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鄰幾年,一直覺得樓下的女人特溫婉賢淑。但是,從她母親住過來后,短短的幾十天時間,我便領教了她的極度苛刻。
女人的家原本在鄉下,為了孩子上學,她和丈夫四處舉債買了這邊的房。買房后的經濟緊張我們感同身受,他們夫妻的辛苦我們也有目共睹。然而,生活的起色總需要時間的成全。可女人看著好像有點兒按捺不住了,急急地從鄉下接來了母親,第二天便聯系了一個什么單位,接了零活兒,讓老母親來做。那種零活兒,看著很簡單,做起來卻需要很細致,而且極耗時間,出錯率還極高。
老太太在鄉下住慣了,明顯不習慣城里那種關起門來自己過日子的生活習慣。每天,我們早上去上班,下樓后總會看到老太太搬一張小桌子,在樓下通風處鋪開那些零件,認真地一個個地進行組裝。偶爾從她身邊經過,還能聽到那女人在老太太身邊叮囑著:“這邊套過去要數幾根線,那邊套過去要數幾根線,左右之間不能有差錯,否則,便成了廢品……”
我是個心直口快的人,這種情況看得久了,難免會有點兒憤憤不平。有一次和老太太聊天,老太太說起女兒也不容易,學歷不高,工資不高,現在為了還債那么辛苦地工作,還說身為父母理應為孩子分擔一點兒……我更感覺心里揪得慌。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老太太的這一片心意,身為女兒的那個她可會懂得感恩?
心有郁結,剛好找到一個機會便和女人婉轉地表述起老人的心意。原本想,待女人領會到母親的這一番苦心時勢必羞愧難當。孰料,女人聽著聽著卻嘆起了氣,說母親的心意她怎能不知道、不心疼呢?只是這幾年,母親的記憶力迅速衰退,精神萎靡到讓人擔心。自己一家搬到城里后,老人家的精神狀態更是不好。有人說,這是因為老人生活太過單一的緣故,說應該為老人找一些娛樂活動。有心想讓母親好好享些福,譬如打打牌、搓搓麻將,可母親一生操勞,只知道為家庭付出、為兒女付出,那些娛樂她通通不會,更不屑去學。無可奈何,左思右想后,她和丈夫約好,干脆將母親接來身邊。然后,她又特意從老遠的地方接了活兒來讓母親做。她知道,母親為了女兒,什么都愿意做。
女人說,她特意為母親挑了那種尤為煩瑣的零活兒,無非是為了讓她打起精神。而在母親心里,為了做好活計賺來錢貼補女兒,她也自然會分外用心……說到這,女人笑了笑,說:“可能你們會感覺我這個做女兒的對母親太過苛刻。想想也是,母親這么大年紀了,不能讓她享福不說,還讓她每天起早貪黑、小心翼翼地忙這些活計。但是,母親最近精神真的好了許多。以前在老家,她經常是剛拿的東西轉個身就找不到了。現在卻不了,她清楚地記得她每天組裝配件的數量,知道這樓道里的每一個人,誰家的是兒子,誰家的是女兒,她通通理得很清楚……”
我聽著,瞬間沉默。因為這一刻,我驀然想到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也已經是鬢發霜白的年齡,早先的精明強干逐漸消退,記憶力也開始變得出奇的不好。每次我回家,母親總是嘮叨:“最近工作忙不忙?”我回答:“不忙,還好。”一轉臉,同樣的問題又來一遍。開始,我有些不耐煩。后來,父親說母親記性越來越差,常常是剛問過的話很快就忘,我便又心疼。但是,心疼到最終,我全力能給的溫暖,也只是給母親多買點兒營養品,多回家看看。
一直以為我這樣對母親便是極好的,也一直以為愛的表現形式就應該是諸如此類的溫暖。但是,聽過女人的話后,我才發現,原來,愛還可以是“苛刻”。而且,在“苛刻”這個偽裝之下,這份愛更加深厚濃郁,更讓人感慨和感動。
苛刻著去愛,不是不愛,而是更愛。因為比起只會看著母親心疼到落淚的我,這個女人,為愛更努力、更盡心,也付出和犧牲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