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母親的呻吟,揪痛了女兒的心
1998年的春天,劉春因患結腸炎住進了醫院。躺在病床上的日子充滿了慵懶和倦怠,每天便不停地讀書看報,結果她就看到了中國工程院163位院士面對黃河年年斷流現狀的聯名呼吁:行動起來,拯救黃河。
奔騰的黃河也會斷流!劉春震驚了,瞬間的沖動也就在那一刻產生了:為什么不去拍一些黃河的現狀資料片在屏幕中展現出來,動員社會的力量去拯救我們的母親河呢?
劉春等不及病體的康復便出院去咨詢影視界人士,她問,拍黃河要用多少時間、多少錢?影視圈的人都不約而同地笑了,怎么,你也敢去拍黃河?我肯定要拍!嬌小的劉春目光執著而又堅定。
一個熟人把劉春介紹給了長春電視制片廠。憑著癡心和頑強,一周時間,劉春便組建了一個15人的攝制組。1998年7月,劉春憑借自己在金融界的朋友關系,籌借了近百萬元的資金,帶著攝制組開始了拍攝黃河的艱難歷程。
壓力和阻力紛紛而來,家庭、單位、社會上的親友同事驚呆了,劉春,你瘋了?好好的單位,風華正茂,去拍什么電視片啊。
劉春顧不得這些紛亂的聲音,來自黃河岸邊的呼 喚,牽扯著她心底最敏感的弦。佇立在秋天的黃河岸 邊,劉春哭了,她真真切切用手觸摸到了黃河母親滄 桑的肌膚,用心靈感受到了黃河母親的渴盼。挺進源并沒有,險付生命的代價
為了全面反映黃河的問題,1998年底,劉春決定 向黃河的源頭挺進。
冬天的黃河源頭屬于生命的禁區。在青海一個叫 做馬多的地方,當地的藏民們聽說這個外表嬌弱的女 子要帶著攝制組去黃河源頭時,驚嘆他們是一支黃 河敢死隊,就是當地人在這時也不敢闖入黃河的源 頭。馬多的一個書記說:你們這15個人要是上去了, 頂多只能回來一半!
攝制組的一些人員產生了退縮的念頭,他們都是 有家的人,有必要去付出生命的風險嗎?這時,劉春的 敬業和執著終于感動了當地政府,他們為攝制組派了 藏醫和向導。
在零下20℃的低溫下,劉春和攝制組一行登上了 海拔5400米的高原。寒冷的天氣和強烈的高原反應嚴 重威脅著隊員們的生命安全,隊員們有的眼睛腫了, 鼻子流水;有的嘴唇起泡,不能吃東西;有的哆嗦發 抖,拿不穩器械。
但大家都憋住一口氣,希望把眼前的黃河都拍入 鏡頭,然后盡快返回。拍攝了一天半后,攝制組提前返 回。就在返回途中,有個隊員突然倒下了,全身發青, 隨行的藏醫立即為他做人工呼吸,可絲毫不見反應。 藏醫無奈地宣布:他死了!
大家哭成一片,劉春感到了生命的脆弱,難道真 的要用生命做代價嗎?她不信,她讓隊員們把戰友抬 往山下的醫院搶救。
在途中,那名隊員輕輕地哼了一聲,大家驚喜萬 分,摟作一團,幾乎是連滾帶爬將他送到了醫院。經過 搶救,這名隊員終于蘇醒過來了。
望著一摞摞珍貴的錄像資料,劉春終于喘了一口 氣,長達半年的前期拍攝終于可以告一段落。攝制組 回到青海,劉春立即飛往北京聯系后期制作。
晴天霹靂,嬌女子重踏征途
剛到北京機場,電話噪響,哭腔從遙遠的青海傳來:汽車著了火,全部素材帶子、機器設備和錢,一把火燒光。一剎那,劉春眼前的大街和高樓都搖晃起來,她用力地掐自己的胳膊,恍若是一場夢,然而這一切都是真的。整整坐了一夜,她不明白,生命為何要安排這樣一場災難。
第二天,著火的消息就傳到了借錢和租設備的單位,電話追個不停,要債的馬上來了。那年春節,劉春沒有回家過年。面對一群不肯輕易離去的討債人,劉春誠懇地說,你們就住在我這兒吧,地上能睡就睡地上,床上能睡就睡床上。壓力使她患上了嚴重的失憶癥,她天天去接孩子,明明知道是自己的兒子,可就是叫不出名字來。
劉春很快返回青海,面對那一群疲憊而又失魂的隊員,劉春強忍著心中的血淚,輕聲說了一句:你們受苦了!別怕,我們從頭再來!然而,大家的心都亂了,眼神里流露出散伙的愿望。
劉春也太累了,也想徹底放棄。一群人身心俱疲地沿著黃河往回走,像一群潰不成群的逃荒者。這時,在沿黃河蘭州附近地段,他們看到了驚人的一幕:一座化工廠將滾滾的化工污水毫無遮攔地排入黃河。
一行人的眼神里立即充滿了憤怒,有人開始罵出了聲。劉春轉過身對隊友們說:不拍下去,黃河母親絕不會寬恕我們!心與心便在那一刻凝聚和升騰:走吧,我們繼續上路!
在朋友的幫助下,劉春找到了中國紀錄片協會會長陳漢元。多次接觸后,陳漢元終于被這個頑強的女子感動了,他說:為黃河母親盡孝,我們人人有責。陳漢元成為該片的總策劃人和撰稿人。
重整旗鼓的劉春再次踏上了向朋友借錢的路。而這時候,劉春因為拍攝時間太長,已同原單位辦理了停薪留職手續。因為劉春的人品以及對黃河的那份深情和責任,通過朋友她再次籌措了近100萬元的拍攝資金。
1999年5月6日,劉春同攝制組一行又重踏征途。第二次拍攝,劉春決定從黃河的入海口開始。
這次,劉春沒有經歷火海,卻上了一趟刀山。那是在山西運城,劉春處理完事情后為追趕攝制組,租了一輛出租車趕路,司機是一個16歲的男孩兒,劉春懸著心坐上了車。第一次行駛在一片漆黑的深山野嶺中,一路險象環生。途經一段山道時,前面路中間出現一堆積土,為了避讓,出租車司機猛打方向盤,他一聲驚叫。劉春嚇得兩眼發直,車吱的一聲停下了,她往左邊一看:車門被土堆擋住不能打開;往右邊一看,是漆黑的深淵,車輪正搭在懸崖邊
車顫悠悠地又出發了,經過5個多小時的路程,到達了目的地后,雙腿發軟的劉春蹦下車,抱住迎面而來的一個人失聲痛哭起來,哭過后,劉春抬頭一看,竟然是個不認識的人。
拍攝期間,劉春總是傾力相助那些貧苦的家庭,每當告別鄉親們,他們扯著她的衣襟,追著車跑,劉春都感到自己的心債又留在了那里。她到底能為黃河兩岸的百姓們做一點什么事呢?也許,一次溫暖的撫摸也能喚起內心的柔情,但那就足夠了嗎? 凱旋而歸,她卻依然在奔走
2000年9月,歷時兩年時間,經過黃河流域9個省 區、上百個市縣、1000多個景點,從黃河入海口一直拍 到黃河源頭,行程10萬余里,長達幾千個小時的片予 完成了。劉春和隊員們都脫了一層皮,重新返回車流 滾滾的都市,劉春突然感覺自己像個外星人一樣茫然 無措。
在北京,劉春先后走訪了40多位水利、電力、環 保、經濟、林業等方面的著名院士和資深專家及水利 部領導,就治理黃河問題進行訪談論證,白巖松應邀 作為主持人。
然而,片子送專家審看時初審未通過,劉春的壓 力更大了。她與導演一同找到了癥結所在,然后親自 參與編輯、導演,用2個多月晝夜奮戰,完成了全片的 編制。專家和中央電視臺一致通過,齊聲說好。費孝通 老人說:我們上一代人欠黃河的債太多了,劉春開始 了一代人的還債,我的心安了。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 環看過該片后,為該片題寫了片名。
2001年5月17日, 由團中央和八大部委共同創立 首屆母親河獎,劉春成為當年的8名獲獎者之一。
《拯救黃河》完成后,劉春又為青少年編制出系列 環保教育片《我愛母親河》。教育部教材研究中心及教 育專家確認該片為我國教育系統第一部環保方面的 電視教材,并評定為教育部2001年中小學生圖書教材 目錄,在澳門及全國中小學生中掀起了我愛母親河 熱。
2001年底,通過社會各屆的努力,劉春也還清了 拍片期間向朋友們借的款,為此她長舒了一口氣。
失去了工作的劉春感到了內心的焦灼和空虛。 2002年3月,她走進了清華大學,攻讀公共管理專業的 研究生。2004年3月,劉春完成了研究生學業。今年,她 又有一個沸騰的夢想將要完成,那就是征集海內外著 名書畫家關于拯救黃河的書畫稿出版,這是為黃河母 親立此存照。
劉春說,經歷了拍攝黃河的歲月,她便與黃河結 下了這一生的緣分,只要一說起黃河,她就真的像思 念東北的母親一樣熱血激蕩。如今的每個夜晚,她的 枕邊總是傳來黃河的濤聲隱隱,她就在那起伏的濤聲 中入眠。這時候,她感覺自己是黃河母親搖籃里安靜 的女兒。
黃河母親,您可曾聽見女兒的夢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