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初,茅草坳中心小學新上任的校長來到教學點,告知教學點的老師,本月26日,本地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出面拉贊助,市婦聯牽頭來中心小學搞捐贈活動,每一位在學的學生(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內),每人一個新書包,上級要求教學點的學生也要參加捐贈活動。這個消息,老師沒有告訴學生。
到了規定的日子,沒有音信。
后來,教學點負責的老師打聽到,捐贈的日期更改了,定為六一這天舉行,還打聽到,這次捐贈的新書包只有二百個,中心和教學點共有二百零二人,差兩個書包,學校領導決定,教學點的兩個差的學生就不用發新書包了。這位老師一聽十分生氣,打電話與校長交涉,差兩個書包,學校出錢買兩個,問題就解決了,校長說兩個不一樣的書包發給誰呢?
五月三十一日下午散學,教學點的負責人去了中心小學,找校長詢問書包的發放問題,校長告訴他:“拉資助的代表所在的村辦企業有十名外地的職工,有子女不在本中心小學就讀,要將這次捐贈的書包中抽出十個,發放到那十名職工手中,我提出買十個新書包給他們,誰知那位代表不同意,執意要捐贈的書包,這樣就要缺少十二個書包,你校剛好十二名學生,就不能領捐贈的新書包了。你們的學生必須來參加這次活動,學校派車接送學生,發送新書包時要拍錄像的,你校的學生領到新書包后,等到散會后,新書包要收回。要確保本部每個學生一個新書包,只有求教學點的老師幫忙。”
教學點的負責人聽了校長的話,心里有了主意,答應幫校長的忙。
六一的上午,教學點的負責人到校后,將校長的話告訴了另一位老師,并說出自己的計謀,只要跟學生說清楚,新書包上手后,不給任何人,他和這位老師堅決不能收本校學生的手中書包,就是中心學校校長要親自收,學生也不能給。
“那我校的學生就不用去參加捐贈儀式了,就不用從學生手中收書包了,這樣做就不用傷學生的心。”這位老師知道校長的做法就是讓教學點的老師出洋相,只好這樣說。
“不行的,縣教育局,鎮教育站的領導強烈要求教學點的學生必須參加,要拍錄像的,只要按我說的做,讓校長去解決棘手的問題。”
這位老師的心里想說:就算學校花錢買新書包的話,學生領不到捐贈的書包,家長會找老師算賬的。如學校不買新書包咋辦?不去參加捐贈儀式,就要戴上不聽領導指揮的帽子。
十二名學生有十人在學校吃中餐,那些學生聽到有車來校接送學生,還有新書包,高興地吃不下飯,個個跑到校門口看看接送學生的車來了沒有。
十二時半剛過,接送的車來了,學生高高興興地上了車。一路上,他們嘰嘰喳喳說個不完。
他們來到中心小學,見到本部的學生個個穿上整齊的校服在操場上玩耍,羨慕死了。
不一會兒,手拿鮮花,身背鼓的少先隊員來到校門口,列隊歡迎各級領導和前來捐贈書包的嘉賓。
下午兩時過后,有三十名婦女,手拎新書包的貴賓下車后,陸續走進學校大門,受到了學校鑼鼓隊四十名少先隊員的熱烈歡迎。
貴賓來到主席臺前,將手中的書包按接待人意思放在主席臺的旁邊,由接待人請貴賓在學生隊列的兩邊入座。
隨后是領導的轎車駛進校園。他們下車后,來到主席臺就坐。
市、縣的教育臺,市日報的記者也來到會場,場面十分熱烈。
捐贈儀式開始了,主持人先介紹到場的領導。接著是到會的領導講話,捐贈的代表講話。領導講話后,學校鑼鼓隊的四十名少先隊員代表給領導和貴賓捐獻紅領巾。
到場的領導和貴賓的脖子上系著紅領巾,記者和校內外的人爭先拍照,錄像。
主持人宣布結對的聯系人上主席臺的名單,被捐贈的學生同時上臺接收愛心善款。
就在這時,記者們將主席臺圍得水泄不通,一些愛好攝影的人也前去湊熱鬧。
善款發送到孩子的手中后,給領導和貴賓捐獻紅領巾的四十名少先隊代表分兩次上主席臺領捐贈的新書包。
四十名少先隊代表領導書包后,交給同班的同學后,離開了座位,來到校門口迎送領導和貴賓。
領導和貴賓離開后,校長通知給班主任前來領捐贈的書包,教學點的負責人急忙找他的一個兵去領書包,對方受命前去了。
校長說:“對不起!上面捐贈的書包少了十二個,為保證本部的學生一個書包,因此你校的學生就沒有書包了,這我沒有辦法,望你們諒解。”
這位老師什么也沒說,立即轉身去找教學點的負責人,將校長說的話原原本本告訴了對方。負責人生氣地去找校長說理,校長說:“我無能為力,捐贈的兩百個書包給了拉資助的十個,本部剛好一百九十名學生,如果發給你們十二個書包,這十二個書包該從哪個班抽出來?你說呀?”
“你去買十二個書包,問題不就解決了?”
“學校出錢買書包,捐給學生就失去了捐贈的意義,等以后有機會,我一定先滿足你們。”
負責人生氣地命令學生上車回校,學生都含著眼淚說:我要新書包!
在回家路上,雖然聽不見他們的哭聲,但是看到他們的臉上有淚珠,聽不見他們的說話的聲音。這只能怪中心小學的校長不該強迫他們去參加捐贈儀式,他們不知道,就不會傷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