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巨子盛田昭夫
1944年大學畢業后,盛田被征召入伍,在海軍里當技術尉官;不久就在海軍研究中心仟技術工程師,從事熱追蹤武器的研究工作。這時,他認識了日本精密儀器會社的總工程師、比他大13歲的井深大先生,兩人由此建立了長達40年的合伙關系,并共同創建了索尼公司。
1945年戰爭結束后,盛田昭夫回到家鄉,不久在東京工業大學任教。一天,他偶爾從報紙上看到老友井深大正在籌辦一家電訊公司的消息,便立即與井深大取得聯系。經過多次磋商,他倆決定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作為家族長子,不繼承自己的家業而與別人合伙開辦公司,在日本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因此,井深大及其曾是文部大臣的岳父前田先生特地和盛田昭夫一起去他家,與他父親商談此事。
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剛說明來意,早有思想準備的父親便爽快地說:“我確實盼望昭夫能接我的班,掌管家業。但如果孩子為了事業的發達和發揮他的才干,而決心從事別的工作的話,我也認為他應該去干。”然后他笑著對盛田昭夫說,“你放心去干你最喜歡的事業吧。”原來,思想開通的父親早就看透長子的心思,已安排正在東京早稻田大學讀書的三子和昭來繼承其家族的米酒釀造業了。事情就這樣圓滿地解決了。
回到東京,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就湊了500多美元的資金,在那座被炸毀的百貨商店的樓上,創辦了東京通訊工業公司。創建工作十分艱難,人手少,工資也發不出來。好在有盛田昭夫的父親經常借款資助他們,使他們堅定了創業的決心。
當時日本市場上新式電動機和電磁擴音器十分緊缺,盛田昭夫他們抓緊研制,很快就生產出高質量的新型唱機電動機和擴音器,滿足了市場需要,也保證了公司的財務周轉,使這家小小的公司在強手如林的電子行業站穩了腳跟。
但是,盛田和井深大的真正目標,是致力于創造高科技的電子產品,而不僅僅是做配件生意。
1949年的一天,井深大前往日本廣播公司辦事,偶然在那里看到一臺美國造的磁帶錄音機。他不禁怦然心動,馬上意識到這種高科技商品的巨大潛力。他回去后與盛田一商量,決定買下其生產專利。由于有早期制造鋼絲機的經驗,試制錄音機并不難,而磁帶卻是個大問題,因為當時日本根本沒有。盛田和井深大親自動手,研制出以日本傳統的“和紙”為底、上涂磁性粉的錄音粉帶。他們經過一年的奮斗,第一臺盒式錄音機終于在日本問世。只是這種錄音機過于笨重,達35公斤,且價格昂貴,每臺約500美元,在當時的日本很難賣出去。于是,公司召集有關人員,連續進行10天的智囊大會戰,終于找到了降低成本、減小體積的種種辦法。公司的第一代電子產品——磁帶錄音機開始走向市場。
為了推銷錄音機,他們可費盡了心機。一開始很難打開局面。他們意識到,僅有獨特的技術,生產出獨特產品,并不等于事業就一定成功,還必須重視商品的推銷。于是,盛田昭夫從抓技術轉向抓銷售。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獲知法院的書記員緊缺,不得不超負荷地工作。盛田昭夫立即帶著他的產品上門推銷,僅日本高等法院就購置了20臺,其它法院也紛紛效仿,帶去的產品很快銷售一空。初戰告捷了。
接著,盛田開發了一種H型錄音機,它的體積只比公文包大一點。這種H型錄音機非常適合用來充當學校的教學工具,盛田就用它很快打開學校的銷路,并且普及到全國。
回國后,他們欣喜地發現,晶體管和使用了40年的電子管一樣能夠放大信號,而且反應快、體積小、耗電省、可靠性強,非常有可能取代電子管。不知經過多少次試驗和失敗,盛田和井深大終于在1957年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臺袖珍式晶體管收音機。在廣告中,他們強調這種收音機小到可以放在襯衫口袋里。實際上,這種當時世界上最小的收音機還是比標準的男襯衣口袋大一點。為此,盛田要求公司所有推銷員都穿上特制的襯衫,口袋比普通襯衣的大一點,剛好可以放下這種收音機。
為了給這個即將誕生的“親生長子”取個響亮的名字,盛田和井深大冥思苦想,最后決定用世界上不管哪個國家都能通用。不論哪個民族的人都不會讀錯而且易記的“SONY”命名。其含義是由拉丁文的“SONUS”(聲音)和英語的“SONNY”(聰明可愛的小孩)兩詞合并而成,即“聰明可愛的孩子們組成的發聲電器公司”。從此,盛田和井深大創辦的“東京通訊工業公司”也正式更名為“SONY公司”,即“索尼株式會社”。
打上“SONY”商標首批生產的200萬臺袖珍式晶體管收音機剛一投放市場,就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出現了爆發性銷售的熱潮。銷售額高達250萬美元,正好是購買專利所用資金的100倍。“索尼”的名稱也響遍了全世界。1958年1月,索尼公司的股票正式以“索尼株式會社”命名,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晶體管的采用成了索尼公司邁向開發一系列電子產品的跳板。公司在1958年推出第一個調頻晶體管收音機,1959年推出第一臺全晶體管電視機,1960年則又推出晶體管錄像機,1961年推出第一臺小屏幕晶體管電視機。索尼在世界電子行業中由此獲得了“先驅者”的美譽。
隨著事業的發展,索尼公司把目光轉向了海外市場。早在1953年,盛田就去歐洲訪問,參觀舉世聞名的大企業。在荷蘭,他參觀了菲利浦電氣公司,一方面為它取得的巨大成就驚嘆不已,另一方面,也感到迷惑不解:在只有1000萬左右人口、面積比日本九州島還小的荷蘭,像菲利浦這樣大規模的電器制造公司,是怎樣從制造燈泡的小工廠發展起來的?深入調查后,他明白了菲利浦是個國際性企業,其本部雖在荷蘭,但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早已擴展到世界各國。他恍然大悟:市場與企業的關系如同池塘和魚的關系,只有在大池塘中,才能養出大魚來。從此,索尼公司的經營戰略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走上了國際企業化的道路。盛田與井深大進行了分工。井深大在國內潛心研究,不斷推出新發明,而盛田則在歐洲及北美調查國際市場行情,推銷新產品,設立國外分部。
50年代后期,正是美國經濟的高漲時期,就業率很高,國民富有進取精神,崇尚新事物、新產品。索尼公司開始進軍美國市場,盛田推出的第一張王牌產品就是晶體管收音機。
盛田帶著幾打袖珍式晶體管收音機的樣品,到紐約的零售商店按戶推銷。“只有人手一臺,才能互不干擾,在自己的房間里收聽自己喜愛的節目啊。”盛田令人信服的勸說,使一份份的訂單蜂擁而至。索尼的產品就這樣進入了美國市場。
盡管索尼當時在美國尚沒有什么名氣,但盛田對自己的品牌十分珍惜。在推銷中,有一家大公司特別看好袖珍收音機,開口就說:“如果讓我們經銷,先訂貨10萬臺。”10萬臺,這簡直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盛田在進一步商談細節后竟出乎意料地拒絕了這筆訂貨。原來,該公司按照慣例都有一個附加條件:必須把他們的OEM商標標在袖珍收音機上,而不能用索尼商標。因為他們公司的名字是塊金字招牌,有50多年悠久歷史了,而索尼的名字美國人幾乎聞所未聞。
對此,這家美國公司的負責人大惑不解:“你們為什么不利用我們的好名聲賺一大筆錢呢?”盛田卻有自己的見解:“10萬臺的訂貨量的確很有誘惑力。如果接受這筆生意,索尼的經營現狀就會大大改善。但我拒絕了。因為我今天帶來的新產品正是為了我們公司的SONY商標在50年后能風行全世界,能像你們的招牌一樣成為金字招牌。如果按你們的條件用OEM商標的話,我的這個夢想就永遠不能實現了。”
幾年后,當帶有“SONY”商標的收音機、電視機、錄像機充斥美國市場時,人們才不得不佩服盛田當年的做法。美國“增你智”公司董事長約翰·尼溫對此贊嘆不已:“如果他接受了那個條件,索尼這個名字在美國就無人知曉了。”
幾年后,日本其它一些企業由于大量向美國傾銷產品,日美之間出現了嚴重的貿易摩擦,美國采取措施限制日本商品進口。索尼公司由于已在美國辦廠,在這場貿易戰中,竟然相安無事,充分證明當初盛田決策的正確性。
1974年,索尼又在英國的布里金德開辦了彩電工廠。接著,在亞拉巴馬州的多桑開辦了音頻、視頻磁帶廠。1981年在法國的貝思尼創建了一家磁帶廠。1988年,索尼又作出驚人之舉,以34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從而以咄咄逼人之勢闖入了好萊塢。
“菲利浦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30多年前,盛田昭夫參觀荷蘭菲利浦公司發出的豪言壯語終于被證實了。如今,索尼公司已在西歐、美國、東歐、巴西、中國等地開辟了廣闊的市場,公司的出口額占總營業額的60%以上,其經營的項目也由單一的電器轉為多元,成為與通用汽車公司、西門子、菲利浦等并駕齊驅的第一流跨國大公司,蜚聲全世界。
索尼公司能得到如此飛速的發展,與盛田昭夫一貫重視人才開發、不拘一格使用賢才有極大的關系。他曾寫過一本非常暢銷的書——《學歷無用論》。他認為,學歷無用并非看不起學歷,而是不能光是以學歷來評價一個人的價值。以資歷為主和看重學歷的做法是阻擋許多年輕有為的工作人員發揮自己能力的一大障礙。因此,索尼公司必須以“人盡其才,根據實際成績和工作能力來安排人才”作為指導思想,才能使索尼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盛田自己便率先實踐這一思想。1971年他接替井深大擔任索尼公司總裁。1979年他就公開表示:我不想戀棧太久,這樣會損害下一代人的志氣。我也不在乎繼承人是否是我的兒女,我只是需要一位能干的人來領導索尼。
3年后,一位男中音演員出身的人出人意料地坐在了索尼公司總裁的寶座上。
他叫大賀典雄。他與盛田相識純屬偶然。1950年,盛田生產了第一臺磁帶錄音機。當時,大賀還是東京藝術大學聲樂系的學生。他以一個歌唱家的眼光寫信給盛田,用未經斟酌的語句告訴他,這種機器的性能不好,聲音失真太厲害,歌唱家需要的是一面鏡子——聽得見他聲音的鏡子,因此,他認為這種錄音機只不過是一堆廢物。對他的尖銳批評,盛田非但不生氣,反而認為他所謂的鏡子想法非常中肯恰當,具有挑戰性,就給大賀回信,聘請他擔任公司的兼職顧問。
1954年,大賀大學畢業后到柏林留學,接受為期3年的音樂深造,并在歐洲參加巡回演出。在這一時期內,盛田依舊積極地與大賀取得聯系,堅持不斷地把工資寄給大賀,并要求他留學回國后繼續幫索尼干事。盛田所做的一切令大賀深為感動。1959年,他們兩人結伴前往歐洲旅行,盛田想通過這次旅行為索尼推銷調頻晶體管收音機等產品。最后他們乘船從英國出發轉道紐約回國。在4天零10小時的漫長旅程中,他倆無所事事,只是不停地促膝談心。盛田昭夫發現大賀典雄的音樂造詣對以聲音和影像為主的索尼很有用處,而大賀也頗懂得一些經營之道,于是就對他說:“你作為一位聲樂家是一流的,但是,我認為你作為實業家的才能將更加突出。”就這樣,在盛田的鼓勵下,這位男中音歌唱家棄藝經商,跨進了實業界的大門。
大賀典雄最初擔任索尼公司磁帶錄音機生產部門的總經理。1961年,盛田又提拔他為產品設計部部長。幾年后,他又出任索尼與美商組建的合資企業“哥倫比亞—索尼唱片公司”的社長。大賀沒有辜負盛田的期望,工作十分勤奮,在經營戰略上也很有研究。他還發揮自己在聲樂方面的特長,在選擇錄音曲目、保持音色純正方面非常在行。為了發展新興的唱片業,在80年代初,大賀著力于開發可在數控狀態下復制音樂的激光唱片。他先后與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和卡拉揚合作,推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激光唱片和激光唱機。他領導的唱片公司也逐步發展成為日本第一流的唱片公司。
1982年9月,索尼公司董事長盛田昭夫在股東非常大會上正式宣布任命大賀典雄為公司新任總裁。“伯樂”盛田作出的這項明智、正確的決策,獲得了股東們的一致贊揚。
在盛田和大賀的共同努力下,索尼公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手提式CD磁碟唱機、隨身聽、3.5英寸小型軟式磁碟片、超速錄像機系統、8毫米“伴君走”55型攝像機、家用立體音響組合、電子攝影機、高清晰度電視攝像機……一個個領先世界的新產品伴隨著索尼公司的美名傳遍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