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飯局上,一個食客說,他曾經和市長吃過一次飯,而且握過手。當時緊緊地握住市長的手,手心都出汗了,緊張又激動,心狂跳不止,幾乎要蹦出胸膛了。頓時,飯桌上的人羨慕不已,一個勁兒地夸他榮耀。我問他:“市長記得你叫什么名字嗎?”他不太自信地說:“應該記得吧。”
我說:“我不認識市長,市長離我太遙遠了。我和我們樓下賣燒餅的、修自行車的、送純凈水的很熟,我記得他們的名字,他們也記得我的名字。每天上下班見了面,彼此熱乎乎地叫著名字打招呼問好?!?/p>
在座的各位有些不屑。說:“這有什么好記的?”
我知道,我的話有點逆耳,讓他們聽了不舒服。在他們眼里,我所關注的人,像一粒沙,根本無關緊要。世俗的標準已經在他們眼里打上了標簽,很顯然,對他們而言,精英的名字才是值得記住的。
曾經,剛到新單位,有一天門衛負責收發的一個小伙子來送信件。他出門后,我問同事,他叫什么名字?同事有些驚訝,說:“問這干啥?我也不知道。他這么胖,就叫胖子好了?!?/p>
我一怔,同事工作了很多年,竟然不知道給他送了多年報紙的門衛的名字。
說來很慚愧,我記性不好,也經常記不住人的名字。有一天突然下大雨,下班后,我沒有雨具,站在單位大門口張望,猶豫著打的還是等雨過再回家。
門衛看到了我,他叫我名字,說:“我這里有雨衣,你穿回家吧,我晚上值班不要雨衣?!弊屛揖狡鹊氖?,我叫不出他的名字,叫了他一聲“胖子”表示感謝。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熱情地自報姓名。我穿上他的雨衣,準備回家,他說:“你來了幾天,我就記住了你的名字。此后,你經常收到報刊、信件、稿費,真不錯?!蔽夜首髦t虛地說:哪里哪里,寫著玩呢。
末了,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請你以后不要叫我胖子好嗎?叫我小×,或者直接叫我的名字好了?!蔽业哪樇t了。
機關里有幾個勤雜工,每天上班比別人早。等我們上班后,她們已經將樓梯、垃圾桶收拾得干干凈凈。上班的人不論年齡大小,平時遇到她們叫小劉、小李、小趙。我估計知道她們名字的人不會超過一半。她們的名字被自己簡稱的姓氏代替。我曾仔細留意過,她們每天分兩三次更換機關衛生間里的手紙、洗手液、垃圾桶。這讓我很感動??梢幌氲接泻芏嗳瞬恢浪齻兊拿?,這多少讓我有些悲涼。
在一個單位,很多人把領導的家屬、朋友的名字爛熟于心,就是記不住一個默默在背后為他們服務的普通人員的名字。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尊重不尊重的問題,而是一種文化現象。
如果說人的姓名是一頂帽子,那么他的尊嚴、人格首先由他的姓名所凝聚。記住一個人的姓名很容易,只是我們不屑于記住或者不愿意記住。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普遍功利的時代,我們習慣于眼睛向上,腦袋向上,奴性的思想已很微妙地滲透到我們心靈的每個角落。上望,我們才有可能分到一杯功利的羹,沾到一點權勢的光,靠到精英的一點邊。似乎我們或多或少與“上”與“精英”有關了,我們自身才有了被他人“上看”的砝碼和分量。這實在是荒謬、幼稚。
記住并念出一個人的名字,不僅僅是嘴里無足輕重的一口氣,而且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一種平等人格的風度。就像香水,你往自己身上灑上一點,不經意間和別人擦肩而過,他們的身上也會沾上一點。
我想說的是,那些微塵一樣默默在我們身后或者不遠處低頭、彎腰、屈膝忙碌的身影,被我們忽略名字的人,是一把丈量活在這個塵世眾生人格高度的卷尺,也是揣摩這個時代世態炎涼的溫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