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患抑郁癥的媽媽,用42萬字的童話,讓膽小的兒子學會勇敢,并讓他走出心靈的孤島。這是一個只有愛才能創造的奇跡……
2012年5月,宋詠梅所著的系列童話書《螞蟻密探丁點兒》出版了。這套童話書通過螞蟻密探驚險刺激的冒險經歷,讓孩子學到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很少有人知道,宋詠梅寫這套書的初衷,只是為了讓膽小的兒子從小螞蟻的各種冒險經歷中學會勇敢。這是一個身患抑郁癥的單親媽媽,送給兒子最珍貴的禮物。
貴族學校讓兒子膽小如羚羊
《螞蟻密探丁點兒》系列一共有7本書,每本的扉頁上都寫著:“獻給兒子馬馬,媽媽愿你一生平安、健康、快樂!”這套童話的主角之所以是渺小的“螞蟻”,恰恰是因為宋詠梅兒子的小名叫做小螞蟻。
跟大膽勇敢的螞蟻密探不同的是,馬馬是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1997年,宋詠梅與丈夫離婚了,兩歲的馬馬跟媽媽一起生活。因為缺少父愛和生活動蕩不安,馬馬膽小怕事,特別怕給別人添麻煩。即使在外面受了欺負,也強忍著不說。
馬馬6歲的時候,奶奶建議把他送進四川自貢的一所貴族學校,接受全封閉式管理和教育。馬馬的性格本來就孤僻、內向,突然離開熟悉的家人,到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極度不適應。他進入學校第一天,就緊張得上了幾十趟廁所。在貴族學校里的馬馬,經常被其他同學欺負、孤立,他不敢告訴老師,經常一個人偷偷地哭。看見孩子這樣,宋詠梅終于發現,比起成績,孩子更加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與同伴正常的溝通與游戲。在馬馬小學三年級時,宋詠梅力排眾議,將兒子轉到了普通學校。
但是,經歷了父母離婚與3年貴族學校的封閉生活后,馬馬的性格已經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變得膽小如羚羊。他每天晚上都不敢單獨入睡,怕黑、怕鬼,必須媽媽講童話故事,有媽媽躺在床上陪著才能入睡。因為每天都要給兒子講故事,宋詠梅閱讀了大量的童話故事。有時候馬馬覺得故事沒意思,她就隨口編一個講給兒子聽。每次看見兒子纏著自己,宋詠梅都是既高興又擔憂:兒子這么膽小,將來怎么辦呢?怎么才能教會孩子站起來,勇敢地面對問題,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有一次,宋詠梅想小孩子都喜歡動物,就送給兒子一只獅子狗。本以為馬馬會歡呼雀躍,沒想到,已經小學四年級的馬馬根本不敢靠近小狗。只要小狗出現,他就驚恐地大叫:“媽媽,你快把小狗帶走!”一直等小狗跑遠了,馬馬才敢動彈,嚇得渾身是汗。宋詠梅這才終于意識到,就像補鈣一樣,她必須得給兒子補“勇敢”。
抑郁癥媽媽的一個勇敢承諾
因為長期單身和心情壓抑,2002年,宋詠梅不幸患上了抑郁癥。抑郁癥讓宋詠梅心境低落、記憶力減退、聯想力受損、失眠……她很難再像正常的媽媽一樣,陪著兒子做游戲,陪他談心,甚至很難像以前那樣,給兒子讀童話故事。病情嚴重的時候,她甚至不敢去學校看望兒子。
2006年,宋詠梅的抑郁癥開始惡化。她害怕隨著記憶力的逐漸喪失,自己以后沒有機會教會馬馬勇敢,更怕無法讓兒子知道,媽媽一直愛他。想到馬馬喜歡童話故事,宋詠梅決定,寫一本關于“小螞蟻”的童話書,講述關于愛與勇敢的故事。
宋詠梅之所以寫小螞蟻的故事,除了因為兒子的小名是小螞蟻外,還因為螞蟻靠著勇敢、團結和聰明,成為昆蟲界數量最多的種類,歷經自然界無數次優勝劣汰。她希望,兒子能夠從這些小螞蟻身上學習到勇敢、堅韌和執著。不管外部環境是怎樣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將自己的優點發揮到極致,這個世界就會向勇敢執著的靈魂低頭,致以崇高的敬禮。同時,她也將所有的母愛融入《螞蟻密探丁點兒》的創作中,希望以母親火熱的心,照亮兒子未知的人生。
當知道媽媽要給自己寫童話書時,馬馬激動得難以置信:“媽媽,你不是作家,而且還生病呢,能行嗎?”宋詠梅堅定地說:“行!兒子,為了你,媽媽不怕任何困難!”馬馬半信半疑,熱切地等著媽媽的童話書問世。
3年7本童話書,送給兒子的禮物
為了寫出一部好童話書,宋詠梅頻繁地出入市圖書館兒童閱覽室,辦了4個借書證。她大量閱讀膾炙人口、流傳久遠的童話名著。經過近兩年的籌備,2008年,宋詠梅終于構思出了《螞蟻密探丁點兒》的故事框架:在神奇美麗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里,為改變螞蟻國弱小被欺的歷史,螞蟻女王黑格格將螞蟻密探丁點兒變成傣家男孩,前往人類社會盜取基因轉換技術,由此產生了一系列搞笑曲折的歷險故事。在故事里,宋詠梅還以馬馬為原型,創作了傣族男孩艾射。在螞蟻密探的幫助下,膽小的艾射變成了一個勇敢正義的男子漢。
《螞蟻密探丁點兒森林除惡—迎戰“雙頭怪”》這個故事,是宋詠梅為兒子量身打造的。她通過艾射的口說:“動物只有餓了,受到攻擊才會攻擊其他生命呢,沒什么可怕的!”看完媽媽寫的童話,馬馬悄悄跑到狗舍里去觀察那只小獅子狗。看到小狗真的不咬他后,竟然勇敢地伸手摸了它一下。從那以后,馬馬再也不怕小動物了。那些拿狗嚇唬馬馬的男生們都沒轍了。一點點變得勇敢的馬馬,漸漸被男生們接受,融入到集體里。
宋詠梅認為,勇敢跟膽子大不是一回事。勇敢應該是一種面對困難無所畏懼的積極態度,應該是建立在擁有豐富的知識、明辨是非的基礎上,否則所謂的“勇敢”只是莽撞。在故事結尾,螞蟻密探丁點兒為了堅持正義,不濫殺無辜,決定違抗女王的命令。他不為利益所惑,不懼強權的行為得到人類科學家的尊重,被贊揚為“真正強大的人”。宋詠梅希望讓馬馬知道:知識的積累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知識,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好的品行,那就好比是在流沙上建房子,房子建得越高,越危險。
宋詠梅擔心兒子無法忘記在貴族學校的那段痛苦經歷,于是寫了《螞蟻密探丁點兒時空歷險—鬼臉琥珀緝兇》這個故事。艾射看到奇跡星球的居民鬼臉面對同胞生命遭遇危險袖手旁觀,異常氣憤和驚訝。鬼臉告訴他:“這是鬼臉創造奇跡的法寶。只要自己能解決的事,鬼臉都會自己解決。這樣才能激發潛能,從困境中學到本領。”馬馬讀了后,對宋詠梅說:“媽,我知道了,從小就上寄宿學校雖然有不好的一面,卻也鍛煉了我的獨立能力。真正的強者是能把壓力變成動力,把逆境變成順境的。”看見兒子有這么強的領悟力,宋詠梅欣慰不已。她知道,童話不是靈丹妙藥,不會讓兒子馬上變成另一個人。可是,能讓他擺脫心魔,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總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個勇敢的男子漢。
為了給兒子的人生送上最好的禮物,宋詠梅用心良苦,在小螞蟻丁點兒曲折離奇的冒險經歷中穿插糅合了希臘神話、各種珍稀的動植物知識、環保理念與常識;揭秘自然界物理、化學原因造成的奇異現象;以溫潤雋永的文字描畫了西雙版納的風土人情,反映社會弊端。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的寫作能力和閱讀水平。
當宋詠梅把《螞蟻密探丁點兒》出版的好消息告訴兒子時,說:“媽媽用行動實現了勇敢的承諾,你也要加油哦!”馬馬笑著說:“行!”語氣跟媽媽當初說的一樣,充滿了勇氣和信心。
《螞蟻密探丁點兒》的童話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馬馬,宋詠梅出版童話的事更是震撼了馬馬的心。作為《螞蟻密探丁點兒》的第一個讀者,馬馬比任何人都知道,這一行行字,身患抑郁癥的媽媽是怎么寫出來的,這個過程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他親眼見證了一個奇跡的誕生,而這個奇跡,源于媽媽對自己的愛。
馬馬加快了改變自己的腳步。本來他性格內向,不喜歡體育和文藝。可是在媽媽無言的鼓勵下,他努力地培養各種興趣,打籃球、游泳、吹口琴、騎自行車……參加的活動多了,整個人變得開朗、有活力,神采奕奕。他變得越來越勇敢,越來越硬氣。隨著性格變得開朗,馬馬在學校里越來越受歡迎,交到很多好朋友。那個被關在封閉學校里偷偷哭泣的可憐小孩,再也不見了。馬馬甚至學會了做飯,在宋詠梅生日時,下廚給她做了美味的冷吃兔。
被螞蟻密探丁點的精神鼓舞,馬馬努力地學習,現在已經考上了當地最好的重點高中,并且擔任班長。將來的路還很長,但是馬馬毫不畏懼,因為他心中滿是媽媽給予的愛與勇氣。
宋詠梅,這個身患抑郁癥的單親媽媽,用42萬字的童話創造了一個愛的奇跡。類似的奇跡,每個媽媽都能創造,只要相信愛,相信自己的孩子,并且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