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的,能得到
蔣光宇
美國管理心理學家史華茲曾經說:“所有的‘不幸事件’,都只有在我們認為它不幸的情況下,才會真正成為不幸事件?!彼脑?,可以說是對下面這個故事準確而精彩的總結。
瑞典發明家奧萊夫的父母是伐姆蘭省鄉下最貧苦的佃農。他出生的時候,家里最值錢的財產就是一支鳥槍和三只鵝。當時,有一位身著華麗衣服的親戚抱著自己的兒子,譏笑他的父母:“你們的兒子永遠是一個看鵝的窮鬼!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奧萊夫的父親聽后,笑了笑回答道:“不,你說的不對!我們的奧萊夫將來一定是國家的棟梁。只需支付20年的時間,他就可以雇你的兒子當馬夫?!?/p>
從奧萊夫剛剛懂事時起,父親就幫助他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位為國家的棟梁,并時時刻刻都向著這個目標努力。
上中學時,奧萊夫在作文里寫下了這樣的豪言壯語:“奧萊夫將來一定是國家的棟梁!誰盜竊奧萊夫一分鐘的時間,誰就是盜竊瑞典!”他不僅這樣說,而且腳踏實地向既定的人生目標邁進。
奧萊夫20歲的時候完成了一項重大發明,并且很快成了瑞典數一數二的發明家和富翁。
任何時代都有最好的機會在等待,任何時代都有最大的成功在等待。在可能的條件下,誰預期什么,誰就能得到什么;心想事敗則敗,心想事成則成。
如果說導致徹底破產的種子是絕望,那么促進最終成功的種子就是希望。
有人曾這樣形容“皮格馬利翁期待效應”: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要想使一個人發展的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
期望是一種巨大的力量。熱愛和期望,使人變得更加自尊、自愛、自信,從而各方面會得到異乎尋常的進步。期望就像一面旗幟,會帶給他信念,指引他成長,促使他成功。 (寇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