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底,程菲出任國家女子體操隊隊長。19歲的程菲也算是“老將”了,她的 “程菲跳”,既是她的絕招,也是被國際體聯(lián)命名的動作。鮮為人知的是,這個大名鼎鼎的“體操皇后”,并不出生于體操世家,而是出生在一個寒門貧戶,她的媽媽還是個下崗女工!那么,一代體操名將和她的下崗母親之間有什么樣的故事呢?
媽媽送我走上體操路
程菲的爸爸程立高是黃石港的一名普通調(diào)度員,媽媽徐春香也是一位普通女工。徐春香長得小巧玲瓏,丈夫的身材也不大高,懷上程菲的時候,家庭條件又很差,根本沒有補充什么營養(yǎng),所以,程菲降臨到人世間,個頭也很小。女兒“先天不足”,讓徐春香夫婦十分著急。
為了讓女兒長高,徐春香和丈夫商量,想多多培養(yǎng)女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程菲長到4歲的時候,她便和丈夫一起,把女兒送到了黃石體操隊訓(xùn)練。過了一段時間,徐春香卻后悔了:女兒這么小,就要參加強度那么大的訓(xùn)練,是不是她這個當(dāng)媽的太狠心了?她跑到體操隊,站在訓(xùn)練場邊,偷偷地看著女兒小小的身影一次次摔倒在地上,禁不住就落淚。而女兒的教練告訴她:“程菲是塊從事體操運動的好苗子。我預(yù)言,她會成為國家頂尖運動員!”聽教練這么一說,徐春香的傷感就減少了。于是,徐春香便和丈夫在家里的屋梁上安上了吊繩,又在吊繩上安裝了杠子。就這樣,程菲在家中也有 “單杠”和“雙杠”訓(xùn)練器材了。女兒有點困惑:“媽,您這是干嘛?”徐春香說:“菲菲,你在體操隊有教練,可回到家里,就靠你自己練了。”徐春香對體操是外行,可她一刻也沒放松對女兒訓(xùn)練的督促。不過,在女兒訓(xùn)練后,她會給女兒送上一碗米湯,家里沒別的營養(yǎng)品,只有米湯最養(yǎng)人。
經(jīng)過體操隊和家庭兩方面的訓(xùn)練,程菲進步相當(dāng)快。那年湖北省少兒體操全能比賽在武漢舉行,徐春香陪女兒前往參賽。誰也沒有想到,第一次參加大賽的程菲奪得了第一名。從此,徐春香更加堅定了對女兒的信心,并決定讓女兒到武漢體育學(xué)院接受更專業(yè)的訓(xùn)練。
然而,高額的學(xué)費卻令她束手無策。徐春香和丈夫的經(jīng)濟收入本來就很低,兩人加起來也不足一千元,即使不吃不喝,也遠遠不夠女兒的學(xué)費。徐春香跟丈夫的意見十分統(tǒng)一:決不能因為家里窮,就耽誤了孩子的前程。可唯一的辦法,就是攬點活做,多賺點錢。徐春香打聽到,街道新近開辦了一家手套廠。于是,她跑過去,懇請廠方“照顧”。加工一副手套,只有不到2角錢的利潤。徐春香租下了一臺編織機,跟丈夫一起沒日沒夜地織手套,給女兒攢學(xué)費。
10天之后,當(dāng)她把手套交給廠方檢驗,卻因質(zhì)量問題全部退貨。這樣的打擊太大了!徐春香大哭了一場。哭過之后,徐春香又開始夜以繼日的返工。時間一長,她和丈夫都得了嚴(yán)重的肩周炎和腰肌勞損。不過,當(dāng)手套銷出去,換了錢,補貼了女兒的學(xué)費和生活費,她認為:值!
生活在貧苦家庭的程菲從小就很懂事。她知道,為了她,媽媽和爸爸付出了許多許多。所以,在訓(xùn)練中她特別吃苦。1998年,程菲代表黃石市參加湖北省運動會。在五項體操比賽中,她一人獨得四項冠軍。不久,她被湖北省體操隊破格錄取,正式開始了體操運動的職業(yè)生涯。
下崗媽媽是我的“教練”
后來,因單位經(jīng)濟性裁員,徐春香下崗了。讓她感到高興的是,女兒又被國家體操隊看中了,赴雅典參加奧運會比賽。在運動員心目中,四年一度的奧運會賽事非常神圣,獎牌也最具分量。由于程菲參加過很多大賽,既奪得過很多獎牌,又積累了許多大賽經(jīng)驗,大家都對她寄予了很大希望,期盼她給中國添一塊金牌。在這樣的情況下,程菲覺得自己責(zé)任重大,唯恐有什么閃失,拿不到金牌,辜負了大家的厚望。
當(dāng)時,程菲才十四五歲,還是個小孩子,要背負這么大的壓力出征奧運會,這需要多大的承受能力啊!徐春香一向很少給女兒打電話,她擔(dān)心電話打多了,會擾亂女兒正常的心理秩序,影響女兒的訓(xùn)練。而這一次,徐春香深知,女兒的壓力不是她這個年齡能夠承受得往的。再說,女兒為了這一天,也苦苦訓(xùn)練了4年,苦苦等待了4年啊!肯定女兒很想拿到這塊沉甸甸的獎牌。可是,沖金欲望越強烈,也會越束縛自己技術(shù)水平的正常發(fā)揮。徐春香有一肚子的話想跟女兒說,卻又無從說起。她是一個下崗女工,沒多少文化,尤其是對奧運會這樣的重大比賽知之甚少,擔(dān)心自己說不到點子上,反而影響了女兒的情緒。要是不說,她又唯恐女兒壓力過大而趴下了。那一陣,徐春香坐臥不安,不知怎么辦才好。
經(jīng)過慎重考慮,在女兒出征前,徐春香給女兒打了一次電話。在電話中,她沒有婆婆媽媽地跟女兒說上大半天,而是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菲菲,別想那么多事,我跟你爸永遠給你加油!”
在媽媽的鼓勵下,程菲在預(yù)賽中以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沖出了眾多選手的“重圍”,勝利晉級決賽。徐春香坐在電視機前,一邊觀看女兒精彩的比賽,一邊給女兒鼓掌。到了決賽的時候,為了向金牌發(fā)起沖擊,程菲選擇了“團身后空翻兩周加720°轉(zhuǎn)體”。這是世界跳馬比賽史上最高難度的動作。徐春香屏氣凝神,通過電視畫面觀看著遠在雅典的女兒矯健的身姿。就在從空中著地的一瞬間,意外卻發(fā)生了:程菲站立不穩(wěn),影響了成績,與獎牌擦肩而過,僅獲得了第四名。
徐春香雖然惋惜女兒所取得的成績,但是,她更清楚,這時候女兒更需要的是安慰。一向勤儉節(jié)約的徐春香,第一次打通了遠在國外的女兒的電話。聽到媽媽的問候,程菲忍不住大哭起來了:“媽,我怎么這么沒用呢?平時訓(xùn)練,這套動作我完成得很好,可到了關(guān)鍵時刻,怎么出現(xiàn)了這么大的失誤呢?我多么想拿一塊奧運會的金牌啊!”徐春香十分理解女兒此時此刻的心情,她勸慰程菲說:“孩子,你拿沒拿奧運會獎牌,媽都認為你是好樣的!”接著,徐春香又高聲說:“不過,媽對你有個要求,這就是受了挫折,不能哭,不能趴下!一個人沒有堅強的品質(zhì),能成大器嗎?”正是聽了媽媽這句話,程菲擦干了眼淚:“媽,我聽您的,不哭了!我還有機會,亞運會、世界杯、世錦賽等等,我不會讓您和爸失望的。”
回國以后,程菲開始賽后總結(jié)。徐春香不失時機地給女兒寫了一封信,絮絮叨叨幾頁紙,也幫助女兒總結(jié)。徐春香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你出現(xiàn)失誤,是因為你太想拿這個冠軍了。”細細想想,程菲覺得媽媽說到了根子上,就打電話問:“媽,你怎么分析得這么準(zhǔn)呀?”徐春香只說了一句話:“你是我的孩子嘛。”過了不久,她從報紙上看到有關(guān)女兒這次比賽的報道,稱裁判給程菲打分有失公正。徐春香不以為然,而女兒受到這類報道的影響,心態(tài)有點不平衡,流露出怨天尤人的情緒。于是,她便馬上給女兒發(fā)了短信息:“一個優(yōu)秀運動員,首先應(yīng)該是無條件地服從裁判。”在媽媽的提醒下,程菲很快就忘記了這次大賽留下的遺憾,開始投入到新的備戰(zhàn)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程菲越來越感覺到,在自己的運動生涯中,媽媽就是她不可缺少的“教練”。國家隊給程菲設(shè)計了一套最新、難度也最高的跳馬動作,而且,世界上還沒有一個運動員完成過這套動作。正因為這樣,訓(xùn)練強度就比以前大多了。徐春香清楚,國家隊做出這樣的決定,就意味著對女兒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也意味著女兒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多,訓(xùn)練的殘酷性也更大。女兒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徐春香哪有不心疼的!然而,她卻鼓勵女兒:“就是再苦再累,你也一定要按教練的要求訓(xùn)練。”
有一天,程菲在訓(xùn)練中手掌心磨出了幾個血泡,疼痛難忍。她想休息一下,可教練不允許,還用一根針把她手掌心里的血泡刺破后,下令叫她繼續(xù)練習(xí)。程菲不敢怠慢,跳上馬又練了起來。哪知,手掌心里的血和肉跟器材粘在了一起,撕裂的疼痛讓她禁不住叫了起來,淚水也流了下來。這天夜里,程菲很想很想遙遠的爸爸和媽媽,就撥通了媽媽的電話。一聽到媽媽的聲音,她就情不自禁地向媽媽訴說了訓(xùn)練的情況。女兒手心里流著血,徐春香的心里流著淚啊!當(dāng)初,她和丈夫給女兒選擇這一行,也就注定了自己的孩子要比別人家的孩子多吃苦頭。俗話說,開弓沒有回頭箭。如今,除了自己要“狠”下心來以外,還得穩(wěn)住女兒,一定不能讓女兒半途而廢。于是,徐春香用了一句樸實的話,告誡女兒:“孩子,不吃苦中苦,哪能做一個人上人?堅持下去,我和你爸相信你一定行!”而放下電話的那一刻,徐春香早已是淚流滿面了。
下一篇:媽媽的易拉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