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我和女兒欣欣在院子里玩。經歷了昨夜的狂風暴雨,四處一片凌亂。對此四歲的欣欣一點都不介意,一會兒用腳去踩低洼處的水,一會兒去撿被風吹落的枝條,忙得不亦樂乎。
突然欣欣停下來問我:“爸爸,那是什么?”我順著她指的方向一看,原來是一只死麻雀,可能是昨晚老天爺發脾氣時的犧牲品。
“一只小麻雀。”我說。
“它死了嗎?”欣欣的語氣里透著傷感。
“死了。”我實話實說。
“是不是再也不能唱歌了?”她的眼睛閃動著淚光。
沒想到這個小小的人兒,比林黛玉還多愁善感,我只好搜腸刮肚地找詞去安慰她:“呃……雖然它死了,但它的靈魂去了天堂,在那里它還活著,還可以唱歌跳舞。”
“天堂在哪里呀?”欣欣的聲音里還是帶著哭腔。
“呃……天堂……天堂在離我們很遠的天上,那里有很多好看的花,還有很多很高的樹。”我感覺額頭在冒汗,“不是給你說過嗎,爺爺(她的爺爺去世不久)就是去了天堂,這只小麻雀去找爺爺了,他們在一起唱歌、做游戲,生活的很快樂。”
欣欣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看到她的情緒有所好轉,我急忙趁熱打鐵:“欣欣,咱把它放到那個垃圾箱里吧?要不一會兒下雨的話,它又要挨淋了,是吧?”
“嗯。”聽到欣欣答應了一聲,我就象獲得了“大赦”一般,迅速撿起那個惹禍的小麻雀扔到了垃圾箱里。
這時,傳來了她媽媽叫我們回去吃飯的聲音。我領著欣欣回到了屋里,媽媽看到欣欣悶悶不樂的樣子,問道:“欣欣,怎么不高興啊?”
“欣欣看到一只小麻雀死了。”我插言道,同時擠眉弄眼地向她媽媽示意不要再問了,并且趕緊向積極的方面引導:“欣欣,給媽媽說說小麻雀死了以后去了哪里呀?”
“和爺爺一起在垃圾箱里。”欣欣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