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垃圾走紅
26歲的美國青年賈斯丁·吉內克(JustinGignac)在他的個人網站上這樣寫道:“紐約每天生產2800萬磅的垃圾。收據、咖啡紙杯、易拉罐、小票、手套……我每天都收集它們。”
4年來,身為廣告公司藝術總監的賈斯丁,經常會在周末的半夜,手戴建筑工人特備的手套,在紐約市中心的41條街道上撿垃圾。無論街角一個被丟棄的咖啡紙杯,還是地面上的萬寶路煙頭,或者一張皺巴巴的地鐵車票,在他眼里都是紐約市獨一無二的細節痕跡。
之后,他會用藝術家的專業眼光將它們重新放在一個漂亮的包裝盒里,并擺在自己的網站上出售。目前他的創意引起了各國網友的廣泛討論,他的照片也被國內網友放到了博客上。
賈斯丁出售的那些巴掌大小的方盒子上標著號碼,里面裝著紐約市五彩繽紛的城市垃圾,并附有撿取的時間,盒子外面還印著賈斯丁的個人網站的網址和一句話——“100%手工拾取的來自紐約城富饒街頭的垃圾。”賣相如此精美的垃圾,完全可以成為書桌上的一個小擺件。
據說他已經賣出過1000多套這樣的“垃圾藝術品”,而他賣垃圾的創意始于在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上學時的一次實習討論。當時,小組成員們熱烈地討論著包裝的重要性,有人認為包裝設計并不重要,賈斯丁則持相反的意見——唯一證明自己觀點正確性的方法,就是去包裝一些毫無用處的東西,垃圾自然是最理想的對象。
當被問到為何會有人購買垃圾時,賈斯丁解釋:除去包裝的因素,人們最看重的還是商品所蘊涵的理念,及其背后與人發生的種種情感上的關聯——如此看來,任何產品都是可以被營銷的。
價格的設定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小盒子垃圾的“身份”。當一開始賈斯丁把小盒子定價為10美元的時候,人們只認為它是一個紀念品,可當價格飆升至50、甚至100美元的時候,人們開始認為這是一件藝術作品。
賈斯丁的“垃圾商業”版圖正在向全球擴張。
與此同時,他有了更多瘋狂的念頭。目前他正與女友創作一系列名為“銷售欲望”的畫作,畫的主題是他們曾經渴望擁有的物品,而畫的售價則跟這個物品的自身價格一樣。
于是一幅iPhone的畫作售價為64917美元,一幅吉他英雄游戲里的玩具吉他畫作售價為64郾98美元,另外還有一幅名為金融債券的畫作,價格為100萬美元——這簡直是活脫脫的山寨版“神筆馬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