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中的馬太效應
主人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仆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
按著各人的才干,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5 000兩,一個給了2 000兩,一個給了1 000兩。就往外國去了。
那領5 000兩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5 000兩。
那領2 000兩的,也照樣另賺了2 000兩。
但那領1 000兩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過了許久,那些仆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
那領5 000兩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5 000兩來,說:“主人啊,你交給我5 000兩銀子,請看,我又賺了5 000兩。”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那領2 000兩的也來說:“主人啊,你交給我2 000兩銀子,請看,我又賺了2 000兩。”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那領1 000兩的,進來說:“主人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我就害怕,就把你的1 000兩銀子埋藏在地里。請看,你的1 000兩銀子在這里。”
主人生氣地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回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
于是,主人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那1 000兩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并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這個理論后來被經濟學家運用,命名為“馬太效應”。
這是《圣經》馬太福音上的一則故事,折射的卻是理財的真諦。一開始,你手頭的錢財少,問題并不大,關鍵就在于你是否想由少變多,是否能讓少變多,多了又再多,而理財正好能幫助你積少成多,從少到多,多的更多。但是如果你不相信理財,不去理財,那么只能像第三位仆人那樣,不但不會變富,反而財富會越來越少、越來越窮。
懂得金錢的價值,學會如何明智的理財,這是每個現代人必備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