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榜樣心得體會5 基層工作者觀看榜樣5心得體會篇一
觀看了《榜樣5》專題節目,我們都明白了中國能打贏這場戰“疫”,就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榜樣5》里的“英雄”們一樣,他們的付出和艱辛,我們都看在眼中,銘記心中。
2023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雄壯的《向祖國英雄致敬》樂曲聲中,習近平總書記為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一一頒授勛章獎章,并同他們親切握手、表示祝賀。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而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則更為可悲”。從白衣執甲的醫護人員到大愛無疆的志愿者,從緊急攻關的科研人員到堅守崗位的公安干警、基層干部、社區工作者……在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上,在最危險的時刻,他們克服了自身重重困難和心理恐懼,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逆向而行,勇擔使命、勇挑重擔,挺身而出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正是這一次的挺身而出,賦予了他們英雄的氣質和高貴。
醫務工作者: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新冠疫情暴發后,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紛紛主動請戰馳援武漢,一個個紅手印、一份份請戰書,令人動容、感人至深。白衣執甲赴荊楚,不滅病毒終不還。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統一部署,各地援鄂醫療團隊逆向而行,奔赴湖北武漢及湖北省其他疫區最前線。醫者仁心,大愛無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用生命守護生命,用大愛譜寫抗疫贊歌,奮戰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他們的地方,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白衣執甲,終凱旋。正是他們的辛勤付出和巨大犧牲,才使得抗疫工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黨員干部:解放軍指戰員、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層干部、下沉干部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14億同胞、9000余萬戰士群策群力、同舟共濟,匯聚成抗疫阻擊戰“硬核力量”,在危難之際沖鋒陷陣,在危急關頭扶危渡厄,踐行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在防控疫情這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除了醫務工作者的付出和犧牲外,人民子弟兵、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層干部、下沉干部……一個個共產黨員挺身而出、沖鋒在前,不懼風險、團結奮戰,共赴國難、共克時艱,全力以赴、扎實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形成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強大力量,充分彰顯了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偉力,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武漢、鄂州、仙桃、枝江……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封一座城,護一國人。1月23日,武漢封城,緊接著鄂州、仙桃、枝江、潛江、黃岡、赤壁、荊門、咸寧、黃石(含大冶市、陽新縣)、當陽、恩施、孝感、宜昌、荊州、隨州、十堰、襄陽等相繼宣布封城。處于疫情重災區的湖北,采取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未有過的“封城”舉措,及時、有力遏制了疫情的進一步擴散,為各地防控疫情工作贏得了寶貴時間,為全國抗疫大局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封城,但沒有陷入一片混亂和一片死寂, 爭分奪秒地的抗擊疫情,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封城,但沒有斬斷聯系,84歲的鐘南山院士掛帥出征逆行武漢,“一省包一市”各地援鄂醫療團隊逆向而行,奔赴疫區最前線,各種生活物資、醫療物資源源不斷地從全國各地送往湖北、武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關心幫助下,在湖北人民艱苦卓絕的努力奮戰下,湖北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壓倒性勝利。
3月12日,十堰、荊州有序恢復城區公共交通,之后仙桃、咸寧、宜昌、鄂州等逐步解封,恢復公共交通,推進復工復查。4月8日,武漢重啟,自此,湖北省“封城”市縣實現全部解封。封一座城,護一國人。湖北人民、武漢人民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湖北人民和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
同時,也請記住他們:真誠奉獻、不辭辛勞的志愿者,夜以繼日、攻堅克難的科研工作者,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企業家、愛心人士,以及14億勠力同心抗擊疫情的中華兒女。特別是為抗擊疫情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和在疫情中不幸罹難的同胞,讓我們向他們表達深切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
“我們不可能全都做英雄,總得有人坐在路邊,當英雄經過時為他們鼓掌。”正是這一次的挺身而出,賦予了他們英雄的氣質和高貴,讓英雄誕生,讓我們銘記并秉持抗疫精神,善待他們、愛戴他們、擁護他們,在新時代征程上書寫中華民族復興偉業新的輝煌。
榜樣心得體會5 基層工作者觀看榜樣5心得體會篇二
抗疫精神奏響新時代中國“好聲音”
近日《榜樣5》專題節目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首播,該專題節目通過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詩朗誦、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展現了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彰顯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最美的逆行,奔跑在生死速遞的賽道上,舉國上下,同心抗疫,撐起生命之上的“保護傘”,挺起百折不撓的民族脊梁,唱響新時代的中國“好聲音”,凝聚起最美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新時代中國精神的生動體現,凝聚著強大的民族精神動力,在抗擊疫情的生動實踐中熠熠生輝,散發光芒,奏響新時代中國“好聲音”,打牢了民心向背的“奠基石”,勾勒出了凝聚合力的“同心圓”,跑出決戰決勝的“加速度”,指引和激勵著我們以實際行動傳好踐行抗疫精神的“接力棒”。
八方馳援,勾勒凝聚合力的“同心圓”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全國各地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的重要指示精神,紛紛組建醫療救援隊,主動遞交了申請支援武漢的請戰書,踏上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支援武漢的征程。救援隊員們的身影奔波于方艙醫院的各個艙室,美麗臉龐被勾勒出了深深的印記,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撐起了守護生命的“半邊天”,化身沖鋒陷陣的花木蘭,爭做斗病魔、戰死神的“奇女子”。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使命。也許是初心使然,亦或是職責所系,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愿紅”反應迅速,第一時間投入到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堅守防控一線,積極做好外來人員登記和隔離相關工作,逐一進行檢查登記,逐人測量體溫,有效切斷了疫情傳播渠道,筑牢疫情傳播的“防護網”,以實際行動當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勤務員”,勾勒出了萬眾一心齊抗疫的“同心圓”。
生命之上,打牢民心向背的“奠基石”
“黨中央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語重心長、情真意切,詮釋了人民領袖愛人民的崇高風范。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黨和政府快速響應,舉全國之力,同心抗疫,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以身作則,攜手奮戰率先垂范,當好疫情防控的“領頭人”,全力救治患者,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與時間賽跑,同病毒抗戰,急人民群眾之所急、應人民群眾之所需,為人民發聲代言,耕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田”,當好愛民暖民惠民的“孺子牛”,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群眾利益至上”的為民情懷,打牢了民心向背的“奠基石”。
攻堅克難,跑出決戰決勝的“加速度”
時代召喚,我必擔當。平凡而又質樸的抗疫英雄,默默無聞而又內心堅強,只需一聲召喚,我便“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疫情防控擔使命,守土有責筑屏障。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廣大醫務人員心中永遠裝著病人,病患的事都是大事,病患的事都是急事,把對家人的愛埋藏心底,深耕醫療救治的“責任田”,臨陣不慌,淡定從容,迅速投入到了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從隔離病房護理到疫情防護,從疑似病人的收治到隔離病人的觀察,從采取血標本到終末消毒,與時間賽跑,同病毒抗戰,跑出了護理生命安康的“加速度”,上演了一幕幕生死速遞的“生命歷險記”。
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過是一群樸實善良的建筑員工!就在2023年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完工。10天的時間,1000余個床位,34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看似不可完成的“海市蜃樓”,最終被中國基建戰士逐一攻克。7000余名建設者日夜鏖戰,終于趕出了一個火神山!都說,中國人是“基建狂魔”,可以用神一般的速度,建成一所醫院。其實我們都知道,哪里有什么奇跡,不過是為了生命,爭分奪秒罷了。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啟之年。面臨著新冠疫情防控等多重壓力,讓我們以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為抓手,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全力吹響高質量推進“六穩”“六保”的“沖鋒號”,讓真抓實干、擔當作為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靚麗的“風景線”,以新時代抗疫精神的“源頭活水”跑出中國“加速度”,譜寫中國“新畫卷”。
榜樣心得體會5 基層工作者觀看榜樣5心得體會篇三
以“抗疫精神”為基層工作“鑄魂”
近日,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榜樣5》專題節目開播啦,節目聚焦學習宣傳偉大抗疫精神。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回首抗疫征途,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共克疫情,形成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全體基層干部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抗疫精神”為基層工作“鑄魂”,助力基層事業邁上新高度。
“抗疫精神”盡顯生命至上,基層干部需以身為盾護衛群眾。“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疫情來勢洶洶,嚴重危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危急關頭,廣大防控工作者不念自身安危,第一時間奔赴“戰場”,為群眾筑起生命的“鋼鐵長城”。基層干部需從抗擊疫情全過程汲取“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工作中至始至終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放在最為關鍵的位置。要樹牢“人命關天”的道德觀,將自身的血肉之軀化為護衛百姓安全的“堅硬鋼盾”,全力提升群眾“安心指數”,以切實的慰問、叮囑、走訪等務實舉措讓老百姓更有安全感。
“抗疫精神”展現舉國同心,基層干部需心往一處凝聚合力。“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抗擊疫情期間,舉國人民團結一心,全面響應、嚴格落實政府各項防疫措施,展現了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基層干部需領悟舉國同心的精神實質,做到精誠團結基礎上的“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一方面,當要積極配合單位部門及團隊工作,堅決防范任何“內耗”,保障各項事務高效有序開展;另一方面,還要和基層一線群眾“心連心”,彼此理解信任、獲取群眾支持,做到廣泛凝心聚力,在“上下同欲”中“乘風破浪”。
“抗疫精神”詮釋舍生忘死,基層干部需無懼苦難勇于擔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抗疫過程中,涌現了一大批先進事跡與時代楷模,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秉執國家利益,公而忘私、先人后己,譜寫了“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基層干部需領悟其內涵精髓,主動學習防控先進事跡、以抗疫時代楷模為榜樣,在一線工作中沖鋒最前沿、不畏懼苦難、擔當起重任。當以無私付出和堅毅勇敢,成為基層事業的“核心柱石”,順利突破各類“瓶頸”,除去發展中潛在“攔路虎”,成就工作新輝煌。
“抗疫精神”體現尊重科學,基層干部需立足實際遵循規律。“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疫情充滿未知與挑戰,然而我們能夠順利予以阻隔,源于對科學的遵循與應用,體現了依據規律辦事的重要性。基層干部需把“抗疫精神”中蘊含的“尊重科學”之道落到實處,能夠秉持實事求是,嚴格遵循、積極弘揚科學規律。在工作中,要立足于基層實際情況,堅決依據客觀規律開展工作、規劃布局。同時,需要解放自身思想、做到與時俱進,合理引入先進技術以改善各類行政工作,從而提升為民服務水平,切實增進工作效率與民生福祉。
“抗疫精神”彰顯命運與共,基層干部需秉持大道攜手并進。“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在順利遏制疫情蔓延、實現有效防控同時,我國堅持全球命運與共,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援助世界其他國家、大力增加疫苗供給,成為國際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基層干部需從抗疫中體悟“命運與共”,當知“大道不孤,天下一家”,能夠與外界其他“兄第單位”開展合理有序的交流合作,在規定范圍內提供經驗傳授、方法謀劃等盡己所能的扶持。同時要善于取長補短,汲取先進思路、優質經驗,達到改進自身工作、提升工作質量的目標,在同舟共濟、攜手并進中續寫華章、開創新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