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賣畫——投資者應懂得惜售
故事精粹
一位學有所成的畫家在朋友的幫助下,靠著東拼西湊的錢在畫廊里租了一個地方舉辦個人畫展。
第三天,一位頗具學者風度的中年人來看畫展。這個人似乎是個行家,用了半天時間才看完了畫家的60多幅畫。然后,他找到畫家問:“你的這些畫出售嗎?”
畫家沒想到自己的習作才擺出來幾天就會有人看中,并且想買下,他一時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直到那人又說了一遍,他才點頭說賣。
來人稱自己姓張,在出版社做美術編輯,自己不買畫,但可以給畫家找到買主,他的條件是自己要收取10%中介費。畫家心想,只要能賣個大價錢,10%算得了什么。張編輯走了,畫家也冷靜下來,覺得他說的也不過是閑話。
結果,就在畫展的最后一天,張編輯真的帶了一個買主過來。來人左看右選,最后挑中了其中的12幅,一番討價還價之后,以150美元一張的價格成交。
畫家樂滋滋地數了180美元給張編輯,還說了許多感謝的話。他為張編輯給自己帶來的意外收獲所陶醉,等回到家還在為自己的第一次畫展的成功而沾沾自喜。
兩個月后的一天,他無意間打開一張報紙,看到了一則報道,不由得大跌眼鏡。報道上說他自己的作品在巴黎的一個畫展上展出,這個畫展的主題叫“抄襲的杰作”。
原來,畫家的作品是模仿的喬治?修拉的杰作。在巴黎的畫展上,畫家的作品被賣到每幅一萬美金以上。因為那年正是修拉大師逝世一百周年。這個不自信的畫家更不知道,張編輯因為一雙慧眼,已經從港商那里得到了高于他全部畫價的報酬。
智慧點撥
畫家的失敗之處在于對形勢估計不夠,不懂得自己手中王牌的真正價值,以很低的價格賣出還沾沾自喜,結果使得張編輯成了最后的贏家,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投資者們,一定要懂得惜售,懂得看到自己手中股票的長遠價值。
投資者買入項目后,要懂得惜售,不要輕易賣出,那樣很有可能會損失很多機會和財富。巴菲特說過:“擁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边@話是告訴投資者,對待投資要有耐心,不要剛買入就急著賣出。
人們把巴菲特稱為“奧馬哈的先知”,因為巴菲特總是有意識地去辨別公司是否有好的發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后25年里繼續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說,要透過窗戶向前看,不能看后視鏡。 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辦法,是計算公司未來的預期現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錢。這是巴菲特評估公司內在價值的辦法。然后他會尋找那些嚴重偏離這一價值、低價出售的公司。
巴菲特告訴人們要看到未來,要在投資后仔細分析市場的走勢,不要輕易做決定,不要輕易買入,但一旦買入就不要輕易拋出,免得以后看到行情上漲而后悔。
當股價下跌時,真正的考驗來臨了。人們突然間變成了短期投資者,雖然他們曾信誓旦旦地宣稱自己要做長期投資者。但他們被情緒控制,并且忘記了當初買股票的理由——在好公司里擁有股份,他們陷入恐慌,因為股價很低。他們不是等待股價回升,而是以低價拋出股票。毫無疑問,這時的股價最低。
這些投資者不懂得惜售,他們只看到了賠錢,實際上,他們急著將股票賣出去,更賠錢,所以市場中才有那么多的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