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王敦這個人,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西晉和東晉兩朝的權(quán)臣,是晉武帝司馬炎愛女舞陽公主的駙馬,也是發(fā)動王敦之亂的野心家。
古往今來,世人對王敦的評價都不同,有一味地貶低辱罵王敦是亂臣賊子的,也有贊頌王敦是個有志之士的,最為中肯的評價大概就是東晉外戚庾亮的:王敦始者以朗素致稱,遂號可人之名。然其晚節(jié),晉賊也。猶漢公之與王莽耳。
西晉時期,長相俊逸,能言善辯,才學(xué)過人的王敦是當(dāng)世名士。然而,當(dāng)這位名士有了權(quán)和錢以后,在混亂的世道中,他竟也想分一杯羹,這才生出了亂臣之心。
王敦出身于瑯琊王氏,他相貌俊秀,精通《左氏春秋》,尤其喜好清談,后來成為了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舞陽公主的駙馬。
王敦是個非常有志向的人,雖然娶了公主,也丟了很多臉,比如把廁所里堵鼻子的干棗當(dāng)做干果吃了,又比如把洗手的澡豆當(dāng)做干糧吃了。但他并沒有覺得自己就低人一等了,他仍然在風(fēng)云詭異的朝堂,努力保全己身。
晉武帝去世以后,司馬衷繼位,是為晉惠帝。由于晉惠帝十分癡傻,很多人都想爭奪他的皇位。
永寧元年,趙王司馬倫篡位稱帝,王敦的叔父王彥時任兗州刺史,不久之后,齊王司馬冏傳檄天下。王彥畏懼司馬倫,不敢出兵,王敦觀察形勢許久,勸說王彥響應(yīng)司馬冏的號召。王彥聽從了王敦的建議,后來司馬倫兵敗被殺,晉惠帝復(fù)位。
王敦在擁立晉惠帝復(fù)位的過程中立下大功,升任散騎常侍、左衛(wèi)將軍、大鴻臚、侍中。
永嘉元年,王敦已經(jīng)在朝堂站穩(wěn)了腳跟,官居要職,他拋棄了舞陽公主,將公主的數(shù)百侍女送給軍中將士,散盡了府中錢財。
后來,王敦受到瑯琊王司馬睿的重用,在他的極力擁護(hù)下,司馬睿建立了東晉。所以說,王敦算是東晉的開國功臣。
王敦手握重權(quán),因為他的功勞太大,在軍中的威望也與日俱增,因此受到司馬睿的忌憚。
最后,司馬睿找了個罪名安在瑯琊王氏頭上,瑯琊王氏全族都危在旦夕。王敦認(rèn)為長久的受到皇帝的忌憚并不是一件好事,最終他下定決心起兵叛亂。
永昌元年,王敦以討伐奸臣劉隗的名義東攻建康,聲稱只要交出劉隗,他就撤軍。在歷史上,像這樣的打著清君側(cè)的名號起兵叛亂的人何其之多,王敦不是第一個,當(dāng)然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可惜,還沒等他成功,他就在行軍途中患上重病,就這么死了。王敦覆亡后,王敦各黨羽都被追捕,但瑯琊王氏并未被牽連,如王導(dǎo)等人更獲加官晉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