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全民閱讀,女白領獨創免費圖書館
今年32歲的張麗娟是一位舉止優雅的知性女子,原本在深圳一家IT公司任部門經理,薪水豐厚,衣食無憂。理科出身的張麗娟一直有著文藝情懷,早在讀高中時,她就有過一個浪漫的憧憬:將來在一條幽靜的小巷里開間書店,與心上人品讀精彩文字,安享布衣人生。但大學畢業后,眼看與書籍打交道的生意不景氣,張麗娟怕養不活自己,也就熄滅了最初的夢想。
這種現狀,令張麗娟的心情難以平復。西方一位哲人說,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她和朋友都想為社會做點什么,讓更多的中國人愛上看書。可如何做呢?幾位都曾在IT界打拼過的年輕人討論了很久,最終敲定借助他們最熟悉的互聯網,推廣全民閱讀。
網上電子書已經有了,但是因為版權問題和閱讀習慣,仍然頗受局限;網絡賣書也有了當當、卓越,無論模式還是市場占有率,后來者都很難超過這兩家前輩企業。如果還要做與書有關的生意,剩下的似乎就只有借書了。
何不打造一家新形態的圖書館,以網絡+實體書的模式向全國讀者開放呢?為了考量項目的可行性,他們花了數月時間走訪社區、學校和企業。
他們收集到的信息是,中國的圖書館資源極為匱乏,除了高校外,社會性圖書館只有國家、省、市三級,區級圖書館幾乎是擺設。至于社區圖書館,也只在少數發達城市的高檔社區存在,且其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很多企業也曾自建圖書館,至少是圖書角,但由于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久而久之,圖書館成了庫房,圖書角成了死角。
社區圖書館的缺位和滯后,讓他們看到了生存的空間。因為在網上營業的圖書館,可以突破傳統圖書館的地域界限,覆蓋到每一座城市的每個角落。不過,要最大程度地推廣紙質閱讀,還得解決另一個問題把價格降到最低甚至免費。有可能免費嗎?出于用商業的手段,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考慮,他們決定創立一家免費圖書館!
打造貼心服務,文藝青番茄一炮而紅
網友們驚喜地發現,在青番茄網站注冊成會員后,最少只需支付110元押金,就可以開始美妙的借閱之旅了。說美妙是因為這家圖書館最大的賣點是免費!支付押金后,無論借多少次書,都無須再支付額外的租金;比免費借書更誘人的是,整個借閱過程足不出戶,都通過快遞完成,且快遞費由該圖書館承擔。等你哪天不想借書了,只需一個電話,青番茄就會無條件退還你的押金!
家住深圳關外的張先生是個愛書之人,多年來,僅那些被他看過一遍就束之高閣的書籍,就堆滿了兩個書架。但隨著近幾年圖書價格的不斷上漲,張先生逛書店時不再盲目出手。為節約開支,他想到了去圖書館借書看。可幾經打聽,離家最近的圖書館也有13公里之遙。偶爾從同事口中了解到青番茄后,他當即在網站上充值110元,注冊了會員。只是點幾下鼠標,敲幾下鍵盤,張先生輕輕松松就選定了他尋覓已久的兩本書《職場江湖》和《追風箏的人》。
沒想到,第二天中午就有快遞員按響門鈴,給張先生送書來了!就像網絡購物一樣方便。惟一不同的是,青番茄的用戶不用花錢。嘗到網上輕松借書,網下免費閱讀的樂趣后,張先生成了青番茄的忠實粉絲,并開始向熟人大力推薦這家網站。
而最令他感到溫馨的是,青番茄有著鮮明的氣質,它強調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件時髦、快樂、輕松、環保的事情,有點小文藝,有點小清新,還有一點兒小幽默。張先生從快遞員手中收到的書,不像淘寶、卓越那樣用紙盒或塑料袋包裝,而是裝在一個名為精神食糧袋的布制環保袋里,上面除了青番茄的logo,還印著一句話:不含農藥,不含防腐劑。
這是張麗娟的創意。她說:在我的想象中,這就像是與讀者的一次握手。我們與讀者不能見面,卻都是愛書的人,于是想了這個辦法,傳遞一種友善、溫暖和默契。
青番茄的四名創始人都是Apple的粉絲,他們認為蘋果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最大程度地向消費者滲透和灌輸了自己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在互聯網時代,一個企業要想不被輕易模仿,就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氣質,而這種氣質來源于企業的DNA,需要從企業誕生的第一天和細節之處就開始培養。
青番茄總部隱藏在深圳設計產業園內一棟名為水的寫字樓里,像大多數創業型公司一樣,開放式的辦公室內,隨處可見員工們自己動手,用木板、鍵盤盒、塑膠水管等材料制作的相框、秋千、桌椅。中心區域擺著幾排無間隔的辦公桌,后面立著幾排DIY出來的書架,再配上一群85后的面孔,讓人感覺瞬間穿越到了某大學圖書館。
這種輕松有趣的免費服務方式,對大眾極具誘惑力。青番茄上線3個月后,就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注冊會員從最初的幾百人,一路飆升到了10多萬人!
隨著全國各地的注冊用戶越來越多,張麗娟手上的會員押金也越積越多。雖然可以隨時申請退回,但基本上不會發生集中擠兌的現象,因為青番茄運營以來,一直鮮見申請退款的會員。畢竟,百元押金換來閱讀不盡的免費書籍是很劃算的。
因此,在提取一定比例的準備金后,每一筆到賬的押金某種意義上都可被視為收入,她用這些錢不斷擴充藏書,并先后在深圳、廣州、大連、鄭州、太原等城市設立儲書倉庫,還配備了快遞人員。
與名企牽手,免費服務贏得大財富
許多人都很好奇,張麗娟的圖書館免費為大家服務,收入從何而來?事實上,青番茄的規則是不向個人用戶收費,但這并不意味著不能從免費服務中琢磨出生財之道。隨著用戶基數和借閱次數的增加,青番茄掌握了一個龐大的閱讀趣味數據庫,直接反映會員的愛好、個性、經濟條件,且有詳細而準確的線下地址,若針對不同用戶推送不同網絡廣告和書簽廣告,勢必相當精準。
張麗娟雖然從中獲利不少,但她接廣告很謹慎,夾什么樣的書簽廣告、夾多少才不至于讓讀者反感,需要把握好一個合理的尺度。
除了廣告收入,目前青番茄最大的盈利點是在企業用戶身上。他們向企業收取幾千元至幾萬元不等的年費,然后為這些企業構筑一個外包式的圖書館。這筆費用大約只相當于企業自建圖書館的1/6,但與自建館相比,書籍的更新率和利用率都高得多。
通過張麗娟他們一年多時間的努力,如今包括中石化、工行、聯想、萬科、騰訊、富士康、華為在內的200多家企業都成了青番茄的客戶。在青番茄的首頁上點擊每企一館,便可進入各企業自己的圖書館,這里除了有專業讀物、熱門書籍,還有部分企業學院和企業品牌文化傳播的內容,企業員工從這個頻道借書就不再需要支付押金。僅此一項,每年就能為青番茄帶來上百萬元的收入。隨著企業用戶的不斷增多,將來這個數字還會發生驚人的變化!
事實證明,免費圖書館的確提供了一項沒有人會拒絕的服務。從去年8月上線至今,青番茄已經積累了60多萬會員讀者,服務范圍遍及全國20多個城市,藏書種類也超過了16萬種。
作為中國最大的閱讀生意締造者,張麗娟與合作人在經營中,時時顯露出傳統圖書館不可能具備的霸氣。比如,他們有專門的圖書采購部,和國內眾多優秀的出版社保持合作關系,幾乎每周都在不斷購置新書。如果用戶在網站上沒能找到想要看的書,還可以在量身訂閱功能板塊提交訂閱申請。只要你確定世界上發行過這本書,我們都會盡力買到它。張麗娟肯定地說。
今年8月,青番茄又推出了每校一館,這是一個面向大學生提供的免費產品。到了大學畢業季,青番茄還有漂書碼頭,鼓勵大學生把不要的書、帶不走的書寄給青番茄,換取可在青番茄使用的積分,張麗娟他們也能借此節省采購費用。
目前,青番茄正在努力開拓的另一個業務就是建立每園一館,希望將每企一館的模式復制到各地的幼兒園。青番茄有一批忠實的媽媽讀者,青番茄上線后,借出去的第一本書,就是一位深圳媽媽給寶寶借的幼兒繪畫讀本。現在的年輕媽媽們都注重寶寶的智力和興趣開發,但是幼兒讀物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僅價格不菲,而且不像經典名著那樣有收藏價值,往往過了幼兒年齡段,就不再有閱讀需求。如果把這個市場做活,其實也能形成這類圖書的良性循環。
從每企一館每園一館每校一館到漂書碼頭,這些都是青番茄邊做邊產生的創意。從上線的第一天開始,張麗娟就希望能把青番茄做成一家有想象力的公司。
目前青番茄最受歡迎的書籍中,旅游類排名前三。因此,張麗娟還計劃把與宜家的合作模式復制到旅行社,比如向借閱《藏地密碼》的讀者推薦去西藏的自由行線路;向參團去歐洲的驢友推薦她代銷的《達芬奇密碼》,總之就是帶本書上路!毫無疑問,只要手握60萬會員的青番茄愿意展開想象,就有挖掘不盡的財源。
既給千千萬萬的國人送去了精神食糧,也為自己贏得了財富,張麗娟很享受當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