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所見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個富豪人家,家中積累的財富有上千金。
這家主人有兩個兒子,由于家中有萬貫家財,兩個兒子從小就嬌生慣養,從來不勞動,不生產,也不管理事物。他們只知道整天吃喝玩樂,游手好閑,逐漸變得愚昧起來。他們的父親對此聽之任之,不加管教,所以兒子愚昧的程度越來越厲害。
有一天,艾子看到這種情況,提醒他們的父親說:“你的兩個兒子雖然長得很漂亮,但是不通達事務,將來他們怎么能繼承祖業,管理家務呢”
老父親聽了非常生氣地說:“你這個人怎么這么不會說話你自恃才高,自以為了不起,什么都知道,就說我的兒子什么都不懂。我的兒子,難道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嗎”
艾子笑了笑說:“你老別生氣,如果你不信,咱們姑且不拿太難的事情考驗他們,只問一問你的兒子們,每天吃的糧食是怎么得來的如果他們知道,答對了,我甘愿承擔胡說八道的罪名。你看這樣可以嗎?”
父親同意了,于是聽從艾子的方法,把他的兩個兒子叫來問道:“你們每天吃的糧食是怎么得來的呀”
兩個兒子認為此事實在是太簡單了,簡直不值得一提,便嬉笑著說:“這點小事還用問嗎不是從米袋里取出來的嗎那天廚子做飯的時候我們親眼看見的。”
老父親聽了立刻沉下臉,凄愴地說:“你們倆竟愚昧到如此地步,太讓我吃驚了。要不是艾子提醒,險些誤了你們一生大事。咱們家的糧食怎么會是從米袋里取出來的呢明明就是從田里拉回來的,這也是我親眼看見的。”
就這樣,兒子說是從米袋里取出來的,父親說是從田里拉回來的,各持己見,爭論不休。可最后誰也沒說出來糧食是經過春種、夏鋤、秋收這樣艱苦勞動得來的。
艾子聽了以后,感嘆道:“唉!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父親,才生出了這樣的兒子來呀!”
人生哲理:如果因為富裕而不參加勞動,養尊處優,就會愚昧到不通事理。
下一篇:優孟哭馬勸楚王