淑靜端慧,崇公每自課之,讀書十行俱下。容德甚茂,一時滿洲、蒙古各族,皆知選婚時必正位中宮。可見孝哲毅皇后是有一定的學識的,而且尤擅書法。
《清宮詞》贊其:蕙質(zhì)蘭心秀并如,花鈿回憶定情初。珣瑜顏色能傾國,負卻宮中左手書。
可惜的是,盡管作為一國之母,她資格足夠,也盡心盡力的做著自己的分內(nèi)之事,但仍不得自己婆婆的喜愛,在宮里過著凄苦的生活。甚至到了后來,還紅顏薄命,早早離世。
上一篇:爸爸,請原諒我是一個智障孩子
下一篇:選擇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