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格魯夫出身貧寒,缺衣少食,常常遭受別人的白眼。他決心通過奮斗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或許是心頭貧困的陰影揮之不去,格魯夫考慮問題總喜歡鉆牛角尖,愛走極端,特別是在涉足商場之后,這種表現尤為突出。剛開始經商時,他因為經驗不足而跌跌撞撞,甚至走麥城,生意一直很不景氣。
在第三次破產后的一個傍晚,心力交瘁的格魯夫獨自一人來到家鄉的河邊。想到早逝的父母,看到屢做屢敗的生意,他愈發悲觀頹廢,忍不住對著滔滔河水號啕大哭起來,真想往河里縱身一跳,得到最終的解脫。就在這時,橋上出現了一個人影。只見那個人長得高大魁梧,背著一個魚簍,嘴里哼著小調,高高興興地一路走來。
看到漁夫樂呵呵的樣子,格魯夫心里輕松了許多,忍不住問:“先生,看你高興的模樣。魚簍肯定是裝得滿滿的。”
對方回答說:“哪里呀!今天是_無所獲。一條魚也沒捕到。”
“先生,既然是空手而歸,那你還怎么樂得起來呢?”格魯夫感到迷惑不解。
“說實話,我捕魚不全是為了賺錢。主要是享受其中的過程。”漁夫指著腳下的河流感慨道。“先生,你瞧,在晚霞的輝映下,河水是不是要比平日漂亮得多啊?”
聽到這番富有哲理的話,格魯夫茅塞頓開,覺得漁夫與眾不同,是一個值得結交的朋友。他認為自己正需要這種人的幫助,于是熱情地邀請對方到自己的公司做事。這個人名叫拉里·穆爾,在格魯夫再三央求下,他接受了邀請。
不久,格魯夫的英特爾公司東山再起,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跡,他還榮幸地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風云人物”。不過,自從穆爾擔任公司高官以來,股東和管理層質疑聲不斷。人們無法理解,像穆爾這種毫無專業知識、對管理一竅不通的人值得如此信任和重用嗎?
格魯夫正面回答了人們的疑問,他解釋說:“穆爾先生對公司的生產和業務的確不太熟悉,但是他有著面對人生的豁達心胸和樂觀態度,這可是無價之寶呀!我既不缺智慧和技術,也不少經商的才能,可我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情緒波動大。這么多年來,我常常從老朋友身上學到許多東西,受到他樂觀精神的感染和影響,從而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策。”
有人總結說:“無論你的產業有多大,人脈有多廣,你一生所面對的,說到底就是身邊的那幾個人。相互琢磨和提防的,也就是你身邊的那幾個人。當然了,真正給你愛和你真正能愛的,也就是那幾個人。”你周圍的親人、從小認識的那幾個朋友,以及身處的小環境,也許就是你最具有價值的人脈。
曾子曰:“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用師者王”就是指領導者謙遜好學,尊奉真正賢能的人為老師,終成大業。像周武王用姜太公,將其尊為“國師”,齊桓公用管仲,把他尊為“仲父”。“用友者霸”就是指領導者禮賢下士,視下屬為手足兄弟。例如劉邦用蕭何、韓信、張良,劉備用諸葛亮,都是用友。而“用徒者亡”則是指專用言聽計從、唯唯諾諾的人,必然會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