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的一生很短,如果有夢想了,就趕緊行動……
當一名廚師,是否只能在廚房里呆一輩子?浙江溫州的廚師金亮不這樣認為。他的夢想是走出廚房,成為一名廚界徐霞客式的人物,不但游遍天下山水,同時吃遍天下美味,過一種快意悠哉的生活。
走出方寸廚房放飛夢想
金亮是浙江溫州人,因為父親也是一名廚師,他從小就對烹飪很有興趣,不但師從父親學一些烹飪技巧,而且就讀的也是烹飪學校。畢業后,因為成績優異,金亮很快被溫州的一家四星級酒店錄用,成為行政總廚,工資近萬。
做了一段時間的廚師,他漸漸對自己的生活不感興趣了,長期封閉在狹小的后廚,信息缺失,不會和人交流:難道我的人生,一輩子只能在廚房里煙熏火燎嗎?廚房里空間狹小,難道我要困在這斗大的地方,慢慢地讓夢想窒息嗎?
他很不甘心。
酒店里各種各樣的客人非常多,擔當行政總廚,金亮的職責之一就是要走出后廚傾聽客人對菜式的意見。他為此交了許多朋友,其中有一位客人的生活給他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那位客人以前是一家雜志社的編輯,后來辭掉工作,像飛特族一樣,工作一段時間后攢夠了錢就四處旅行。他去過許多地方,并且樂意把這些游記記錄下來。
他的故事對于金亮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吸引。金亮這才發現,原來人生也可以這樣過:不按常規,隨心所欲。可是,自己一沒有好的文筆,二沒有優越的經濟實力,如果辭職四處旅行,自己的那點積蓄能不能撐上半年都不好說。
200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金亮自費報名去上海參加一次廚藝大賽。因為成績優異,他得了金獎,事后一家酒店找到他,希望由他來幫助培訓其酒店廚師。金亮第一次走上講臺做培訓,看著臺下許多同行,他心里忐忑不安。他給自己打氣:沒有關系,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掏心窩子地給別人講就行。
結果培訓很成功,酒店老板不但給他講師費,還苦惱地對他說,要是他經常過來給酒店里的廚師上上課就好了。老板感覺現在的廚師,一是視野狹小,廚藝難以長進;二是酒店里的菜式創新不夠。因為缺少有趣的原材料,很少推新菜,所以難以吸引到更多客人。好多酒店就是因為常年沒有什么新菜品推出,結果客人越來越不買賬,只好關門大吉。
“要是有人能夠四處挖掘一些新食材,并且推薦給我,我就可以不斷推出新菜品了。”那位酒店老板感慨地說。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金亮想:自己不正渴望四處旅行,過一種廚界徐霞客式的生活但又為費用發愁嗎?如果我能夠一邊四處旅行一邊尋找各種新鮮的有趣食材,推薦給各大酒店,這樣是不是就會有酒店給我的旅行費用買單?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板,問對方說:“如果我能夠給你找一些食材,你愿意付費給我嗎?”
那位老板說:“當然,只要能給我推薦一些新鮮的有趣的食材,讓我賺大錢,付出這點小錢算什么?
有夢想就及時出發
從上海回到溫州后,金亮就辭職了。他決心趁著年輕去為夢想努力地拼一把,不然以后就沒有機會了。他想顛覆人們對廚師的傳統印象:只在廚房里呆一輩子。他想做一個新型廚師,四處游歷講學,推廣新食材,成為廚界徐霞客。
和別人的旅行不一樣,他首先在全國地圖上標出他聽說過的美食特色城市,然后再查閱那里的特色美食一條街、特色餐館、食材批發市場等。他決心用三年時間,“向一百個城市進軍”——這后來成了他在新浪點擊率頗高的博客名字。
他還記得第一站是桂林,之所以選擇桂林,是因為當年他特別喜歡一首歌:“我想去桂林,當我有錢的時候卻沒有時間……”他到達桂林的第一天,煙雨朦朧。看著漓江邊的桂林,他有些興奮又有些不安:以后就得自謀生路了,這樣的生活真的可行嗎?
他去桂林的小吃街仔細游逛,因為是專業廚師出身,他能輕易嘗出哪家店食材的好壞、特色美味之處在哪里。每到一處,他還用心地將那些特色小店和吃過的美味拍攝下來。他建立了一個名叫“游走廚師”的博客,將這些圖片上傳到博客上。他的本意是將這些游歷與大家分享,沒有想到后來他的博客點擊率越來越高,達到幾百萬次,已經成為許多廚師和美食愛好者經常瀏覽的博客。
他把發現的各種有趣食材也一一記錄下來,然后主動推銷給他熟悉的酒店。有一次,他聽說貴州的某個大山里有一道有趣的食材,雖然要翻越好幾座大山,并且那里不通公路,但他還是決定冒險一去。
沒有想到他在山里迷路了。在貴西南的大山里,他越走覺得路越長,天快要黑下來時,他甚至聽到山里傳來的獸鳴聲。白天他還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好心情開始被一種本能的恐懼代替了,他以一通狂吼亂叫式地大唱革命歌曲給自己壯膽,直到好不容易看見山下寨子里的燈光時,他才如遇見救星一般,發現自己已經渾身都快汗濕了。
有一家酒店得到他費盡千辛萬苦推薦的食材后,創新了一道新菜品,結果讓不少食客聞風而來,酒店生意大振,樂得老板合不攏嘴,當即給了金亮一筆可觀的推薦費。
靠著一邊游走一邊賺來的錢,金亮開始沿著設定好的線路“向全國一百個城市進軍”。當然,搜尋美味的過程有苦有樂,有時候,金亮在一些小吃店品嘗美食后拍攝時,警惕的店主以為他是同行來偷學菜品,狐疑地盯著他,看見他拿起相機拍攝,立刻上前去詢問他拍攝這些干什么用?遇到這種情況,金亮要耐心地向他們解釋。即使如此,有些店主還是不放心,非要金亮刪除相片,人生地不熟,好漢不吃眼前虧,金亮只好照辦。
豈止如此,連食材商也有不相信他的時候。
他去陜西游歷時,發現當地有一種特別有趣的食材。他和老板聯系,希望推薦到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餐廳。老板對他的身份將信將疑,以為他是個騙子。直到金亮后來將食材成功推薦出去,帶動了銷量,老板才對他感激不盡。他離開陜西前,那位食材商不但全程陪同,還一再表示要繼續和他合作。
最初金亮就是靠著推薦食材支撐著自己游歷各地的。他很快發現,這里面商機很大,不但酒店希望他成為新鮮食材的情報員,而且食材商也很渴望通過他的推薦,將自己的食材打入各大酒店。金亮由此想,我何不做一個食材的中間人呢?通過我的游歷發現和推薦,讓雙方都獲益?
他很快積累了一大批客戶,他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游歷發現和圖片以及文字上傳給需要的餐廳老板,然后收取食材經銷商和餐廳老板的費用。作為廚師,他很快發現自己不應該只是滿足于簡單的推薦,還應該通過自己的廚藝,創新這些菜品。
于是,發現一種新食材后,他就仔細琢磨:這些食材應該怎么搭配才能做出一道有意思的新菜品?他像個化學家一樣反復試驗,再用美食家的味蕾嘗過后,自己滿意了才推薦出去。
很快,找上門來的客戶越來越多。
不但要走遍中國,還要走遍全世界
幾年下來,金亮游走了全國不少有特色的美食城市。他去過陽朔,品嘗過當地的漓江魚做成的啤酒魚;他在四川成都的錦里美食一條街探訪川西古鎮風情,品嘗成都小吃;他在廈門的鼓浪嶼,拍攝當地的閩菜風情;他在福州的三坊七巷,考察福建客家人的美食風情……幾年的游歷下來,他不但開闊了視野,在拜訪了五湖四海的名師后,廚藝更是大有長進。
他的名氣越來越大,隨著中國近些年來經濟的迅猛發展,許多國外的食材商都希望打入中國市場。加拿大海產局聽說了他的經歷后,主動找到他要求合作。他們希望通過金亮的介紹,讓更多的中國餐飲機構認識加拿大海產。
結果,金亮的游走步伐又到了國外。他去加拿大的溫迪克龍蝦之都品嘗當地的龍蝦,站在夕陽西下的港口,看著當地人將他們喜愛的龍蝦雕成一個巨大的模型樹立在港口,任何一個游客來到溫迪克,第一眼就會對當地的龍蝦留下栩栩如生的印象。這讓金亮非常感動,深深地感到加拿大人對自己的食材的尊重和自豪。
他通過自己的研究烹飪出來的加拿大龍蝦,很快成了許多餐廳的特色美味。加拿大龍蝦因此在國內許多高檔餐廳聲名大震。
很快,挪威海產局等眾多食材商紛紛找上門來要求和他合作。這樣金亮四處游歷后還多了一項工作內容:在這些大食材商的支持下,給許多城市的高檔酒店廚師上課,推薦用他們的食材做出來的創新菜。
后來,中央電視臺的“天天飲食”節目也邀請金亮做節目,一些出版社和媒體也找到他,希望和他合作開發菜譜等。
金亮的“向一百個城市進軍”的美食游歷博客也受到了許多網友的追捧。有許多網友給他留言,羨慕他的生活。有網友說自己也很想過這種隨心所欲天南海北行走的生活,但是卻困于現實,難以成行。還有的網友對他說:“老兄,你四處游玩還嘗遍天下美味,真是皇帝也羨慕啊。”
每每碰到這樣的網友,金亮就留言給他們:“其實人一生很短,如果有夢想了,就趕緊行動。不然到老了,只剩下悵惘和追憶。”在他看來,人到老了,其實能夠帶走的東西非常少,屬于自己的只有那些生命中的感受和體驗。所以比起積攢萬貫家財,他更想給自己的人生積累厚重豐富的生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