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喜歡養狗,卻不喜歡養貓。
以前,有人送了只小貓,我想著母親一個人生活挺寂寞的,就將小貓送到了母親的住處。養了一些日子,小貓跑了,母親倒也不可惜,說自己本來就不想養貓,只是送來了,就好好養著它。如今跑了,倒也省事。
我想,母親大概不喜歡養寵物,就再也沒提這事。
可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去看望母親,卻發現母親新養了一只小狗。母親告訴我,有一天她回來,這只小狗就一直跟著。母親看它可憐,就養起來了。
母親不是不喜歡養寵物嗎?母親卻說,哪是不喜歡,只是不喜歡貓,喜歡養狗。母親告訴我,她一直盼著能養只狗作伴,日子也熱鬧些!
飯后閑聊,我問母親,怎么就那么喜歡養狗?母親說,養貓總覺得太冷清。貓性情孤僻,冷了,才來偎你;餓了,才會叫你;癢了,才會來蹭你。可平時,就對你不理不睬的,有時摸它一下,反倒被撓一手的血痕。不像狗兒,熱鬧,眼睛里只看得到你。回家了,開了門,第一個來迎接你的肯定是小狗;坐著躺著時,會主動來討你歡心的也是小狗。這狗呀,和貓比起來,有人情味多了。
回去的路上,想著母親的話,我似有所悟。母親說的是貓狗,卻也是兒女。兒女們小時候多是貓兒,讓父母伺候著,卻不懂感恩;長大后,羽翼豐滿,飛往外面的世界,更是將父母拋諸腦后。有困難了,回來找父母;有成果了,卻未曾想過與父母分享。
為人兒女,當如小狗,主動噓寒問暖,關心父母。可捫心自問,多少人和父母相處的模式更像是一只索取的貓,而不是付出的狗?
上一篇:親愛的,這一世我來愛你
下一篇:大海與小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