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期過后的冷漠
我先生林懷瑞是個小有名氣的律師。我們認識已經8年了,從最開始的誰也離不開誰,到現在淡淡的像白開水一樣的生活,仿佛只是一瞬間的事。
我們吵架是從他越來越被關注開始的。他漸漸有了名氣后,應酬多了,回家越來越晚,也開始忘記我們的一些紀念日了。有時候關于他的一些事,我還是從他朋友那里知道的。他對客戶和同事都體貼入微,回到家卻變得很冷漠。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我變得需要爭取他的關注,而他卻只對陌生人微笑?
后來,讀到一本叫《懂得愛》的書,里面說,親密關系都會從最初的默契而親密的浪漫階段,慢慢轉到權力爭奪期,如果爭奪期能很好地過渡到整合期,就會有日后的承諾期和共同創造期。合上書,我看看自己的家,是繼續冷漠下去,還是在我們需要前進的整合期里,做一些功課呢?
一天,我的律師先生回到家,依舊窩在沙發上,鎖著眉頭一言不發。我看著他疲憊的臉,沒有再冷漠地關上門,而是幫他端來一盆洗腳水,他遲疑又驚奇地把腳放到水里。一盆洗腳水的能量真大,他依然沒有說話,但態度明顯和藹了許多,而我,心里也暖了一下。
他一直把腳放在水里,我時不時地加一些水。他有一句沒一句地跟我說:“很累。話說得太多,回家只想一頭扎進被窩里。如果可以一直睡覺,我愿意睡上10年……”
我聽得淚眼婆娑,同時也明白了,他的冷漠不是對我,他太累了,卻沒辦法停下腳步。男人跟女人的心里,裝著的從來都不是同樣的東西,只是我一直都不愿意去面對。
那一天,他破天荒地跟我說了很多話。而我,也破天荒地不再抱怨,只是在一邊安靜地聽他說,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整合期的反反復復
他不回家吃飯的時候,會提前打電話給我。如果下午要開會,他也會提前發短信通知我。他不再像從前一樣,我打了很多次電話都不接。但是回到家,他還是沒什么話。
我開始學習“手藝”,看許多保健書,等他回家時,就給他按摩、推拿甚至艾灸。開始,他只是不愿意掃我的興,由著我一樣一樣地試著。試了些日子,他一進門換上拖鞋就說:“老婆,能幫我按摩一會兒不?”我們又有了新的交流方式。
他還是有很多應酬,但偶爾會提前給我打電話說:“一起去吧。”4個字,很簡單,但我卻歡天喜地。每個成功的男人,都會被一群姑娘盯著。我在飯局上,就看到了幾乎要殺了我的眼神。大方一點兒的姑娘還會跑來跟我說話,挑剔林懷瑞的衣服,說應該可以打理得更好。我告訴這個女孩兒,我對丈夫盡的本分是:他需要我的時候,我一直都在。我能感覺到,林懷瑞的目光停留在我臉上許久,然后下意識地,在我的肩膀上用力捏了一下。
回來的路上,他說:“你開車吧。”然后整個人懶懶地癱在座位上,自言自語。他說:“我不想瞞你,這幾年,身邊的誘惑很多,也動過心。我也是男人,年輕漂亮的姑娘在身邊,難免……”他停了一下,似乎看出了我情緒上的變化,“但不知道為什么,心還是系在你的身上。”
我突然非常難過,把車停在路邊,眼淚悄無聲息地落下來。委屈、憤怒和理智在我的身體里打架,但我清楚地知道,他跟我坦白這一切,總比把我一直蒙在鼓里要好。
承諾期的慢慢嘗試
林懷瑞的坦白換來的是我很多日子的糾結。最親的愛人,跟其他女人有了曖昧不清的關系,再大度的女人也沒辦法接受。
有一天,上海下了大雪,林懷瑞卻約我去外面吃飯。我們并肩走在漫天的大雪里,沒有打傘。如果一直這樣走下去,我們是不是就會走到白頭到老那一天呢?我正這樣想的時候,他跟我說:“要不,生個孩子吧?”我不知道為什么,就這么簡單的一句話聽的我鼻子發酸。
我知道,如果我不想放棄,就得選擇接受。一個人一瞬間被誘惑,誰能斷言那是徹底的背叛呢?我的心就沒有飛揚過嗎?就沒有對哪個林懷瑞以外的男人動過心嗎?我們像結伴而行的旅者,他望了一眼其他的風景,但重要的是,我是陪他走到最后的那個人。
我們開始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告訴對方自己最真實的感受。比如,他約見的客人是一個漂亮并且對他有好感的女人,他會告訴我,我雖然不希望他去,但并不阻止。我的感受是我自己要處理的事情,而他是否去,是他需要面對的事。
晚上,我會告訴他,我心里酸酸的。把這些真實的感受說出來,可以踏踏實實地睡得更好。原來兩個人這么真切地面對,是減少能量消耗的最好方法,為什么早些時候,我們都不知道呢?
當我不帶負面情緒地跟他互動時,才發現有些事情是我不了解的,我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也讓他目瞪口呆。但我們都試著去感受自己的那份情緒,盡量不阻止對方。
共同創造期的溫暖
后來,林懷瑞只要晚上超過10點鐘回家,就會打電話告訴我,無論身邊是吵鬧還是寧靜,我都不會因為猜忌在電話里跟他吵架了,而他也會耐心地跟我多說一些話,讓我放心。
我出差的時候,如果有男同事同行,他一定要送我去機場,親自去見一下。如果是年輕帥氣的小伙子,玉樹臨風地站在那里,他也會發短信給我:“兩條路,任你選:一是不能出軌,二是我陪你去。”我看著短信,笑了。
紀念日越來越多,這些紀念日里,我們不再像從前那么形式主義地送禮物,或者為了情調去吃飯。而是一個長長的擁抱、他洗一次碗或者打掃一回房間;我們在記事本上寫著,他需要哪幾本書;有些時候他不能回家看父母,我就一個人提著禮物給老人送去。
洗手間里,有他早上幫我擠好的牙膏;還有他不知道在哪個電影里學會的,用我的口紅在鏡子上留言。周末回家看望我父母,無論送什么,我都說是他送的。父母經常趁我不在時打電話給他,讓他回家吃飯。他去看望父母回來,我又會接到同樣的電話。這樣的默契讓我覺得踏實又安心。
某個周末的早晨,我醒來,看他坐在陽臺的搖椅上看報紙、喝茶。我愣了好久,他不出去了嗎?看我醒了,他幾乎是跳過來,將整個人砸到床上,一把環過我的肩膀說:“我為什么要這么忙啊?我要掙錢養家。現在家養的挺好的,為什么還要繼續掙錢?難道就是為了掙錢而掙錢,我成掙錢的機器了嗎?不是。所以,從現在起,我要好好的陪著我的黃臉婆啦!”
我的眼淚就在他自問自答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流下來,這小子之前虎著臉,一直忙著所謂的事業,現在他眉開眼笑地跟我說:“去他的事業!”
我很驚訝,甚至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只能緊緊地挨著他,感受這份真實地存在。短短半年時間,林懷瑞不再是那個只以工作為重的律師,他給自己更多的時間,用來生活。我也松一口氣,這么久的努力總算沒白費,我終于把他的心領回家了。
飲食男女的身心成長,無非是把每一天過好,把握每一個當下。很少有人的婚姻之癢經歷了非常枯燥的開始、非常委屈的過程,卻還能收獲一個完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